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共和國

突尼斯共和國(阿拉伯語:الجمهورية التونسية‎),通稱

突尼斯,位於北非、隸屬於馬格里布地區,東北部緊鄰地中海。突尼斯有兩個鄰國,分別為西方的阿爾及利亞(公共國界線長965公里)與東南方的利比亞(公共國界線長459公里)。突尼斯因其坐落於國家北方的首都突尼斯市而得名。

突尼斯共和國

突尼斯曾經是迦太基的發源地和國家中樞。這個位於北非的國家統治了西班牙,北非,地中海沿岸等零星地區,成為當時地中海最強盛的國家,並因此成為以後羅馬的強敵,迦太基名將漢尼拔曾經一度要攻入羅馬的首都。後來北非第三次布匿戰爭後,迦太基被征服併成為羅馬共和國的阿非利加行省。後來此地又陸續受到汪達爾王國、拜占庭帝國、阿拉伯帝國的統治。突尼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受到奧斯曼帝國統治(這一時期被稱為突尼斯攝政時期)。在1881年時,隨著法國對殖民地的開拓,轉而成為法國的保護國。二戰時間,1940年法國投降,維希法國接管突尼斯,1942年維希政權被德國進駐,意大利軍佔領了這裡,1943年德義聯軍和盟軍爆發了突尼斯戰役。二戰後,突尼斯被法國重新接收。

突尼斯共和國

1956年3月20日,在殖民地獨立風潮之際,突尼斯贏得了獨立,正式改名為突尼斯王國。羅爾斯貝伊成為首任統治者,享有國王尊號和至高無上的君權。1957年7月25日,共和國宣告成立,民族主義領袖哈比卜·布爾吉巴就任首屆總統,他使突尼斯共和國邁向了現代化。然而他30年統治的結果是以收買人心的政策以及伊斯蘭運動的崛起為標誌的,繼任總統扎因·阿比丁·本·阿里將之廢除,但延續了布爾吉巴主義的現代化目標,即經濟自由化。

本·阿里在國內推行經濟改革,吸引外國投資。突尼斯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調整至現時價格)從1986年的1201美元升至2008年的3876美元。[3]從1987年起的大約20年間,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平均以接近5%的速度增長。

這段時間內,突尼斯經濟發展成就被譽為“突尼斯奇蹟”。2009-2010年度世界經濟競爭力論壇年報顯示,在經濟競爭力、抵禦金融危機、通訊和信息技術促進和生活質量改善等方面,突尼斯在133個國家排名中名列非洲第1、世界第40。在茉莉花革命前,無論從政府廉潔度(透明國際2010年排名,突尼斯位列排名59位),還是從民生狀況來觀察,突尼斯都是發展中國家樣板。

[4]

雖然2008-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並未對突尼斯的經濟產業結構造成明顯衝擊,但卻重創了突尼斯的旅遊業,使得依靠旅遊業周邊產業謀生的底層民眾怨聲載道,將怨恨轉嫁於政府。2011年,一名女性突尼斯政府官員執法失當掌摑了一名男性小販,此舉在阿拉伯文化中是對男性極大的羞辱。因此該名男性小販在遭受掌摑後一小時即在政府大樓前自焚。當地政府在此事件的處理上輕描淡寫,只是將該名女性官員調職處理,引起了民眾群體性不滿。加上當地社交網絡煽風點火,因而引爆有史以來最為嚴重的反政府示威,要求總統扎因·阿比丁·本·阿里為此事負責,不敵民意壓力下扎因·阿比丁·本·阿里宣佈解散國會重新大選。但彼時示威以成燎原之勢,多地暴力事件頻發,國內治安形勢崩潰,再次大選已無法進行。扎因·阿比丁·本·阿里被迫將權利交給總理穆罕默德·加努希代理,逃離突尼斯,最後流亡沙特阿拉伯。

不過2011年1月15日突尼斯的憲法委員主席宣佈,根據突尼斯憲法第57條的規定,最終決定讓國民議會議長福阿德·邁巴扎從穆罕默德·加努希手中取得臨時代理總統來履行職權。[5]

2011年1月17日突尼斯新聯合政府宣佈:將國家和政黨分離。

2011年12月12日,突尼斯制憲議會投票選舉保衛共和大會黨主席蒙塞夫·馬祖吉為新一任總統。

2014年11月23日,採用新憲法後的第一次正規總統選舉舉行,突尼斯呼聲黨候選人貝吉·卡伊德·埃塞卜西當選。此次大選的投票率達到了64.6%,投票過程也井然有序,突尼斯政治過渡進程漸近尾聲。

突尼斯國土面積的40%為撒哈拉沙漠所佔據,餘下的60%則是十分富饒的土地,早在被併入羅馬帝國之前的公元前3世紀就成為了迦太基文明的發源地。北部為高山與丘陵地,主要是亞特拉斯山脈東部的延伸;中部為階梯狀臺地,由西向東傾斜,臺地以南多季節性鹽沼;東部為狹長的沿海平原;南部則為撒哈拉沙漠。

薩赫勒地區,擴大沿海平原沿著突尼斯的地中海沿岸,是躋身於世界最大的橄欖種植區。突尼斯的海岸線長1148公里(713英里)。在海洋中,國家聲稱24海里(44.4公里,27.6英里),領海為12海里(22.2公里,13.8英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