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行業月薪上萬,缺的不是“主角”是“配角”?

或許你曾經聽過這樣的話語

"整天都打遊戲,成績都下滑了,遊戲到底有什麼好的?有什麼意思?”

遊戲讓我們這一代人的家長痛心疾首,玩遊戲就被認為是玩物喪志。

不過從去年的中國隊獲得雅加達亞運會《英雄聯盟》項目的冠軍開始,國人對於遊戲的看法逐漸發生了改變。

電子競技行業月薪上萬,缺的不是“主角”是“配角”?

今天,又有一則新聞公佈:

2018電競從業人員44萬,電競產業從業者的平均薪資基本與遊戲產業持平,平均薪酬1.1萬,但電競行業的現有從業者僅5萬人,崗位空缺則已高達26萬,到2020年缺口將擴大至50萬。

可見,對於電競行業來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政策的開放,熱錢的湧入,市場的繁華,數以億計的玩家群體,商業化的逐漸成熟,這些都為全民電競時代的到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電子競技行業月薪上萬,缺的不是“主角”是“配角”?

電競從業者背後的產業鏈

電子競技行業月薪上萬,缺的不是“主角”是“配角”?

簡單來說:

口才好的,熟悉遊戲的,可以去做主持、主播、解說

會視頻剪輯的,瞭解遊戲、熟悉賽事,可以去做電競內容與媒體平臺的欄目策劃、節目策劃

遊戲打得賊6的,也喜歡分享自己的操作、指導別人的,可以去做教練,職業戰隊、業務戰隊、企業戰隊等教練。

熟悉大小賽事的,有一些行業資源的,可以做賽事策劃、賽事執行等職位。

學習數學、金融知識,掌握分析方法與工具,邏輯思維較強的可以做賽事分析師、電競行業投融資分析等崗位。

電競行業前景

最近幾年電競行業發展非常快,無論是移動互聯網和移動終端的普及,還是大量遊戲廠商的入局、頂級大DAU產品的迭代推廣,又或者是政策層面的快速開放和轉變,都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人才”的斷層,數據顯示,電競行業全國現有從業人員僅有5萬多人,而人才需要量至少是30萬人以上,電競人才的缺口巨大。


電子競技行業月薪上萬,缺的不是“主角”是“配角”?


知名機構Newzoo在《全球電子競技市場報告》中預計,2018年電競市場保持增速,而2019至2020年將迎來高速增長期。幾年內,電競市場規模破千億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這勢必需要更多的從業者進入。

很多人表示,中國遊戲玩家這麼多,電競行業怎麼會缺人才呢?對此,有關專家表示,相比於職業的電競選手,

電競行業更缺少的是賽事服務型人才,缺“主角”更缺“配角”。並且專家建議,在電競教育方面,應該多以培養服務型人才為主,從而滿足目前行業的職業需求。

相關專業

自教育部2016年9月增補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後,申報電競專業院校從2017年的18所增長到2018年的51所,招生人數突破千人,但瞭解到目前開展電競專業的學校絕大部分都是專科院校。並且,這個專業並沒有開展多久,很多東西也在摸索中,具體的效果不得而知。

前面說到電競行業缺少的更多是輔助行業,比如視頻剪輯、媒體傳播等等都可以去更專業的地方學習。

舉個栗子,博洛尼亞的電影電視多媒體制作專業。

電子競技行業月薪上萬,缺的不是“主角”是“配角”?

電子競技行業月薪上萬,缺的不是“主角”是“配角”?

這是第一年的課程,從課表中我們可以看到,知識產權、時尚經濟與視聽媒體、視覺研究是必修課程,在其他選修課程中,大多是新媒體相關,比如多媒體出版、文學和媒體、傳媒歷史、傳媒的歷史研究等。

如果想要投身電競行業,一定要放平自己的心態,想想自己是想玩還是真的想幹這一行,畢竟任何行業想要出頭除非天上掉餡餅,就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