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在聯合項羽攻滅秦國的階段,為何一定要採取楚制?是否很必要?

笨蛋ぺ我要你守護我263


劉邦利益集團在第一個階段(即聯合項羽攻滅秦國的階段)採取楚制的原因及其必要性。

\t首先,劉邦的楚人身份。

\t劉邦本為沛縣豐邑人(《高祖本紀》)。豐沛地區(即今江蘇豐縣一帶),春秋時原為宋國領土。秦昭襄王二十一年(前286),齊愍王出兵攻宋,宋為齊並。於是,豐沛地區即由宋國變為齊國領土。可是齊國的驟然強大引起其他諸國的不滿。兩年後前284,樂毅將五國聯軍伐齊,大敗齊軍,連下齊國七十餘城。大約在齊國被攻後,楚使淖齒將兵救齊。不久,淖齒與燕國謀分齊地,原屬齊國的淮北豐沛之地便被楚國所得。自此之後,豐沛便一直為楚國領土直到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4)秦軍攻略淮北。如此算來,豐沛隸屬楚國管轄應該有60年時間。

\t秦滅楚後,在豐沛地區設沛縣,為泗水郡下縣,豐沛地區便成為秦國國土。不過,秦人在這裡統治只有短短的十餘年時間,不足以在根本上改變這裡的傳統,也不足以徹底粉碎這裡的舊秩序。因此,豐沛地區應該仍然保留了很濃厚的楚風。比如,在秦人到達豐沛附近後,原楚魏遊俠就大多隱匿下來。秦人統治剛剛動搖,這些遊俠便迅速復活,而劉邦本人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t沛縣歸於秦時,劉邦應該32歲。從屬地原則上講,劉邦的青少年時代是作為楚人在楚王的統治下度過的。青少年時代是人生價值觀定型的關鍵時期,既然深受楚國習慣和政治風氣影響,劉邦即便在泗水郡出仕為泗水亭長,但應該仍然保留了原來楚人的觀念。可以說,此時的劉邦是一個表面上為秦吏而骨子裡是仍然是楚風的楚國遊俠。

\t而既然身為楚國臣民,在陳勝反秦並打起“張大楚國”之大旗的消息傳來,劉邦又豈會採取秦制?

\t其次,劉邦軍隊前期的構成。

\t二世元年的七月份,楚人陳勝在蘄縣大澤鄉起事反秦。蘄縣和劉邦的家鄉沛縣同屬泗水郡,兩地相距雖有二百里,但風俗基本一致。而且泗水郡境內並無較大的山川阻隔,又有秦人修築的馳道,所以消息傳播相當快。大澤起事後僅兩個多月,劉邦走出芒碭山,殺秦沛令,入主沛縣。未幾,劉邦自任為楚制沛縣之宰沛公(楚國縣長官稱公不稱令),全盤接受了秦人設置的沛縣官僚機構。隨後,劉邦得到了故鄉吏民的大力支持,依靠沛縣機構徵兵備戰,在短短數十天內即由數百人發展到三千人。

\t半年後的二世二年的二月份,劉邦經留縣、蕭縣一帶入碭郡西部的碭縣。由於劉邦早年曾多次到碭郡境內遊俠,在碭郡西部結識了眾多豪傑,對這裡應該相當熟悉。其實,芒碭山就在碭縣、芒縣之間,在隱匿芒碭山期間,碭縣就有不少人加入義軍。而從地域上講,碭縣和豐邑雖分屬兩郡,但兩地僅有一百餘里,騎馬可朝發夕至。因此,兩地風土人情基本是一致的。基於這幾個原因,劉邦在碭縣得到了當地故舊的大力支持。一個月內便徵兵六千。

\t截止到二世二年(前208)春,劉邦的義軍已經發展到萬人規模,成為楚國集團中僅次於項氏的強大力量。而這其中,來自豐沛碭地區的楚人佔了絕大多數。既然所部軍隊是由楚人組成,劉邦又怎麼會行秦制呢?

\t再次,從《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考察功臣集團。

\t《功臣表》是司馬遷抽取的皇家剖符分封功臣檔案編寫的表。表中詳細記錄了開國功臣們的軍功、封戶和侯等。在表中,何時何地從龍都有詳細的記載。第一條平陽侯曹參“以中涓從起沛,至霸上,侯。”其中“從起”,就是記錄何地加入劉邦的軍隊。而翻閱可以查閱到的本傳,“從起”之地往往與功臣的籍貫一致(見表2,周呂侯呂澤、建成侯呂釋之無從起地)。其實,這並非偶然。

\t秦人律法森嚴,一般民眾絕不可能脫籍隨意流動。即使到漢代,遷居也必須上報縣廷審批,十分麻煩。而官吏中,除守令、長史、尉等直接由中央任命外,屬吏大多是守令自行闢除的本籍人,比如蕭何以沛人被闢用為沛主吏掾,曹參亦以沛人被闢用為沛獄掾。可見,在社會穩定之時,在政府嚴格管轄下的人口流動是很少的。在這種情況下,一般民眾加入劉邦的軍隊基本都是本籍就近加入,即當劉邦的軍隊發展到某地時,某地的民眾便加入其中。比如,劉邦的軍隊發展到碭郡西部,碭人便加入進來;發展到陳留時,陳留人酈氏兄弟便加入進來;發展到三川陽武縣時,陽武人張蒼便進入進來。

\t如此,筆者認為基本可將從起地和籍貫地等同起來。

在《功臣表》所載143開國功臣侯,從起泗水郡37人(其中沛縣33人),從起碭郡(應為碭郡碭縣)21人,從起薛郡(應為薛郡薛縣)7,東郡3人,陳郡2,三川1人,潁川1人,東海1人。以戰國行政區劃劃分,泗水、碭郡東部、薛郡南部、陳郡東南、東海均為楚國國土。若以此為劃分標準,劉邦集團中為戰國楚人遺民者佔51%。

如果再考慮到劉邦西征以前尚未進入魏韓核心地區,韓魏遺民尚未加入進來,這個比例應該更高。可見,楚人在劉邦集團高層中的比例應該是很高的。實際上漢初的功臣,便大多出自豐沛碭這三個地區。

\t可見,劉邦義軍中的大多數基層軍官都是深受楚制影響的楚人。按正常情況推測,他們也不可能提出秦制。

\t最後,劉邦集團屬於楚國一支重要力量。

\t自陳勝起事以來,六國紛紛復國,天下又回到戰國縱橫時代。陳勝在大澤鄉起事後兩個月的九月份,項氏叔侄起於江東。二世二年的二月,項氏江東集團渡江北上,陳嬰的東陽軍英布的九江軍紛紛歸附。四月份,項梁攻入薛縣。在薛縣休整期間,項梁統一整編楚軍。經過調整編制,楚軍規模達到部眾十萬。就在此時,劉邦前往薛縣,歸附項梁。於是,項梁調五千兵歸劉邦指揮。薛縣整編後兩個月後,項梁立熊心為懷王(以上均出自《月表》)。

\t大約到此時為止,楚國王室復辟,應該可以算是正式復國了。隨後,在項氏的支持下,楚國建都盱臺,封陳嬰為楚上柱國,項梁為武信君。消息傳出,原楚國貴族和遺民紛紛來投。到二世二年九月,懷王遷都彭城,親自統一整編各部楚軍。在人事調整上,懷王以呂臣為司徒,以其父呂青為令尹。在這次調整中,劉邦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的大權也得到了懷王的認可。

\t可見,從二世二年四月份到九月份,無論是從項梁還是從懷王,劉邦取得的正式編制均屬於楚國。劉邦的義軍和項氏的江東軍、陳嬰的東陽軍一樣同屬於楚軍的戰鬥序列。也就是說,劉邦集團一直是在楚國名義下發展為一股較大勢力的。

\t如此,劉邦本人是楚人,軍隊兵員來源自楚國遺民,而且以楚軍為名戰鬥在反秦戰場上,又豈會不用楚制而貿然用敵對陣營的秦制?可見,劉邦從楚既是心裡認可也是現實要求,所以劉邦集團在聯合項羽滅秦國的階段,是一定要採取楚國的制度的,採取楚國的制度也是完全必要的。


底層史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