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士兵突擊》裡面老A袁朗死活不要成才,卻對許三多那麼欣賞?你怎麼看?

漢唐飛飛


許三多是袁朗永遠做不到、卻最想成為的那種兵,而成才是年輕的自己、一度曾討厭的自己。

袁朗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最像成才。年輕的袁朗具體什麼樣,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年輕成才的樣子:好勝與鑽營。或許他們都是從小地方的農村來,一根菸沒抽完就逛遍全村的小地方。軍隊是他們嶄新的天地,他們想留下,也有能力留下。他們或許為了留下,都做過拋棄與放棄的事。成才拋棄了鋼七連,袁朗或許也拋棄了他的“老虎連”。成熟後的袁朗,望著年輕的成才,全是自己年輕時的影子。他無法原諒當時的自己,就像他無法看得上成才。

而許三多,或許袁朗也曾有過這樣一個兄弟和戰友,從未拋棄、從未放棄,一直做著有意義的事,一直好好地活著。那是袁朗最想成為的樣子。看到許三多,袁朗也會回憶身為一個列兵的日子,他想保護好這個列兵,為了許三多,也為了年輕的自己。

我總覺得:袁朗是個邪魅的男人,他已然心思複雜,無法變得單純。許三多是他的一面鏡子,時常照照,擦拭心靈。


電視往事


只能說劇情需要,真正特種部隊挑兵都是挑各個部隊拔尖的刺頭,再有個性的刺頭到特種大隊班長有的是法子把你整老實了,但是靈性是後天沒辦法培養的,那種乖乖兵不適合特種大隊,特種大隊因為任務環境,任務需要不能頻繁請示指令,需要自己隨機應變,這種只會執行死命令,不懂變通的通俗點講就是不夠雞賊的都不適合特種大隊,一哥們就是特種大隊下來的,他說了件趣事,但是特種大隊選兵集訓時,教官故意飯菜量都搞不夠,半夜是在餓得不行就到炊事班偷東西吃,被抓到就是被老兵一頓錘,然後教官再罰體能,偷到了沒被抓到就沒人計較,他說集訓那幫人整天就跟炊事班的老兵鬥智鬥勇,各種戰術,計謀,後來結訓時才發現他媽都是套路,都是教官安排的,管他們伙食的炊事班老兵都是全隊最牛逼的傢伙,用教官的話就是偷個吃的都能被抓到活該被錘,偷個情報那不是要把命搭上


未見行79727774


這部《士兵突擊》,我刷了很多遍,在我心中地位甚高。就我個人淺見,這部戲是圍繞“不拋棄,不放棄”這六個字來刻畫人物,是整部劇的靈魂。
袁朗對於兩個人的初步印象都不差,並不存在一開始的偏見。記得三多活捉袁朗後,在裝甲車裡的那段對話,袁朗是誇獎過成才的。至於為什麼到後來就一個待見,一個就不待見了。我歸納為兩點

第一:對“不拋棄”的堅持。成才和三多參加老A的選拔賽,在最後的衝刺階段,三人小組快要接近終點時,突然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在名額只剩兩個的時候,成才拋棄了伍六一,而三多選擇堅持。記得劇中成才在衝刺時,袁朗是拉了成才一下的,可能這個時候,兩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見面,袁朗心中對成才的印象不會太好。
當然還有後面A大隊訓練期間,成才把隊友當做對手,而不是兄弟。在軍隊中,如果我不能把我的後背放心託付給你,你讓我如何對你信任呢?

第二:對“不放棄”的堅持。三多的成長過程離不開幫助過他的人,當然也是自己的不放棄才成就了他。劇中化工廠的那次考核,三多在預估隊友都不在的情況下,並沒有選擇放棄,一直堅持到最後,成為了最出彩的那個。而成才卻選擇了放棄。是想如果這不是考核,而是真實事件,成才的放棄會造成多大的傷亡。A大隊執行的都是相當艱難的任務,一點點失誤,帶來的後果不可預估。遇到困難不是想著解決,而是放棄,這樣的人袁朗怎麼會待見。

小結:以上就是本人的看法,歡迎各位在評論區抒發自己不同的觀點,謝謝。



茫茫人海無名之輩


因為兩個字,簡單。

換到電視劇中,許三多給自己的評價是“我就是一個不高不低不好不壞的兵”,袁朗補充“一個很安分的兵,不太焦慮,耐得住寂寞”


許三多在村裡就是一個木訥的人,沒有那麼多心思,連他爹都看不上他,可以說一切的價值都是建立在當兵以後,遇到了一個永遠不拋棄他的班長史今,於是最早他憑著對班長的感情支撐著完成了從一個普通人到一個兵的蛻變,那時候他學會了“不拋棄也不放棄”。


後來,班長走了,連隊被整編,所有的人都走了,他憑藉著那句“不拋棄也不放棄”守著這個連隊,再後來連長也走了,在袁朗把他帶走前,他已經守了連隊一年多。


袁朗對他的看法源自於自己被許三多俘虜,那個無論被怎麼打擊都緊緊咬死敵人的態度,明知是演戲也無比執著的做法,讓袁朗看到了一個兵的根本,所以袁朗大一開始就對許三多刮目相看,哪怕他真的不聰明,甚至有些愚鈍。


後來的防化演習中,成才的弱點徹底爆發,而許三多的短板卻成了他最大的優點。成才過於精明,計較得失,在最危難的關頭就會走不下去,他內心的恐懼戰勝了作為一個軍人應該在犧牲前都堅持完成任務的決心,所以袁朗不要他,即便除此之外成才萬般好。


反觀許三多,在平時永遠是服從命令,個人主義接近於零,可當自己以為戰友都犧牲了,卻能獨自去盡力完成任務,他的愚鈍也許在任何角度都是一個缺點,但作為一名軍人卻成了最寶貴的東西。因為他簡單,所以他無比堅韌。


成才直到去了三連五班的草原上感受了草原上的寂寞,才明白自己跟許三多的差距,才明白了為什麼袁朗不要他,才明白頂著這孤獨修路的許三多有多安分,而自己有多焦慮。什麼都想要,最後卻什麼也得不到。


士兵突擊的最後一集中,袁朗說最像自己的其實是成才。但後面沒說的是,正因為如此,他才明白許三多是如此珍貴。


未泯雙瞳



管理學上有個很著名的故事,叫把信帶給加西亞。

這個故事很簡單,大概就是是一個認把一封信送給一個叫加西亞的人。但是半路上加西亞劉已經死了,送信的人得到這個消息以後,並沒有停下,而是排除一切困難,把信送到了目的地。

如果是對普通人來說,在得到加西亞已經死去的消息後,就會放棄,不會再去了,因為加西亞已經死了,送不送都已經沒有意義了。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選擇。

但這個故事想要表達的意思是,這種普通人作為員工,都只是把工作當成一張飯票,做事都是要先確定有沒有意義,如果沒有意義,知道自己只是徒勞,就只是敷衍一下就完了。


而這個在知道加西亞已經死了之後,卻仍然堅持把信送到目的地的人,對任何一個團隊來說,都是非常可貴的員工。因為他忠實執行了自己的任務,也就是把信送給加西亞。

不管加西亞是否還活著,他仍然堅持把信送到目的地,是因為他得到的命令是把心送給加西亞,這個命令的前提沒有設定加西亞仍然活著。所以,哪怕加西亞已經死了,仍然把信送到,才能算是完成任務。

從這個角度看,成才就屬於普通人,而許三多屬於在知道加西亞死後仍然堅持把信送給加西亞的那種人。在知道加西亞死後,成才會放棄繼續執行任務,而許三多會堅持執行。

這也是鋼七連最為自豪的六個字口號,也就是不拋棄,不放棄的意思。不拋棄任何一個戰友,一定會執行任務到最後完成。


在測試的時候,伍六一為了掩護許三多而受傷,許三多堅持帶著伍六一向終點前進,這就是不拋棄。而成才在意識到只有一個名額的時候,扔下了伍六一,選擇了自己衝到終點。這就已經背棄了不拋棄這三個字。

在進行考核的時候,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其實那個測試的基本設置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然後看每個人在這種極端狀態下會怎麼決定和選擇,來考察每個人的意志品質。

成才在關鍵時刻再次誤判,在意識到這個任務根本就不可能完成,而身邊的隊友都已經犧牲的情況下,他認為自己再堅持也沒有意義了,就主動選擇了放棄。

但許三多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仍然選擇了繼續執行任務。所以,最後評議的時候,袁朗說成才仍然是不合格,而許三多是最接近完成任務的人。就是因為成才沒有做到不放棄,而許三多做到了。


袁朗的解釋是,因為現代化的戰爭非常殘酷,傷亡率也很高,而且傷亡率最高的永遠都是新兵,所以他要儘可能讓他的戰士在第一次實戰到來之前就經歷更殘酷的戰爭,所以他要儘可能模擬極端狀態,來考察每個人的決定和選擇。

也是在這個意義上,成才其實一直都沒有理解鋼七連的精神。

高城在講話的時候說過,別的部隊最光榮的都是各種大功特等功之類,但是鋼七連最光榮得記錄是在一次戰鬥中,全連只剩下兩個人的時候,他們仍然在堅持執行戰鬥任務,一直到被後援部隊救下來。這就是不放棄的意思。


而後來的劇情也證實了袁朗的判斷是正確的。在之後的對抗演習中,高城和袁朗的部隊對抗的時候,袁朗都已經被俘了,但是袁朗認為他仍然有機會翻盤,因為許三多雖然失去了消息,但並沒有陣亡或者被俘。

不久後,果然是許三多一個人衝到了高城的指揮部,完成了他的任務,實際上也意味著老A部隊也翻盤了。因為這意味著他們打掉了高城的特務營的指揮中樞,可以視為勝利。

最近的電影《流浪地球》裡,其實也有這種情況。在得到杭州已經被毀的消息後,救援隊的任務實際上已經失去意義了,但作為救援隊指揮官的上尉王磊仍然堅持繼續前進,其他還活著的人也沒有放棄,都跟著他一起行動。這也是《士兵突擊》裡說的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和許三多是一樣的。


蕭武


袁朗曾經說過,成才更像曾經的自己,我想這也是他為何不要成才的主要原因吧,因為袁朗心裡很清楚,那個和曾經的自己一樣急功近利的成才不適合A大隊。


在考核結束時,袁朗和成才的對話對袁朗不要成才的原因進行了詳細且細緻地說明。成才的心裡沒有那六個字,“不拋棄、不放棄”,這六個字是七連的根,成才心裡沒有這六個字說明了他心裡沒有七連,用袁朗的話說,七連只是成才一個過路的地方,而A大隊也是成才一個過路的地方。

袁朗清楚地知道成才所追求的是名利,在鋼七連時是如此,在A大隊進行特訓時亦是如此,為了名利,成才離開了鋼七連去了紅三連,同樣是為了名利,成才再最後時刻拋棄了伍六一和許三多,還是為了名利,成才沒有拉住27號。而A大隊是斷然不會接受一個只在乎名利心裡卻沒有戰友的士兵的,因為A大隊的每一個士兵隨時都要把自己的生命託付給自己的戰友。


和成才不同,許三多是一個單純善良的人,誰對他好,他就對誰好,班長對他好,為了班長他拼命地努力。在努力的過程中許三多明白了什麼是戰友與戰友之間的情誼,雖然一開始七連的大多數人不接受他,但是他通過堅持不懈地努力逐步地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同時,許三多也融入到了大家的生活中。在許三多心裡,他去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是家,他的每一個戰友都是他的親人。

袁朗在初識許三多時就看到了許三多身上的很多優點。為了逮捕袁朗,許三多忍受著手被踩踏的苦痛也不放棄,這正是鋼七連“不放棄”的精神;當袁朗問許三多事都願意跟他走時,許三多的那句“我是鋼七連第四千九百五十六個兵”正是鋼七連一直恪守的“不拋棄”精神的體現。A大隊需要的正是像許三多這樣的士兵,所以,袁朗從一開始就看中了許三多,許三多更像現在的袁朗。


所以,袁朗不接受成才也可以說是袁朗不接受曾經的自己,而袁朗喜歡許三多也可以說是袁朗認可了現在的自己。很多時候,我們不也是如此嘛,《士兵突擊》這部電視劇優秀也就在於此嘛,它能夠讓我們認識自我,不是嗎?


草根說電影


這部電視劇當年很火,在部隊的時候我們關於成才和許三多也做了討論,當然想法不一!就我個人來說,從帶兵人的角度來說,大部分人還是喜歡成才多一些,成才聰明,靈活,有眼力見,為人處世和軍事技能都很好,兵也好帶,而許三多比較木訥,言語不多,新兵軍事技能不好,可以說是班裡拖後腿的人!

但是最後為什麼袁朗要許三多不要成才,實際上我認為有一點就夠了。那就是許三多真實詮釋了部隊不拋棄不放棄的戰友情懷,在危難時,能不顧個人安危,名譽,哪怕是犧牲,也要和戰友在一起,而成才先前欠缺的就是這種精神,太關注個人,忽略集體,放棄戰友!

軍人就是團結作戰,講究集體主義,每個人對戰友都是一面保護牆,互相依託,互為依靠,因為每一次出發就意味著犧牲,所以不拋棄不放棄在部隊尤為重要!


楊樹皮砍大刀


我:成才,各種成績都非常棒。但是他放棄了隊友,他沒有遵守考核規則,他把人分的太清楚。沒人願意和這樣的隊友並肩作戰。

高城:成才?簡單複雜化。以為沒人知道他的想法,可屋裡這三位(高城,史今,伍六一)恐怕沒個不知道他想什麼要什麼。他是望月猴,攀樹上瞪著月亮琢磨,我要上,有多高我爬多高,可他不懂他得先著地,做成了人,造了火箭飛上去。

袁朗:你經歷的每個地方,每個人,每件事都要你付出時間和生命,可你從來不付出感情。你冷冰冰地把它們扔掉,那你的努力是為了什麼呢?為一個結果虛耗人生?成才,你該想的不是成為特種兵,是善待自己,做好普通一兵。




略知didi


袁朗最喜歡的不是許三多,他最喜歡的是成才,他喜歡許三多是因為許三多身上的那種精神,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人格魅力,因為他認為,許三多是值得交付生命的戰友和朋友,但是許三多身上沒有帶兵的那種魄力,而成才有,他一直在錘鍊成才,讓他心靈上一次次受盡折磨,不斷的錘鍊使得成才早一天成熟起來,所以才會說那麼一句話,成才要比許三多,比他自己,比他們老A裡的任何一個人在部隊走的都要長遠,成才路走好了,是將才,而許三多隻是許三多,雖然他有人格魅力,得到戰友和領導的寵愛,但是真的在選擇領導一隻特種部隊的時候,只有成才能擔當此任,其他人都不行,但是成才因為年輕,喜歡玩小聰明,太過於圓滑,一次次的把自己和戰友逼到絕路,所以袁朗才會一次次的重擊他,讓他有一天能夠迷途知返,非常好的一部電視劇,可能是跟我當兵時間相近,所以對這部電視劇特別的喜歡


獵戶座大叔


這個是作者的理想化,許三多身上有太多人性的良好品格,留在五班,甘願平凡,一己之力,用堅韌不屈的精神,甚至能影響到身邊的人,對每一個身邊的人都以誠相待,毫無心機,利益和朋友之間有衝突,會選擇朋友,這就是當下社會人類最缺的東西。成才和許三多是兩個極端的人,成才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白鐵軍說的那句:你這老鄉太精了,包裡裝三種香菸,遇到營連級幹部發紅塔山,遇到班長班副發紅河煙,遇到同級戰士就發春城煙,這幾句話足以證明成才是個相當精明的人,其實這種人我們身邊也有。還有成才背叛七連,這個是所有人看不起成才的地方,成才的想法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殊不知人算不如天算,其實成才太急於成功,本來就是同一個團的兄弟連,能背叛自己戰友和長官的人,任哪個領導都不敢重用,袁朗說過,其實成才是把A大隊當作跳板,如果有比A大隊好的地方,成才肯定會義不容辭的再次背叛,成才和許三多兩個人其實就是兩個對立的極端典型。他們兩人身上有很多相同的東西,比如兩個都是同村的,都是農村小夥,同一天入伍,然而性格使然,兩個人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很有對比性,一個人性純樸,一個審時度勢。其實整部作品,講的就是兩個極端的對比。個人觀點,請勿拍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