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釋道的“生死觀”及其現代意義

儒釋道的“生死觀”及其現代意義

來源:正心正舉(ID:bjzxzjyjy)

傳說順治皇帝出家時曾作偈語:“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閤眼朦朧又是誰?”黃袍換卻紫袈裟,可謂是驚天動地。

英國的莎士比亞,藉著哈姆雷特的口,說出了“生還是死,這是個問題”,這一名句歷經歲月,依然引起人們的反思。

可見,“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這個問題在東西方同樣存在,它永遠無法解開,卻永遠縈繞在每個人心中。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宗教與哲學,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不同人生經歷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看法。

西方基督教認為死亡是必然的過程,死亡為我們敞開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樂善好施的信徒們得以到天國的樂土裡獲得永生。

可見西方人對於生死的看法是比較簡單的,每個人死後都要在上帝面前接受審判,由上帝決定該上天堂還是下地獄。

相比之下,東方人的思想就複雜得多。

那麼,對於華夏文化中的儒釋道這三大主流,又是如何詮釋生死呢?

儒釋道的“生死觀”及其現代意義

1

儒家生死觀:道德超越,成仁取義

孔子曾說:“未知生,焉知死?”

在儒家看來,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並不是我們的“自然生命”,而是“價值生命”。

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創造價值卻可以是無窮無盡的,一個人雖然沒有辦法改變生命的長度,但君子可以通過自我修養,不斷擴大生命的寬度。

所以,儒家有“三不朽”之說,立德、立功、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如若能達到這“三立”,即便英年早逝,也並不遺憾。

論語有言:“朝聞道,夕死可矣。”

但若是一把年紀還一事無成,才是人生真正的痛點。

所以,蘇軾羨慕短命的周瑜,寫下了“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陸游感傷壯志未酬,寫下了“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儒家不以死為苦,甚至認為死不過是一種休息。

子貢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休焉。”君子的死是“息”,而小人的死是“休”。

儒家的這種生死觀,體現了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既然只有死才能休息,那麼生者就不能休息,必要兢兢業業,死而後已。

另一方面,既然死是一種休息,那麼死亡也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

所以,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就成了君子的必然選擇。

正是這樣的生死觀,才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捨棄肉身,成就自己的價值生命。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儒家學說薰陶下的君子們,敢於直面死亡,用超越道德的方式超越生死,直至實現生命的永恆。

儒釋道的“生死觀”及其現代意義

2

佛教生死觀:不生不滅,生死一如

由印度傳入中國的佛教有多個派別,其生死觀也不盡相同,這裡主要介紹的是中國化的佛教——禪宗。

一般佛教強調人死後有的到西天極樂世界享福,有的則下地獄受苦,但禪宗卻認為,這一切不過是鏡中花、水中月,並不可信。

禪宗並沒有直接地告訴後人“死往何處去”,因為這確實不是言語所能表達的。

但在後世流傳的禪宗故事裡,我們總能看到,禪師們在面對死亡大限到來時,總是表現出那樣的從容不迫,有的端坐而逝,有的垂手而逝,有的說完話後逝去,沒有痛苦,也沒有留戀。

為什麼禪宗在面對生死時如此灑脫,是因為在他們看來,肉體生命不過是現象,參破生死,本就是人生中的大事,故而禪宗有言“大死一番而後生”。

人只有藉由色身的生死,勘破心念的生死,才能真正的超越生死。

星雲大師曾說:“禪觀的世界是生死的,也是涅槃的。死亡朽壞的只是身體,我們的真如自性、法身慧明沒有生死。所以在禪者的境界中,生命是永恆不死的,永遠在涅槃裡。”

禪宗的最終目的,不是“解脫生死”,而是要“超越生死”。

而所謂超越,不是追求長生不老,而是要突破物慾、情慾等等方面的執念,得到精神上的致勝,達到生死自如的境界。

儒釋道的“生死觀”及其現代意義

3

道家生死觀:重生貴生,坦然面對

道家重生貴生,把個體生命看做是世間最寶貴的存在。

對於道家而言,所謂名利、物慾皆是身外之物,唯有生命本身才是最為珍貴的。

也正是如此,道家特別重視養生,其提出的“清靜無為”、“順應自然”、“返璞歸真”都與中醫養生保健的思想一脈相承。

但另一方面,道家雖然重生貴生,但卻不是貪生怕死,而要人們坦然接受死亡的到來。

老子有言:“飄風不終期,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既然萬物生於天地,那麼最終也要復歸於天地,所以死亡不過是一種自然規律而已。

在道家看來,死亡只是在迴歸自然,人生就好像出去旅遊一番,最終還要回到自己的家裡。

所謂“歸根”,就是一種歸宿。葉落需要歸根,而人最終也要回歸到本源,這個本源,就是死亡。

故而《道德經》裡說:“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正因如此,莊子喪妻,才會“鼓盆而歌”,在這種讓旁人看來極其荒誕可笑的做法裡,恰恰隱藏著道家豁達樂觀的生命態度。

儒釋道的“生死觀”及其現代意義

4

儒釋道生死觀的當代價值

儒釋道的生死觀,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就如同一劑良藥,恰恰能夠治癒我們的“現代病”。

我曾見過很多年輕人,提倡“喪文化”,年紀輕輕就追求“佛系生活”。而這種“佛系”,並不是真正知足常樂、豁達樂觀的“佛系”,只不過是得過且過、頹廢消極的思想在作祟罷了。

如若能在此時多讀儒家思想,用儒家之進取治癒內心的“喪”,或許能為其頹廢的生活裡多注入一些正能量。

我曾聽過許多關於自殺的新聞,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自殺率卻並沒有降下來,甚至越來越有低齡化的傾向。

如果能給孩子們多一點死亡教育,也許他們會更懂得生命的價值。

事實上,無論是儒釋道,他們對於生命都是極其看重的。

儒家雖然強調捨生取義,但就如司馬遷所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死要死得其所,死得有價值。在古代,生死是極大的事,“死生亦大矣”,但到了今天,很多人都是以一種極不尊重的態度在看待生命,而這,才是現代社會自殺現象越來越多的內在深層原因。

反過來說,我也曾聽醫生的朋友講過,許多病人身患絕症卻不肯放棄治療的事例。

有些患者癌症已擴散,再無迴天之術,即使再化療和手術不過徒增痛苦、白費金錢,但患者本身不願放棄生命,將醫生的建議視為害人的毒藥,最終錢也花了,可是人還是走了,且生命的最後時光過得更加倉促,更加痛苦。

如果我們在有生之年,能讀一讀道家,把這種坦然的生死觀融入靈魂,那麼或許就能對生死有一種從容不迫的豁達。

死,是我們每個人的最終結局,也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無法抗拒的最後宿命。

但也正是因為死亡總有一天要到來,我們才更不應該“談死色變”、對它諱莫如深。讀懂儒釋道的生死觀,便能在生時盡力而為,死時坦然面對,也唯有如此,才能“死生兩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