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個深山採藥人


峪裡鄉是河南洛陽境內最遠的一個山村。海撥1800多米的黛眉山被高低不等的25座山峰相擁坐立於此,黃河從山間穿過,卻未能給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裡的人們帶來財富。

這裡山多地少,90年代人均耕地不足一畝,自然條件又比較惡劣,產值極低。1978年前,當地的農民們只能是一天三頓喝稀飯度日子;而採藥是村裡公認的能吃到乾飯的好差事,受人羨慕和尊敬。但是自從摔死過兩個採藥人,這項行當就沒有幾個人敢幹了;90年代,深山採藥人更是寥寥無幾。

1992年,我們幾個愛鑽山溝的影友偶然發現這個“世外桃園”,也就是這一年,我認識了黛眉山最後的深山採藥人於春發、高金明、陳銀朝,從此開始了對他們的生活25年的跟蹤紀錄。

於春發的採藥本事是跟姐夫高金明學的。據春發自己講,1984年老婆生孩子,家中窮得沒有一點帶油水的東西可以吃,在老婆孩子餓得不行了的情況下,他跟姐夫進了山,幾天之後便掙了150元錢。看老婆孩子又有吃的了,便從此幹上這一行。

他們進山之前,會在山前的山神廟裡上香求平安,並將採藥用的繩索在火上烤一烤,以示去掉上面的邪氣,保證人身安全,這項習俗是採藥人祖輩傳下的規矩。而每次進山都要翻山穿溝走上幾十裡山路,時間通常是一天到三天不等。

採藥往往需要三人以上的通力合作,於春發、高金明、陳銀朝三人一組,每到春秋採藥季節,在黃河兩岸的大山之中都可看到他們的身影。

黛眉山屬太行山的支脈,山上沒有高大的喬木,都是茂密的荊芥灌木從,山崖上山石風化裸露,一些中草藥就生長在這些懸崖絕壁的石縫中。中醫認為自然生長的草藥藥效要比人工種植的草藥療效好,所以這些生長在原始生態環境中的中藥材是深受用中醫藥治病醫生們的歡迎。

於青發他們採的最主要的藥材是山中鼯鼠的糞便,這種會飛的小動物不管到什麼地方覓食,都會回到原來在懸崖上的窩裡拉屎。這種糞便在醫學上名稱叫五靈脂,具有很好的活血化瘀、止痛止血功效,是婦科疾病中的長用藥。


尋找鼯鼠的窩也不容易,一天也就能找到一兩處有糞便的,百米之上的懸崖上下一次都會讓人心驚膽顫。由於要到懸崖絕壁上去採集,有很大的危險性,所以藥價也顯得比其它草藥貴重一些。

有一次高金明在沒有安全繩索的情況下像壁虎一樣橫爬過一段十幾米崖壁,著實把我嚇了一頭冷汗,然而他停在一塊凸出的岩石上悠閒的吸起煙,又從原路爬了回來,真是技高人膽大。

他們可以停留的地方甚至都站不住腳。

多數時候,下崖採藥是由姐夫高金明指揮,於春發下崖去採,陳銀朝放繩子。

由於我的參與,繩索也得多帶了,每次往懸崖下下的時候,總是他們先下我後下,又得保證我的安全,還要採藥,給他們添了不少麻煩。

最多的一次能掙四、五百元,這在當時已經是很高的收入了,師傅多拿一些,其餘徒弟平分。

96年附近水庫開始了移民搬遷,於春發的岳父給春發在孟州市找了一對孤寡老人,以給二位老人當義子、為二位老人養老送終為條件,將本不夠搬遷條件的青發全家也搬到孟州市的黃河灘塗。2000年他把圖中的女孩認給我做女兒,感情上我們也從朋友轉為了親戚。

他們家承包了三十畝黃河灘地,走出了貧困的大山,也離開了懸崖採藥生活。

而高金明所在的村子人越來越少,一多半的人都住進了城裡,偏僻的鄉村留不住年輕人的心,高金明的兩個兒子也都搬到城裡去了,一個在運輸公司開車,一個在煤礦打工。老高走不了,他要照顧六年前腦溢血後失去行動能力的老伴,他沒有了收入。

但是高金明夫妻並沒有了低保。他推著老伴來到鄉里,希望可以申請到低保,緩解一下經濟負擔。同時老高也不得已操起了老行當——上山採藥。但是,現在他已經無法親自下山,只能指導著徒弟們幹,他好幾次都想停手不再幹了,可老伴的病情,經濟的壓力,讓他欲罷不能。而隨著年齡的增大、體能的減退,每次上山都可能是老高採藥生涯的最後一回了,這讓老高面對村後的大山時充滿了深深地眷戀與不甘。

前天上午,採藥人於春發去世,陳銀朝也在前些年死於一場疾病,“最後的採藥人”只剩下高金明一個,只剩他獨自守著大山和半身不遂的妻子......深山採藥人是即將消失的一群人的生活方式,我會在下一本書裡為諸位呈現,將他們的故事講給你們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