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資辦切斷票房數據接口,電影數據市場會否走向壟斷?

独家观察||专资办切断票房数据接口,电影数据市场会否走向垄断?

近日,專資辦正式停止對社會同步票房數據,商業數據平臺都將無法拿到官方的權威票房數據。源頭被切斷後,商業平臺們如何應對?新舉措會對中國電影數據市場產生何種影響?

文 | 晴梔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是電影票房的又一個黃金時段,今年礙於《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的火爆,五一期間並無多少電影有這個勇氣參與競爭,所以對於業內人來說,“五一”假期期間的電影票房格局並無多少懸念,早有定局。

而近日流傳的消息卻對票房市場產生了不小地衝擊。多家媒體報道稱,自2019年5月1日起,專資辦正式停止對社會同步票房數據,除其下屬APP“中國電影票房”及其微信公眾號外,其餘的電影數據平臺諸如貓眼、燈塔、拓普等都無法拿到官方的權威票房數據,只能通過估算提供大概的票房數據。

今日(5月5日)下午,國家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確認:已暫時正式停止向商業數據方(如貓眼的專業版、淘票票的燈塔、藝恩等)同步票房數據,並稱未來“數據共享是大趨勢”,將達成數據統一。至於數據共享需要多久,專資辦表示“時間不會太長”。

独家观察||专资办切断票房数据接口,电影数据市场会否走向垄断?

專資辦的數據服務對象在B端,對於更廣大的C端市場來說,其佔有率比不上其他的商業化運營平臺,此次官方平臺從源頭上切斷了其他平臺的數據來源,或許是整治電影票房數據的一大舉措,對於電影數據市場來說,接下來的走向還需主管部門和市場的共同規制。

“專資辦”的權威性

與商業化數據平臺的競爭

公開資料顯示,“專資辦”全稱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成立於1991年,現為中央宣傳部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是“負責電影專項資金的收繳、使用與管理;全國電影信息系統的建設、管理,以及電影數據的統計、監管;指導、監督各省級電影專資委工作”。

独家观察||专资办切断票房数据接口,电影数据市场会否走向垄断?

國家電影資金辦官網截圖

2015年10月2日,專資辦電影票房實時數據平臺上線,對於業內人和電影愛好者來說,這個權威、準確的平臺使得一直以來處在陰影中的票房數據變得透明起來,是信息公開化的一大步,有力地打擊了票房炒作和虛假票房的現象。

平臺上線以來,統計電影票房幾乎覆蓋了全國100%的院線,全國的幾千家影院都是通過票務綜合信息系統,將影片票房、人次、場次等數據實時上報到電影資金辦的接收平臺,從而整理得出國內票房的權威數據,形成完備的票房數據收集系統,專資辦的數據是目前國內唯一精準且權威的電影票房數據來源。

独家观察||专资办切断票房数据接口,电影数据市场会否走向垄断?

“專資辦”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發佈的5月4日票房

但平臺存在的問題也不少,在實時更新速度和用戶體驗上,“中國電影票房”的競爭力遠不如2008成立的藝恩、2015年開發的貓眼專業版這些商業運營的數據平臺。

独家观察||专资办切断票房数据接口,电影数据市场会否走向垄断?

首先在實時更新速度上,專資辦只是每天固定時間發佈一次數據日報,實時收視往往滯後兩三個小時,而貓眼、燈塔這些平臺會實時根據票務系統數據估算實時票房並不斷更新,基本上能夠確保90%以上的準確率,日票房的數據差值可以控制在兩三千萬以內。

再加上每天上午10:00-12:00都會與專資辦的權威數據進行比對調整,所以最終票房數據誤差並不會很大,而對於業內人來說,時效性足以彌補了準確度的不足。

而在用戶體驗上,專資辦只專注於電影本身的數據,而其他APP還衍生開闢出票房分析、電影比對以及網播熱度、收視數據等多個維度的行業重要數據,實用性和使用體驗更好。

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犀牛娛樂”採訪時概括到,中國電影票房APP及其微信公眾號“功能少,幾乎沒有實時性,都是延遲兩三個小時後的數據,唯一有用的就是準,是那種只少不多的準,不會出現超過真實值的情況。

切斷源頭數據

商業平臺們怎麼辦?

掐斷資源供應端口並不是心血來潮的事情,據媒體報道,某家數據平臺的工作人員透露,早在五一假期兩週前,專資辦就已經約談幾家平臺負責人,並沒有給出具體原因,就是讓準備善後。

有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各家的數據接口都已被停掉,平臺領導還在積極溝通協調。由於專資辦的數據也並不全,所以現在用的還是各家自己估算的數據,校準方面影片問題不大,但個體影院還是存在誤差。

独家观察||专资办切断票房数据接口,电影数据市场会否走向垄断?

貓眼專業版與中國電影票房APP的對比圖

在目前國內尚不完善的市場和商業模式下,專資辦官方平臺雖然處在一個普及率較低、關注度不高的數據方位置上,但卻是諸多票房數據平臺的源頭,

誰都不能脫離這個“老大哥”而獨立出來,都需要使用專資辦提供的“第一手資料”,根源就在於權威性。

像貓眼、淘票票這樣把控著國內院線售票大頭的平臺,有通過排片率和上座率以及票價估算票房的可能性,可以根據所連影院的實時上座進行大數據估算,但畢竟只是“一家之言”,再加上誤差的不斷累積,時間越長,與真實票房的差距也就越大,除了專資辦,沒有誰敢說自己能拿出準確的數字來。

再者,貓眼、燈塔這些專業版的票房數據平臺背後難免有資本的身影,而專資辦票房數據平臺倚靠官方,由於自身屬性無法商業化運作,能夠真正獨立於產業之外,數據受人為因素干擾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其提供的數據也就更具有真實性,以此為基礎的大數據分析和解讀才能更客觀,對於製片、發行、放映方,才是可靠的決策依據。

独家观察||专资办切断票房数据接口,电影数据市场会否走向垄断?

據有關媒體統計,絕大多數國家都有票房統計機構,大多數都是由當地發行商和電影院組織的行業機構,真正由政府官方統計的少之又少。在大市場方面,目前只有韓國的Kofic和中國的電影專資辦進行。

隨著商業數據平臺的不斷興起,票房數據市場也越來越大,看似弱化了專資辦數據的地位,可一旦這個數據源頭斷掉,各大平臺沒有權威的數據校正,也無法實現全面規模的細化數據統計,其專業性和可行度必然會被質疑,再加上各家的數據總會有出入,估算統計的方法勢必不能長久。

專門做數據的平臺和機構要面臨的打擊更為嚴重,例如藝恩、時光網、拓普數據,其中一些企業的核心業務就是數據分析,而在失去權威數據來源、也缺少估算數據的渠道後,商業模式從根本上失去了根基,可以說在這場風波中毫無退路,前途未卜。

電影行業數據市場

將往何處變革?

從深層次上來說,此次的變革有著時代的必要性。

近幾年數據造假的現象層出不窮,從流量、收視、播放量到電影票房,中國廣電行業在其飛速發展中積弊不少,而近期不斷的整改活動也證實著國家主管部門對這方面問題的重視程度在不斷加深。前不久《復仇者聯盟4》引發的天價票價造成了負面的社會反應,或許也是電影票房數據整頓的一劑催化劑。

独家观察||专资办切断票房数据接口,电影数据市场会否走向垄断?

上海影城零點首映場《復聯4》票價三度修改,且越改越高

此次終止數據對外授權造成的最直接影響就是數據的多元歸一。在以前的模式中,專資辦的數據是以出售的方式授權給其他平臺的,且價格並不算貴,藝恩諮詢的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支付給專資辦的數據使用授權費為42.45萬元。

“文娛商業觀察”指出,目前行業總共五六家服務商一年上繳專資辦的數據使用費不過兩三百萬,遠不及收集數據的成本支出。

用相對優惠的價格拿到權威數據再加以市場化利用,以此來獲得經濟效益,成為一塊新的蛋糕,商業模式上成熟的平臺不斷湧現。

與此同時,各數據平臺票房統計數據的不同步問題也體現出來了,對於數據平臺的主要面向用戶——製片方、版權方來說,精確度就變得尤為重要,將數據的使用權回收,對於集中化管理運營有很大的優勢。

另外,票房數據公佈雖然不能有效抑制偷票房、退票的行為,但公開的信息無疑是強有力的權威監督工具,或許也會在整頓票房數據造假上發揮一定作用。

從目前已知的消息來看,這並不是專資辦首次斷供數據,之前也發生過幾次斷而再續。有業內分析認為,切斷數據供應只是暫時的,經過調整改革之後,專資辦的數據還是會對商業平臺開放。

電影市場專家劉嘉曾指出:“信息系統是國家出資建的,理應是一種公眾財富。無論是產業經營者還是普通觀眾,都對票房和排片情況有知情權。”電影行業數據市場由此進入壟斷的可能性還比較小。

独家观察||专资办切断票房数据接口,电影数据市场会否走向垄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