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生再也不做教師!”這是職業倦怠,需明白一個事實,兩個道理

因為經常在平臺發表教育類文章,結識了很多同行。前不久,一位老師輾轉找到我的微信號,向我訴說他的困惑,寫了很長的文字(出於禮貌,我沒有詢問對方的性別,其語言表達也偏於中性,所以無從判斷,姑且假定是“他”吧)。這份信任令我感動,亦令我惶恐。因為以我的認知水平,是無力為一位專業成熟的老師指點迷津的。所以只能說,“雙方就彼此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

“來生再也不做教師!”這是職業倦怠,需明白一個事實,兩個道理

毫米老師,經常看您的文章,發現您對教師群體生存狀態比較關注,有深刻的理解。我也是老師,十幾年教齡了。最近情緒特別低落,對這份職業感到前所未有的厭倦。對工作和生活,都沒了以前的熱情,甚至有點生無可戀,感覺已是病態心理了。有些疑問,想向老師請教。

最近發生幾件事,對我產生不小衝擊。

第一件事,是我新接手的這個班級(原來的班主任突然生了惡病),有幾名學生,總愛跟我作對。特別有一女生,上課愛說話、吃東西,實在無聊就趴在桌子上睡。

對學生,我一向要求嚴格,這種情況,自然不能容忍。有一天上課,她又嘻笑著找同桌說話。我把目光投射過去,她竟毫無畏懼跟我對視。我讓她站起來,警告她要遵守課堂紀律。沒料到,她竟反過來質問我:“沒說話呀,你哪隻眼看我說話了?”

碰到這種刺頭,不能當場處理,這點基本經驗我還是有的。但當時氣極,也想在新班級樹立威信。於是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喝斥道:“眾目睽睽之下,你還想抵賴?”

她鼻孔哼了一聲,不經我允許,便一屁股坐下,嘴裡還含糊不清地嘟囔了一句:“神經病!”

我徹底懵了!從教十幾年,當眾被學生罵,還是第一次。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如何處理。

慌亂之下,又犯了一個錯誤,我轉而問全班學生:“你們也聽見了,她剛是不是在說話?!”學生們竊竊議論,卻無一人回應。我還分明聽到,有人在小聲支持她。我感到一陣寒意。

對學生,我一向是有感情的。所以被學生這樣肆意傷害,我感到的不僅僅是屈辱,更有悲涼。我開始懷疑,這麼多年來,對學生全心付出,到底有沒有意義。

“來生再也不做教師!”這是職業倦怠,需明白一個事實,兩個道理

圖文無關

第二件事。有一天課間,班上一女生與同學打鬧,踢壞了教室的門鎖。按規定,損壞教室財產,應由班主任負責。我打電話給家長,商量維修事宜。不料,家長聽說此事,先發起脾氣來:“我正要找你呢,你倒還要我賠償。有人打我孩子,把她關在外面,當然要踢門啦!換做是我,還要踢狠點,要把門踢破!”

我愕然。這名家長,為申請貧困生補貼,來過學校幾次,我有印象。當時看他穿戴,以及提供的資料,感覺不像困難家庭,不免多問了幾句。但對方手續齊全,這事也不是我決定,只能配合著填了表。沒想到他因此懷恨在心,又信了女兒一面之詞,不問青紅皂白向我發難。

其實事情原委我早已調查清楚,完全是這名女生的責任。但家長這個態度,我不想再說什麼。找來學校後勤主任,查看後發現只需二十幾元買配件,自己掏錢算了。

這些年,各種奇葩家長都碰見過,比這更不講理的也有。但不知為什麼,這一次,卻感覺特別疲倦,覺得自己的工作毫無價值,對學生掏心掏肺,實在太傻。也許自己在家長眼裡,我不過是個笑話。心很冷。

“來生再也不做教師!”這是職業倦怠,需明白一個事實,兩個道理

圖文無關

第三件事。收夏季校服款,有一學生,帶兩百多元現金到學校,沒及時交給我,放在書包,被偷了。

調查分析後,鎖定了案發時段,我去保衛處調取教室走廊監控視頻。很快便發現了作案“嫌疑人”,也是一名女生。中午去食堂就餐時,她故意在教室逗留,比其他人晚出來兩三分鐘,又單獨去了走廊盡頭的廁所,然後才去食堂。

此時距案發僅三個小時,她應該沒有機會轉移贓款。如果立即搜查,破案的成功率很高。

但我猶豫了。這是一名特殊的學生。七年級第一學期,因與父母發生矛盾,在教室,用刀片割破了自己的腕動脈,血流一地。老師和同學都嚇得半死。

家長告訴老師,這孩子有心理疾病,醫生已確診。不怪老師,但也請老師不要讓她退學。在學校,和同齡人一起,有利於治療和恢復。後來老師和家長簽了個諒解協議,將孩子留下了。沒想到了八年級,又發生這事。

我第一反應是,絕不能搜身!無論能否確認,對她都是極大刺激,後果不堪設想。若喊家長來看監控視頻,沒有實據,便要家長賠錢,家長也未必樂意。

怎麼辦?

“來生再也不做教師!”這是職業倦怠,需明白一個事實,兩個道理

“老師又不是警察,憑什麼還要負責破案?”腦海裡突然跳出這個念頭,我自己也覺得有點意外。

“是呀,誰讓你不保管好自己的財物呢?蒙受點損失,以後可以汲取教訓。”我找個藉口原諒了自己的不作為。然後,把丟失了錢的學生喊來,勸慰幾句,告訴他老師已盡力,又告知了家長,這事兒便算結了。

但此事,一直令我感到愧疚。我發現自己完全沒了初上講臺時的滿腔熱血,再也找不到教書育人的快樂。這無窮無盡的煩惱,就像一個無底黑洞,將我吞噬其中。我努力想要掙扎出來,全身卻沒了力氣,身心俱疲。

有時候我想,如果有來生,下輩子一定不再當老師。這話,在現實生活中,我不敢說。別人會想:你不幹,大把人搶著要幹呢。我無法向他們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感受,隨他們怎麼想吧。我是真的厭倦了。

但是,我這個年齡,不可能辭職。退休卻也遙遠,我該如何從頹廢中走出呢?

“來生再也不做教師!”這是職業倦怠,需明白一個事實,兩個道理

首先聲明,我不是心理與教育方面的專家。和大家一樣,我只是一名普通教師。只不過話比較多而已。

這位寫長文向我傾訴的老師,其實很優秀。他所遇到的,也都是教師工作中常見的問題,並不難應對。之所以產生消極情緒,導致嚴重的職業倦怠,與個人性格心理有關。

心理學上有一個“心理放大鏡”的概念。

有一則寓言:農夫問餐館老闆,要不要青蛙腿,他可以提供成千上萬條青蛙腿。老闆嚇一跳,問哪來這麼多青蛙呢。農夫說,他家附近有一池塘,池塘有無數青蛙,一到晚上就叫個不休,都被它們逼瘋了。於是餐館老闆和農夫簽訂了每天供應100只青蛙的協議。可是第二天,農夫卻只送來兩隻青蛙。老闆很奇怪,農夫尷尬地解釋:是我搞錯了,原來就是它們兩個的叫聲。

成千上萬只青蛙,都是農夫自己想象出來的。工作中無窮無盡的煩惱,也是我們在心裡不斷疊加放大的。

“來生再也不做教師!”這是職業倦怠,需明白一個事實,兩個道理

去年底我搬進新家,有一晚睡覺前,無意間將耳朵貼在牆壁上,聽到嗡嗡的奇怪聲音,找了很久,也找不到音源,當晚睡得不踏實。接連幾天都是這樣,我很煩躁,開始失眠。甚至有些後悔買了這套房子。一天偶然跟樓上鄰居說起這事。鄰居說:“莫不是我家氣墊床發出的聲音,今晚我處理一下。”當然晚上,我發現那聲音果然消失了,睡了個好覺。幾天後,我又在電梯間碰見鄰居,便向他表示感謝,他愕然:“那天你跟我說後,本是要處理的,事忙,給忘了……”

其實聲音還在,如果不將耳朵貼在牆壁上,也聽不見。是我的消極情緒將聲音放大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不自覺地使用“心理放大鏡”將生活中的負面放大,然後作繭自縛,難以自拔。

學生不理解,家長誤會,被迫做違心事,都是工作中的正常現象。世間任何工作,沒有挑戰,就沒有價值。教師的工作,便是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不斷髮現問題,解決問題。解決了一個問題,又面對下一個問題。如此循環往復,貫穿了我們整個職業生涯。

對學生的摯愛、對工作的熱情、對家長的真誠,都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問題。所以,我們也不要因此感到失望,更不能因此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

經常聽到一些教師同行這樣哀嘆:“堅決不讓自己的下一代當老師”,“如果有來生,下輩子一定不當老師”。

此生不惜,何言來世?如果受現實條件束縛,無法離職,唯一的選擇,是讓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走出,用更客觀冷靜的眼光,重新審視教書育人這份工作。

“來生再也不做教師!”這是職業倦怠,需明白一個事實,兩個道理

佛教有個“第二箭”的故事。

佛陀問弟子:受過佛法教化的人,也和凡人一樣,經歷生老病死種種煩惱痛苦。那麼,兩者有何區別?弟子不能答。

佛陀說:人生世間,不免煩惱痛苦,如中利箭。未受佛法教化之人,中第一箭後,憂愁無盡而來,則又中第二箭。而受佛法教化之人,知第一箭之苦不可避免,便不會再受第二箭傷害。

也就是說,第一箭是客觀存在的,而第二箭卻是自己製造的。如果能夠坦然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第一箭,就可以少給自己製造第二箭。

當老師的,總有點“身無分文,心憂天下”的書生意氣,給自己的工作賦予太多責任和使命。“塑造靈魂,培養完美的人”,可以是職業理想,但絕不是當下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學生的種種不端,冰冷三盡,非一日之寒,與原生家庭有莫大關係。不可能因你努力,因你將他們放在心上,他們就能成長為你所希望的樣子。

小時候看母親栽辣椒苗,每個坑裡都多栽幾棵。待到長穩了,便將歪斜瘦小的全拔掉,只留下一棵壯實的。我問母親為什麼,母親說:不可能每棵能成材的。

學生也是這樣,雖然我們付出很多,難免有一些長成歪斜的。我們同樣要以平常心看待。

以前我母親養豬,對豬特別疼愛,像自己的孩子。殺過年豬的時候,她不忍心看見,便早早躲出去,回來後眼睛還是紅紅的。後來生活條件好了,父親便堅決不許再養豬。

“來生再也不做教師!”這是職業倦怠,需明白一個事實,兩個道理

老師應該愛學生,但那是一種理性的愛。就像農人對莊稼、雕工對璞玉的愛。用心培育、精心雕琢。琢不成器,會感到惋惜,但絕不因沉湎而迷失。

至於如何處理工作中的種種矛盾衝突,其實這位老師非常有經驗,講究策略,也善於反思。他的問題,在於將個人情感過分融入工作對象,然後迷失自我。估計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所以還應該積極調適自己的性格。少一點傷感,多一點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