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2月1日,咪蒙團隊針對其近期在網上引發的負面影響,通過社交平臺發佈了一則《道歉信》。道歉信中,咪蒙團隊決定“從今天開始,咪蒙微信公眾號停更2個月,咪蒙微博永久關停”,並表示將對自身存在的價值觀問題進行反思整頓。

對此,人民日報點評其為“避重就輕,打擦邊球”。

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不過,對於此前並不知道咪蒙為何人的人,以及不知道《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所引起的爭議的人來說,看了這封《道歉信》想必仍會是一頭霧水的。

01

2019年1月29日,一篇名為《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爆火,這篇首發於“才華有限青年”微信公眾號的文章,講述了一個叫周有擇的人,出身貧苦,憑著努力以全市理科狀元身份考入名校,成為社會精英。從小到大,他有很多次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但因為他一直堅持著一個叫“理想”的東西,而寧願生生錯過。結果,因為貧窮,因為患病,因為無錢醫治,他英年早逝,死後存摺裡只餘下3600.5元,那是他給妹妹攢的學費。

文章一經發表,迅速引起關注和刷屏,很多人在被文章深深感動的同時,也進行了大量轉發和評論。

然而劇情隨後開始出現反轉:有網友指出該文章出現多處時間錯亂、違背常識的問題,質疑文章系作者打著寫實的名義虛構出來的。文中所提省份指出當年該省沒有693分的考生,而且該市當年的理科狀元目前活得很好,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另外阿里巴巴公關部也回應稱兩年升p7的情況不屬實。

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02

提起咪蒙,相信文學愛好者和熱愛寫作的人群都不陌生。中文系碩士出身的咪蒙本名馬凌,1976年出生。做過媒體編輯、作家,任南方都市報深圳雜誌部首席編輯多年,自己還創辦了北京十月初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正是因為這一系列過硬的文學功底,加上她對讀者閱讀喜好的精準揣摩,以及團隊化運作,使得她創辦的“咪蒙”能一直引領微信公眾號風向標:咪蒙所帶領的團隊,幾乎是一個爆款文創造機器,她的公眾號隨便發一篇文章都是10W+。

03

事實上,作為一個自媒體大號,網上針對“咪蒙式毒雞湯”的爭議一直存在。她的文章總能吸引一大批人圍觀和議論,她的文章標題、她的文章尺度、她的文章價值觀導向,一直飽受爭議,“咪蒙式毒雞湯”已經成為一種現象,讀者粉絲爭向閱讀、小白作者爭向學習的現象。

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而這些,正是網絡文章所要追求的效果。比如:《因為胖,我想捅死我自己!》《25歲,名校畢業,年薪35萬,猝死》《“致賤人”》《“田樸珺重新發明了一種女人:獨立婊”》《“嫖娼簡史”》——每一篇文章的標題都很吸睛,而且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再比如此次被封的《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文章中的“寒門、狀元、死”三個極端的詞放到一起,加上感人的內容,想不火都難。只是因為作者在創作中疏漏了一些重要的細節,導致這篇文章迅速爆火又迅速被封禁。

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其實玩過自媒體的人都知道,越是能吸引讀者眼球、越是能引發爭議的文章,所帶來的流量就越大,廣告商們也就越愛這類公眾號。所以,據說咪蒙的微信公眾號一條廣告報價就是80萬,年收入能達到8位數。

咪蒙還被女性網友們封為情感導師,她也一直在其微信公眾號上提及自己和先生的各種恩愛。不料這位人們以為有著恩愛婚姻的導師,先是被網友們曝出她在婚姻中的頤指氣使,後又於2018年9月承認已經離婚。

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04

其實在自媒體寫作群體中,大家對於咪蒙的寫作風格,也是一直是有人追捧有人反對。筆者本人所在的寫作群體中,有一位寫作老師就曾經說過,她看過咪蒙的幾篇文章以後,就再也看不下去了,然後果斷取關。

那位老師認為,作為一名寫作者,要有社會責任感,寫出的文章必須經得起時間考驗,必須對社會有所交待,不能一味地靠出格的標題、打擦邊球、毒雞湯等無底線的操作來吸引讀者眼球。

《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一文從成為爆款到被封禁,歷時不足24小時。這次事件不僅危害深遠,暴露出咪蒙為了吸引讀者眼球而一再不守底線對寫作群體的公信力的損害,也讓人們知道了什麼叫“不作不死”。

05

其實仔細分析一下,本文開頭所提咪蒙團隊的“道歉信”中,只有道歉的詞,卻未發現道歉的實質內涵。沒有就讀者對《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提出的質疑予以解釋,也沒有提到自己的具體認識和反省。有的只是迫於形勢暫時停更公眾號的實際情況。

再說了,反正作為自媒體大號的咪蒙團隊不差錢;反正兩個月後捲土重來的咪蒙團隊又可以大把撈金了;反正人們的記性並不好,兩個月足以讓人們忘記咪蒙團隊的一切負面影響。兩個月後回來,還不是可以繼續大把撈金!

道歉信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咪蒙神話是否會從此落幕?

只是,如果自媒體人人都這般不愛惜自己的羽毛,都像娛樂圈中少數演員那般“可以不要底線,但不能不要金錢”,社會還有什麼希望?

作為肩負文化傳播責任的寫作群體中人,原本應該社會影響力越大,承擔的社會責任也要越大,應該牢牢守住自己的底線,多發出一些能傳播正能量的聲音嗎。而不是先炒作出一點名聲,然後趕緊沒有底線地埋頭撈錢。

作為讀者,我們也應該明白,美好的明天是要靠辛苦的努力和不斷的付出換來的,而不是讀一兩篇毒雞湯就能“能量附體”的。所以,還是讓我們埋頭學習,遠離毒雞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