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倒計時”! 危化企業搬家出路在哪?


搬遷“倒計時”! 危化企業搬家出路在哪?


實施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是適應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降低城鎮人口密集區安全和環境風險的重要手段。4月15日,工信部提出,2019年要紮實推進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自2018年全面啟動搬遷改造以來,各地紛紛基於自身情況出臺了危化企業搬遷方案,明確了“時間表”。但分析認為,資金壓力大、園區接納能力有限仍是困擾危化企業搬遷改造的現實問題。

搬遷“倒計時”

近日,工信部召開了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專項工作組2019年第一次會議。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在會上表示,2019年要紮實推進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著力做好加大重點地區和重難點項目協調、加強搬遷改造工作中的安全環保管理等六方面工作。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到2025年,城鎮人口密集區現有不符合安全和衛生防護距離要求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就地改造達標、搬遷進入規範的化工園區或關閉退出。其中,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2018年底前全部啟動搬遷改造,2020年底前完成;其他大型企業和特大型企業2020年底前全部啟動搬遷改造,2025年底前完成。”

政策發佈後近兩年時間內,各地紛紛出臺基於自身情況的搬遷改造實施方案。以江蘇省為例,去年1月,江蘇省就發佈了《江蘇省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實施方案》,2018年12月底前中小型企業和存在重大風險隱患的大型企業全部啟動搬遷改造。

截至2018年底,已初步確定全國需要搬遷改造的企業共有1176家,其中異地搬遷479家,就地改造360家,關閉退出337家。涉及除北京、上海、海南和寧夏以外,包括新疆兵團在內的28個省(區、市)。

“化工圍城”

事實上,化工行業產值高、稅收多,是GDP及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2018年上半年,我國化工行業實現利潤總額達2799億元,上年同期利潤總額為2162億元,同比增長29.4%。但近年來,化工安全事故卻屢有發生。今年2月發佈的《2018年全國化工事故分析報告》顯示,去年我國共發生化工事故176起、死亡223人。

首都經貿大學特大城市研究院副院長葉堂林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化工圍城”所帶來的矛盾日益突出,危化生產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對周邊居民造成的危害性極大。

除了安全生產的擔憂外,空氣汙染也是一大隱患。北京公共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一些中小企業受資金、技術等條件的限制,環保方面的投入意願相對薄弱,因此也就造成了廢水、廢氣等相關汙染物大量排放,“化工圍城”使城市環境受到極大的威脅。

在長江產業經濟研究院此前舉辦的“化工圍城”問題研討會上,江蘇大學教授孫華平表示,“化工圍城”是一個工業化過程的產物,在生態文明時代應積極推進其轉型升級。其關鍵是生態補償制度的建立,歷史上做了巨大貢獻的化工區如何搬遷或關停,需要綜合考慮其經濟社會效益、就業效益及生態效益,平衡好傳統重化工類產業遷停關轉與新興產業培育的問題,一刀切及隨大流的做法不妥,應因地制宜,科學施策。

制約問題依然突出

實施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目前已經勢在必行,但搬遷改造工作的一些突出問題也應引起重視。

以化工大省之一——山東省為例,據初步統計,山東涉化搬遷所需總費用約1219億元,涉及34.4萬人,用地需求4.9萬畝,搬遷壓力很大。山東省經信委主任、省化工專項行動辦副主任錢煥濤此前表示,由於目前國家還沒有出臺配套的資金、土地、金融和職工安置等方面的政策,山東缺乏參照標準,導致搬遷工作困難較多、推進緩慢。

在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德輝看來,目前化工企業“退城入園”還普遍存在建設資金缺口較大的現實問題,特別是大型化工企業“退城入園”搬遷工程浩大,搬遷資金短時間內難以解決,進展不如預期。

此外,我國化工園區存在規範化程度不高、專業配套不到位等問題,接納能力有限。劉德輝表示,化工園區絕不是簡單的生產工廠堆積,而應該是協同合作的有機整體。

針對上述問題,工信部方面也有所表態,提出要將爭取把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納入國家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的支持範圍,並適時擴大資金規模和增加導向性項目合作銀行數量。並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危化品企業搬遷改造工作,探索建立市場化的搬遷改造產業基金。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引導企業應用先進工藝技術,轉向發展新材料及高端化學品項目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