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高考改革啟動,幕後有怎樣的故事?省教育廳廳長告訴你

湖南高考改革大幕拉開,幕後有怎樣的故事?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專訪省教育廳廳長

蔣昌忠談新高考:從“唯分數”“唯升學”向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轉變

湖南高考改革启动,幕后有怎样的故事?省教育厅厅长告诉你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4月23日訊(記者 黃京)今天,包括湖南在內的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8省市,統一發布了新高考改革方案。為何湖南會成為第三批改革省份?新高考將對湖南教育帶來什麼深遠影響?三湘都市報記者第一時間專訪省教育廳廳長蔣昌忠。關於新高考,蔣昌忠表示,其必將對我省教育發展、人才培養產生深遠影響。就是要藉助“指揮棒”作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實現科學選拔人才,維護教育公平。

為什麼湖南成為第三批啟動改革省份?

因為有教育改革的良好基礎

高考綜合改革是由中央進行頂層設計,按照試點先行、穩步實施的原則進行推進。2014年選擇上海、浙江進行首批試點,2017年選擇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進行第二批試點。2018年,改革進入由東部試點向中西部推廣新階段,確定包括湖南在內8省市作為第三批改革省份,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

之所以將湖南列為第三批改革的省份,蔣昌忠認為,與我省具有良好的改革基礎有關。他給出了這樣一張湖南高考改革時間表——

2014年,國家吹響新一輪高考改革號角後,作為教育大省的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提前進行部署和籌備,啟動調研,連續多年將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列為年度重點工作有序推進。

2016年3月,省政府印發了《湖南省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此後,我省陸續出臺了《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湖南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以及推進高職分類招考、規範高考加分政策等系列考試招生文件,為規範考試招生管理、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奠定了基礎。

2018年年初,為確保改革穩步實施,教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擬於2018年啟動改革的省份要進行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決定是否2018年啟動改革。為此,我省組織專家深入基層調研,收集基礎數據,從組織保障、辦學條件和配套改革措施等方面,對我省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進行了全面摸底和評估。

“根據評估結果,我省基礎條件基本滿足高考綜合改革的要求,在一些配套改革措施方面,我省更是走在前列,處於領先水平。”蔣昌忠舉例說,比如,我省最先實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有效降低了考生報考風險;全面取消了鼓勵類高考加分項目,促進了招生公平;基礎教育紮實,學生適應能力較強等。

教育部在我省自評基礎上,組織專家組對我省高考綜合改革基礎條件進行了實地評估,根據專家組實地評估結果,判定我省基本具備了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基本條件,高考改革準備工作比較充分。因此,我省被列入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2019年2月26日,教育部宣佈包括湖南在內的8省市作為第三批改革省份,從2018年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高考綜合改革。蔣昌忠說:“第三批8省市實施高考綜合改革,承擔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重任,標誌著高考綜合改革進入了由東部試點轉向中西部推廣的新階段”。

為什麼要啟動高考改革?

因為要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實現科學選拔人才、維護教育公平

基礎教育領域,圍著高考指揮棒“打轉轉”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現行高考制度的種種弊端也一直飽受詬病。蔣昌忠認為,比較凸顯的問題在於:“考什麼教什麼、怎麼考怎麼教”“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輕能力”“重學科學習輕社會接觸”的情況較為普遍。“學生的學業成績和考試排名成了學習評價的全部內容,‘唯分數論’和攀比升學率成為學校的核心追求,導致學校其他活動時間被大量擠佔。”蔣昌忠說,學業負擔過重、肥胖率和近視率居高不下、社會責任感缺乏、心理脆弱等諸多問題暴露,都直指我們的高考指揮棒出了問題。“要促進學生健康發展,高考必須得改!”

與此同時,高考作為國家人才選拔的重要方式,也影響著我國人才培養質量。但傳統高考模式下,一方面,考生難以根據自身的多樣化發展潛能選擇學校和專業;另一方面,學校也難以根據自身的層次和類型選擇考生,造成人才培養模式單一固化、人才培養機制缺乏活力。“要切實增強人才考核評價的科學性,使人才選拔由‘擇分錄取’向‘擇才錄取’轉變,為選拔培養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人才奠定基礎,為國家長遠發展、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積蓄力量。”

在蔣昌忠看來,深化高考綜合改革也是維護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我省近年來也通過實施陽光招生工程、取消點招、實行平行志願填報、減少和規範高考加分、推進招考信息公開、擴大面向農村貧困地區招生規模等一系列舉措,切實保障高考公平。接下來,還將力爭通過相關制度設計,著力推進區域教育公平,提高中西部地區和人口大省高考錄取率;著力推進城鄉教育公平,實施國家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建立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著力推進規則公平,減少和規範各種考試加分政策。“這次高考綜合改革相關政策的出臺,必將進一步促進科學選材因材施教,促進社會公平公正,讓全社會共享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帶來的促進社會和諧的‘紅利’。”

為什麼要取消文理分科、要採取“兩依據一參考”

因為要構建科學的“招—考—教—學”整鏈條聯動的體制機制

高考改革方案細節林林總總,但改革的內核卻很清晰: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取消文理分科、採取“兩依據一參考”模式,給學生和學校更多選擇空間,使之更加符合人才培養和成長規律。蔣昌忠坦言,實施高考綜合改革以後,將給高中教育、高等教育帶來深層次變革。“要通過高考綜合改革帶動形成以招促考、以考促教、以教促學的系統性改革良好局面,構建起科學的‘招—考—教—學’整鏈條聯動的體制機制。”

首先是高中教育教學方面,育人理念將實現轉變。“通過考試招生導向作用,要求普通高中教育切實遵循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著力扭轉長期以來存在的片面強調應試教育的傾向,實現從‘唯分數’‘唯升學’的教育導向向綜合素質全面發展轉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與此同時,此次改革為學生增加了選擇權。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程學習的基礎上,根據自身興趣和優勢及高校招生專業的科目要求,自主選擇選考科目。選科以後,選課走班教學的模式將成為新常態。“這對高中學校來講,無疑是育人方式的轉變,需要更加註重因材施教,進一步完善課程方案,優化課程結構,為學生選課創造必要的條件。”在評價辦法上,新高考強調建立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接下來,高中學校既要關注學生文化課的學習情況,又要關注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知行合一;既要關注學業成績,還要關注個性特徵和興趣特長,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不斷提高評價的科學性、規範性和客觀性。

由於高考改革帶來的選課走班,對普通高中的辦學條件、師資配備、經費投入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既要充分挖掘現有的資源潛力,提高使用效率,還要加大投入,提高條件保障水平,進一步完善高中學校建設標準、裝備配置標準、教師編制標準和經費投入機制,為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適應高考綜合改革創造必要的條件。”

在高等教育領域,同樣會帶來深遠影響。蔣昌忠分析,比如實行“3+1+2”方式,這使得招生高校必須要認真確定各個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對綜合素質評價的使用,高校要提前研究制定使用辦法。另外,在人才培養上,高校相同專業錄取的學生,其選考科目很可能會有所不同。同一個專業的學生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上會不一樣。面對這樣的新情況,高校如果繼續按照現行的培養方案開展教學,其效果必定會大打折扣。很可能在某堂課上,一部分學生因不具備相關學科背景知識而無所適從。“高校必須針對這一問題,改革完善人才培養方案,針對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計劃,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實行人才精準培養,提高教學質量。”

湖南怎樣搶抓高考改革帶來的機遇?

倒逼高中教育發展,提升高校人才培養,推動職業教育發展

變革也將帶來機遇。蔣昌忠說,接下來,要啟動高考綜合改革這臺“發動機”,推動全省教育事業全面發展。

高考綜合改革帶來諸多挑戰,高中教育首當其衝。“要以高考綜合改革為契機,倒逼高中教育發展。”他提出,要加強教學組織管控,有序推進選課走班教學。要指導學校排好課,根據選科選考情況,結合學校現有教育教學資源,整體設計好課程安排。要指導學生選好課,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引導學生從學校辦學條件出發,根據國家需要和個人的興趣特長,選擇好考試科目。在實施綜合素質評價上,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利用全省綜合素質評價工作電子化管理平臺,提高綜合素質評價的客觀性和可操作性。“特別是要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根據高考綜合改革和課程改革的要求,為高中學校配齊各學科教師。加大經費投入,大力改善普通高中的辦學條件,加大對困難地區和薄弱學校的支持力度。”

同時,必須以高考改革為抓手,提高高校人才選拔培養水平。“當前,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的溝通銜接是不充分的,甚至是斷層的,高等教育和基礎教育相互促進作用甚微,普通高校和高中學校沒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培養聯動機制。”蔣昌忠期待,通過高考改革,充分發揮高考橋樑作用,通過建立科目引導機制和保障機制,加強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有機銜接。比如,通過提前編制選考科目要求,高校提前參與高中學生生涯規劃指導,引導學生將自身興趣特長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高校為學生搭建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平臺,推進高校特色辦學、強化專業建設,形成人才培養與招生考試的良性互動。

此次高考綜合改革還提出要實行職業教育分類考試招生,這也為職業教育帶來重要發展機遇。蔣昌忠說,進一步推動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實現對人才的合理分流,既能減輕部分學生參加高考的備考負擔,更重要的是這種人才選拔模式更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規律和特點。“我省將在現行高職單招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招生規模,完善考核內容,規範考試招生行為,努力提高社會的認可度和滿意度,從而切實轉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固有偏見,促進職業教育長足發展。”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湖湘情懷,黨媒立場,登陸華聲在線官網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轉載授權:0731-84329818蘇女士。轉載須註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