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2018年以來,醫藥及生物科技企業在資本市場備受矚目,主要原因有三點:

首先,以中、美證券市場(美股、A股及港股)計,2018年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IPO數量及募集資金總金額均創十年來新高,2019年開年以來勢頭未減。

其次,香港聯交所於2018年初出臺新規,允許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此舉連同其他新政措施成為港交所二十年來最為重大的改革。一系列從事創新藥研發的生物科技公司得以登陸港交所,而生物科技板也成為港交所主板第一個以行業屬性加以尾標的板塊。無獨有偶,2018年底,科創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並試點註冊制,科創板通過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的差異化安排,重點鼓勵生物醫藥等六領域企業上科創板,為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企業提供了一個更為多元化的融資渠道。

最後,2018年以來,武田製藥收購Shire、BMS收購Celgene等一系列鉅額併購交易的公佈,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併購榜單不斷刷新。另外,隨著一系列生物科技公司在腫瘤、罕見病、基因治療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的併購活動也進入活躍期。

在此背景下,我們對過去一段時間內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的資本市場表現進行回顧,並結合行業動因作出展望。未來一段時間內,證券市場上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的投、融資活動將保持熱度,在香港市場生物科技板以及上交所科創板幫助下有望更上層樓,併購市場也將在藥企對創新藥需求的驅使下持續活躍。而與此同時,我們將觀察到三方面的趨勢:

第一,首創新藥(First-in-class)持續受到資本市場關注,能夠有效降低研發風險和維護全球市場獨佔性的首創新藥企業將備受青睞;

第二,創新藥中特殊藥品、孤兒藥、生物製品及腫瘤治療將繼續成為熱點;

第三,新興生物科技公司與大型製藥公司開展多元化合作,將催生創新藥優秀企業,並在資本市場上嶄露頭角。

一、醫藥及生物科技企業在證券市場的表現

1. 醫藥及生物科技企業IPO持續增長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無論站在數量還是總金額的角度,2018年是全球醫藥及生物科技相關行業IPO的大年。以美股、A股以及港股市場口徑計,2018年全球醫藥及生物科技相關行業IPO總募資規模達到115億美元,通過IPO實現上市企業共計74家,均創十年來新高。

過去十年中,美股醫藥及生物科技相關行業IPO整體在波動中呈增長趨勢。美國作為全球金融市場的中心,其在這一領域的融資規模及數量均佔據顯著地位。

香港市場是亞洲範圍對全球投資者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並充當著中國大陸資本市場與全球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重要紐帶。過去十年港股在全球醫藥及生物科技相關行業IPO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港股市場2018年醫藥及生物科技企業IPO表現亮眼,共有8家企業完成了IPO,數量及金額均遠遠超過2017年。港交所於2018年初出臺新規,允許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2018全年共計5家企業通過該新規成功登陸港股。

A股市場醫藥及生物科技相關行業IPO在過去十年中的表現一直存在波動。2017年生物醫藥類IPO迎來爆發期,共33家企業完成了IPO,2018年受到IPO監管收緊影響,僅3家醫藥及生物科技企業上市。中國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硬科技”已取得長足發展,過去A股在該行業的科技屬性尚未完全體現,預計這一趨勢將在科創板橫空出世下徹底被打破,科創板推出將推動該行業價值新發現並迎來上市繁榮週期。

醫藥及生物科技企業IPO的增長表明:資本對該領域的高度關注;IPO渠道暢通,是醫藥及生物科技企業融資的重要選擇。

2. 醫藥及生物科技板塊總市值持續提升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截至2019年2月底,美股市場生物醫藥板塊市值佔美股總市值的9.9%,而A股和港股的這一數字分別為6.7%和7.9%,美股生物醫藥板塊規模遠超A股和港股市場。

近十年來,美股、A股及港股市場生物醫藥公司市值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其中A股及港股增長率均超過美股。

3. 香港生物科技板的推出鼓勵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新上市規則生效,在《主板規則》新增兩個章節,允許尚未盈利或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此次港股新政不僅將為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更有吸引力的融資平臺,同時也將為生物科技公司背後的投資人提供了在香港資本市場更早期的上市退出渠道。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4. 科創板的設立將使生物科技公司受益

2018年底,科創板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並試點註冊制,科創板通過在盈利狀況、股權結構等方面的差異化安排,大幅提升了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包容性和適應性。科創板發行制度和上市門檻的調整不僅能為更多科技創新型優質企業提供上市融資機會支持企業發展,成為生物科技公司繼納斯達克和港股生物科技板之後的又一重要上市平臺,同時也為PE、VC類投資機構提供更豐富的退出渠道。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5. Loxo等從事創新藥研發的生物科技公司備受關注

近期證券市場上Loxo Oncology等從事創新藥研發並取得研發、商業化上重要進展的生物科技公司備受資本市場的關注。Loxo Oncology是一家生物科技公司,成立於2013年,其主要研發基因組定義的精準癌症藥物。2017年12月底,LOXO-101向FDA提交上市申請,2018年5月FDA接受LOXO-101的新藥申請(NDA),並授予了優先審評資格,2018年11月正式獲批上市。Loxo在通過臨床II期試驗後,股價隨著市場預期上升波動上行。2019年1月7日,禮來宣佈將以235美元/股的價格全現金收購Loxo,交易總額80億美元。

對於不擁有已上市產品的研發型生物科技公司而言,儘管其可能在未來長時間處於未盈利狀態,但鑑於其在研管線上市後較高的銷售預期,投資者仍願意給於其較高的估值水平,該類公司在某些細分領域領先的研發水平使其往往也成為大型藥企較青睞的併購對象;

從美國新興生物科技公司的股價表現來看,臨床Ⅱ期及臨床Ⅲ期為影響估值差異的關鍵時間節點,由於創新藥的部分臨床數據(安全性/有效性)已經有所披露,投資者對新藥品未來的市場化空間和上市可能性預期樂觀,從而推動估值上行。

6. 核心創新藥產品帶來主要業績推動

歷史上也不乏類似Loxo的案例,1984年在美股上市的安進(Amgen)就是一個例子。2002年Neulasta上市前,公司業績並未有太大變化,但隨著新藥Neulasta通過臨床III期試驗所帶來的正面預期,公司市值在1998-2002年間波動上行。Neulasta上市後業績符合投資者預期,股價長期穩定,隨著新藥銷售迅速放量,公司EPS提振,P/E倍數出現了下降的趨勢。

安進核心品種培非格司亭Neulasta和狄諾塞單抗Prolia/Xgeva兩者分別於2002年1月和2010年6月獲美國FDA獲批上市。從兩者的研發進程和實際銷售表現來看,藥品在上市後迅速放量並每年穩定在較高銷售水平,2017年兩者分別為公司帶來45.3億美元及35.5億美元的可觀收入。

7. 資本市場給與創新藥企充分重視

2013年初,原雅培(Abbott Laboratories)創新藥部分拆而成的艾伯維(Abbvie Inc.)成功上市。分拆之後,新雅培保留了營養品、醫療診

斷用品和非專利藥品的業務,而艾伯維則帶走幾乎所有的專利藥物,包括Humira、Niaspan、Creon和Tricor等暢銷產品。脫離於雅培之後,艾伯維專注於創新藥品研發,短期內研發投入已提升至製藥行業領軍企業水平,公司亦通過合作研發的形式彌補研發效率的不足。分拆雅培創新藥業務後形成的兩家公司更好的匹配了不同投資偏好的投資者。

Humira在2012年接棒波立維之後連續6年全球銷售奪冠,持續為公司帶來高額收益。艾伯維與Enanta聯合研發的丙肝雞尾酒Viekira在2014年成功上市,投資者對該公司的信心大幅增強。2014年底,艾伯維資本市場表現持續走強,市盈率達到53倍。艾伯維在分拆後第三年市值已超過分拆前雅培總市值,過去7年市值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6%,股東收益明顯。

在證券市場上,投資者願意給予創新藥企業高估值,而在創新藥企業給投資者帶來了優異回報。在這背後,是創新藥(尤其是首創新藥)憑藉上市後獨佔期內競爭少、降價壓力小等優勢,給企業貢獻豐厚的利潤,而這是仿製藥或Me-too/Me-better藥物所難以企及的。

二、2019年Q1出現三起大型併購交易

1. 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併購交易活躍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總體來說,近十年來全球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併購交易在波動中保持增長的趨勢。

2019年全年醫藥及生物科技企業併購規模預計將進一步提升。以交易總額80億美元的禮來收購Loxo Oncology案例為代表。其背後主要原因是製藥企業結構及戰略調整需求,及媒體輿論影響所致。增加產品線、完成產業鏈佈局、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仍是主要的併購動機。

2019年1月,BMS宣佈以740億美元收購生物科技公司Celgene,交易規模僅次於1999年Pfizer/Warner-Lambert的併購交易,為有史以來生物醫藥行業第二大併購交易。同年2月,羅氏宣佈簽約,以43億美元收購基因治療的領導者Spark Therapeutics。今年以來頻繁的併購使得2019年前兩個月該行業併購金額即達2018年全年的57%。

2. 大型製藥企業併購生物科技公司成為推動併購市場主要動力

趨勢!資本市場回顧與展望,創新藥驅動下的醫藥與生物科技行業!

近五年來全球醫藥及生物科技行業併購前十大交易中,除以色列仿製藥巨頭Teva收購Allergan仿製藥業務及輝瑞收購以生物仿製藥為強項的Hospira的交易外,規模較大的併購交易多集中於新藥研發領域,推動併購交易進行的原因包括獲取新產品以實現產品多元化,擴大

業務覆蓋範圍,加深業務全球化,進入新業務領域等。

3. 大型製藥公司通過頻繁併購增強創新能力

近年來隨著生物類似藥增長持續加快,製藥公司的獨佔期過後將不可避免地面臨著藥物年收入下滑。

在藥品支出增長放緩的大背景下,大型藥企“漲價驅動型”的業績增長模式不得不尋找轉變模式,藥物研發存在週期長、風險高,並且需要大量長期的資金投入,而較小的生物科技公司或新興生物製藥公司的特點是能夠提供創新產品或技術。在這種生態環境下,藥企對外頻繁併購成為趨勢。

2019年1月3日,BMS與Celgene聯合宣佈雙方達成收購協議,BMS將以總價740億美元(對應企業價值895億美元)收購Celgene,成為近年來金額最大的併購交易。

2019年1月7日,禮來宣佈將以交易總額80億美元收購主要研發基因組定義的精準癌症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Loxo Oncology。

2019年2月25日,羅氏(Roche Holding)宣佈以43億美元收購基因治療的領導者Spark Therapeutic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