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後,並未受到懲罰的裕仁天皇,其戰後的生活是怎樣的?

執爸KkIQ1093


在裕仁天皇執政初期,日本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世界第三大海軍強國,也是國際聯盟四個常任理事國之一。

在日本帝國主義擴張、軍事化和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根據日本帝國憲法,他是國家元首。日本投降後,他沒有像其他許多政府要員那樣被控犯有戰爭罪,但是,裕仁在戰時決策中的參與程度仍然存在爭議。

戰後,他成為戰後憲法下的新國家和日本經濟復甦的象徵,在他的統治末期,日本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二戰結束後,由於天皇選擇他的叔父東國親王(Prince Higashikuni)作為首相協助美軍佔領,許多盟軍將領都試圖以戰爭罪對他進行審判。

日本皇室的許多成員,如王子秩父、高松和東國,都向天皇施加壓力,要求他退位,以便其中一位王子可以擔任攝政王,直到明仁天皇成年。

1946年2月27日,天皇最小的弟弟三淺親王(Takahito)甚至在樞密院直接發聲,敦促天皇下臺,為日本戰敗承擔責任。

日本厚生大臣Ashida在日記中寫道:“每個人似乎都在思考三淺的這番話。我從來沒有見過陛下的臉色這麼蒼白。

不過,這時的裕仁天皇要感謝美國將軍道格拉斯·麥克阿瑟了。正是由於他的堅持,裕仁天皇得以保留皇位。麥克阿瑟把天皇看作是日本人民連續性和凝聚力的象徵。

一些歷史學家批評麥克阿瑟為天皇和所有捲入戰爭的皇室成員開脫罪責的決定,比如秩父親王、淺坂親王、東國親王和富喜米親王。

在戰爭罪審判真正開始之前,麥克阿瑟組織國際法庭以及它的國際檢察部門和日本官員在幕後工作,不僅是為了防止皇室被起訴,還為了影響被告的證詞,以確保沒有人牽涉到天皇。

法院和日本政府的高級官員與盟軍合作編制了可能的戰犯名單,而作為A類嫌疑犯被逮捕和監禁的個人莊嚴宣誓,要保護他們的主權不受任何可能玷汙的戰爭責任。

因此,,東京國際法庭的審批從一開始就由麥克阿瑟完全控制,主要審判日本偷襲珍珠奶茶事件;允許“主要犯罪嫌疑人協調他們的證詞,以避免天皇受到起訴”。

有美國曆史學家約翰·w·道爾認為:“這場為天皇免除戰爭責任的戰役沒有任何界限。裕仁天皇不僅被描述為沒有任何可能使他被指控為戰犯的正式行為,他還被塑造成一個近乎聖潔的人物,甚至對戰爭沒有承擔道德責任。

因此,麥克阿瑟把裕仁天皇從戰犯的審判中拯救出來的措施,對日本人理解這場失敗的戰爭產生了持久而深刻的扭曲影響。

裕仁天皇沒有受到審判,但他被迫明確拒絕了半官方的說法,即日本天皇是神性的化身。這是因為根據1889年的日本憲法,天皇對他的國家擁有神權,神道教認為日本皇室是太陽女神天照的後代。

然而裕仁堅持認為日本天皇應該被視為神的後裔。1945年12月,他對副大臣木下道夫(Michio Kinoshita)說:“可以這麼說,認為日本人是眾神之子的想法是錯誤的;但絕對不能把皇帝是神的後裔的想法稱為空想。

雖然天皇本人否定他是神的化身,但是他公開的立場是故意含糊不清的。其中部分原因舊是麥克阿瑟認為他可能是一個對日本人接受美軍佔領的工具。

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吉田茂幕後操縱阻止試圖把他作為一個歐式的君主。

不管怎麼說,裕仁天皇作為有限立憲君主的地位,隨著1947年憲法的頒佈而正式確立。1947年憲法是對明治憲法的正式修訂。

這部日本憲法將天皇定義為“國家和人民團結的象徵”,僅僅賦予他在政府事務中的名義權力。他的作用限於《憲法》所規定的國家事務,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在該領域的行動是根據內閣具有約束力的指示進行的。

裕仁天皇在他的餘生中一直是日本生活中一個活躍的人物,並履行了許多通常與憲法國家元首有關的職責。他和他的家人保持著強大的公眾影響力,經常舉行公開散步,並在特殊事件和儀式上公開露面。

換言之,裕仁天皇一點都沒有閒著,他在重建日本外交形象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出訪海外會見了許多外國領導人,包括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1971年)和美國總統傑拉爾德•福特(1975年)。

然而,由於上世紀70年代英國和日本製造商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裕仁天皇的形象在英國被普遍認為是負面的,因為對日本人的種族歧視日益加劇。

1971年裕仁天皇訪問英國期間,諷刺雜誌《私人偵探》(Private Eye)用種族主義的雙關語來形容天皇的訪問(“討厭的寒風”)。

1979年伊朗革命和短暫的中非帝國結束後,裕仁天皇發現自己是世界上最後一位擁有最高皇室頭銜“皇帝”變體的君主。

純粹巧合的是,他也是當時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這意味著他在外交上的優先順序是第一位的,而這只是根據在位時間而不是頭銜來區分君主。

裕仁對海洋生物學非常感興趣,也對海洋生物學非常瞭解,他的皇宮裡有一個實驗室,天皇在那裡以他的個人名字“裕仁”發表了幾篇有關海洋生物學的論文。

1987年9月22日,在經歷了幾個月的消化不良困擾後,天皇接受了胰腺手術。醫生髮現他得了十二指腸癌。在手術後的幾個月裡,天皇似乎已經完全康復。

然而,大約一年後,1988年9月19日,他在宮殿裡一病不起,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他的健康狀況尋思惡化,不斷地內出血。

1989年1月7日上午7點55分,日本宮內廳總管藤森昭正式宣佈裕仁天皇去世,並首次透露了他患癌症的詳細情況。裕仁天皇在世的親人包括他的妻子、五個的孩子、十個孫子孫女和一個曾孫。

在他去世的時候,裕仁是日本歷史上壽命最長、在位時間最長的天皇,也是當時世界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而他的後來者應該是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Bhumibol Adulyadej)。

天皇的繼任者是他的兒子,現任明仁天皇,他的登基典禮於1990年11月12日舉行。

裕仁天皇的逝世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就在同一天,一個新時代開始了:平成時代。從1月7日到1月31日,皇帝的正式稱謂是“已故天皇”。

2月24日,日本為裕仁天皇舉行了國葬。與他的前任不同,國葬是正式的,但沒有嚴格按照神道教的方式舉行。許多世界領導人參加了葬禮。裕仁天皇埋在武藏皇家墓地。

(下圖依次為天皇裕仁與麥克阿瑟、與美國總統福特夫婦、與美國總統里根的合影)





閒看秋風999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裕仁天皇還是很爽的。

戰後,美國考慮到如果消滅天皇制度,日本民眾必然反對,可能出現國家的劇烈動盪甚至動亂。

美國從實際考慮,覺得保留天皇作為吉祥物並且不追究他的責任更為有利。

所以,美國沒有追究裕仁天皇的戰爭責任。

但是,天皇的權力被徹底免除,也公開演講說明:朕是人不是神。

其實,天皇在二戰中有一定的權力,絕非裕仁自己說的:所有事情都是大臣決定,我只是被迫同意而已。

戰後,裕仁天皇失去了權力,但形式上仍然是國家領袖。

裕仁天皇和他兒子明仁天皇,始終保持很高的待遇。

他們作為國家的名義上元首,仍然具有很高的地位。

我們看看他們每天的工作,資料這麼寫:

在日本,天皇也是要上班的。每天早上9點半,有“御車”到天皇居住的赤坂御所來接,然後將他送到皇宮內的天皇辦公室——“菊之間”,在那裡閱覽各種文件。需要簽名的,天皇就寫上“明仁”兩個字;天皇認證的,就蓋一個“認”字的印章;天皇裁決可以的,就蓋一個“可”字的印章;天皇看過的,就蓋一個“覽”字的印章。需要蓋“御璽”和“國璽”時,就由侍從人員拿到旁邊的房間去蓋。因為這兩顆璽的重量分別都是3.5公斤,天皇連連去蓋,身體是吃不消的。

  每週二和週五是舉行內閣會議的日子。會議結束後,那些成為“閣議”的文件就都會送過來。所以,這兩天是天皇最忙的日子。每天中午12點,天皇可以回到赤坂御所吃飯,並且休息到下午2點,接下來是繼續上班。每天沒有完成的工作,天皇要帶回赤坂御所“加班”繼續完成。據統計,天皇每年平均要在1200份文件上簽字,一年大概要會見200多次客人。


除了在國內的工作以外,天皇作為日本的代表,必須長期在國外訪問。

然而,這種訪問未必是愉快的了。

在歐洲,尤其是東南亞、東亞這些日本侵略過的國家,裕仁天皇往往會遭到各種指責。

他的坐車曾經被酒瓶、雞蛋、甚至大糞襲擊過,他在國外種植的樹被人剷除,他演講有時會被人打斷“屠夫”“二戰的戰爭罪犯”等等。

裕仁雖然表面上裝作看不見,心裡是非常鬱悶的。

他的侍衛官說天皇曾有很長一段時間不願意出國,認為必然會受到屈辱和挑釁。但日本內閣認為天皇必須出國訪問,裕仁也只能遵從。

至於生活上,天皇的生活是相當優越的。

資料中這麼寫道:

皇室服務人員陣容龐大,總數超過1000人,其中包括一個24人樂團、30名園丁、25名廚師、78名水暖工、電工等。僅天皇一人就有4名24小時待命的醫生,5名專門負責侍奉他更衣的服務員,11名專門幫他準備日本國教神道教典禮的工作人員。由於皇室生活多繁文縟節,天皇夫婦居住的皇宮裡配備了160名僕人。

天皇的餐飲由宮內廳大膳科的主膳和主廚負責,他們都是政府的公務員。天皇有26名廚師,有11人負責做日餐,11人負責做西餐,還有兩人負責做點心和麵包。此外,皇宮裡還修建了造價高達22萬美元的酒窖,裡面儲存了4500多瓶名酒。天皇一家還擁有一片約為252公頃的大農場,可以為皇室提供新鮮的牛奶、肉類和蔬菜。而維護這個農場,每年就需要近500萬美元。

然而,裕仁在戰後的生活未必是開心的。

他的侍衛官回憶:去世前幾個月,1987年4月時,年85歲的昭和天皇曾就戰爭責任吐露苦惱,並稱“長久活下去也沒用”。“只會看到聽到更多痛苦的事情。兄弟等近親遭遇不幸,還被提及戰爭責任。”


薩沙


大家常見的是遛動物,聽說過遛天皇的嗎?事實上,戰後最初的幾年,裕仁天皇就被美軍帶著搞“全國巡視”,遛了好幾年。

此時,戰敗的日本成了美國刀俎下的魚肉,天皇的前途也完全不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只能寄希望於美國大爺們的發發慈悲。

(下圖,1945年9月,裕仁天親赴美國大使館,拜訪麥克阿瑟,留下合影。這張照片讓日本官方感覺特別沒面子,神一般的天皇在這個衣著不講究的美國老漢面前,好小的一隻,表情還有點驚恐)

日本投降後,對天皇是否也按照戰犯懲處,美國軍方和國務院出現了爭議:美國國務院,遠在大洋對岸,沒機會親身體驗天皇的精神號召力。因此,比較理想主義,想要徹底改造日本,把日本整成美國模式的共和國,廢除天皇,把裕仁也送上東京審判的法庭;而美國軍方已經深刻見識過死戰的“武士道精神”,比較現實,認為保留天皇能夠更有效得控制日本。

麥克阿瑟給美國參聯會和白宮提出報告中分析道:日本人戰場上最具特色的行為——腦門兒上捆個白布條,高呼“板載、板載”,發起“萬歲衝鋒”,隨即像被收割的麥子一樣倒在美軍的交叉火力下,此起彼伏的送死......此番表現,並非日本人不怕死,而是他們認為,這種死不叫死,叫“為皇國玉碎”,比活著有意義多了,是至高無上的榮譽。

麥克阿瑟強調,在日本軍民心中,天皇就是人間的神。天皇的御旨對日本人的感召力和強制力,是任何一個國家領袖都無法比擬的。戰爭中,日本軍官給士兵下每一道命令,包括“玉碎”式的萬歲衝鋒,都是以報效天皇的名義進行的。

他對比了美軍太平洋戰場上遭受到的重大傷亡與拼死抵抗,和天皇發表了一分多鐘的“終站宣言”廣播後,日本迅速和溫順地投降的表現,提出了要改造天皇,使其成為美國人的工具;並且分析如果追究日本天皇會導致民眾激憤的嚴重後果,將會導致難以收拾的混亂。

美國政府權衡再三,最後採納了麥克阿瑟的建議。至此,忐忑不安好幾個月的裕仁得以續命。

當然,留著裕仁是為了把他當工具用,發揮“餘熱”。於是,裕仁天皇被美軍脅迫著,公開發表全國講話——《人間宣言》,承認自己是人不是“大神”,忠君思想走極端害處多;之前發動戰爭是軍部逼的,勸人們都往前看,別再想不開。

之後,美國還是不放心,乾脆來個徹底的,帶著裕仁天皇搞了長達8年的“全國巡視”,犄角旮旯都遛了個遍。名義上是重振日本,安撫百姓,考察民生;真正意圖之一就是,把天皇打下神壇,生動的向日本老百姓“科普”——這個四肢短小的男人是跟你我一樣的”人“,不是用來效忠玉碎的“大神”。

於是,裕仁在美軍的安排下,深入日本各地的街頭巷尾,小學課堂、雜貨店、菜市場。有細節曾經講過,裕仁在在工廠食堂翻看菜單,發現有鯡魚蘿蔔燉菜、鹹菜湯時,非常感動,對當時的管理人員表示“收集這樣的材料,你們辛苦了。”不到一年的時光,從高高在上的“玉碎、死戰”的效忠對象,變成了噓寒問暖,人畜無害的鄰家大叔....

全國各地老百姓竟然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天皇,一時間,激動壞了。

不過,也有想不通的,比如,上世紀50年代,裕仁在巡視途中,遇到京都大學學生們舉條幅反對他:“在曾經是神的你的手上,我們的先輩在戰場上被殺死……請不要讓我們再聽‘海之聲’”。

總的來看,戰後,裕仁天皇在巡視之餘,開始重拾自己的愛好,在東京皇宮內建了生物研究所,專心當“海洋生物學家”。據說,裕仁天皇在海洋生物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先後出版了《相模灣產後鰓類圖譜》、《相模灣產海鞘類圖譜》、《那須植物誌》等多部專著,英國皇家科學院還授予了他名譽會員稱號,儼然一副科學家的人設。


但是,還多論調錶示,裕仁天皇科學研究的動機並不純潔,也可能是以生物戰爭為目的再搞“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實驗”,甚至有人懷疑,侵華戰爭期日本使用的各種致命毒菌,就受到裕仁的愛好和研究的影響。這個大家當戲說隨便聽一下就行了,並沒有官方史料可考。

在家庭生活方面,裕仁也算比較開放,終於放棄了為了追求血統純正而刻意近親結婚的傳統。他的皇位繼承人,即將退位的明仁天皇就打破了傳統,和一位平民女性(富二代)結婚,就是現在的美智子皇后。

美智子皇后算是為改良日本皇室歪瓜裂棗,疾病纏身的基因立了大功,到了德仁這一代,除了四肢依舊短小外,基本沒有什麼明顯的遺傳病了。太子妃雅子更是厲害,生了一位健壯的公主(還真應了中國俗話“媽矬矬一窩,爸矬矬一個),一家三口走一起,女眷都穿平底鞋,當爸爸的最嬌小。值得表揚的是,裕仁和明仁,還有皇太子德仁(將於今年五一勞動節當天繼位),都是熱愛家庭生活的好丈夫、好父親,護妻狂魔,幾乎沒傳出過什麼風流韻事,尤其是德仁,在妻子被排擠、女兒被嘲笑的時候顯得很有擔當。

再回到爺爺輩的裕仁,戰後,裕仁一直在強調“我只不過是個紙糊的擺設罷了”,時間長了,總這麼說,各國高層也真信了,紛紛向他敞開懷抱。1971年裕仁訪問西歐,1975年出訪英國,受到了伊麗莎白二世的熱情款待。不過,歐洲民間依舊惡意滿滿。裕仁車隊在馬路上遭到扔汽油瓶,植下的樹還被潑了硫酸,還有示威群眾用日語罵他混蛋.....

裕仁1975年又去了美國,受到及高規格的禮遇,跟尼克松總統相談甚歡,完全不見30年前,與麥克阿瑟會面時的那種驚恐。

至今,裕仁天皇是否為真正的法西斯,還是如同他說的一樣“只是個紙糊的擺設”,仍是個迷,正反兩方為此爭執了七十多年,三代人的功夫。看樣子,這個話題,還得接著再討論個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

此外,需要闢個謠,總有網文說裕仁天皇多次參拜靖國神社,是在為軍國主義招魂。

實際上,靖國神社是日本的“傳統文化”,幕府時代就開始流行,直到1978年,靖國神社秘密將東京審判中處決的十四名甲級戰犯當成了供奉對象,隨後又陸續放進去了多名乙級戰犯,這才出現的靖國神社問題。

截止到1971年,裕仁天皇曾八度參拜靖國神社。但是,自從靖國神社合祭甲級戰犯後,他就沒有再去過。這裡,也無需討論“良知”方面的影響,最直接原因就是——膽小。因為他非常清楚,一旦再踏入靖國神社,就等於去祭祀了被美國人處死的戰犯,美國爸爸可是不好惹,差點要了自己的命,這個陰影,一輩子都走不出來啊。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裕仁天皇在戰後活得挺好,他不僅沒有受到審判,而且連出庭作證都免了,這和其他軸心國的頭頭們形成鮮明對比。

美國的麥克阿瑟將軍,在改造日本當中保留天皇制,但對軍國主義還是有所擔心。於是,他讓裕仁天皇向全體日本人發表“凡人宣言”,希望在精神層面對軍國主義進行清算。

1946年元旦,裕仁天皇按照美國人的要求,向國民頒發詔書,其中有這樣幾句話:“朕與爾等國民之間的紐帶,始終依相互之信賴及敬愛聯結,並非單憑神話而產生者。亦菲基於以天皇為現世神,且將日本民族視為優於其他民族之民族,進而具有可以統治世界命運之架空觀念……”

麥克阿瑟成功了,他就像再次扔下1顆原子彈,“凡人宣言”給日本人帶來巨大的精神衝擊,天皇否定“神國觀念”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美國人沒有高興太久時間,他們發現日本人對天皇的崇敬並沒有減少,裕仁向他們證實了自己的實力。戰敗後第二年,裕仁天皇對全國進行視察,所到之處嗨翻天。美國人難以理解,造成250萬士兵死亡的戰爭,居然日本人沒有絲毫責怪天皇的意思。

日本人向來有替上級承擔責任的文化傳統,裕仁天皇的二戰責任,早在投降之前就被人為的分擔掉。美國人來到之後,裕仁天皇在美國的安排下,開始多次出入民間,並允許人們給皇室拍照。為了改變形象,他甚至出版兩部回憶錄以證清白,戰爭責任推的一乾二淨。

裕仁天皇的界限劃分比較清楚,跟過去那是一刀兩斷,戰後他曾參拜靖國神社,得知有甲級戰犯供奉,就再也沒有來參拜過。

作為國家元首,他曾在1971年訪問西歐、1975年訪問美國,出席1964年東京的第18屆夏季奧運會。當然,他到國外出訪的時候,尷尬的情況會多點,難免有人會提到二戰的事情,甚至激進分子還會跳出來搗亂。

不過,隨著日本經濟的開始騰飛,裕仁天皇的國際形象也大大改善,影響力也慢慢擴大起來。1989年1月7日,裕仁因病去世,即位時間長達63年。後事與人評說,你會怎麼評價裕仁呢?


子屠龍


二戰後,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對戰犯的審判了。在亞洲戰場,如何審判日本天皇便是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亞洲國家最為關心的。結果出乎大家意料,在美國的干預下,裕仁免於被審判,甚至連二十多位親王皇戚也免於被審判。



美國這樣做一是為了安撫日本百姓,二是為了儘快扶持日本,將日本作為反對蘇聯的橋頭堡

天皇作為日本民眾的精神象徵,在《終戰詔書》玉音播送前,不少日本民眾以為天皇真的是神。直到日本戰敗玉音播送,廣大民眾才知道天皇也是會說話的。可見天皇在日本民眾的神聖。



考慮到審判天皇可能會帶來的社會動盪,美國決定不予審判裕仁,還可以保留天皇,但是必須接受美國改造。裕仁可為大大鬆了一口氣,從此對麥克阿瑟是言聽計從。

那麼,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裕仁是如何度過的?

戰後,1946年,裕仁發佈《人間宣言》,承認自己是人,不是神。可能現在看來很可笑,但是在當時的日本,這完全顛覆了普通民眾對天皇的認識。裕仁他配合美軍宣傳,走出皇宮,深入街頭鄉下,與民眾交談。允許皇室成員被拍照。這一系列親民活動都是為了重塑天皇形象,努力打造一個親民,民主的新形象。



裕仁作為雙手沾滿亞洲人民鮮血的戰犯,其戰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在為自己開脫罪行,為了配合美國的天皇無罪解釋。他稱都是大臣們把擬好的決策呈上來,根據大家的抉擇作出最後的決定,真相是裕仁不僅參與過每一次作戰計劃制定,而且過問得很詳細,他也知道在南京發生了什麼,但是沒有制止。為了給自己開脫罪行,甚至還出了兩部回憶錄以證清白。為了表明自己與戰犯分子的界限,戰後一度參拜靖國神社的他,在得知甲級戰犯供奉到靖國神社後,再也沒有參拜過。但是群眾的頭腦是清醒的,只要裕仁出現在公眾場合,就會有人問及是如何看待戰爭責任的。



戰後,裕仁天皇雖然被削去權力,但其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作為國家元首,在1971年訪問西歐,1975年訪問美國。當時日本正值經濟飛速發展,剛剛舉辦了奧運會,國際形象也大有改善,裕仁在西方各國得到了盛大款待。但是二戰的戰後一代也逐漸成長,裕仁在西方訪問時期,還是逃不過被記者圍追堵截戰爭責任。

1989年1月7日,裕仁因十二指腸癌症病逝,終於走完了其罪惡的一生。

裕仁是一個極度尚武的人,他的祖父明治天皇從小就培養其尚武精神,讓海軍大將做其的老師,我們經常能看到他的戎裝照片。在二戰時,他在最後關頭仍想的是“一億玉碎”,要不是美國保他的話,治罪是在所難免。


小言微意


幕府時代批評將軍只能吃梅子下飯,幕府倒臺了日子好些,政變的進入他廚房發現山珍海味,和下層形成鮮明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