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共和國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馬來語:Republik Singapura;泰米爾語:சிங்கப்பூர் குடியரச),通稱

新加坡,又稱為新嘉坡星架坡星加坡星洲星島星國獅城石叻叻埠昭南等,是東南亞中南半島南端的一個城邦島國,它不僅是個城市,同時也是個國家。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扼守馬六甲海峽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西馬來西亞相隔,並以新柔長堤與第二通道等這兩座橋樑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新加坡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新加坡最大的外島為德光島。自新加坡獨立以來,大規模的填海已經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積,相等於130平方公里。

新加坡共和國

1819年,任職於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斯坦福·萊佛士與柔佛蘇丹簽訂條約,獲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經萊佛士的努力,逐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一直是大英帝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戰略據點。1942年至1945年間,新加坡曾被日本佔領三年半之久,其後迴歸英國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並獨立建國。

新加坡共和國

自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從窮困潦倒中,依靠著國際貿易和人力資本的操作,迅速轉變成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藉著地理優勢,新加坡也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教育素質良好的國民也是亞洲政治和科學文化的紐帶,大多數的新加坡人都通曉至少兩種語言,分別是英語以及自己的母語。新加坡是個多元文化種族的社會,也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所以主要由華人組成的新加坡並非為單一民族國家,而是和一部分馬來人及印度人所組成的移民國家,其中華人文化以福建移民為大宗。在國內居住的居民有38%為永久居民、持有工作簽證的外籍勞工以及持有學生簽證的學生,建築業和服務業的外勞比例分別為80%和50%。整個城市在綠化和環境衛生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新加坡在3世紀已有馬來人居住,其最早的文獻記載源自3世紀東吳將領康泰所著的《吳時外國傳》記載“拘利正東行,極犄頭海邊有居人,名蒲羅中國”。據新加坡學者許雲樵考證,蒲羅中是馬來語Pulau Ujong之對音,指半島南端的島國。蒲羅中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名稱。比淡馬錫早一千多年。

14世紀,明朝把新加坡稱作“

淡馬錫”(爪哇語:Temasek)、莫幹島。

1819年1月29日,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僱員斯坦福·萊佛士登陸新加坡,並開始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最初隸屬於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管轄。1867年,新加坡升格為海峽殖民地,和檳城、馬六甲並列一個轄區,受英國直接統治。

1942年2月15日(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佔領新加坡,並將之更名為“昭南島”,行政上稱作“昭南特別市”,其中“昭南”一詞取自“昭和年間所得之南地”一文,同時也有“南方之光”和“昭和天皇在南洋之領土”的意思。

1945年9月12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英國重新管轄新加坡,並恢復其名為“Singapore”,翌年把新加坡從海峽殖民地分離。

1959年,新加坡取得自治邦的地位,李光耀成為首任總理。

1963年,新加坡連同當時的馬來亞聯合邦、砂拉越以及北婆羅洲(現沙巴)共組成立馬來西亞聯邦,從而完全脫離英國統治。在馬來西亞期間,李光耀和當時的馬來西亞聯邦政府在種族權利分配上意見不合,李光耀主張以“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的民族平等方式,反對“馬來人至上”的保護政策。人民行動黨與執政馬來民族統一機構(巫統)的政治較量更在1964年7月及9月兩次引發新加坡種族騷亂。

最後,總理東古·阿卜杜勒·拉赫曼以避免局勢惡化為由,在1965年8月7日下令將新加坡州自馬來西亞聯邦中除名。於是,8月9日,以巫統為首的執政聯盟在馬來西亞國會緊急修憲並通過,解除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關係,使其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8月9日)後,新加坡尋求國際承認,深怕有朝一日會被馬來西亞強行合併或被印尼攻擊(印尼對抗新馬的活動還沒結束),所以於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新加坡加入英聯邦。1967年8月8日,新加坡協助成立了東盟組織。

新加坡共有大小島嶼63個,地勢起伏和緩,主島新加坡島的面積佔到90%以上。於北部建有新柔長堤,西部有第二通道,兩者成為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柔佛間的通聯繫道。新加坡島以外較大的有島嶼裕廊島、德光島、烏敏島及聖淘沙,地理最高點為武吉知馬,海拔163.63米(537英尺)。

新加坡很多國土都是填海產生,建國後曾經進行多次填海工程。至2013年3月,填海土地面積達到逾13,000公頃,佔據新加坡原有國家土地面積達約1/4。1950年至今,約20%的國土面積由填海產生,新加坡國土面積於1960年代時為581.5平方千米(224.5平方英里),現在約為704平方千米(272平方英里),至2030年以前,將會增加100平方千米(40平方英里),部分計劃則連結比較小的島嶼,包括裕廊島。儘管都市化縮減了雨林面積,新加坡約有23%的國土屬於森林或自然保護區,森林主要分佈於武吉知馬自然保護區。新加坡在城市綠化方面相當成功,境內共有逾300座公園及4個自然保護區,有“花園城市”之稱。

新加坡並無採行夏時制,新加坡標準時間為UTC+8,較其地理位置時間快1小時。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長夏無冬,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年平均溫度在24攝氏度至34攝氏度之間:最冷月為1月,受來自中國的東北季風影響,加上低壓帶的南移,較乾燥的東北風會令新加坡的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3至24度左右。在此期間,新加坡的天氣也會比較好;而到了4月至5月這段期間, 在低壓帶的北移和東亞大陸高壓帶的減弱的影響下,氣溫會有輕微回升,而且雨量也會增多,溼度較高,每日平均相對溼度早上為79%,下午為73%。降雨充足,也常有雷暴,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每年11月到1月為雨季,受較潮溼的季風影響,雨水較多。

新加坡早期的移民多聚集在中南部的新加坡河出海口一帶,其他地區則大多是熱帶雨林或農業用地;除了少數的自然保護區之外,新加坡基本上都已城市化。

由於缺乏大型縱深的河流,新加坡政府專門修建了多個蓄水池,用以收集平常降雨所帶來的水源。儘管降雨量有時會很大,這些雨水還是無法滿足新加坡的用水需要,目前接近40%的用水從馬來西亞進口。新加坡政府也在積極開發其他水源,包括海水淡化以及再生水,計劃降低對外來水的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