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皇帝封自己的兒子為什麼是“王”?有什麼講究嗎?比如秦王、晉王、趙王、燕王等等?

飛龍在天9783


簡單來說,是因為王是帝制時代次一級的稱呼。

封爵制度再晚也晚不過商朝,在商朝以後,每一個朝代的封爵制度或多或少都有區別的,甚至有些是很大的區別,比如在周朝,王是周天子的稱號,諸侯不可能從周天子這裡獲得此稱,除非自稱,如膽肥的楚國在西周就試過稱王,春秋時期率先稱王,到戰國時期周王室權威進一步下降,各國紛紛稱王。

周朝實行的是五等爵位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如齊國就是侯爵國,後來也自稱王了。

秦滅六國後,秦始皇自稱皇帝,打這起,皇帝就成了天子的稱呼,王就要低一級了,這才能成為爵位之一。

秦朝實行二十等爵制,沒有王爵,最高級是徹侯,西漢沿而用之,但在上面加了一個王爵。

王爵是最高爵位,一般授予宗室和有大功的功臣,以顯示地位尊崇和朝廷的重視。當然,有些朝代不封異姓王,則王爵都是宗室。

封宗室為王,有些朝代是為了拱衛中央,如西漢、西晉和明朝;有些就是為了表示他們血統高貴,而宗室中血統最高貴的,莫過於皇帝的兒子了,他們不封王誰封王?

至於王爵封號,從漢到明,王爵的封號大多跟地名有關,要麼是郡縣名,要麼是封地歷史上曾有的方位地名,這些方位地名追根溯源,往往能夠溯回春秋戰國的諸侯國,比如山東境內有齊國、魯國最出名,齊國又比魯國強,一般封在山東的都先選齊王,有齊王再選魯王。

那麼封號尊卑的標準就出來了,即封號所代表的地名所在郡縣或者所在方位源頭國家的大小、人口和實力,比如都是劉邦的兒子,齊王劉肥的封地就比代王劉恆好太多,如果不是劉恆當了皇帝,論地位也比不上大哥劉肥。

而秦國、楚國、齊國、魏國、趙國、燕國都是戰國七雄之一,秦國更是一統六國,還有晉國是春秋時期最強國,秦王和晉王都是最高級別的封號,比如秦王李世民,他奪位後給大哥李建成追了一個王號,叫息王,息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有沒有存在感?沒有,這就是個貶低的王號。

還是以李世民為例,他的兄弟兒子大多封王,最高級別的自然是趙王、齊王、楚王、晉王、魏王等等,越王、吳王、蜀王、代王、衛王算次一級,對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次一級國家,再次一級如霍王、密王、滕王、鄂王等等,國家都沒什麼名氣。

清朝的制度獨具特色,他們的宗室封爵很詳細,有和碩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一共十二等。

清朝的具體封號跟地名沒關係,不會出現秦親王這些稱號,因為他們的封號多取美稱而淡化地名,比如恭、怡、端、奕、忠、莊、勇、瑞等等。


平沙趣說歷史


皇帝的兒子一般封為親王,親王的封地一般為大國。其中以秦,楚,晉,齊四國的王最為尊貴。晉王是裡面最尊貴的,因為晉國是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還分別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

例如李淵封嫡子李世民和李元吉分別為秦王和齊王。楊堅封嫡子楊廣,楊俊分別為晉王,秦王。趙匡胤封趙光義為晉王。特別指出的是晉王,晉王封的次數較少,但是厲害的人物可不少。秦以後,第一個晉王是司馬昭,第二個就是晉武帝司馬炎建立了西晉,然後第三個晉王是司馬睿建立東晉。



隋朝晉王楊廣,最後登基稱帝。晉王揚昭,大業元年被立為太子,後追封為世宗孝成皇帝。唐朝晉王李治,登基為唐高宗。安慶緒在安祿山稱帝后被封晉王,安祿山死後稱帝。李克用封晉王,其子李存勖繼承晉王,後李存勖稱帝,追封李克用為太祖。柴榮被郭威封晉王,郭威死後傳位於柴榮。趙光義被趙匡胤封晉王,後登基為宋太宗。歷史上總共才45個晉王,結果能得皇帝稱號的就有11個。這比例比太子都高,讓太子情何以堪啊。

大國之後就是韓,趙,魏,魯,燕,吳,越等小一點的國家,這些一字的一般都是國家,所以是國王。而以郡為封地的王,則叫郡王。而郡多為兩個字,如渤海,常山,膠東,長沙,成都等等,這些都是郡王。



在漢朝時期的王是實封,沒有親王和郡王的分別,只有封地大小的區別,這個就比較厲害了。大國的封地疆域也是非常大的。劉邦在誅滅異姓王后,封了同姓九王。並與百官殺白馬而盟,約定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在晉以後出現了親王和郡王的區別,後來逐漸由實封改為食邑。封地也只是榮譽而已,在宋朝的時候特別規定了封國的三個等級。大國,次國,小國。

大國主要有秦、齊、魏、燕、楚、魯、陳、吳、越、夏、商、周、漢、唐、徐、冀、雍、揚、益、鎮、鄧、邠、兗、荊、鄆、涼。由於趙光義以晉王身份登基,所以晉國不再作為封國。

次國主要有衛、鄭、蔡、許、代、瀛、岐、隨、邢、涇、廣、福、華、宿、密、蘇、相等。

小國就比較多了,就不列舉了,這個時候封國已經明文規定了大小之別。清朝的時候不以封國為王爵命名。


漁耕樵讀


在封建王朝,由於皇帝是九五至尊,一般情況下,皇子們也是身份尊貴。但是,並不是所有封建王朝的皇子都會封王,這在清朝體現得比較明顯。清朝的皇子年齡小的時候一般都沒有爵位,只有那些母系出身高貴,自己有因才幹秉性獲得皇帝賞識的皇子才有可能獲得爵位,事實上,不少皇子在成年後也沒有爵位,或是貝子貝勒等較低級爵位,獲封郡王或親王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清朝之外,其它朝代大都比較看重對皇子的封爵,皇子一般可以獲封王爵。以明朝為例,朱元璋規定,皇子年滿十歲可以封王,年滿十五歲就要在封地修建府邸前往封地就蕃。皇子一般可以獲封一字王,也就是親王。

王爵一般有講究,通常情況下,一字王地位規格高於二字王。古代特別是國勢強盛的大國王爵比較受重視。因此,朱元璋除了冊封長子朱標為太子外,分別冊封次子、三子、四子朱棣為秦王、晉王和燕王。唐太宗李世民的幾個比較得寵的兒子李恪獲封魏王,日後成為唐高宗的李治獲封晉王。不過古代強盛國家畢竟就那麼多,名號用完了,就只能另闢他徑了。

因此,在某些朝代,皇子封王的規矩可能沒那麼嚴格,皇子們獲封的王爵名號並不常見。一種情況是獲封的王爵名號寓意美好,不見得是古代國家國號。如宋高宗趙構在做皇子時獲封康王,趙構的老爹宋徽宗在登基前獲封端王,本來是打算封其為瑞王,起草詔書時不慎寫錯了字,就只好將錯就錯了。唐宣宗在做皇子時獲封光王。另一種情況是按照封地地名或中小國家來冊封。如明代宗朱祁鈺在“土木堡之變”前獲封郕王,郕國是春秋戰國時期河南地區的一個小國。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在稱帝前獲封桂王,因其封地在廣西桂林。


滄海拾遺錄


封建時代,從南北朝隋唐開始皇帝之子為單字親王,皇帝的兄弟也是單字親王。兄弟的兒子,或者皇帝的兒子的兒子,孫子為倆字郡王。其中親王以秦晉齊楚最為高貴,因為這是春秋霸主之國,一般只有皇帝正妻皇后所生兒子除了太子,才可以封。第二等為,韓魏趙燕蜀吳越等。等春秋戰國中等國家,第三等鄭衛魯徐鄂代閩等小國。親王多以國號為主,倆字為郡王例如中山,臨淄王,多以郡號為封號。漢魏之前無親王郡王之分,多以郡國為封號,漢魏多封宗室,漢朝宗室除了王爵多以侯爵相封,曹魏多以鄉公,大國者數郡,幾十城池,小者一郡,一縣。為實際封地。唐中期之後多為虛封。到清朝不在有封地改為美號,例如睿親王,裕親王,鄭親王。順承郡王,分和碩親王,郡王,貝勒,貝子。輔國公,鎮國公。用來分封宗室


高中畢業不用上知網


迷糊此項是古中國排次不清楚了造成的。

秦始皇時由:皇.帝.王.侯.官列次順的,秦始皇統六國後,並皇與帝於一身,從而僅皇帝.王.侯.官了。

因而其兒子在王與候間幌蕩。

承皇帝位的兒子稱太子,這是皇帝本型是太一,太一轉世成太乙,一是甲.而二是乙,太是極。歸入混沌無極太極上。從而有序。

侯與王互通同級,廢侯後,僅王或王子皇孫了。

而秦始皇前由:伯.公.侯.男.子.爵.仕.士羅列次順。

再前由:伯.仲.叔.季.子羅列次順。子出現由大禹兒子承王位,廢禪讓制才添入的。這以前皇與帝無人敢窺。炎黃才達帝處。

王是族長結盟極眾後由大酋長轉成王的。而王在商周兩朝間出現。但無序次,即不正統正宗。

正統正宗:玄.黃.皇.帝.伯(公).仲(侯).叔(男).子(兒子).爵(孫子).仕(親隨.外姓人).士(地方頭領)。

伯是家族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老四,現稱哥弟的排次。

達皇時可封山,達帝時可祀川,達伯或公時可令屬下封神,達仲或候時可禱河田江湖澤。以下僅拜廟祠觀庵了。

不知列清沒有。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封建社會分封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情況嫡長子是繼承大統的,次子和庶子這些成年後可能會離開中央,被分封到地方去,至於封什麼王,多數是根據封地而定的,舊時候神州大地是由不同的小國兼併而來的,所以有什麼齊、楚、燕、韓、趙、魏、秦等等這些舊時國名就演變為地名,被分封的這些王到了這些地方就稱為什麼王了。當然,也有皇帝隨便賜的。


關注我的我關注


大國之王比較尊貴,比如秦王,晉王,楚王,齊王,魏王。但是封王通常意味著不是太子。但以大王入東宮或者直接繼位也是有不少的。另外,皇子並不一定能得到王位。大朝代裡,只有漢,晉,唐,明,成年皇子一定封王。宋代元代和清代皇子不一定封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