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重慶,簡稱渝或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1]

、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長江上游地區的經濟、金融、科創、航運和商貿物流中心,[2]西部大開發重要的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聯結點以及內陸開放高地;[3]既以江城、霧都著稱,又以山城揚名。

重慶地處中國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陝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8年常住人口3101.79萬人萬人,地區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

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佔76%;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

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方案》,對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工作作出部署,選擇重慶開展試點工作。

人口

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老山城舊照(3)

抗戰期間,大量人口內遷,遷至重慶地區的達100萬人。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市區人口突破百萬。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抗戰勝利時,人口已達至125萬餘人。抗戰勝利後,隨著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大量工礦企業、機關學校遷離,重慶人口規模逐步萎縮。但人口仍保持在百萬以上,成為當時全國第七大城市。

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3101.79萬人,比上年增加26.6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031.59萬人,佔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5.50%,比上年提高1.42%。全年外出市外人口479.29萬人,市外外來人口177.44萬人。

2018年人口出生率為11.02‰,死亡率為7.5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8‰。全市常住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1.63,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07.55。[5]

民族

重慶是中國唯一轄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轄市,轄4個自治縣、1個享受民族自治地方優惠政策的區(黔江區)、14個民族鄉。[32]

2012年,重慶人口以漢族為主體,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滿族、彝族、壯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維吾爾族、朝鮮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納西族、羌族、仡佬族等55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為193萬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39.8萬人,其次苗族約48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重慶市人口的5.8%。

重慶經濟建設基本形成大農業、大工業、大交通、大流通並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

[44]

2018年,重慶地區生產總值20363.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按產業分,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378.27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328.79億元,增長3.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0656.13億元,增長9.1%。

城鎮新增就業人員75.30萬人,比上年增長1.4%。全年累計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823.00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3%,比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穩定在4.7%左右的較低水平。高校應屆畢業生年底就業率94.4%。

全市農民工總量766.03萬人,比上年增長2.8%。其中,外出農民工553.95萬人,增長2.8%;本地農民工212.08萬人,增長21.1%。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0%,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4%。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2.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2.5%。固定資產投資價格上漲5.0%。農產品生產者價格下降0.3%。

截至2018年,全市共有各類市場主體252.65萬戶,比上年增長7.8%。其中,內資企業79.87萬戶,外資企業0.66萬戶,個體工商戶168.62萬戶,農民專業合作社3.50萬戶。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全年規模以上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2.4%。其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產能利用率為73.4%,比上年提高8.0個百分點;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2.0%,提高2.4個百分點。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積1750.74萬平方米,比上年末減少300.95萬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積383.63萬平方米,減少194.45萬平方米。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7.7%,比上年末下降1.5個百分點。全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121.6%和13.8%。

新動能持續發展壯大。全年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1%,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7%,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為22.9%和18.0%。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分別增長22.2%、10.0%、6.5%和13.4%。全年高技術產業投資比上年增長0.9%,佔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比重為6.1%;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20.7%,佔工業投資的比重為39.7%。新產品產量實現較快增長,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長33.0%,智能手機增長59.4%,液晶顯示屏增長56.2%,工業機器人增長68.8%,風力發電機組增長45.2%,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增長74.1%。全市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實現網上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增長28.6%,高出非網上商品零售額增速22.4個百分點。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2018年末全市農村貧困人口1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萬人;貧困發生率0.6%,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全年全市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70元,比上年增長1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45]

第一產業

重慶耕地面積162.2萬公頃,農用耕地開發度較高,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商品豬肉生產基地、全國著名的優質水果、榨菜、桐油、烤煙產地,其中,有梁平的“柚子之鄉”、潼南的“黃桃之鄉”、涪陵的“榨菜之鄉”、黔江的“烤煙基地”。另外,榮昌區是中國著名的種豬基地,其榮昌豬更為全國三大豬種之首,有“華夏國寶”之稱;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為全國最大的長毛兔生產基地。

重慶市有栽培植物560多類,其中主要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紅薯4大類,尤以水稻居首。經濟作物名優品種主要有油菜、花生、桐子、生漆、茶葉、蠶桑、甘蔗、黃紅麻、菸葉等。果樹作物主要有柑桔、甜橙、柚、桃、李等,尤以柑桔最具盛名。飼養動物有60餘種,生豬、羊、牛、兔是優勢畜種。重慶市有江河魚類120多種,魚類養殖遍及各區縣,長壽湖、大洪湖是重慶的魚類養殖基地。

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重慶田園風光(18)

2018年,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405.03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種植業963.81億元,增長4.8%;畜牧業263.65億元,增長0.8%;林業73.33億元,增長13.5%;漁業77.49億元,增長5.5%;農林牧漁服務業26.76億元,增長8.3%。[5]

2018年,全年糧食播種面積3026.77萬畝,比上年下降0.6%。糧食綜合單產356.60公斤/畝,增長0.6%。[5]

2018年糧食總產量1079.34萬噸,比上年減產0.1%。其中,夏糧產量122.10萬噸,減產0.6%;秋糧產量957.24萬噸,與上年持平。全年穀物產量753.59萬噸,減產0.4%。其中,稻穀產量486.92萬噸,與上年持平;小麥產量8.15萬噸,減產16.6%;玉米產量251.33萬噸,減產0.5%。[45]

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重慶主城夜景

第二產業

工業

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抗戰時期,全國械彈2/3是‘重慶造’(4)

重慶是中國老工業基地之一和國家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形成了全球最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和中國國內最大汽車產業集群,亦形成了裝備製造、綜合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費品製造等千億級產業集群,還是全球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全球第二大的手機生產基地。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重慶有近代工廠和手工工場415家;截至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四川同類工廠僅583家,重慶佔四川廠家總數的71%,資本數、工人數均佔全四川三分之二以上,在四川,乃至西南,重慶仍是工業最集中,最發達的城市。[45][5][5][5][5]

抗戰初期,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宜昌大撤退,大量企業內遷至重慶。短時間內,企業數猛增至300多家。在約300平方公里內,兵工廠17家,聚集了9萬多員工,接續著中國工業的命脈,也撐起了國家和民族救亡圖存的工業脊樑。抗戰時期,全國械彈2/3是“重慶造”,重慶成為以軍火工業為主的重工業城市。

2018年,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997.70億元,比上年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0.5%。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下降7.7%,股份制企業增長3.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10.7%,私營企業增長2.8%。分門類看,採礦業下降13.1%,製造業增長0.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0%。

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分產業看,汽車產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7.3%,摩托車產業下降0.3%,電子產業增長13.6%,裝備產業增長4.8%,化工產業增長1.5%,醫藥產業增長9.3%,材料產業增長11.0%,消費品產業增長1.9%,能源工業增長1.7%。分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比上年下降0.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2.0%,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9.3%,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43.0%,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8%,通用設備製造業增長5.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增長1.4%,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0.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5.6%,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5%。

2018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比上年下降7.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利潤下降54.1%,集體企業下降21.3%,股份制企業增長9.1%,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58.7%,私營企業增長16.7%。分門類看,採礦業利潤比上年增長6.9%,製造業下降9.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7.2%。[45]

建築業

2018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2331.09億元,比上年增長9.8%。建築業總產值7819.42億元,增長2.8%。[45]

第三產業

重慶是中國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基地,已形成了農業農村和金融、商貿物流、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擁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內陸首個國家級新區—兩江新區、以及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重慶鐵路保稅物流中心、重慶南彭公路保稅物流中心、萬州保稅物流中心,過境72小時內免籤,進口整車、水果、肉類、生鮮海產等口岸。[5][5]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重慶城內有商業行業27個,店鋪字號3058家,而同期各類工廠僅400餘家,重慶一直是西南最大的商貿中心城市。截至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除中央、中國、中國農民銀行重慶分行外,重慶市共有銀行13家(錢莊23家);同年8月,原在重慶設有支行的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民銀行三行成立了聯合辦事處。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10日,交通銀行重慶支行正式開業。中央信託局遷入中央銀行辦公,郵政儲金匯業局於1938年初遷渝,4月在重慶設了重慶分局。改組後的“四聯總處”設在重慶;11月,中央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中國農民銀行四行的總行或總管理處內遷到渝,中央信託局、郵政儲金匯業局都設在重慶。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底,重慶金融業總資本達到64725.8萬元,是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600萬元的40.45倍。[5]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總額比上年增長7.0%。其中,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增長11.5%;民間投資增長12.8%。

表7 2018年按產業分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房地產開發投資4248.76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住宅投資3012.65億元,增長14.4%;辦公樓投資104.81億元,下降33.4%;商業營業用房投資564.66億元,下降15.9%。

2018年全市建成公租房54.16萬套,完成城市棚戶區改造5.43萬戶,完成農村危舊房改造4.68萬戶。[45]

表8 2018年商品房建設與銷售

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鳥瞰重慶(15)

國內貿易

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5%;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1.2%。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增長8.1%;餐飲收入額增長11.6%。

在限額以上法人企業商品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比上年增長7.4%,飲料類增長8.5%,菸酒類增長8.7%,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6.1%,化妝品類增長7.6%,金銀珠寶類增長8.6%,日用品類增長8.7%,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5.8%,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增長6.3%,中西藥品類增長5.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6.2%,傢俱類增長7.2%,通訊器材類增長25.2%,建築及裝潢材料類增長0.9%,石油及製品類增長18.4%,汽車類增長2.2%。

從零售業態看,2018年無店鋪零售實現零售額比上年增長15.1%。其中,網上商店增長23.0%、郵購增長29.3%、電話購物增長21.0%;在有店鋪零售企業中,百貨店增長4.7%,超市和大型超市增長6.2%,購物中心、倉儲會員店和廠家直銷中心增長10.8%。[45]

對外經濟

2018年貨物進出口總額522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9%。其中,出口3395.28億元,增長17.7%;進口1827.34億元,增長12.5%。按美元計算,貨物進出口790.4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7%。其中,出口513.77億美元,增長20.6%;進口276.63億美元,增長15.2%。全市貨物出口前三位國家(地區)是美國、韓國和德國,分別出口1063.64億元、488.21億元和450.40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3.2%、34.0%和7.5%。貨物進口前三位國家(地區)為韓國、臺灣和馬來西亞,分別進口311.43億元、212.41億元和145.2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37.2%、增長27.3%、下降9.0%。

[45]

全市服務外包離岸執行額21.3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3.1%。其中,知識流程外包16.53億美元,增長27.7%。全年我市16個國際服務外包示範區累計執行額20.82億美元,增長11.8%。

全市新簽訂外資項目232個,比上年下降2.5%。合同外資額90.75億美元,增長136.8%。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2.73億美元,增長0.9%。其中,外商直接投資32.50億美元,增長43.8%。截至2018年底,累計有287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重慶。

2018年對外承包工程簽訂合同額32.4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3.6%;實現工程營業額10.26億美元,下降39.7%。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經濟建設成效顯著,智能製造、商貿物流、新興金融、醫療健康等產業集群化發展,助推區內外產業轉型升級。2018年,重慶自貿試驗區新增註冊企業12768戶,其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221戶。新增商貿、交通運輸、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7731戶,佔比超過六成。重慶自貿試驗區引進項目983個,簽訂合同(協議)總額2129.25億元,覆蓋大數據、大交通、大健康、總部經濟、文化旅遊、教育、農業農村、扶貧、環保等領域。截至2018年底,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大互聯網巨頭先後落戶重慶自貿試驗區。

[45]

金融

2018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65.5億元,比上年增長0.6%。其中稅收收入1603.0億元,增長8.6%。金融機構資產規模5.5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4%。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6887.34億元,同比增長5.8%。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35651.57億元,增長5.7%。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32247.75億元,同比增長13.5%。其中,人民幣貸款餘額31425.87億元,增長12.8%。

全市共有證券公司總部1家,證券營業部207家,證券分公司39家。境內上市公司50家,總股本702億股,股票總市值4700億元。全年全市通過境內證券市場累計融資2368億元。

全市共有保險法人機構5家,營業性保險分公司52家。保費總收入806.24億元。其中,財產保險收入202.48億元;人壽保險收入449.99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保險收入153.77億元。全年賠付各類保險金277.37億元。其中,財產保險賠付108.62億元;人壽保險賠付101.12億元;健康和意外傷害保險賠付67.63億元。[45]

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

重慶主城區俯瞰圖

重慶的地形複雜,大山大水,自古就有“蜀道難”之說。重慶地處中國中部和西部地區結合部。也是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彙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超大型城市,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共建成了“二環十射”高速公路網和“一樞紐八幹線”鐵路網,港口年吞吐量1.6億噸,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八大”機場之一,以長江黃金水道、渝新歐國際鐵路等為支撐,構建起航空、鐵路、內河港三個交通樞紐。[45]

2018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3096公里。公路路網密度191公里/百平方公里。鐵路營運里程2371公里。軌道交通營運里程313公里,日均客運量235萬人次。

2018年貨物運輸總量12.82億噸,比上年增長11.2%。貨物運輸週轉量3593.64億噸公里,增長6.6%。全年內河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0376.47萬噸,增長3.3%。空港完成貨物吞吐量38.44萬噸,增長4.2%。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138.02萬標準箱,其中鐵路吞吐量20.99萬標準箱,增長62.6%。

表5 2018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運輸量及其增長速度

2018年旅客運輸總量6.3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0.5%。旅客運輸週轉量905.50億人公里,增長4.1%。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4287.58萬人次,增長8.1%。

2018年末全市民用車輛擁有量630.21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1.4%。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363.16萬輛,增長13.2%。民用轎車擁有量212.37萬輛,增長13.1%。其中私人轎車194.59萬輛,增長12.6%。[45]

航空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

重慶將建設“一大四小”五座民用機場,[51]2016年,巫山機場實現開工;重慶基地航空公司增至6家,新增通航點61個,航線總數達到275條,覆蓋國內大中城市,通達歐洲、美洲、澳洲及亞洲主要口岸城市。江北機場成為國家區域樞紐機場,國際貨郵吞吐量西部地區領先。[52]2017年8月29日,江北國際機場T3航站樓和第三跑道正式投入運營。2018年,重慶全市民航完成飛機起降31.4萬架次,同比增長5.3%;旅客吞吐量4287.5萬人次,同比增長8.1%;貨郵吞吐量38.4萬噸,同比增長4.2%。[53]

截至2015年重慶部分機場

民用機場重慶江北國際機場萬州五橋機場黔江武陵山機場

軍用機場重慶大足登雲機場白市驛機場梁平機場

在建機場重慶巫山機場武隆仙女山機場重慶江南機場

永川大安通用機場-[54][55]-

公路

重慶是國家公路運輸樞紐,2017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3023公里。公路路網密度179公里/百平方公里。[56]

高速公路

【主詞條:重慶高速公路】

2017年,重慶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3023公里,新增省際出口通道3個、通道總數達到19個。除城口外,其餘區縣均通高速,“四小時重慶”全面實現。按照“三環十二射多聯線”高速公路網絡規劃,到2022年,實現所有區縣通高速,重慶總里程突破4000公里,省際對外出口達到24個。[57][58]

重慶高速公路網示意網

重慶高速公路網示意網(3)

重慶高速一覽表

三環重慶內環快速公路重慶繞城高速公路重慶三環高速公路

十二射滬蓉高速公路滬渝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

渝昆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

渝瀘高速公路渝武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

渝廣巴高速公路渝鄰高速公路江習高速(在建)

多聯線潼榮高速公路(在建)九永高速公路南道高速公路

普通公路

重慶有210國道、319國道、212國道、318國道、326國道和348國道等數條國道通向全國。2016年,重慶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總里程1.5萬公里,覆蓋重慶90%的鄉鎮、AAA級以上景區。農村公路重慶總里程12.4萬公里,行政村通暢率100%,撤併村通達率100%。[59]

重慶市普通省道規劃路線方案表和示意圖

重慶市普通省道規劃路線方案表和示意圖(6)

橋樑

重慶千廝門大橋

重慶千廝門大橋

重慶是茅以升橋樑委員會2005年年會認定的中國唯一的“橋都”。[60]截至2014年底,重慶建成和在建橋樑統計共達1.3萬餘座,其數量在全國城市中列居首位。其中高速公路橋樑2974座,普通公路橋樑8462座,市政橋樑1551,輕軌專用橋4座,鐵路橋16座。重慶主城區長江、嘉陵江已建和在建橋樑41座。未來重慶市域內規劃還將新建30餘座各類跨江橋樑。[61]

鐵路

重慶是全國性綜合鐵路樞紐,[62]截至2016年底,重慶形成“一樞紐八幹線”網絡格局。“渝新歐”國際集裝箱班列實現常態化、一卡通運行,全程開行時間縮短至13天,成為中歐陸上貿易主通道。[63]2017年,重慶鐵路營運里程達到2371公里。[64]

重慶部分鐵路一覽表

鐵路現狀鐵路名稱

通車運營成渝鐵路川黔鐵路渝懷鐵路

襄渝鐵路達萬鐵路宜萬鐵路

渝利鐵路遂渝鐵路蘭渝鐵路

渝貴鐵路成渝高速鐵路渝萬城際鐵路

在建鄭萬高速鐵路黔張常鐵路-

籌建渝西高速鐵路渝湘高速鐵路渝昆高速鐵路

【主詞條:重慶火車站】

重慶部分火車站一覽表

高鐵站臺重慶西站重慶北站沙坪壩站

萬州北站永川東站榮昌北站

梁平南站長壽北站綦江東站

普通站臺重慶站黔江站永川站

水路

長江上游地區最大港口——重慶港

長江上游地區最大港口——重慶港

重慶是長江上游乃至中國西部最大的內陸港口城市,也是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域內長江、嘉陵江及其支流形成了以重慶市區為中心的長江上游水運網,通航河流達136條。沿江建有萬州、涪陵等港口和客貨碼頭數十個,千(萬)噸級輪船可終年通航。1926年至1934年,重慶兩江沿岸共有渡船碼頭40個;1935年,先後修建了江北、千廝門、太平門、飛機壩、金紫門、儲奇門碼頭。

截至2016年,重慶“一干兩支十線”航道體系和“四樞紐九重點”現代化港口集群建設加快推進,重慶航道里程4472公里,其中四級以上航道1400公里;建成投用全國最大鐵公水聯運樞紐港(重慶果園港),龍頭港建成開港。[65]

2017年,全市內河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9721.84萬噸,比上年增長13.5%。國際標準集裝箱吞吐量141.76萬標準箱,增長11.7%。[66]

公共交通

重慶主城區內公共交通形勢豐富多樣,包含公共汽車、單軌、地鐵、過江索道、扶梯、電梯以及過江輪渡等,其中,軌道交通和公共汽車是主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此外,在重慶路上幾乎看不到自行車和電動車。[67]

特色交通

重慶長江索道

重慶長江索道(2)

重慶主城區有兩條全國獨一無二的過江索道:嘉陵江索道、長江索道,最早建成時間於1986年。[68]

重慶主城區有兩處作為公共交通使用的自動扶梯和升降式電梯,分別是連接菜園壩和兩路口的亞洲第一長扶梯:皇冠大扶梯;連接凱旋路和較場口的升降式電梯:凱旋路電梯。[69]

軌道交通

【主詞條:重慶軌道交通】

截至2018年12月,重慶軌道交通運營線路共有10條,運營里程313千米,里程總長度位居中國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70]

已開通線路基本信息表

線路起止站里程(km)車站(座)類型、編組首段開通時間

重慶軌道交通1號線小什字站-尖頂坡站38.923地鐵、6B2011.7.28

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較場口站-魚洞站31.325單軌、4/62004.11.6

重慶軌道交通3號線魚洞站-江北機場站56.139單軌、6/82011.9.29

空港線(3號線北延伸段)碧津站-舉人壩站10.996單軌、6/82016.12.28

重慶軌道交通6號線茶園站-北碚站63.328地鐵、6B2012.9.28

國博線(6號線支線)禮嘉站-悅來站12.65地鐵、6B2013.5.15

重慶軌道交通5號線(一期北段)園博中心站 - 大龍山站179地鐵、6As2017.12.28

重慶軌道交通10號線(一期)王家莊站 - 鯉魚池站3418地鐵、6As2017.12.28

總計–264.315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