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助力新藥研發精準醫療

昨天,由浙江大學校友總會主辦、浙江大學上海校友會承辦的“浙江大學長三角論壇”在上海舉行,數十位專家學者探討“生命科學與人類健康”主題,判斷人工智能乃創新藥研發和精準醫療大勢所趨,正為生命科學從基礎研究嚮應用轉化貢獻“智慧”。

浙江大學校長、校友總會會長吳朝暉院士表示,在當下,生命、醫藥、健康成為世界各國決勝未來的戰略必爭領域,為人類未來發展指明瞭重要方向。長期以來,長三角地區在生物醫藥等方面保持著全國領先的政產學研優勢。面對生命、醫藥、健康的科技變革,長三角地區具有代表國家搶佔全球生命、醫藥、健康科技制高點的天時、地利、人和條件。他表示,辦長三角論壇,一是攜手打造優勢互補的學科聯盟模式;二是攜手創建多方聯動的育人引才體系;三是攜手探索優先轉化的社會服務機制。

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蔣華良分析生命科學發展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認為,我國新藥研發經歷了“跟蹤仿製階段”和“模仿創新階段”,目前已進入“原始創新階段”。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新藥研發存在嚴重不足,由於原創理論和原創技術缺乏,導致原創新藥的缺乏。生命科學、數理科學、計算機信息科學和工程學的匯聚,特別是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將帶來生命科學的第三次革命,給新藥研發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段樹民也強調人腦智能與人工智能關係。他認為,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競爭和壓力的增加,使人類精神、心理健康成為現代社會不容忽視的問題。目前,中國疾病負擔比例中,神經精神疾病高達20%,超過心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自然腦與人工腦如何實現“可控”“友好”“交互”“強化”值得重視和思考。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腦網絡組研究中心主任蔣田仔則從“腦圖譜”層面透露科研最新進展。腦圖譜一直以來都是研究腦結構、功能及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傳統腦圖譜侷限性眾多。腦網絡組圖譜是比現有腦圖譜既具有更精細的腦區劃分、又具有不同亞區解剖與功能連接模式的全新活體人類腦圖譜。目前,腦定位導航神經調控技術在腦疾病的治療獲得了重要的進展,但精細尺度的腦圖譜及其個體化臨床解決方案的缺乏,阻礙了針對靶向目標的個性化精準治療。而腦網絡組圖譜使精準定位成為可能,人類腦網絡組圖譜的成功繪製將為神經及精神疾病的新一代診斷、治療技術奠定基礎,併為腦中風損傷區域及癲癇病灶的定位、神經外科手術中的病灶精確切除和手術導航等提供全新工具。

對於大健康產業發展,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楊波表示,當前,生命健康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大健康產業迅速興起,已成為發展潛力最大的未來產業。大健康時代下,受政策環境利好,新藥研發勢頭持續強勁。發達國家居於領先水平,國際新藥研發新趨勢顯著,人工智能成為創新藥物研發和精準醫療的重要發展方向。面對挑戰,中國創新藥研發需要更加重視前瞻性、戰略性新方法、新技術、新策略的研究,更加重視引領方向、搶佔先機。期間,浙江大學校友總會大健康產業校友分會成立,旨在發揮平臺作用,連接浙江大學與廣大校友,整合產業資源,開展更多見實效的、惠民生的、共發展的工作,助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突破。(馬宇丹 徐瑞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