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部分不同形狀瓷瓶稱呼


柳葉瓶 瓶的一種式樣。器型為撇口,短頸,豐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內凹,器身細長,形似柳葉,故又有"美人肩"之稱。清代康熙景德鎮窯創制,康熙豇豆紅釉柳葉瓶,是極為珍貴的產品。

梅瓶 也稱"經瓶",最早出現於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並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近代許之衡在《飲流齋說瓷》一書中詳細地描述了梅瓶的形制、特徵及名稱由來:"梅瓶口細而頸短,肩極寬博,至脛稍狹,抵於足微豐,口徑之小僅與梅之瘦骨相稱,故名梅瓶。" 關於梅瓶的用途,磁州窯白地黑花梅瓶器腹有“清沽美酒”與“醉鄉酒海”的詩句。梅瓶既是酒器,又是一件令人愛不釋手的觀賞品。因此,這類器多製作精美,不但考慮到貯酒容量,

觀音瓶 又稱“觀音尊”,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間流行瓶式之一,器呈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纖長,線條流暢。康熙朝時景德鎮燒製的瓶式較多,有時瓶、尊在稱呼上不易區分,一般來說,口小腹大者稱之為瓶,以五彩、青花製品較為多見。


荷葉形蓋罐 流行於元代,南北窯口均有燒製。因罐口覆有荷葉形蓋而得名。江西高安1980年出土的青花雲龍紋荷葉形蓋罐,罐體渾圓,荷葉形蓋邊緣有波狀曲折,以蓮杆為鈕,並以鈕為中心用青料繪出旋轉放射狀葉脈紋。

玉壺春瓶 又叫玉壺賞瓶,是宋瓷中具有時代特徵的一種典型器物。流行地區廣,沿用時間長,宋以後歷代各地窯場均有燒製。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裡的淨水瓶演變而來。基本形制為撇口、細頸、垂腹、圈足。它是一種以變化柔和的弧線為輪廓線的瓶類。其造型上的獨特之處是頸較細,頸部中央微微收束,頸部向下逐漸加寬過渡為杏圓狀下垂腹,曲線變化圓緩;圈足相對較大,或內斂或外撇。這種瓶的造型定型於宋代,歷經宋、元、明、清、民國

蒜頭瓶 瓷制蒜頭瓶始燒於宋代,流行於明清,以景德鎮窯製品為多見,品種有青花、五彩、灑藍描金等。 明清景德鎮窯蒜頭瓶有青花、五彩、粉彩、以及藍釉、 醬釉等各種單色釉品種。明嘉靖蒜頭瓶是肩部有堆塑蟠螭裝飾;明成化蒜頭瓶,僅口部作花瓣狀,耳為隨意堆塑;明正德蒜頭瓶,在瓶腹上設出戟;明萬曆蒜頭瓶,趨於簡化,口部已無蒜頭了,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為多見。清代蒜頭瓶的器形趨於輕盈秀美。


花口瓶 瓷器瓶式之一,因瓶口如開放的花瓣而得名,細頸,圓腹,撇足。始見於唐,至宋代較為流行。 宋景德鎮、磁州、扒村、耀州等窯均有燒造,各窯製品的共同點是細頸微撇,不同點在於器物腹部與足部的變化。景德鎮窯青白釉瓷器為腹部長圓,圈足,磁州窯系的白地黑花、三彩,黑釉瓶與耀州窯的製品則為圓腹,喇叭形足。 明、清仍有製作。

膽式瓶 直口,長頸,削肩,腹下部豐滿,器形似膽,故名。宋代哥窯、鈞窯燒造此式,清代景德鎮窯多見,大多為單色釉。葫蘆,故名。南宋龍泉窯創制,元、明景德鎮窯多見,並有四方、六方、八方、上圓下方及扁腹等式。品種有青花、五彩、白釉、黃釉等,有的書“大吉”二字。 古陶瓷中的珍品,大多數是用來給皇家貴族欣賞把玩所用,而不是以實用為主。

天字罐 明成化年間的一種小型鬥彩蓋罐,因罐底無邊欄的青花”天“字而得名。直口短頸,圓肩,鼓腹下部內斂,內挖圈足,附蓋。蓋多平頂微凸,直壁,覆於罐口。腹部多為海馬紋,還有海水龍紋、纏枝蓮紋等紋飾。清康熙、雍正、乾隆均有仿製,康熙朝仿品胎體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質細,釉下可見明顯的旋紋。


象腿瓶 即一統瓶。清代創燒的一種瓷器造型。瓶形為廣口外撇,短頸,肩部寬與口相若,身如直筒狀,平底,造型如粗壯的象腿,所以又名“象腿瓶”。因“筒”與“統”諧音,有“大清天下一統”的寓意。多見於清初順治、康熙兩朝,品種有青花、五彩。

天球瓶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多見青花,以海水龍紋為貴。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名。

橄欖瓶 撇口,短頸,肩、頸部內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體似橄欖,故名。宋代河南登封窯創制,清代仍有燒造,造型略有變化,頸部稍長,勻稱秀美。

蓋罐 即有蓋的罐子,新石器時代有的陶罐已配有專用蓋,如甘肅武威皇娘娘臺出土齊家文化蓋罐,似倒置敞口碗。江蘇南京趙士崗出土的紅陶人物飛鳥罐,蓋似倒置直牆洗。南北朝比較注重蓋鈕的裝飾,宋以後蓋鈕裝飾比較豐富,有獅鈕、玉免鈕、塔式鈕、寶珠式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