为什么希特勒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继任元首,而不是戈林呢?

聼讠兑


最先,希特勒正式指定的“接班人”是鲁道夫·赫斯。结果这位“副元首”竟然在1941年5月,第三帝国神气的横扫欧洲之时,莫名其妙的驾机跑到了英国,其中缘由,到现在还是个谜;随即,在赫斯出逃的第二个月,1941年6月底,经过多方考虑,希特勒签署一项密令:含糊的提及——如果元首出现意外,戈林可以代表他。很显然,这是让戈林来取代赫斯“副元首”的地位。加之,希特勒在私下场合也曾提及过“戈林适合接班”,各种出风头的机会都特意留给戈林,戈林的“元首”继承人身份貌似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还有那个“最完美的雅利安人”,海德里希,也曾被看好为“候补”接班人,不过,1942年,死在了“治理”捷克的任上;

当然,这也并非说胖戈林就此高枕无忧了,他的实力竞争者包括希姆莱,还有后起之秀马丁•鲍曼,他们一直对“接班人”的位置虎视眈眈。

最终,直到第三帝国大厦将倾之际,希特勒才看清楚了谁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1945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那天,苏联红军已基本完成对柏林的包围,各种心腹劝说无果,希特勒还是坚持要留在总理府地堡“战斗到最后一刻”,但对于其手下,倒是没有刻意限制。结果,当天夜里,在苏军飞机大炮的轰鸣声中,尴尬的祝福元首生日快乐之后,大批纳粹要员开始匆忙撤离柏林,其中就包括了希特勒最信赖的戈林和希姆莱。与希姆莱一样,临走,戈林还不忘带上大批金银珠宝,他的目的地是将会被盟军控制的上萨尔斯堡。

而此时地堡中的希特勒,竟然还天真的幻想自己的空军元帅会在南方召集军队继续抵抗,跟自己一样随时准备“战斗到最后一刻”。

跑到了“安全地带”的戈林,认真研读了1941年那份密令后,再联系之前希特勒嗑药后说过的“在谈判方面,戈林可能比我搞的更好些”的言语,竟然在4月23日,天真的给希特勒发了一封小心翼翼的电报——“请问您是否同意我根据您1941年的命令,马上接管帝国的全部领导权?如果在晚十点前没有在您那里得到回音,将认为您失去行动自由,我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采取行动.......”

然而,电报落在了他的政敌,希特勒的贴身秘书,鲍曼手中,他故意先扣下文件,等希特勒情绪激动时,再火上浇油的呈递。显然,希特勒把这看成了“戈林的最后通牒”,怒不可遏,他大骂戈林:“戈林已经完蛋了,他是个腐化分子和吸毒的瘾君子,是第三帝国需要清除的败类。”

随后,在鲍曼的煽风点火下,希特勒当即口授命令:宣布戈林犯了“叛国罪”,理应处死,顾及于其之前的“功劳”,赦免死罪,但立即解除其全部职务。发报时,鲍曼还擅自加了一句——命令当地党卫队立即逮捕戈林。

然而,让希特勒更加愤怒的是另一个“好战友”——希姆莱。4月28日,英国BBC公开广播了希姆莱妄图绕过还“建在”的元首,尝试跟盟军单独媾和签订“秘密协议”的企图。

希特勒得知广播内容之后,差点气晕过去,声称他是“人类历史上最无耻的背叛”。跟处理戈林不同,他随即下令,把希姆莱列为叛国通缉犯,剥夺一切职务,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追捕并处死。

之后,希特勒身边的“红人”就剩下了秘书鲍曼、宣传部长戈培尔、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鲍曼资历不够,“小人”的嘴脸难以服众,希特勒本人也瞧不上他;而剩下两位都是博士出身的文人,没有统领军队的能力和经验。尤其是戈培尔,提前带着一大家子老小来到了地堡,就等着给元首和第三帝国“殉葬”呢,当接班人更不现实。

再看希特勒的军人们,制空权几乎完全丧失,空军将领都成了“光杆司令”;而陆军呢,其那些名字里带“冯”(Von,德意志贵族的标志)高级将领们并不能让希特勒完全信任,还带头反对希特勒的“焦土政策”;只有海军的邓尼茨,论资历、威信都能服众,加之,更让希特勒看重的,还是他的忠诚。邓尼茨虽说不是纳粹党员,嘴上也没讲过花哨的言语,但实际行动很说明问题,一直认打仗,元首说干什么就踏踏实实的干什么,没怎么参与过派系繁杂的政治斗争,还把主动把俩儿子送上前线,最后双双战死。

安排好邓尼茨政府事宜后,4月30日,新婚的希特勒在地堡中自杀。次日,邓尼茨元帅宣誓成为第三帝国元首,接手了希特勒的烂摊子。

(1945年5月5日,向盟军投降的邓尼茨,战败投降照样穿的气派,把旁边的英国军官衬托的跟打杂的一般)

战后,邓尼茨的表现和经历,也进一步证实了希特勒的眼光。

不同于大多数提前释放的德国高层,邓尼茨扎扎实实的服满了10年,一天都没少关,直到1956年才给放出来。此时,连背了百余条美军战俘人命的“马尔梅迪惨案”的指挥官,曾被判死刑,后改成了终身监禁的约阿希姆·派普都已经提前释放了。

邓尼茨的遭遇,除了狼群战术中各色U-Boot击毁了盟军大小三千多艘舰船这类的战争罪外,据说,还跟他老人家刚烈的性格有关。

与希特勒最信任的施佩尔等人抓住一切机会高呼悔恨不同,邓尼茨多种场合表示,从不后悔自己的作为,自己作为军人,就应该在战争中对工作尽心尽力,对国家和领导人表现出坚定的忠诚,本身就没错。

结果,基于这种论调,邓尼茨他老人家毫无争议的被直接定义成了“危险人物”。而实际上,无论是在监禁中,还是回家后,这个所谓的“危险人物”并没有任何表现出危险的一面。


大学军事理论教师


希特勒自杀前留下了两份遗嘱,即一份“个人遗嘱”和一份“政治遗嘱”,对我们厘清这个德意志狂人临死前的思想状态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他的“政治遗嘱”中简单但非常系统地概括了其纳粹思想体系,以及对所谓“雅利安人种优越论”和“德意志民族特权”的痴迷,而这种痴迷在其“事业”行将毁灭之际,就带有一种“破罐子破摔”、“既然这个民族无法称霸那么就不配获得生存权,不妨和我一起毁灭”的疯狂,他显然完全不能接受一个德意志民族“被劣等民族踩在脚下”的新世界,并且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战败,而战败的原因不是他本人的一系列战略、战术错误,更不是纳粹主义根本就是个完全错误的理论与实践,而是“德国人不配希特勒这样伟大的领路人”,是德国人不听从乃至背叛了他的“正确路线”,因此“德意志只有毁灭”。在“个人遗嘱”里提到个人财产时说“捐献给纳粹党,党如果不存在就捐献给这个国家,如果这个国家也不存在那么遗嘱就毫无意义”,表明他对形势其实是有清醒认识的,在这种情况下指定新元首,更多是一种姿态,甚至一种“快意恩仇”的发泄——他要借指定接班人羞辱被他认为“背叛了希特勒”的人和群体。

首先自然是戈林(Hermann Wilhelm Göring):戈林作为他亲自指定的接班人,在最后关头不但私下和盟军接触,还起意在希特勒尚活着时继承权力,甚至主动打电报给希特勒要求获得授权,这对于已因失败情绪而变得神经质(事实上希特勒本来就有些神经质)的希特勒而言可谓大逆不道——关键是,戈林仍被亲希特勒的势力控制着,而他的冤家对头鲍尔曼却一直陪在希特勒身边。他非但不可能继位,如果不是本人不在希特勒地下室、后者或鲍尔曼鞭长莫及,还会立即丢了脑袋,事实上他派驻地下室的联络副官费格莱茵(Hans Georg Otto Hermann Fegelein)党卫军二级突击大队长,就被盛怒的希特勒在自杀前不到48小时枪毙了,要知道费格莱茵是希特勒妻子爱娃.布劳恩的妹夫,他1945年4月28日被枪毙,4月29日希特勒和爱娃结婚,4月30日晨7时两人自杀,可以说,费格莱茵就是戈林的替死鬼。

戈林和希特勒

爱娃妹夫费格莱茵是戈林替死鬼

其次是希姆莱(Heinrich Himmle)。这个希特勒的“老战友”比戈林走得更远——戈林好歹还向希特勒请求授权,希姆莱则连授权都不要就直接照着自己的意思干起来(谋取继承权和企图单独与盟军媾和),之所以未成功是因为盟军此时胜券在握,根本不打算和纳粹做秘密交易。希特勒在政治遗嘱中同样剥夺了希姆莱的一切权利和荣誉,并尖刻地咒骂了他。4月25日,希特勒生前所派出的最后一批使者——5天前搭乘狂热纳粹分子、女飞行员莱契(Hanna Reitsch)飞机飞抵总理府的格莱姆将军(Robert Ritter von Greim),正是去邓尼茨处传达“逮捕并惩处希姆莱”旨意的,这实际上透露了两个信息,即至少在这一天希姆莱已经被他“销号”,而邓尼茨已被他“内定”为继承人了。

希姆莱在纳粹最后时刻已身败名裂

女飞行员莱契,如果她和格莱姆效率高些,邓尼茨在希特勒死前收到命令,希姆莱恐怕活不到被俘

希特勒和德国陆军军官团的关系始终紧张,军官团大多数人根本看不起希特勒这个一战下士,而希特勒对军官团也将信将疑,双方在西线作战时的关系算是蜜月,到了苏德战场已经一塌糊涂,史陶芬伯格刺杀事件后更是近乎崩溃,希特勒身边能信任的陆军将领,也只剩下凯特尔、约德尔等少数人,而这些人又被军官团里的主流派所排斥。这种僵持的关系体现在继承权问题上,就是希特勒在政治遗嘱中无情奚落“无能且叛卖的陆军军官团”,并拒绝指定一名陆军将领担任继承人,而陆军幸存下来的将帅则在纽伦堡法庭和余生撰写的回忆录里把希特勒写成一个政治小丑和军事弱智,并将各种罪责一概推给希特勒。很显然,希特勒在这种情况下不会让任何陆军将领继承自己。

他身边剩下的、被他始终信任的亲信,只有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和鲍尔曼(Martin Bormann),但这两个人一个是“传声筒”,另一个是“大总管”,都被他认为不适合独当一面,因此只被指定担任新元首的左膀右臂,而未被直接指定为新元首。事实上戈培尔下决心追随希特勒自杀,这点希特勒也知道,而鲍尔曼为人阴险,在纳粹文武中人缘极差,希特勒再怎么疯狂,也不敢让这样一个人继承自己的位置。

那么就只剩下海军将领可以选了:海军将领中地位最高的是雷德尔(Erich Raeder),但他已失宠“被退休”,雷德尔以下就是邓尼茨了,到了4月29日,即希特勒口述两份遗嘱的时候,他实际上已别无选择。

邓尼茨已是唯一的选择

实际上希特勒的遗嘱差点都没能带出去,三个带出遗嘱的人据说邓尼茨只见到一个,而指定的“遗嘱传达人”鲍尔曼却在突围时神秘失踪了。


李厚何


中国古代关于皇权的继承问题,是有一定的政治规矩的,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我可以给,你不能要”。作为第三帝国的独裁者,希特勒颇具君王“气质”和作风,而纳粹内部法定的继承人和二号人物戈林,就是在纳粹德国崩溃前夕,犯了如此非常幼稚的错误,最终也没能以德国总统的身份站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上,他真应该多学学中国历史。

(邓尼茨)



众所周知,纳粹内部最初规定的继承人选是希特勒的副手赫斯,然而这厮逐渐发现,他对内工作不如希姆莱,对外战争不及戈林,面对纳粹德国在二战初期的高歌猛进,深有插不上手帮不上忙力不从心的感觉,这必将影响他的接班人地位。于是颇具危机感的赫斯琢磨来琢磨去,决定干一票惊世骇俗的大事情出来,既给希特勒分忧,又能证明自己的能力。

1941年5月10日,苏德战争爆发前夜,赫斯在未通知纳粹高层的情况下单枪匹马飞往英国,企图凭借一已之力,说服英国与希特勒谈和然后共同对付苏联,从而使德国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显然,赫斯同学过于天真了,坚持抵抗的英国人毫不客气,把他秘密关押起来,于是这个接班人事实上不复存在了。



(戈林)

1941年6月29日,经过多方考虑,希特勒签署一项命令:如果希特勒死去,戈林将成为他的继承人;如果元首不能视事时,戈林将代表他。这算是正式确认了戈林的继承人身份,当然,他的竞争者希姆莱和后起之秀鲍曼,也一直对这个位置虎视眈眈。

战争打到1945年4月20日时,苏联红军已基本完成对柏林的包围,希特勒坚持留在总理府地下室负隅顽抗,于是当天夜里,庆祝完元首生日快乐之后,大批纳粹要员撤离德国首都,其中包括戈林和希姆莱,逃命之际,戈林还不忘带上大批金银珠宝,他的目的地是上萨尔斯堡。



希特勒在最后的几天里已处于近乎癫狂的状态,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曾经对凯特尔和约德尔讲了许多语无伦次的布署,谈到戈林时,他曾经指望戈林率领军队在德国南方继续抵抗,前两者直白的告诉他,没有一个德国士兵会为戈林而战;希特勒又谈到:“至于说到谈判,戈林能比我搞的更好些”,约德尔把这句话转述给了空军参谋长科勒将军,科勒又亲自飞往戈林身边进行汇报,终于酿成一场闹剧。

戈林想当然的认为,希特勒即将决定死去,这句话意味着要把权力移交给继承人,于是经过跟顾问们的紧急磋商,在认真研读了1941年那份命令的“法律解释”后,他于4月23日给希特勒发了一封小心翼翼的电报:

“请问您是否同意我根据您1941年的命令,马上接管帝国的全部领导权?如果在今晚十点钟还没有在您那里得到回音,我将认为您失去行动自由,我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采取行动。。。”

(鲍曼)

然而电报落在了政敌鲍曼手中,他故意先行扣压文件,等到希特勒情绪激动时顺势呈递,声称这就是戈林的最后通牒,完全不明所以的希特勒阅后怒不可遏,他大骂戈林:“我早已经知道他完蛋了,他腐化和吸毒”,在鲍曼的怂恿下,希特勒当即口授一份命令:宣布戈林犯了“叛国罪”,理应处死,姑念长期效劳,可免一死,解除全部职务。

鲍曼在拍发时又私自加注了责成当地党卫队逮捕戈林的命令,于是1945年4月24日凌晨,第三帝国唯一的“帝国元帅”戈林就成了阶下囚。

(希特勒与赫斯)

又过了三天以后,背着希特勒通过瑞典试图与西方谈和的希姆莱,因事件败露,也被解除一切职务。

在收拾完两个试图取而代之的两个老部下后,希特勒决定自杀并口述遗嘱,他将战争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德国陆军的军官团,他讽刺道:“希望我们的陆军军官们将来像我们的海军那样,把决不放弃一城一地看作荣誉攸关的问题,尤其重要的是,指挥官们必须至死也要忠诚地克尽职守”,同时宣布将戈林和希姆莱开除出党。

(希特勒和希姆莱)

希特勒最后认为,陆军、空军和党卫队的将领们都背叛了他,使他丧失了胜利,那就只剩下海军还看着顺眼了,因此决定:“我任命邓尼茨海军元帅为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在他拟定的邓尼茨政府名单中,戈培尔将出任总理,鲍曼为党务部长和遗嘱执行人,4月30日,希特勒自杀。

然而仅仅五天之后,新任纳粹德国最高统帅邓尼茨(不再称为元首),即命令新任海军总司令弗雷德堡上将,向艾森豪威尔接洽投降,时间定格在1945年5月5日。


度度狼gg


因为希特勒早就不再信任戈林,如军备部长斯佩尔、希特勒的秘书马丁•鲍曼和副元首赫斯,都比戈林得宠。虽然戈林还是德国的空军总司令和国内经济计划总负责人,但实际上,他早已被架空了,戈林对此也心知肚明。

4月20日,参加完希特勒的生日聚会离开柏林地堡后,戈林于22日躲进他于上萨尔茨山的别墅里,起草给罗斯福总统、丘吉尔首相和艾森豪威尔的和谈信件。在此之前,戈林和希姆莱等人,都各自谋划与盟军媾和,希特勒也对此心知肚明。

早在1941年,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一周,希特勒发布命令,一旦自己遭遇不测,戈林将成为德国的国家元首。因此,已经拟好和谈信件的戈林,向希特勒发了一封电报,询问1941年的命令是否有效,与盟国的和谈大局是否由他以元首的身份来主持。

戈林在电报中还说,如果在23日晚22点以前没有收到希特勒的答复,他会认为元首已失去了自由或行动能力,他会按1941年的法令自动接管德国,开始履行元首职责。接到电报的希特勒大怒,认为这是戈林在逼宫,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希特勒立即派人专程前往,逮捕了戈林及其家人和随从人员。他又在自杀前的遗嘱中,解除了戈林在纳粹党、政府和军队的所有职位,宣布他为叛国者。希特勒,还指责无能的戈林,导致了德国空军的失败,从而导致了德军的最后失败。

然后,希特勒宣布,邓尼茨为自己的接班人。邓尼茨是德军“狼群战术”的发明者,曾重创盟军在大西洋的海上运输线。但作为职业军人,邓尼茨对国家绝对忠诚。反对任何形式的媾和,认为那是极为不耻的背叛。

1945年1月,在德国失败已成定局、东普鲁士全部被苏军包围、城镇一个接一个被苏军占领的情况下,邓尼茨还下令实施了“汉尼拔行动”,将这一地区最后的海军力量,用于撤出德国士兵和普通百姓。

邓尼茨在向海军下达任务时说,“拯救东部的人民,接他们回家,仍然是我们的作战部队需要执行的最重要的任务。如果我们不能保住他们的家园,那么,我们至少应该保住他们的性命。”邓尼茨有3个孩子,两个儿子都加入了德国海军潜艇部队,二战中均死于海战。

“汉尼拔行动”于1月23日正式开始,持续了15周。邓尼茨调集了1080艘各种民用和商用船只,加上德军海军剩余的力量,在英国空军和苏联空军的持续轰炸之中,在苏联潜艇的虎视眈眈之下,横跨波罗的海,共撤出德国士兵近40万人,普通百姓共90万人。


世界真的很大


在1945年,随着苏军攻入柏林。曾经盛极一时的德国开始出现了难以挽回的局面,希特勒这时候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了。在柏林即将被攻陷的时候,希特勒选择了自杀(一些说法认为他逃走了)。在希特勒死后,德国并没有立刻投降,而是又抵抗了一小段时间。在继承人方面,希特勒意外的指定了海军元帅邓尼茨作为了他的继承人,邓尼茨是一个政治小白,在国防军里面算是比较质朴的军事将领,在希特勒死后做了20多天德国的元首,最终还是因为无力回天而投降。而作为纳粹二号人物的戈林,却并未成为希特勒的继承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纳粹党是希特勒一手扩大的,而在希特勒扩大纳粹党的过程中,戈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戈林一直是纳粹党的二号人物,在党内的影响力仅次于希特勒,并且在纳粹党独揽大权后控制了德国空军。在德国军队中,戈林的影响力要大于邓尼茨,在政治上,戈林也是老练的政治家,比邓尼茨更加懂得如何打政治战争。那么希特勒为什么指定了邓尼茨作为继承人,而不是戈林呢?这一切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戈林太“能干”了。戈林在很多方面都忙里忙外,让强调专制的希特勒对他本身就抱有不满的态度。二战开始的时候,戈林就和英国和美国的领导人保持着比较好的关系,这种两面三刀的行为也让希特勒对他不满意。而戈林的空军在战场上表现并不怎么样;而且戈林还压制海军航空兵的发展,还不止一次的训斥了邓尼茨。结果等到德国快要垮台的时候,戈林居然急不可待的给希特勒写了一封电报,询问希特勒是否还是能如约让自己做继承人。

结果希特勒看到信之后恼羞成怒,直接派兵抓捕了戈林,在临死的时候宣布取消了戈林的一切职务和继承人身份,并且要求戈林对空军的失败负责。邓尼茨做了元首后开始冷落戈林,邓尼茨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在和英美谈判的时候毫无建树。这时候戈林听到消息愤怒的说:“让我去谈判,我能给德国争取有尊严的和平!”但最终还是未果。不得不说的是,希特勒如果让戈林作为继承人,以戈林的外交能力,德国的结局恐怕会更好一些。而戈林在被审判时也充分发挥了自己足智多谋和口才出众的优势,让盟军审判团队都“赞不绝口”,不过后来“不堪其辱”的戈林最终还是自杀了。而邓尼茨在审判时仅仅被判10年监禁;在刑满出狱之后,邓尼茨也依旧是纳粹主义的忠实粉丝,一直到八十九岁去世。


二战吐槽君


为什么希特勒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继任元首,而不是戈林呢?(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1941年,戈林被希特勒指定为未来接班人,1945年4月,戈林被希特勒解除所有职务,开除党籍,并下令逮捕戈林,4月30日,希特勒留下遗嘱,任命海军元帅邓尼茨为接班人,留下遗嘱后,当天下午3:30,希特勒和爱娃在地下室自杀。

第三帝国几个小时就要完蛋了,希特勒不忘任命未来的接班人。

由此可见,第三帝国的接班人真的很诱人,不但戈林在争、希姆莱也在争,而希特勒心目中的继承人顺位是这样的,1、赫尔曼·戈林,2、鲁道夫·赫斯,3,海因里希·希姆莱,而最终却落到了邓尼茨的头上,虽然他只当了没多久领袖就投降了。

戈林作为纳粹的二号人物,居功至伟,是接班人的不二人选

在纳粹后期的影像中,戈林一直是一个大腹便便的形象,你可知道,年轻时的戈林却是一个英俊的空战英雄,他曾击落过22架战机,获得过德国最高级别的军事勋章——大铁十字勋章,他先后担任过德国空军司令、“盖世太保”首长、“四年计划”负责人、国会议长、冲锋队总指挥、经济部长和普鲁士邦总理,职务横跨党政军。

在1923年那场失败的“啤酒馆政变“中,戈林中枪,从此以后,终身靠吗啡缓解痛苦,并因此成瘾,从一个帅小伙变成了胖大叔。

他和希特勒关系极为密切,1921年,戈林进入慕尼黑大学进修,在这里看到了希特勒的演讲,完全被他征服,将希特勒奉若神明,立即加入纳粹党,从此鞍前马后,成了希特勒白手起家阶段元老级的帮手,虽然戈林从帅小伙变成了胖大叔,但是希特勒没有嫌弃他,而是更加倚重他,1938年2月,戈林成为首批元帅,并担任了一系列的重要职务,并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希特勒对这个忠实的小弟还是很大方的。

不过,实话实说,戈林的才能有限,目光短浅,他带领的空军一再让希特勒失望。

1936年,空军参谋长凯塞林提出发展四引擎的乌拉山重型轰炸机,却被戈林一口否决,原因是造价太高,不如多造几架两引擎轰炸机,”元首只会问我有几台轰炸机,而不是哪一种“,为了迎合希特勒,戈林放弃了战略轰炸机生产,日后只剩下哭的份了。

再一次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时,满怀信心的戈林对陆军说”把你们的坦克开远一点,免得被飞机炸到“,他胸脯拍的山响,帝国空军完全可以把敌人消灭在沙滩上,结果,空军不给力,30万盟军全身而退。

为了发展空军,防止海军拥有航空兵而影响自己的指挥权,戈林极力反对德国建造航母,从而影响了德国海军的发展。

当30万德军被围在斯大林格勒准备突围时,戈林再次保证,空军可以每天向被围德军投放500万军物资,希特勒相信了戈林的话,让德国陆军继续坚守,戈林再一次放了空炮,空军投放的物资不到预订的六分之一,被围困的第六集团军失去突围机会,只好投降。

由此可见,戈林的能力只适合指挥一个飞行中队,根本不适合担任空军司令。

一次次的掉链子,让希特勒对戈林彻底失望,经常在会议上大骂戈林无能,戈林逐渐失宠,军事会议上不再让戈林参加。

戈林的人生轨迹急转而下,他对于处理政务军务不再积极,无所事事的戈林大多数时间呆在他的私人别墅里,欣赏他从各地抢来的艺术品,以”身体欠佳“为由,试图逃避责任,1945年4月20日,参加完希特勒的生日宴会后,戈林消失了,他给藏在地堡中的希特勒发了一封电报:

“请问您是否同意我根据您1941年的命令,马上接管帝国的全部领导权?如果在今晚十点钟还没有在您那里得到回音,我将认为您失去行动自由,我将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采取行动,您忠实的赫尔曼·戈林。”

第三帝国即将完蛋的前夕,戈林还在惦记他的接班人职位,这封电报彻底把希特勒激怒,下令立即将戈林逮捕、开除党籍,关押到别墅里。而此时的戈林正在做两手准备,他忙着给杜鲁门、丘吉尔写信求和,他和他的家人、随从和部下都被希特勒投进了监狱。

4月30日,希特勒自杀,在遗嘱中写道:戈林被解除职务同时,不再具备接班人资格,改由海军元帅卡尔·邓尼兹继任。在遗嘱里他不忘痛斥戈林”德国空军的失败,完全是戈林的责任“。

群狼战术的策划者——海军元帅卡尔·邓尼兹

潜心研究潜艇的邓尼茨二战后发明了”群狼战术“,运用这个战术,他让盟军损失了2491艘舰船,一度封锁英国海上命脉,威胁美国东海岸,也为自己赢得了海军元帅的头衔,成为德国的27名元帅之一,同时,他的两个儿子也死在战场上。

希特勒最终选择邓尼茨,是因为他坚定不移的贯彻力和完全的忠诚,而陆军没有贯彻他”战到最后一人“的命令,而空军司令戈林的无能和私下里与盟军的苟合,以及党卫军首领希姆莱秘密接触盟军,都让希特勒失望,只有海军能够信任。

希特勒做梦也没有想到,他死后不到一周,5月7日,他精挑细选的继承人邓尼茨就签署了全面投降书,终结了第三帝国。

两个接班人的结局

一天内要接受6个小时的盘问,简单的食物,再加上不让使用吗啡,127公斤的戈林很快瘦到91公斤,戈林没有等来宽恕,被判处绞刑,1946年10月15日,行刑前一晚,戈林服毒自杀了。

邓尼茨被判处10年监禁,他在监狱里完整度过了十年,1956年10月1日被释放,出狱后,继续宣传纳粹精神,1980年,89岁的邓尼茨因心脏病去世,是27名元帅中最后一个去世的。


葛大小姐


为什么希特勒遗嘱指定邓尼茨而不是戈林,原因就是一个,纳粹德国土崩瓦解之际,戈林跑路了,恼羞成怒的希特勒开除戈林的党籍,解除了一切职务,并以叛国罪下令惩治戈林,然后从一堆烂泥里揪出了还算干净的邓尼茨出任元首。

戈林,第一个元帅,唯一的帝国元帅,最高级别大铁十字勋章,曾经的接班人,最亲密的伙伴在最后时刻背叛希特勒。

戈林是德国王牌飞行员出身,从啤酒馆暴动开始,一步步协助希特勒掌控德国,在过程中戈林也表现出了绝对的才华与忠心,先后历任德国经济部长,普鲁士总理,空军司令等职,等于说在二战前戈林对德国经济建设、军政发展有出色贡献,跟希特勒成为了最亲密的伙伴,戈林也是二战爆发前1935年就被封为空军元帅,是希特勒封的最早元帅,二战时希特勒先后封了20多位元帅,而戈林更进一步,封为帝国元帅,凌驾于各元帅之上,并在1941年被指定未来接班人。

戈林最后是投降了美军,以战俘身份受审,被判处绞刑,在行刑前一晚自杀。

但二战后期,特别是苏德战场德军连连失利后,希特勒把很大责任怪在戈林头上,认为他的空军对前线补给严重不足,同时北非战场的败退也是空军补给不足,隆美尔同样对戈林恨之入骨,而戈林只想着捞钱,军事上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让下属担责,先后有空军一级上将乌德特自杀,德空军总监耶匈尼克自杀,希特勒对戈林怨言越来越多,在政治和权力上戈林也逐渐被边缘化。

邓尼茨,狼群战术创立者,1943年封海军元帅。

1945年4月20日戈林参加了希特勒的最后一个生日后,消失了,准确的说躲起来了。那时候美国总统罗斯福死了,希特勒认为是个媾和的好机会,令戈林为代表与盟军谈判,此时的戈林知道纳粹德国大厦将倾,为了自己逃脱战后处罚,私下与杜鲁门、丘吉尔等人暗中联络,对希特勒的命令弃之不顾,所以希特勒在最后时刻解除了戈林所有职务,开除党籍,下令逮捕戈林,同时任命格莱姆为空军元帅接替空军司令的职务。

其实希特勒选他接班人,选对了,邓尼茨是坚定的执行者,但希特勒没给他时间,1945年5月7日邓尼茨宣布全布投降。

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占了国会大厦,一切化成灰的希特勒决定自解,他留下遗嘱令海军元帅邓尼茨为接班人,班子成员有坚持焦土政策的戈培尔、希特勒秘书马丁·鲍曼等人。其实邓尼茨和希特勒没有多少交集,两人从没私下见过面,只在公开场合碰过头,但希特勒选定邓尼茨原因是,邓尼茨有战功,在军中有威信,几个儿子都战死了有忠心,在军国主义的德国可继承希特勒的意志,更重要一点邓尼茨很干净,没有参与政治斗争,这是希特勒在后期最讨厌的,像希姆莱这样上窜下跳的,希特勒第一个把他排除在外。


图文绘历史


先说一下,为什么没有让戈林接班?二战前,戈林的空军本来是欧洲一霸,也曾在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随着战争的继续,德国空军越来越走下坡路。尤其是斯大林格勒会战,戈林曾信誓旦旦地向希特勒保证:德国空军会保证给包围圈里的德第6军团提供充足的补给,结果根本没做到。此举导致戈林在军中威信扫地,并逐渐失去希特勒的信任。

希特勒自杀前,戈林又不识时务地要求元首把权力移交给他,导致希特勒勃然大怒,命令党卫军把戈林逮捕了起来!

再说说邓尼茨为什么能接班?第一、相比于德国的空军和陆军,希特勒对德国海军印象比较好,第二、邓尼茨发明的潜艇“狼群战术”,曾在海战中立下很大战功,第三、邓尼茨是平民出身,不像很多陆军高级将领,动不动就在姓氏前贯以“冯”之类的普鲁士军事贵族。希特勒自己是平民出身,讨厌贵族。

有此几条,希特勒临死之前,就指定了海军总司令邓尼茨为接班人。不过,此举倒是把邓尼茨本人吓了一大跳,他万万没想到: 元首会对他如此垂青!

但是,面对希特勒留下的烂摊子,邓尼茨这位“新元首”除了投降之外,事实上也没啥活儿可干。接任“元首”不到九天,邓尼茨所代表的德国新政府就向盟国无条件投降了。



临时客


作为德国空军总司令的戈林元帅早年也是希特勒的忠实信徒,但是因为战争中后期盟军对德国的一系列战略轰炸而德国空军却不能有效抵抗,因此受到希特勒的冷落。就在纳粹德国首都柏林四面被围、大祸临头之际,戈林企图与盟军方面取得联系。因为机事不密被希特勒发觉,于是被冠以“叛徒”的罪名解除了一切职务并且监禁。因此,戈林不可能被定为希特勒的接班人。

至于邓尼茨德国海军总司令兼陆军北方部队总司令,战争爆发前还只是一个准将,资历远不及戈林、希姆莱、戈培尔这些资深纳粹大佬的小人物为何能被希特勒指定为接班人,还是有一些说法的。

用希特勒自己的话说就是:“德国陆军没有执行我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命令,空军和党卫军的领导人戈林、希姆莱都背叛了我,只有海军能够信任。”于是在他临死前,签署了处理身后遗产的遗嘱,任命邓尼茨为德国总统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却不是最高统帅,戈培尔担任总理。

匪夷所思的是,就在希特勒自杀、纳粹德国行将就木时,在柏林的地下避弹室内,戈培尔等人居然还在争权夺利。邓尼茨的委任状下达时,他本人并不在柏林,不知道希特勒自杀的消息,实际上由戈培尔一伙掌握着大权。戈培尔的如意算盘是,如果自己能够通过和苏军达成一个体面的和谈结果,那么就不必让希特勒的遗嘱生效。反过来,则马上通知邓尼茨宣布希特勒的遗嘱,把向苏军投降的责任和战后一系列烂摊子全推给邓尼茨。实际上希特勒立遗嘱也是和戈培尔有同样的考量。未来邓尼茨政府的所有成员几乎都是希特勒指定的,邓尼茨名义上虽然是总统,确实个标标准准的替罪羊。

果然,当苏军拒绝戈培尔提出的停火条件后,戈培尔马上向邓尼茨宣布希特勒的遗嘱,并且告知希特勒自杀的真相。而他自己则在做完这一切后也自杀身亡。接受希特勒遗嘱的邓尼茨没有回到柏林,而是在距离美英盟军不远处的弗伦斯堡重组政府,并且以武装部队总司令的名义向所有德军下达停止抵抗的命令,随后开始与盟军谈判。

战后,邓尼茨还是被作为战犯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大将军威武K


方圆论坛观点!

其实一直以来戈林都把自己当做是希特勒的继承者,而希特勒本人也曾指定戈林为接班人。重点来了。这里只是指定了接班人而已。就好像中国古代皇帝立太子一样。只是先给你给你个名分。至于最后成与不成还得看具体情况。而党卫军的总领袖希姆莱也一直对希特勒的继承者这个位置十分的向往。并且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唯独对政治丝毫不感兴趣的邓尼茨却最终被选定成为元首。按理说邓尼茨是不可能跨越他们两人担任元首的。但实际上希特勒的决定还是英明无比的。



我们先说戈林。戈林是一个战斗英雄出身,做为德国一战中的王牌飞行员,戈林有着击落22架敌机的辉煌战绩。一战后戈林就加入了纳粹党,并且还参加了著名的“啤酒馆政变”但也因此负伤。在治疗期间他一直依靠吗啡来缓解痛苦。最后吗啡上瘾,从一个人家人爱的战斗英雄变成了一个大肚便便的瘾君子。


纳粹党在德国掌权之后,希特勒登上德国总理宝座,他任命戈林做为不管部部长,后来戈林又亲手组建了盖世太保。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可以说戈林是希特勒亲密无间战友,也是希特勒最中是的追随者。直到后来德国组建空军,戈林担任空军司令开始,戈林开始规划自己的空军王国。在德国空军系统可谓是说一不二。但是也正是由于戈林的独断专行导致他和希特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真正使希特勒对戈林彻底失望是从“海狮计划”前夕德国轰炸英国开始。希特勒曾放出豪言“以空军这把钥匙打开英国防御之大门。”而且戈林也信誓旦旦的和希特勒保证可以干净漂亮的解决战斗,让英国人见识一下德国空军的厉害。戈林也有嚣张的资本。因为当时德国不管是飞机的质量还是数量都要比英国要多。而且自从开战,空军都是战无不胜的。但正是由于戈林的轻敌,再加上一些机缘巧合,导致海狮计划前期失败,英国以弱胜强战胜了德国,希特勒无奈宣布推迟海狮计划。也正式由此可是希特勒开始越来越排斥戈林。认为他已经开始堕落,失去了战斗的意志。也逐渐疏远戈林了。最后战争后期戈林曾要求希特勒授权他掌管国家,并建议和盟国谈判,希特勒十分愤怒,认为遭到了戈林的背叛,也随即解除了戈林的职务。



而希姆莱则更加叫希特勒失望。希特勒之所以信任希姆莱是因为希姆莱也是一个坚定的反犹太主义者。他所控制的党卫军多数时候都是干着屠杀犹太人的勾当,而希姆莱和戈林也是斗的不可开交,为了就是争夺希特勒继承人的身份。希姆莱文化程度有限,经常被戈林笑话他是养鸡场场主。希姆莱不是一个坚定的人,向戈林,希特勒等纳粹高层,基本上都是以自杀结束自己的一生,而希姆莱在战争末期曾经想和英国谈判,但被发现后剥夺了一切职务,在希特勒看来希姆莱就是赤裸裸的背叛。所以根本就不可能选择他做继承人。



卡尔·邓尼茨。曾经英国海军的噩梦。他也是“狼群战术”的发明者。邓尼茨的简历我就不过多赘述了,着重讲一下为什么希特勒会选择他做为继承者。可以说希特勒任命邓尼茨成为继承人的事情发生的十分突然,事先并没有和邓尼茨有过任何沟通。在邓尼茨看来,希特勒是认识到了德国失败已成定局,想找一个军人来结束战争。邓尼茨掌管德国之后就开始和盟国谈判投降事宜。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之所以能担任希特勒的继承人是因为德国装备部部长施佩尔的提议。



当时的德国已经是大厦将倾,原本的继承人戈林和希姆莱都私下和盟国谈判,被希特勒认为是耻辱。而其他人要么是文人不懂军事,要么就是陆军互相不服气,希特勒需要一个忠心有能力的人来实行“焦土政策”也就是带领德国继续抵抗下去。但显然邓尼茨误解了希特勒的意思。不过也正是因为邓尼茨的缘故德国才能免受更多的战乱之苦。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支持一下,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