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頂級論文竟有5萬個作者!他們的身份,比數量更讓人驚訝

有朋友問我,儘管有些遊戲可以讓玩家參與到真實的科研項目,但那些“簡單勞動”也就換了點遊戲幣,真心沒有太多的價值。

朋友還順便補了一刀,這和付費要人填調查問卷沒啥兩樣,肯定沒市場。

國際頂級論文竟有5萬個作者!他們的身份,比數量更讓人驚訝

但如果這是個名利雙收的好職業,又如何呢?

當然,利確實不多。

就點遊戲成就

但名就非同一般了,在國際頂級科學期刊上發表論文,好多搞科研的終其一生都難以追逐的夢想,也許就被玩家在遊戲裡不經意達成了。

別以為這只是一個景願,早就實現了。

國際頂級論文竟有5萬個作者!他們的身份,比數量更讓人驚訝

前面提到過貝爾實驗室做的遊戲《foldit》,在上線2年後,也就是2010年,在頂級學術期刊《自然》和《科學》雜誌上發佈了這款遊戲的研究成果。

饒有趣味的是,研究團隊特意在作者欄處鄭重其事的寫上了“超過57000名玩家”,作者單位寫的則是“全世界”(Worldwide)。

在全球最頂配的學術刊物上,還可以這樣玩?這真心不是國際玩笑。

不過我那有點槓精朋友還是不忘記吐槽:這也沒啥意義,誰又知道具體哪個玩家做出了貢獻呢!

國際頂級論文竟有5萬個作者!他們的身份,比數量更讓人驚訝

好吧,這個論文先放一邊。

咱看看另一個論文,2014年,一篇題為《來自大型開放實驗的RNA設計規則》的論文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署名作者多達3.7萬人,其中科研人員僅有10名。

請注意關鍵點,署名作者!這一次可是有名有姓的。

3.7萬人都是誰?

他們來自一個名為《EteRNA》的遊戲,這個遊戲有點類似《寶石迷陣》或《俄羅斯方塊》,玩家可以通過點擊對各種顏色的小塊進行重組,模擬真實世界中RNA(核糖核酸)的運作規律。

國際頂級論文竟有5萬個作者!他們的身份,比數量更讓人驚訝

而且不光是玩遊戲哦,每週,斯坦福大學會選出4到16名玩家設計的分子進行人工合成,而入選者絕大部分都是業餘玩家,有在麥當勞打工的學生,有退休後的數學教師,也有私人診所的牙醫。

當然,這個選擇也是非常遊戲模式的——在遊戲裡得分最高,就能獲選。

結果,玩遊戲玩出了水平的玩家,就得到了一個現實大禮包:有機會讓自己的RNA設計在真實世界中存在。想想都有成就感。

至於那些沒有成功得到高分的玩家呢,也有獎勵:成為科學家。

結果,論文在名為“EteRNA參與者”利附錄的詳細註釋中則顯示了所有37542名玩家的註冊名。

國際頂級論文竟有5萬個作者!他們的身份,比數量更讓人驚訝

腦洞這樣開……

等於說,玩家就算是正式“註冊”了一個科學家身份,並通過頂配級別的學術刊物給認證了。

如果這還不算名利雙收,委實只能說去幻想成為現實中的喬布斯或電影裡的《頭號玩家》,才能擁有成就感了。

話說,被踢爆學術不端的那位明星,要是之前順手玩了把遊戲,且列名作者之中,會不會結局好上那麼一丁點呢?

國際頂級論文竟有5萬個作者!他們的身份,比數量更讓人驚訝

當然,這不過是閒話。但至少我們還可以看到另外兩點:

其一是遊戲這東西,如果腦洞大開,確實可能衍生出除了娛樂以外更多的場景,哪怕是科研這樣的高精尖。

其二是科學世界對於遊戲玩家不僅僅是包容,而且是想盡一切辦法發揮他們的千分光、熱腸熱,包括給他們署名、讓他們出名。

至少可以認定的一點是,這些帶著科研初心的遊戲,肯定會好玩,否則不會動輒上萬人參與。

至少可以猜測的一點是,這些設計帶有科研目的遊戲的科學家,或許自己就是一個資深到不弱於其學術水平的玩家。

真的很想看一眼那篇論文,3萬多個註冊名排下來,會不會比論文還長呢……

刊載於《人民郵電報》2019年4月12日《樂遊記》專欄233期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