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不到300萬票房,《羅馬》在中國沒大賣不能算遺憾

阿方索•卡隆執導的《羅馬》5月1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首日票房百萬元,四天票房兩百多萬元,與電影在國際電影節獲得的巨大聲譽相比,《羅馬》在中國的票房成績,用“差強人意”來形容還不夠,更接近於“糟糕到了極點”。

4天不到300万票房,《罗马》在中国没大卖不能算遗憾

《綠皮書》和《羅馬》票房對比。來源:燈塔

《羅馬》被引進中國公映的消息,曾在社交媒體掀起一陣小小的興奮,畢竟能在大銀幕上欣賞到這部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獲獎作品,還是頗令人期待的事情。

中國快速增長的銀幕數量,以及龐大的觀影人群,再加上細分的觀影偏好,足以使人相信《羅馬》能在中國贏得知音(比如此次上映是在藝聯專線)。知音是有的,無數的好評與解讀文章,給予了能和《羅馬》匹配的輿論待遇,但在票房轉化方面,卻分外冷清、寂寥。

《羅馬》的票房狀況,再次把電影業內一個老舊的話題牽了出來:藝術電影的好口碑如何才能換來高票房?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圍繞這個話題談論了許多觀點,給出了不少解決方案,可是,每當有真正值得觀眾捧場的藝術電影出現時,所有的聲音與方案全部失靈。

自《羅馬》2018年被拍攝出來,僅僅是它在世界各大電影節上的提名與獲獎記錄,就要滾兩三屏之多。在獎項方面,它甚至要比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綠皮書》更受評委們的青睞,可《綠皮書》在中國的票房超過了4億元。同樣是好電影,《羅馬》在票房上為何與《綠皮書》相差如此之多?

4天不到300万票房,《罗马》在中国没大卖不能算遗憾

《綠皮書》和《羅馬》劇照。

這不得不說到創作者的個性追求問題。卡隆不是沒拍過高票房的商業片,他的《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地心引力》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如果用商業片的手段來處理《羅馬》,相信那會是一個比現在這個版本更受大眾喜歡的故事,但對於卡隆來說,他的藝術追求必然也要打一定的折扣。

《羅馬》是卡隆一部自傳性質的電影,他就是片中家庭裡的孩子之一。卡隆試圖高度還原童年時自己觀察與感受到的一切,影片確實也以黑白畫質、逼真細膩的音效、無可挑剔的場景復刻,令人歎為觀止。只是,影片的慢節奏、劇情的弱衝突,讓習慣了被商業片餵養的中國觀眾難以接受。

卡隆之所以沒用商業片的形式來講述他的童年故事,在於他發現了創作與現實之間存在的一種真相——套路化的商業渲染,必然會導致記憶中的生活失真。《羅馬》的故事,發生於處在動盪時期的墨西哥,然而當時的歷史無論多殘酷,對於一個孩子而言,除了有感官印象,他不太可能產生觀點與態度。所以,《羅馬》用平淡而真實的記述,來反映一個普通家庭在某個歷史關鍵點的變遷,包括對當時大事件的呈現,還是有著獨特價值的。

4天不到300万票房,《罗马》在中国没大卖不能算遗憾

《羅馬》對社會事件發生進行平淡的描述。

卡隆沒有把《羅馬》拍成一部私密性很強的電影,作為角色之一,他的導演身份也極少在片中體現。他以極為節制的手段,來刻畫童年時被他記憶的一切,並未暴露過多的情感傾向。之所以影片在各大電影節上拿獎拿到手軟,恰恰在於他貢獻了一段歷史記憶,但沒有用自己的主觀意圖去影響觀眾。因此,《羅馬》便成了一份難得的影像文本,把被淡忘的時代又一次推送到觀眾面前。

《羅馬》在創作上是成功的,但在與中國觀眾的情感銜接方面卻存在不少障礙。作為藝術電影,《羅馬》沒有向故事性做出妥協,這本身就對“迷影群體”之外的觀眾擺出了拒絕姿態。在情感上,《羅馬》也未能像《綠皮書》那樣,進行鮮明的對比與渲染,這會讓走神的觀眾沒法沉浸到影片的氛圍中去。此外,《羅馬》在家庭故事與歷史背景的銜接與融合上,不符合觀眾的期待,兩層敘事指向之間存在比較遠的距離,會讓觀眾有一頭霧水的感覺。

《羅馬》沒有在中國大賣,並不能算得上多大的遺憾,也不存在更多別的意味,這單純只是藝術片的水土不服,在世界範圍內大抵都是如此。但《羅馬》這樣的電影的存在,是值得尊重的,藝術電影的價值在於,它會強調個性化、個體記憶,對電影魅力進行不斷的鞏固與拓展,以分庭抗禮的姿態,來彌補商業片中藝術元素的缺失。既有《綠皮書》,又有《羅馬》這樣的電影業態,才會令人充滿好奇與期待。

□韓浩月(專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