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歲農民“特色農業”帶領全村人致富,年賣“精準”西瓜10萬斤


路林峰,農民,47歲,帶頭人。大棚種“精準”西瓜成立西瓜合作社帶領全村人走上了致富路。2014年,他在村裡最先引進富硒西瓜品種進行大棚種植。路林峰說,我這西瓜是綠色無公害的,來鄉村旅遊在我這裡採摘是13元一斤,送到超市也是這個價,我這西瓜比大田西瓜早兩個多月,也是大田西瓜收益的二十倍。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路林峰是地地道道樸實的農民,他深深的知道科技興農,他通過不停學習,把新技術應用到種西瓜上。“我是股骨頭壞死,已經換了關節,村裡推選我當支書,我能不幹嗎?”路林峰走路的背影一瘸一拐。就是他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新技術推廣,引導農民由傳統的露天西瓜種植模式向綠色無公害的大棚西瓜轉變的。

路林峰穿戴很樸素。

黃新莊村坐落於山東省惠民縣姜樓鎮,毗連坡劉村,東韓口村,馬北村,後河溝崔村,人勤物豐,全村320戶,1200人左右。40年前,這裡產業為零,每逢村裡的積水很嚴重,最深可達半米,泥濘難行,是曾經的貧困村。現在,公路四通發達,蔬菜、瓜果已經成為主導產業。

高空看路林峰的合作社。路林峰說現在合作社一共12個大棚,南邊還有幾個。這裡的富硒西瓜是沙土地,種出來的是老口味。路林峰說,現在合作社已有社員50多人,年產西瓜10萬多斤,帶動社員年增收50萬元。

一進大棚,滿眼圓玉堆綠,一個個“精緻”的西瓜吊著,讓人喜愛。“別看個頭小,但已經40天了,甜度已經超過11度。現在十餘萬斤的富硒西瓜已馬上就成熟了。這些都是綠色生態無公害的,一棚多用,建一個大棚大約需要12萬元。”路林峰說。

姜樓鎮種植西瓜歷史悠久,這裡是沙質土壤,晝夜溫差大,有利於光合產物積累和提高西瓜的含糖量。“再過兩三天會更甜,糖分最高能達到13.5度。”

“太脆了,你嚐嚐很甜。”一位大姐把一個裂縫的拿給我嚐嚐。

黃瓤西瓜,皮薄瓤脆、爽甜可口。硒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修復細胞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功能。

“我種的西瓜50天開花,人工授粉40天后保準成熟,是很精準的。發芽期、幼苗期、伸蔓期、開花期和結瓜期。我每一期管理都要做的最好。”

瓜棚裡掛著一張紙殼,上面拴著許多不同顏色的細繩。

“你細看一下,我傍邊這個紅繩比著一對就對上,3月15日授的粉。上面每種顏色的繩子旁邊都有一個數字,代表著西瓜授粉的時間。”

拿起裝箱待售的西瓜,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大棚編號、糖分含量以及種植、授粉、採摘時間等信息都一一顯示出來。這些二維碼就是西瓜的“綠色身份證”,這就是精品種植。

路林峰的妻子正在用剪子剪下富硒西瓜,她說:“我主要負責管孩子、管老人、管孩子和管錢,他主要負責技術,不過他比我累。”

路林峰的妻子扛著西瓜框一邊走一邊說:“現在大家都有一股勁,就是一起致富。”

社員們正在裝車。

“這些是發往天津的,剛走了一車。賣到北京、上海的超市15塊錢一斤呢。”

“我用蟲燈生物方法滅蟲。”

“我這粘蟲板也是好的,我2元一個買的。”

在合作社路林峰還餵養了雞,散養,破了的西瓜,它們也愛吃。

“我這裡流浪狗很多,因為我給它們吃的。”說著路大哥笑了。

一隻狗在車地下熟睡。

“這是新品種,紅瓤的,去年賣到117元一個。”

“寶馬車會有的,我再奮鬥20年,我走不動了,我不怕,因為那時候都是機械化了,科級興農嘛。”

“特色農業”成了當地農民、農業增效、增收的主要發展動力。

大棚種植蔬菜、瓜果,不斷壯大特色農業種植規模,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新時代,新農村,新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助力脫貧,讓農民成為職業,更有顏值。#今日頭條攝影大賽##最有意思的鄉村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