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川軍,一支中國人不願提及但又不能忘記的軍隊。不願提及是因為他們過於的悲壯而不忍提及,不能忘記是因為他們於國難當頭之時,對國家、對民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在抗戰初期,川軍分兵兩路,一路從川北出川抗戰,另一路由川東出川奔赴沙場。然而,最終等待他們的卻是一條悲壯、慘烈的抗戰之路。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七七事變爆發後的第二天,川軍統帥劉湘立即通電全國,呼籲全國一致抗日。

隨後他又電呈蔣介石,請纓親自出川抗戰,並表示"抗戰,四川可出兵三十萬,供給壯丁五百萬,供給糧食若干萬石"。不久後,川軍便按照南京政府的部署,編製成為第二十二、二十三兩個集團軍。其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為鄧錫侯,副司令孫震,下轄四十一、四十五、四十七軍,從川北出川直奔山西,劃入閻錫山的第二戰區作戰。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第二十三集團軍由劉湘自任總司令,兼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

唐式遵任副司令,下轄二十一、二十三軍,由川東出川至漢口,隨後被劃歸程潛的第一戰區,負責拱衛國都南京,後參加了慘烈的南京保衛戰。而作為川軍主帥的劉湘,因為抱病出徵抗戰,最終病逝於抗戰前線,並留下了"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的遺言。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總計約有350萬川中子弟走上了抗戰的戰場。

也就是說,平均每15個四川人中就有1個人上了抗日的戰場線,而在全國所有的抗日軍人中,平均每5個軍人中就有1個是川軍,平均每戰死的十個抗日軍人中,就有一位四川軍人。在國民黨主導的正面戰場上,幾乎在每場大型戰役中,都能見到川軍,包括出征緬甸的中國遠征軍。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當川軍出川作戰時,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川軍是當時中國"最糟的軍隊"。他們裝備太差,彈藥奇缺,給養和醫療設備幾乎是處於空白。

這些川中子弟在山西作戰時,時值寒冬大雪,他們的服裝卻是身單衣草鞋,從而造成了非常嚴重的非戰鬥減員。然而,就是這樣一支中國"最糟的軍隊",卻同武裝到牙齒的日本侵略者,進行了無數次驚天地、泣鬼神的慘烈戰鬥,並付出了難以想象的犧牲。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川中子弟第二十六師,參加了慘烈的淞滬會戰,最終成為在淞滬會戰裡,中國軍隊70個參戰師中戰績最好的五個師之一。到淞滬會戰的撤離戰場時,第二十六師參戰時的四千多名官兵僅存六百多人,其傷亡高達85%以上,等同於全軍覆沒。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在南京保衛戰中,川軍第二十一軍145師長饒國華率部堅守廣德。當陣地失守之後,師長饒國華毅然率餘僅的一營部隊衝入敵陣,試圖重新恢復陣地,但終因寡不敵眾而身陷重圍。在彈盡援絕之後,血性的饒國華師長自殺殉國。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第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李家鈺,曾率川軍第四十七軍長期在晉東南作戰。豫中會戰時奉命擔任掩護,但在轉移途中,其司令部不幸與日軍遭遇,總司令李家鈺中彈身亡,成為抗戰中殉國的川軍最高級別將領之一。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川軍第20軍楊森部,是第一支出川抗戰的川軍。自淞滬會戰開始,幾乎是無役不從,更是三次長沙保衛戰的主力,幾次受到戰區長官薛嶽的嘉獎。第20軍曾在第三次長沙保衛戰的珠影山戰鬥中,全殲了日軍的第九混成旅團加藤大隊。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二十二集團軍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在震驚世界的臺兒莊戰役中奉命堅守滕縣,阻擋日軍主力磯谷廉介的第十師團。在日軍第十師團重炮飛機的猛轟之下,滕縣的城牆被炸燬,王銘章師長親自指揮巷戰,最後不幸壯烈犧牲。王師長殉國之後,一二二師所部官兵戰至最後一人。此時在城內還有三百餘名川軍重傷員,但在日軍破城之後,凡還能行動者都衝出去與日軍肉搏而殉國,剩下已無力行動的傷員,則含笑一起拉響是剩下的兩箱手榴彈。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此役,川軍將士沒有一個人被日軍俘虜。

川中子弟為川軍贏得了全國軍民的尊重,甚至也贏得了日本侵略者的尊重。正是川軍的巨大犧牲才換得臺兒莊戰役的勝利,第五戰區長官李宗仁戰後淚流滿面的言道"川軍以寡敵眾,不惜重大犧牲,阻敵南下,完成戰鬥任務,寫成川軍史上最光輝的一頁"。據說在此次戰役之後,藤縣百姓有感於川軍將士的忠勇,在紀念川軍將士大會上哭聲震天,數日而不絕。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在八年抗戰的漫漫歲月之中,由於是"陪都"的原因,致使各方人員雲集四川,造成了糧食奇缺,物價暴漲,幾千萬川中父老因此而掙扎在飢寒之中。

日本人也深知"中國大後方"四川的重要性,因此他們對四川進行了持續了6年多的大轟炸。即使是在這種情況下,川中父老們依然加緊耕種、生產,支援前方。抗戰軍隊的軍火槍械,軍需物資等當時主要都是靠四川工人們加班加點生產出來的,而川江之上赤裸上身的船工們,則吼著悲壯的川江號子,冒著生命危險運送部隊、軍糧、和軍需物資。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前方的川中將士在浴血沙場、以命相搏,而後方的川中父老也在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在白沙獻金會上,1萬多名川中男女學生一齊跪在地上,哭著哀求到場的名流士紳們“請你們救救我們的國家吧,救救我們苦難的民族吧”。到場的眾人無不淚流滿面,他們有的當場慷慨解囊,有的當場褪下了金錶、金戒指、金手鐲......在瀘縣獻金會上,一群乞丐竟捐出了用破碗盛著乞討來的活命錢。更有一群斷手殘腳的傷兵們,他們相互攙扶著捐出了他們靠編藤椅、制雨傘賣來的1萬多元錢。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據不完全統計,四川民眾僅前兩次獻金的總額就高達6至7億元。這筆鉅款都是川中父老們的血汗錢,後來都購買了戰場急需的飛機、大炮、槍支等武器支援抗戰。

與此同時,川中父老也沒有忘記在前線拼殺的川中子弟,他們自發的組織了各式各樣慰勞前方將士的勞軍團,奔波於各大戰場之間。他們中有很多人死在了勞軍途中,而有些人則直接上了戰場。在近8年時間中,川中父老一邊節衣縮食、勒緊褲帶支援政府抗戰,一邊含淚再次把近300萬川中子弟送上了前線。

奮戰至最後一人,全軍無一人投降,這支軍隊值得尊敬

嚴格來說,抗戰中的川軍並不能算是正規軍隊,而是一支受人歧視、受人打壓的地方武裝。無論是部隊的裝備、素質和待遇,都無法與國民黨的中央軍相提並論。他們中絕大多數人沒有多高的文化水平,也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但在國難當頭之時,川中子弟用熱血和生命,贏得了“川軍能戰”、“無川不成軍”的榮譽,用對國家、對民族的忠誠,踐行了“川人從未負國”的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