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9歲統一中國,人稱暴君,漢武帝、唐太宗卻都學他的統治模式

他39歲統一中國,人稱暴君,漢武帝、唐太宗卻都學他的統治模式

他39歲統一中國,人稱暴君,漢武帝、唐太宗卻都學他的統治模式

【天下既安,重要的不是武力征服,而是制度建設】

公元前221年,齊國國君建走出臨淄城,向秦將王賁投納版籍,歷時9年的統一戰爭宣告結束。

從這一年開始,以往的趙人、燕人、楚人,將統稱為秦人。他們需習練相同的文字,出門打車,坐的也是被重新校訂了寬度的新坐騎。

固然“書同文,車同軌”不是一日而成,但百姓們已經看到了嬴政的決心,他要在這個自己一手創造的新國家裡,演繹一段全新的傳奇。

他39歲統一中國,人稱暴君,漢武帝、唐太宗卻都學他的統治模式

公元前247年,13歲的嬴政繼王位,繼而“振長策而御宇內”,六國“苦秦久矣”,秦人自己也受累於此。

所以天下既安,重要的不是武力征服,而是制度建設。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統一風俗,統一錢幣形制,無疑是這一系列制度建設的開端。

【嬴政最大的功績,是在秦之後,天下以統一為常情,分裂為變態】

由著這樣的改變和建設,我們便常能於史書中翻閱到“黔首大安”這樣的字眼,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嬴政的作為,對中國日後兩千年的社會發展,不可謂不大,而就其當日的成果,也不能以一刀切的方式批判其為“殘酷無道”“喪失人性”。

這也正是為什麼漢初勤於總結秦朝倏忽而亡的教訓,制度上卻依舊“漢承秦制”。只是,嬴政最大的功績並不在此,而是在秦之後,天下以統一為常情,分裂為變態。

在全無可借鑑的情況下,描繪一幅全新的藍圖,不能不說是一種具有獨創性的冒險活動。這樣的君王,稱其為“千古一帝”絲毫不為過。

他39歲統一中國,人稱暴君,漢武帝、唐太宗卻都學他的統治模式

公元前212年,嬴政主持修建秦直道,也就是當時的高速公路。這條“天下第一道”穿越14個縣,700多公里。路面最寬處約60米,最窄處也有20米。

同年,嬴政認為咸陽人太多而城過小,下令修建阿房宮,由於工程浩大,嬴政在位時只修了一座前殿,而僅僅就是這麼一座前殿,其規模就令人歎為觀止。

【嬴政更多地扮演了種樹人的角色】

倘若說修直道是為了國防建設,那麼阿房宮則顯然是為了一己之私,況有“焚書坑儒”這等滅絕文化的“魔君手段”,一切的善良和創造是決然不能掩蓋其血腥的本質。嬴政千年的罵名由此註定。這是多數人的看法。

然而國家草創,一切從零開始。誰曾為他提供最為確切的參考?誰又能發誓說如果自己站到那時的場景,做的會比嬴政的好?

作為一個新世界的統治者,倘若拋卻應有的想象力和膽魄,是否又會讓後來人發出”過於保守,不思創新,毫無帝王之象”的責難?要知道,秦始皇統治中國十二年的時間裡,從未發生重大的事變。

他39歲統一中國,人稱暴君,漢武帝、唐太宗卻都學他的統治模式

嬴政無人能代替,“朕就是國”,他一閉眼,這個國家重又陷入兵革之中,而此時已是秦二世,就此論嬴政,未免過於成王敗寇。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嬴政更多地扮演了種樹人的角色,他猶如《英雄兒女》裡的王成,高喊“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而後歷朝歷代,不過損益相承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