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一場來自“道德”的靈魂拷問?

近日被漫威迷們期待的《復仇者聯盟4》終於上映,上映前開展的預售活動,首映場的票價一度漲到幾百塊,但依舊沒有澆滅漫威迷們的熱情,最終的預售總票房達到7億多人民幣,刷新中國電影市場上預售記錄。在上映後,據貓眼數據統計顯示,《復聯4》的首映場票房達到1.89億,首日票房達到了5.31億。

劇透,一場來自“道德”的靈魂拷問?

在優異的票房成績、良好的口碑下,觀影人的情緒高漲,無法避免的就是“劇透”,而“劇透”也是《復聯4》在正式上映前得到大量關注的原因之一。不少人無法接受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被劇透,因為這不僅是在觀影中種種情緒的洩露,更使得劇情發展神秘性的破壞。所以當一部備受期待的電影上映,劇透與防止劇透之間的較量,彷彿一場戰役一般,儘管防止被劇透的一方佔據著“道德”的高地,劇透的一方始終按捺不住傾吐的想法。劇透,真是一場關於道德的問題審判嗎?

劇透,一場來自“道德”的靈魂拷問?

其實,劇透在影視宣傳中,已經成為行業中心照不宣的一部分,但這不意味著相關的製作人、導演、演員、編劇等人,隨意洩露劇情等,而是圍繞著劇透這件事做文章,例如最為常見的一種劇透營銷方式便是,想盡辦法的告訴大家不要劇透,結果觀眾處於時刻被提醒的狀態,對於電影的期待值也會隨之上漲。

劇透,一場來自“道德”的靈魂拷問?

雖說劇透是一件平常的小事,但某些人也會認真嚴肅的看待這件事,例如在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生物醫療研究所,一位叫做大衛·肖(David Shaw)的高級研究員,在2011年,就曾針對劇透這件事寫了一篇簡短的論文——《劇透的倫理學》(The Ethics of Spoilers),而其所探討的倫理學問題,也就是將劇透歸類為道德上的錯誤。

劇透,一場來自“道德”的靈魂拷問?

然而將劇透簡單的歸為道德問題,未免有點誇張,其更類似於生活中的不妥當行為,在倫理學中有一個名為功利主義(Utilitarianism)的流派,或許可以勉強解釋劇透這個行為。首先功利主義指的是,追求整個社會的總體效用或者功利的最大化,也就是追求社會幸福的最大化,其中快樂幸福可以被量化。如果能讓整個社會中的幸福值達到最大化,那麼這件事這個行為便是正確的,如若相反那便是錯誤的。

劇透,一場來自“道德”的靈魂拷問?

撇開關於劇透倫理學的討論,劇透對於觀影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因為劇透破壞的是電影中未知情節推動的探索樂趣,隨著劇情發展本身具備的懸疑性元素,如同看懸疑小說,翻開的第一頁後,就有人告訴你兇手是誰,閱讀的樂趣便會大打折扣,而閱讀樂趣減少,對於被劇透的人來說無疑是一種傷害。

劇透,一場來自“道德”的靈魂拷問?

除了觀影時的體驗樂趣被破壞,傷害的更是在電影上映前所積累、營造出的期待情感,例如每年的世界盃比賽是全世界足球迷們的狂歡日,在為開賽之前,球迷們都會提前進入一種亢奮的激動狀態,而劇透破壞的恰恰是這種前期所積累的快樂,所以劇透對於他人來說,無疑是一種雙重的傷害。

劇透,一場來自“道德”的靈魂拷問?

其實劇透並不是新鮮產物,在早期的一些電視雜誌中,就會有關於劇情的介紹,其中包含著大量的劇透,但也會有用戶不斷的購買雜誌,因為其抑制不住瞭解劇情走向的想法。在互聯網技術逐漸成熟,人與人之間交流渠道更多元,許多忠實的影迷甚至會圍繞劇情,來預測結局、創作虛構情節、甚至會收集各方資訊作為文章的基礎。所以說到底,如今的劇透除了是對觀影者的傷害,也是一種營銷手段,同時互聯網也為劇透文化提供新的土壤。

喜歡潤界本地化,請多多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