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法蘭西共和國

法蘭西共和國(法語:République française [ʁepyblik fʁɑ̃sɛz]),簡稱

法國(法語: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實行單一制與半總統制,首都為歐洲大陸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吉利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領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屬圭亞那及分佈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諸島嶼。全國共分為18個大區,其中5個位於海外。法國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國土面積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法蘭西共和國

今日之法國本土於鐵器時代由高盧人(凱爾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羅馬帝國吞併。486年法蘭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於該地域建立的早期國家最終發展成為法蘭西王國。法國至中世紀末期起成為歐洲大國,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來源請求],現今則是眾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國[8]。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國,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法蘭西共和國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國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發達國家,其GDP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國是歐盟人口第二多的成員。

法國在距今180萬年前已有人類居住,彼時的人類曾經歷冰河期間多變的惡劣氣候,從事著類似遊牧民族的狩獵採集生活。法國境內有大量刻有原始壁畫的洞窟,最早可追溯至舊石器時代晚期,其中多爾多涅省的拉斯科洞窟壁畫(約於前18,000年所作)最為著名

[

末次冰期末期(前10,000年左右),法國氣候轉向溫和。約前7,000年該地域進入新石器時代,同時此地的人類漸趨向定居生活。前4,000年至前3,000年,該地人口激增,農業技術迅猛發展,開始採集金礦、銅礦和青銅礦,爾後亦能採集鐵礦。法國境內亦有大量新石器時代的巨石文化遺址,包括石塊異常密集的卡納克巨石林(約前3,300年)。

法國的歐洲部分稱為法國本土,位於歐洲大陸西端41°至51°N、6°W至10°E之間,南北東西均橫跨約1000千米,領土形狀呈六邊形,屬於溫帶。法國本土北達北海,西北及英吉利海峽,西抵大西洋,南至地中海,與東北部的貝利時和盧森堡、東部的德國與瑞士、東南的意大利和摩納哥以及西南的西班牙和安道爾接壤。法國南部和東部的國境線分佈的山峰山脈有貝利牛斯山脈、阿爾卑斯山脈和侏羅山,河流有萊茵河。在地中海上,轄有科西嘉島和眾多海岸群島。

法國在世界範圍內擁有眾多海外省和海外領地,這些領土之間的行政區劃等級和管轄形式有所不同,它們分別位於:

  • 南美洲:法屬圭亞那
  • 大西洋:聖皮埃爾和密克隆以及安的列斯群島的瓜德羅普、馬提尼克、聖馬丁以及聖巴泰勒米
  • 太平洋: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和富圖納以及克利珀頓島
  • 印度洋:留尼汪、法屬印度洋諸島、克羅澤群島、凱爾蓋朗群島、聖保羅島以及阿姆斯特丹島
  • 南極洲:阿黛利地(爭議)

其中,法屬圭亞那與巴西和蘇里南接壤,法屬聖馬丁與荷蘭接壤。

法國的歐洲領土面積為551,500平方千米(212,935平方英里)[82],為歐盟成員國中最大[83]。法國國土(包括海外領地,不包括阿黛利地)的總面積為643,801平方千米(248,573平方英里),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0.45%。憑藉分佈於全球範圍的海外領地,法國擁有11,035,000平方千米(4,260,637平方英里)的專屬經濟區,次於美國、領先後一名的澳大利亞而位居世界第二,其專屬經濟區佔世界總經濟區面積的8%。

法國國土地形種類多樣,在西北部有沿海平原,在東南和西南部分別有阿爾卑斯山脈和比利牛斯山脈,中南部則是中央高原。位於法國和意大利邊境的勃朗峰海拔4,810.45米(15,782英尺)

[84],是歐洲海拔最高的山峰。法國的大部分地區形成於不同的斷塊活動分期,其中阿莫里卡高原、中央高原、莫爾萬高原、孚日山脈、阿登山脈和科西嘉島形成於古生代的華力斯坎造山運動。阿爾卑斯山脈、貝利牛斯山脈和侏羅山則顯得年輕一些,侵蝕形式更少。法國60%的城市具有地震風險,但近年來地震帶保持穩定。幾大地塊將法國分為數個沉積盆地,包括西南部的阿基坦盆地和北部肥沃的巴黎盆地。法國的沿海沿河地區風景各異,如藍色海岸的山地、阿爾巴特海岸止於斷崖的高原,索洛涅地區的森林溼地以及隆格多克的寬闊平原。

法國境內河流眾多,縱橫交錯。法國的河流系統主要由四大河流組成,即盧瓦爾河、塞納河、加龍河和羅納河,流域覆蓋62%的土地。萊茵河與默茲河有時也被納入法國的河流系統,但它們在法國並不如在歐洲重要。其中,羅納河於卡馬爾格注入地中海,將中央高原與阿爾卑斯山脈隔開。巴黎的塞納河左岸涵蓋塞納河畔一個整體的扇形區域,在巴黎市區內如果乘船由塞納河順流而下,船首左側所展現的,即是塞納河左岸風光。塞納河左岸是巴黎建市初期的見證人,它的腹地集中巴黎創立初期的歷史遺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