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須佶成:堅持S2b2c戰略路線,聚焦OMO教育場景,覆蓋90%縣市

高思須佶成:堅持S2b2c戰略路線,聚焦OMO教育場景,覆蓋90%縣市

2018年4月,i黑馬&火柴盒發佈了對高思教育創始人&CEO須佶成的採訪文章:《新東方、好未來之外的“隱形教育巨頭”,連接3000家學校的高思模式》。

去年,須佶成便透露要堅定地走2B之路。“2014、2015年是初步的實踐,2016、2017年是快速發展,2018、2019年要進一步完善產品和技術,同時積累數據。” “高思正在走S2b2c賦能之路,相較於一家培訓機構,如今的高思更像是一個連接器。” “基於新的定位,高思正在全方位地轉型發展,其中也包括接受新的融資。”

2019年4月,高思教育宣佈獲得華平投資領投的1.4億美元D輪融資。須佶成在發佈會上稱,高思將面向行業全力開啟平臺化戰略,致力於打造以內容和科技驅動的K12教育賦能平臺。

據瞭解,2017年高思教育B端營收佔總營收的30%,2018年B端營收佔40%,2019年B端業務有可能反超C端業務。須佶成表示,高思不會在北京以外地區開設學校。未來五年,將會堅持S2b2c戰略路線,聚焦OMO新教育場景,計劃覆蓋全國90%以上的縣市。

近日,i黑馬&火柴盒對高思教育創始人須佶成進行了採訪。以下為其口述,經整理編輯,文章共分為三個部分:

1、從3000家到5000家,堅定“S2b2c”和“OMO”

2、S2b2c的思考:2B比2C複雜,競爭壁壘主要有三點

3、OMO的思考:從零售到教育,OMO也許是終局

從3000家到5000家,堅定“S2b2c”和“OMO”

1、服務5000家學校,進入1600個縣市

高思成立於2009年12月。我們從一個教學點開始,慢慢發展為一家培訓學校。

早在2010年和2011年,我們就公開出版了數學課本和《思泉大語文》。到了2014年,我們發現行業夥伴不僅僅需要教材,更需要課件素材、題庫、備課筆記。於是我們開始分享教學資料,合作模式非常簡單,合作伙伴拿著硬盤到我們的服務器上直接拷貝。

後來,我們發現拷貝效率太低,於是在2015年春天,我們在河南選了20家學校,啟動了“互聯網+教學”的平臺賦能實踐。2015年8月,我們正式推出了2B產品——愛學習平臺。2016年11月,我們正式開放雙師資源,在分享課程、教學資料、教師培訓的同時,進一步將教師資源向行業分享。

時至今日,我們在全國服務了5192家學校,進入了1600個縣市。過去一年,我們服務了6萬名老師和510萬學員,這幾年服務學員的總量達到1200萬。

2、從“連接器”到“賦能平臺”

2018年5月接受i黑馬&火柴盒採訪時,我就提過“將來我們的課程、授課、服務都要在雲端,高思正在走S2b2c的賦能之路,相較於一家培訓機構,高思更像是一個連接器。”

現在,我們更加堅定沿著這個方向走。去年可以說我們堅定地邁出了一步,到了今年,我覺得我們的戰略思路更完善了。

比如,我們更加堅持S2b2c的路線,我們更加聚焦OMO的全場景教學。我們以前做toC直播的業務,現在也都在向2B方向轉了。

同時也更加確定,要以內容和教學服務為核心,打造內容和教學服務的優勢,聯合各行業夥伴。

3、“四個堅信”和“一個堅持”

接下來,高思一定會堅定地執行“四個堅信”和“一個堅持”。

第一,堅信科技的力量。科技力量改變著我們生活的每一方面,也一定正在改變著教育的每一方面;

第二,堅信OMO線上線下融合。我們不做純線上或者純線下,我們認為線上和線下融合的OMO模式是最好的模式;

第三,堅信內容和教學服務是核心生命力;

第四,堅信“開放連接,成人達己”,合作共贏,共同成長,共同發展是這個行業最好的模式。

另外,我們堅持不在北京以外開設任何學校。未來五年,我們的戰略將會堅持S2b2c戰略路線,聚焦OMO新教育場景,打造內容和服務的優勢,聯合各行業夥伴支持更多的K12學校取得成功,幫助更多學生愛上學習,收穫成長。

2019年是高思進入發展的第十個年頭,未來十年,我們一定會做專注於內容和科技驅動的K12教育賦能平臺。

S2b2c的思考:2B比2C複雜,競爭壁壘主要有三點

1、踐行S2b2c,關於2B的三點思考

第一,B端是一個組織,做B端業務比做C端業務更復雜。

首先,提供的產品和教學要滿足C端的價值。高思做2B是因為在2C的產品、教學上有基礎。我們B端的連接都是圍繞教培最本質的內容和教學,這可能和一些純提供系統的2B不太一樣,我們對C端有本質的價值。

其次,B端客戶相對於C端客戶要複雜得多。B不像C的決策那麼簡單。B端是一個體系,有校長、有教學負責人,甚至每家機構的組織結構都可能不一樣。即使校長想推,如果某一個關鍵崗位的人不願意、不配合,也很難落實下去。

第二,大B客戶未必好,小B客戶未必壞。

從大的方面來看,大的學校可能體制更僵化,想完全擁抱新的東西反而很難。小的學校看著規模一般,但只要校長的理念跟上,執行起來是很快的。

我們有個案例,一個小機構的校長真把自己的兼職老師全辭了,要麼轉正,要麼辭退,他有這個魄力去做。還有一些小機構的校長,願意迎接新的變化,自己去裝修教室,抓新產品。

第三,三線及以下的機構配合度更高,一二線的機構配合度偏弱。

相較於三線及以下的培訓機構,一二線的培訓機構配合度整體偏弱。第一,新體系會與他們本身的體系發生衝突。第二,他們自己也有一定的基礎和實力。

但是要說一二線有沒有對認可度特別高的大機構,那肯定是有的。同時,一二線的機構更容易幫我們完善與提升。他們的執行和運營能力更強,會把運營中的一些問題自動做修整和完善。相當於80%的工作我們做,還有20%的東西他們幫彌補,然後快速反饋,我們再快速迭代。

2、2C和2B的競爭壁壘

無論是2C還是2B,我理解教育行業的競爭壁壘主要有三點:第一,教學內容和教學服務的打造。第二,學習場景的選擇。第三,銷售和運營的構建。

首先,在教育行業,教學內容和教學服務是基礎。它是一條及格線,沒有這塊就沒有辦法談競爭。這塊可以做好,比如產品迭代速度、不同場景中的匹配速度,進而形成競爭壁壘。

其次,互聯網開始進入教育行業了,所以學習場景這件事情變得很重要。現在這個階段,把定位想清楚,看清未來的方向,別人還沒有進來,你就趕快往前跑,也可以算是一個核心壁壘。

最後,尤其在B端業務,銷售和運營肯定也是一個壁壘。剛才也有提到,B的銷售和運營和C完全不一樣。B要複雜很多,剛開始和B接觸,都不知道跟誰對話,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組織。所以,B端的銷售和運營做得好,也可以構建壁壘。

3、2B雙師的兩個基礎:課程研發和產品技術

現在教育領域中做2B的企業,有一些純粹為機構提供音視頻系統,有一些和教學結合的,總體來說,選擇線上線下結合做2B雙師的企業數量並不多。在我看來,做雙師這件事情有兩個重要的基礎:

第一,需要課程研發能力。線上老師和線下老師的配合要強調課程體系。

雙師對於課程體系的標準化要求非常高。行業中能夠提供高度標準化課程體系的公司也不多,很多機構沒有這個能力。

第二,產品和技術的壁壘。雙師是個在線產品,所以互聯網的產品和技術變得很重要。然而,互聯網的產品和技術往往是傳統機構不具備的。

OMO的思考:從零售到教育,OMO也許是終局

1、學習場景四因素:地域、年級、學科、層次

在我看來,學習場景這件事情很重要。具體來看,有四個基本的因素:地域、年級、學科、層次。

客戶的需求場景是不同的, K12輔導大多都有比較強的地域需求,並且K12輔導又和年級、年齡有很強的關係。在學前或者小學低年齡段,家長的需求比較偏向於想象當中的能力和素質,比如少兒英語和數理思維。隨著年級的升高,家長和學生會越來越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壓力,這時語數英等學科成為關注的重點。

最後是層次,英語是沒有層次的,只有能力和級別。但是K12不一樣,三年級的孩子不會報二年級的課。層次問題也帶來了不同需求場景。比如說學霸、學生不需要再被激勵著學習,他們天生就喜歡。另外80%的學生很少體會到成就感,甚至中等偏下的經常體會到負面情感。他們的需求是找到一點希望或者心理安慰。

地域、年級、學科、層次,構成的是複雜的學習場景。這四個維度會交叉出來一個用戶畫像,進而我們再考慮不同的用戶畫像搭配不同的場景模式。

我感覺現在在不同的需求場景當中,大家都還處於混沌的狀態中。是不是在線能解決所有問題?線下應該怎麼弄?其實在我看來,大家就是切了不同的需求場景,提供不同的模式,很難講哪個需求場景或者模式是最好的,我們現在肯定是堅持OMO。

2、線上線下融合的OMO是未來

純在線教育滲透率能有多少呢?我覺得20%有點懸,因為電商也就這樣。教育比零售更復雜,在線教育滲透率天然不如電商好。

“教育新零售”的概念是早了一些,我覺得現在才剛開始,包括像雙師也都算是開始不久。2017年4月,我們參加行業活動,好像沒有什麼人說雙師。到了2018年4月,大家都在說雙師,但還沒有特別快的落到行動上。2B就是這個規律,不會像C端產品,一有概念就能馬上起來。

我認為,將來的教育機構沒有純線下教育,純線下教育機構會退化成老師個人工作室。只要稍微把機構規模擴大一些,必須依賴於線上。可以提供線下學習場景,但是很多服務流程都是要在線上跑。只有在線上,才能收集數據,才有更有針對性的提供服務。

從而,我們認為線上和線下融合的OMO模式會是未來的教育模式。


高思須佶成:堅持S2b2c戰略路線,聚焦OMO教育場景,覆蓋90%縣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