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思想的精髓是什麼?

晨曦時光


陽明心學最核心的思想到底是什麼?可以用兩個字概括,一是“心”,二是“行”。

這裡有兩個維度,一個是當時的歷史背景,二是對今天的價值意義。

一、核心三句話。從理論上概括,或叫從知識上概括,大家很容易說出陽明心學核心的三句話,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回到當時王陽明的針對性上來看,這些提法主要針對朱熹學說弊端——針對格物窮理沒有重點,王陽明提出“心即理”,針對光在“知”上打轉,提出“知行合一”,這些理念在他晚年概括為更為簡潔的提法——“致良知”。這個時代背景我們要了解,思想要放到歷史裡咀嚼。

二、陽明心學的發揮都在一個“心”字上。心即理,一語道破天機。知行合一,合到哪裡?合到心上。致良知,怎麼個致法?致內心人人具有的良知。“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都是聖人”,甚至延伸出來的人人平等思想,都是基於“心即理”這個大的底層系統來構建的。

三、陽明心學最了不起的思想在“行”字上。陽明心學除了“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句,其實還有一句話亦可作為核心思想,叫“在事上練”。表面看起來,太口語化,沒什麼深度,其實這才是陽明心學最大的貢獻。在當時如此,對今天亦如此。再回到陽明心學的核心理論三句話上來,“心即理也”是底層系統,“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應用、是目標,“知行合一”的關鍵是強調“行”,“致良知”的關鍵在“致”,也是“行”,都指向實踐,用現在話說就是要幹,要在事上練。

四、延展開,甚至可以說整個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就在“行”字上。身心性命之學,不是看書本,不是玩邏輯,是生命體驗,是身體力行,是體證體悟。“行”不一定是幹什麼驚天動的事,用王陽明的話說“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這就是“行”,就是所謂的“工夫”。正因為如此,陽明心學對現代人的人生哲學思考仍然意義重大。

五、學習陽明心學,重點不在書本,不在字裡行間,而在修行,而在體悟。現在很多人學習陽明心學,只在讀那些暢銷書,沒和自己的生命體驗結合起來,是最大的問題。那到底怎麼個修行法,前文已經提過不要離開日常生活,用王陽明禪味十足的詩來說就是:“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 ”

一句話,在“行”中修你的“心”,這就是陽明心學的核心要旨。

陽明心學集儒釋道三家思想的精華,是中國哲學思想的高峰,是中國人的思想智慧寶庫,需要我們持續挖掘,用心體悟。希望以上我的幾點思考對朋友們有用。





櫻桃國學


知行合一是最核心的精髓?錯了。

很多人,包括一些知名學者,都把知行合一列為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但事實上,中年以後的王陽明一直致力於致良知的講學推廣,而把知行合一列為致良知的一個修習過程。認為,知行本來就是一體,不必把它分開,而當初提出知行合一,是因為要區別於當時朱子“先知後行”的流行主張,也是為了讓資質一般的人能夠更好地理解心學。就如六祖惠能的偈子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儒家學派自北宋以後,程朱理學成為當時的主流門派,朱熹認為理在心外,以“道問學”為修養階梯,斥陸九淵的思想太“簡易”。王陽明反對程朱的“先知後行”,主張“知行合一”,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是知的表現形式,是知的補充;他反對程朱的“格物致知”解釋,主張“致良知”,說良知即天理,不學而知,為吾心所固有,不假外求。

所以,致良知,才是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

致良知就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傳習錄》原文記錄王陽明的信說: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r

其實,良知的說法最早來源於《孟子》,其含義是指一種"不慮而知"的天賦道德觀念。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陽明對此加以發揮,並引進《大學》中的"致"字,"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r

據此,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張,以為良知即是天理,從而進一步要求人們首先認識和遵循內心所固有的天理。“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普及到事事物物。即把自己的一切行為和活動都納入到遵循天理的道上來。\r

在孟子的觀點中,有良知,有良能,按此說法還應該有良行,他們是分開的,而在陽明心學中,這些都是合而為一體的,不僅包含了良知,還包含著致良能,致良行的意思。並且上升為天理的最高範疇。

這世界上做任何事,其實都有一套嚴謹的心、道、場、法、術、器系統,只有六者符合邏輯前後一致,最終才會產生好的結果。如果只以賺錢為目標,不管手段,就有巧取豪奪、坑蒙拐騙、行賄受賄等極端方法,但這種方法遲早會把自己賠進去,如果你是為了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不方便為目標的事業,自然會運用更多符合道的法術器,最終是否成功只是時間和機遇問題。一個企業,如果你的事業是“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出發點和方向對了,即使後面再多困難和波折,相信最終一定會有所成就。





咕咚學堂


王陽明心學,可以用三個觀點來概括:1,心即理;2,致良知;3,知行合一。

心即理

並不是王陽明的發明,這個觀點來自‘心學’開創者陸九淵,即象山先生。理,是天理,合起來說是‘心就是天理’或者說‘天理就在我心中’。

心學認為,天理並不在萬事萬物上,而是在自己的心中,就好像盡孝,不是從父母身上去探究,而是要從自己的內心去反省,看自己是否用心盡孝了。



致良知

這是王陽明心學的中心點,來自於王陽明對格物致知的反省和再認識。通過‘為善去惡’的格物,逐步實現內心良知的光明。要區分的是,良知與致良知是不同的,良知只是‘知善知惡’就已經是了,致良知,必須要在心中‘為善去惡’或者在事上磨(也是為善去惡),才能達致。


知行合一

‘知行原是一件事’,知便是行,行便是知,內心澄明,良知光明,就是指“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的良知,認為“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惡為善”、“去人慾,存天理”的工夫。“我今說個知行合一,正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即是行了,發動處有不善,就將這不善的念克倒了,須要徹根徹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潛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幽幽南山客


王陽明將自己的思想總結為“致良知”三個字,簡而言之,陽明心學就是從人的良知出發,通過知行合一的功夫,達到致良知的境界。

一、良知

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知道老人倒地要去扶,知道遇到小偷要去抓。

韓寒《後會無期》中有一句話:“小孩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小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因為人本來就具有知善知惡的本心。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所以大人會看利弊,而不是分對錯。

但是,良知只是被遮蔽,而不是消失,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還是知道對錯的。

王陽明曾做過這麼一件事。有一天,他的手下抓住了一個盜賊,他讓盜賊脫衣服。先脫外衣,後脫內衣,最後只剩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盜賊脫,盜賊就不幹了。王陽明說:你雖然做了賊,但內心還是知道羞恥的,這就是你的良知。

二、知行合一

那麼到底該如何擦乾淨心上的塵埃,恢復自己的本心呢?

王陽明認為,人的本心被慾望遮蔽得久了,第一步就是靜坐體認本心。

在夜深人靜時,靜靜地坐著,摸著自己的胸膛,看看自己的良心在哪裡。

在平日無事時,也靜靜地坐著,仔細想想自己那些為名為利的私慾,想拔除雜草一樣把私慾拔乾淨。

久而久之,人就能見到自己的本心了。

但是,只靜坐是不夠的。這樣容易讓人養成空談心性的毛病,平時誇誇其談,一遇到事情就不知所措了。

因此,第二步就是在事上磨練。

王陽明說,既然人的本心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就應該時時努力去做對的事,不去做錯的事。

這就是知行合一。

比如,你是個醫生,就應該一視同仁地善待所有病人,遇到有人塞紅包,要堅決拒絕。

你是個警察,就應該時時刻刻秉公執法,不因為自己的好惡而對執法對象區別對待。

你是個學生,就要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放在心上,不逃課,不抄作業,努力學習。

你是個老師,就要牢記為人師表,認真教書育人,不搞性騷擾。

……

三、致良知

無論你身處什麼崗位,做什麼工作,都在當下依照良心做事。久而久之,人心上的塵埃就被擦乾淨了,本心也就回復光明潔淨,良知達到了極致,這就是“致良知”。

當然,時時刻刻都依良知做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為了實踐心中良知,王陽明一生經歷了種種艱難險阻,他說:“我的良知之說,是從百死千難中得來的。”

所以,王陽明教人的,是如何做個好人,做個高尚的人。

陽明心學不是成功學,學習陽明心學,你不一定能成功,但肯定能做個好人。

這就是陽明心學的精髓,就是這麼簡單。


夢露居士


王陽明思想的國學文化中的經典,本人愚笨讀王陽明的心學只有一些粗劣的心得,今天與網友們分享交流自己的學習筆記,希望所有喜歡王陽明心學的網友們多多指導交流,現在分享筆記學習心得如下:

王陽明心學的一個核心就是:知行合一,就是“真知”:

什麼是真知?知行合一是什麼意思呢?如本中所說:真知就是,“知”是行動的本心,而“行”是“知”的結果。

比如:我們很多人讀書學習,經常是看似‘知道’其實是“假知”,學而不明,或是學而不行,這種“知”,不是真正的“知”,無法堅持持久的“知”,都是“假知”。

1、人生很多時候都是“假知”:就是一種自我欺騙“本心”的假象

人的‘本心’是對“真知”充滿渴望,就是“每個人的內心都渴望學習和完善自我”,然而,只有10%不到的人是“真知”狀態,就是“真正知道,而且做到”。

比如,很多人喜歡“辯論”,以為自己是“真知”,但其實,“真知”的人不會與“無知”的爭論,“真知”的人會“知行合一”即言行合一,用“行”立“知”,而不是浪費在爭辯上。

2、我們的身邊90%以上的人都是“假知”,這些人濫竽充數地充滿在你的社交圈中,氾濫於你的生命中,你的再多付出都只是得到“假知”

事實上,很多人的答應都是“假知”,說說可以,但內心卻是“無為”更不會“而做”。

打個比方,你的團隊有100個人,你認為很多,但是90%的人處於“無為的假知狀態下”,而你的100%的精力又要分解在這些“假知”的人身上,這時,你就是個失敗者,因為你即無法專注於那極少數“真知”的人,又無法及時發現那絕大多數的“假知”的人。

知行合一不是空談,而是我們身邊的實實在在發生的“成功之道”,90%的人都違背此道,每天看似忙碌,沒有時間,其實都是為了“假知”而進行的一次次的遮掩而已。

比如我總是聽到“我很忙,你沒有時間學習,改天再說”,你會發現不僅今天,每天都是這樣,你也會發現“總是這群人經常說這類的話”,所以,你就應該明白“這些人對於你就是假知”,所說的話只是遮掩而已。

王陽明的核心思想還有:致良知,這也是最重要的思想

我們經常特別是那些中老年人、信佛的人,總談什麼天理和良知,那麼什麼是天理?什麼是良知呢?拜讀王陽明的經典,有所感悟,與大家分享一下:

1、 天理是什麼?王陽明說:“天理就是秩序。什麼秩序?秩序就是關係選近、薄厚之分、同體。

王陽明舉例說明這個過程:比如,我們都優先愛自己的父母、妻兒、兄弟、然後是自己的知近朋友,這就是關係有遠近,這就是天理,這道理很簡單呀,你連父母、老婆孩子都不愛,你還有什麼天理呢?

王陽明又舉了個形容的生活舉例,比如人們愛動物會比植物更優先些,人們會優先愛自己的寵物,而後才是大自然的動物,但如果說有的人愛自己比愛自己的父母更多,更優先自我,這就是“良知被遮蓋”了。

2、什麼是良知呢?良知就‘本心’和“外心”。什麼意思呢?就是人的“本心”總是依靠於“本能習慣即慣性”,而“外心”最常見的就是“恪物”,就是激發自己的警醒,就是自己的醒覺之心,反思之心、敬畏之心。

我們會發現這種情況吧,有些人和你相交,起初因為你的價值,直白說就是“想利用你”,但是後來呢,因為一件小事,就出現“站街罵娘,潑婦罵街”這種情況,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本心”所致,即這種本心只是依靠於自已的“本能反應,而沒有反思之心。

絕大多數人的“良知”都是依靠自己的本能反應。沒有良知,就沒有天理,天理由良知決定,不同的良知,對天理的平衡也不同。

3、成功的人是“控制自己的本能反應”,行事不依賴於自己的本能反應,而且通過“恪物”,反思自己的言行,處得警醒自己,提升自己的醒覺能力:“隨時知對錯,但對錯早已不重要”的靜心狀態,這種人就是高人,也是真“良知”之人。

發現一個社會現象,經常有些人手拿佛珠,唸唸有詞,這種“恪物”讓外人看著就是有“良知”的人,但是王陽明說“如果一個人真的醒覺,就不會處處依靠‘靜坐’‘恪物’‘唸經’這些形式,”事實上越是依靠這些外在的表現,就越表明這個人“不放心”。

什麼是‘不放心’呢,就是缺少醒覺,依靠本能反應,越多的恪物都是“缺少內心之道”,很多人是說一套,幹一套,變臉比翻書還快,天天良知、道理、天理掛嘴邊,就是不幹一件人事,這種的危害比一個惡人還要惡十倍。

對於王陽明和心學是我們一生都需要深刻研學的,每每反思自我,深夜難眠,努力的“言行合一”一直在修行,反思覺察自我,以上分享只是如同我的學習筆記一樣,若有不認同者,請勿見怪,可以指導交流。若有某一句話對你有價值,也請關注我,感謝你的分享。

今日頭條孫洪鶴,創業教育、品牌營銷專家、創投專家《創業五部寶典》主編,互聯網暢銷著作〈風口〉聯合主編,知名策劃人,更多的實戰分享請關注我今日頭條動態,也歡迎大傢俬下交流,如若認同請幫忙分享轉發。


孫洪鶴


陽明的《傳習錄》真的建議不論是學文學、歷史、哲學還是喜歡讀書的朋友,都好好看一看。語錄體比較好讀,且語言也較淺顯。讀懂王陽明就能對明代“心學”甚至是有明一代思想都能有一個大體上的掌握。

王陽明學說最重要的三個部分: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無理。這篇文章將為你一一介紹。(這個話題很久之前就想寫了,今年浙江高考作文就涉及知行合一。)

01

心外無理

<strong>

<strong>

在陸象山“心即理”基礎上,陽明則更提出“心外無理”:“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陽明的“理”與朱熹的“理”有不同。朱熹的“理”不僅是指道德倫理,還指物理;而陽明的理不包含“物理”。

弟子徐愛就指出了朱、王之間的不同:“朱子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似與先生之說相戾。”陽明回答說:“於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體,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然亦未嘗離卻事物,本注所謂‘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者得之。”朱熹的“事事物物皆有定理”含有事事物物都具有自身規律、自身特點的意思,而陽明則把它理解為“至善”與“義”,就只剩下道德內容了。他更進一步解釋“理”雲:“理也者,心之條理也。是理也,發之於親則為孝,發之於君則為忠,發之於朋友則為信,千變萬化至不可窮竭,而莫非發於吾之一心。”此“理”與朱子之“理”已經相差萬里了。這說明王陽明的學說更傾向於懸擱宇宙論,而專力去建立“心”與“理”的合一。

陽明的“心外無理”“心外無物”思想曾經被人當作主觀唯心主義的典型表達而受到批判。這裡其實存在著很大的誤解。王陽明並沒有探討宇宙本源的興趣,他是從引導人們走向儒家的倫理道德的指向上提出這個觀點的。他說“心外無物”不是說宇宙萬物來源於人心,或者說離了人心,宇宙萬物就不存在了。而是說獨立於人的心靈之外的外物對人來說是沒有意義的。他說的“心外無物”的“心”實際上是很具體的個人之心,比如他說:“今看死的人,他這些精靈遊散了,他的天地萬物尚在何處?”死去的人就失卻了“他的”天地萬物,而並不是說天地萬物就此湮滅。從人“成德”的角度講,沒有進入我的“心”的事物對我來說是無意義的,與不存在等同。因為人的“德”只能施於我所知道的事物身上,只有我所接觸的事物,才存在如何對待它的問題。“南鎮論花”表達的就是這一觀念。

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傳習錄》下)

另外,陽明的“心外無物”之說還有一層意思,是說沒有了人心的靈明,天地萬物便無法呈現它的意義:

先生曰:“你看這個天地中間,甚麼是天地的心?”對曰:“嘗聞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麼做心?”對曰:“只是一個靈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間,直至有這個靈明。人只為形體自間隔了。我的靈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仰它高?地沒有我的靈明,誰去俯它深?鬼神沒有我的靈明,誰去辨它吉凶災祥?天地鬼神萬物離卻我的靈明,便沒有天地鬼神萬物了;我的靈明離卻天地鬼神萬物,亦沒有我的靈明。如此便是一氣流通的,如何與他間隔得?”

人心使天地鬼神萬物成為被思考的對象,人心給這些自在之物賦予了意義。顯然陽明認識到,沒有人的靈明,天、地、鬼神、萬物照樣是存在的,但沒有人的靈明,它們的存在就無法被感知,它們的意義就沒法展現出來,也就相當於不存在了。這才是陽明“心外無物”的真意。陽明如此立論是有其現實的針對性的。“諸君要識得我立言宗旨。我如今說個心即理是如何?只為世人分心與理為二,故便有許多病痛。如五伯攘夷狄,尊周室,都是一個私心,便不當理;人卻說他做得當理,只心有未純,往往悅慕其所為,要來外面做得好看,卻與心全不相干。分心與理為二,其流至於伯道之偽而不自知;故我說個心即理,要使知心理是一個,便來心上做工夫,不去襲義於義,便是王道之真,此我立言宗旨。”

<strong>

02

致良知

“良知”二字合在一起連用,最早來自《孟子·盡心上》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提出的“良知”概念裡,強調有二:第一,良能是不需要主動學習就有的能力,這種能力與吃、喝等為滿足生理需求的本能不同,是為了求得仁、義等道德而具有的本能;孟子的哲學裡認為,德性可以使人祛除一切外界的利慾和誘惑,讓人能自由地去做真正意義上道德的事,第二,良知,就是人在做一件事情時,對那件事是否道德進行評判,那件事是善是惡,你的良知都會告訴你。孟子認為,良知同樣與生具有,不用思考就知道,但與吃喝等生理需求的知不同,是對善惡是非觀念的判斷。孟子對“良知”的詮釋,發揚了他的“性善論”,所以他認為人之所以行道德之事,是因為人有良能、良知。

王陽明的“良知”學說上承孟子,他是孟子後最關注的“良知”概念的人。王陽明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其哲學思想影響了明代以後無數哲人及無數地區,而“良知說”又是其哲學概念中的核心。所以討論陽明學說對“良知”的再詮釋與繼承,是很有必要性的。

陽明對良知的定義是“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陽明沿用了孟子良知概念裡的“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強調良知是人本性的東西,不需要思考就知道,不需要學習就有這種能力,自然而然,在人的心中。“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這是陽明學中對良知的另一處詮釋,在後文會用到孝敬父母這個例子舉例。王陽明認為,良知和天是一體的。“天,良知一也”在王陽明的“一元論”哲學裡,沒有物質精神之分,沒有主體客體之分,良知與天即一體,天下無心外之物。由此,在王陽明這裡良知、心、天成為了三位一體。

王陽明認為“良知”是心的本體狀態。“良知即是未發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動之本體,人人之所同具者也。”王陽明解釋,“中、寂、公”沒有完全實現,是因為有私慾和外物干擾了本心,使人無法發揮自己的良知。因此,我們能知道,陽明的良知和命題性知識是一定有區別的。在學習命題性知識的時候,人往往會帶有私慾和功利性的目的。比如說,為了考試,為了個人前途,即使是純粹對於知識的渴求,也是私心的。

但王陽明不只重視良知這個概念,更是強調“致良知”這個將良知擴大的行為,他說 “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講明?良知本是明白,實落用功便是。”良知人人都有,但很多時候被矇蔽起來,我們就需要去除私慾,在“行”的過程中,自然就做到了“知行合一”。他認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這樣看來,陽明更強調“知行合一”中“行”的一面。

<strong>

03

知行合一

知行問題是中國學術史上一個古老而又常新的話題,許多先賢對此都有自己的見解。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知行問題上對朱熹的“知先行後”說持批評態度,提出了“知行合一”思想。他認為:“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知行如何分得開?”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主要著眼於道德觀念與道德修養的密切結合,其目的是把“知”即意念也當作最初的“行”,使人們對“不善的念”不掉以輕心,即“不善的念”在內心剛產生時,就要把它“克倒”。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是以“心即理”為理論前提的,他把“知行合一”與“心即理”之說聯繫起來,“知行合一”也就是他所謂的“致良知”,“良知”是知,“致”是行。具體而言,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在三個方面的論證具有自身獨特價值。

“知行之體本來如是”,即知與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王守仁強調,知行合一“又不是某鑿空杜撰”“知行之體本來如是,非以己意抑揚其間,姑為是說以苟一時之效者也”。在他看來,將知行作為一個整體並不是為了達到一時目的而任意瞎說的,而是知行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如何分得開?”他舉例說,“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稱他知孝知弟”,一個人只有已經孝敬父母、敬愛兄長,才稱得上真正知道孝與弟的含義。也就是說,知必須通過行才能知,行必須通過知才能行。知而不行,其實不算真正知。王守仁還把“知行本體”與“心之本體”聯繫起來:“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既然“知行本體”就是“心之本體”,那也就是“自然會知”“不假外求”的良知。也就是說,“知”是“良知”的自我體認,“行”是“良知”的落實。

“知行原是兩個字說一個工夫”,即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在強調知與行就是一個整體的基礎上,王守仁進一步指出知就是行、行就是知。他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凡謂之行者,只是著實去做這件事。若著實做學問思辨的工夫,則學問思辨亦便是行矣。”這是強調知指導行、行實踐知,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結果。這裡提到的“學問思辨行”,就是《中庸》提出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王守仁用一個“做”字把前四者都納入“行”的範疇。他的理由是,行離不開知,因為“若行而不能明覺精察,便是冥行”;同樣,知也離不開行,因為“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這就是“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離”。知行是一事之兩面,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覺悟理解的方面叫做知,切實用力的方面叫做行,兩者是不能分開的。

“知行之合一併進”,即知與行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在朱熹、陳淳等人的著述中,偶有提及“知行常相須”,後來也有一些學者對此加以發揮。但是他們所說的“相須”“並進”還是把知與行作為兩個主體。王守仁的“知行之合一併進”則把知與行作為一個主體,明確指出:“知行之合一併進而不可以分為兩節事矣。”王守仁“知行之合一併進”論,其理論根源就是他強調的“心理合一”。在“心理合一”理論指導下,他認為“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王守仁還援用一些為生活實踐所證明了的經驗常識來論證他“知行之合一併進”的作用。如“路歧之險夷,必待身親履歷而後知”“學射,則必張弓挾矢,引滿中的;學書,則必伸紙執筆,操觚染翰”,也就是強調不論走坎坷的道路,還是射箭、寫字,都必須親身經歷才能有切實體會。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是基於對朱熹“知先行後”說的批判而提出來的。朱熹的“知先行後”說揭示了知與行這兩個階段,卻有割裂二者之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彌補了朱熹“知先行後”這一缺陷,強調了二者的統一與聯繫,這為後世知行觀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益啟迪。

王陽明十大語錄

1、“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故事背景:

1483年,王陽明在北京的私塾讀書。有一天,他一本正經的問老師:“何謂第一等事?”這話的意思其實就是問,人生的終極價值到底是什麼?

他的老師吃了一驚,從來沒有學生問過他這樣的問題,他看了看王陽明,笑笑,又思考了一會,才做出他自認最完美的回答:“當然是讀書做大官啊。”

王陽明顯然對這個答案不滿意,他看著老師說:“我認為不是這樣。”

老師不自然地“哦”了一聲:“怎麼?你還有不同的看法?”

王陽明誇張地點頭,說:“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2、“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故事背景:

有一年春天,王陽明和他的朋友到山間遊玩。朋友指著岩石間一朵花對王陽明說,你經常說,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天下一切物都在你心中,受你心的控制,你看這朵花,在山間自開自落,你的心能控制它嗎?難道你的心讓它開,它才開的;你的心讓它落,它才落的?

王陽明的回答很有味道:“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3、“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

故事背景:

他在一座寺廟中看到一個枯坐的和尚。據知情人透露,這個和尚已不視不言靜坐三年。

王陽明笑了笑,就繞著和尚走了幾圈,像是道士捉鬼前的作法。最後他在和尚面前站定,看準了和尚,冷不防的大喝一聲:“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甚麼!終日眼睜睜看甚麼!”這句話就是傳說中禪宗和尚的禪機。所謂禪機,就是用含有機要秘訣的言辭、動作或事物來暗示教義,讓接收方觸機領悟。

不知是王陽明的禪機觸動了和尚,還是王陽明的大嗓門驚動了和尚,總之,和尚驚慌的睜開眼,“啊呀”一聲。

王陽明盯緊他,問:“家裡還有何人?”

和尚回答:“還有老母。”

“想念她嗎?”

和尚不語。一片寂靜,靜的能聽到和尚頭上的汗水流淌的聲音。最後,和尚打破了這一死寂,用一種愧疚的語氣回答:“怎能不想念啊。”

4、“我以落第動心為恥”

故事背景:

故事背景:1496年,他在會試中再度名落孫山。有人在發榜現場未見到自己的名字而嚎啕大哭,王陽明卻無動於衷。大家以為他是傷心過度,無法動用悲傷的表情了,於是都來安慰他。

他的臉上略過一絲滄桑的笑。他說:“你們都以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

5、“光不僅在燭上”

故事背景: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的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的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相當沮喪。王陽明指點他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的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6、“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故事背景:

1528年陰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

弟子回答:“青龍鋪(今大餘縣青龍鎮赤江村)。”

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

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

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

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

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

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的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

周積無聲的下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噝噝的呼吸聲。

王陽明用他在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展現了一個微笑,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7、“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麼?”

故事背景:

關於“盜賊也有良知”這個論點,王陽明並非信口開河,而是有事實依據。據說他在廬陵擔任縣令時,抓到了一個罪惡滔天的大盜。這個大盜冥頑不靈,面對各種訊問強烈頑抗。王陽明親自審問他,他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架勢說:“要殺要剮隨便,就別廢話了!”王陽明於是說:“那好,今天就不審了。不過,天氣太熱,你還是把外衣脫了,我們隨便聊聊。”大盜說:“脫就脫!”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天氣實在是熱,不如把內衣也脫了吧!”大盜仍然是不以為然的樣子:“光著膀子也是經常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又過了一會,王陽明又說:“膀子都光了,不如把內褲也脫了,一絲不掛豈不更自在?”大盜這回一點都不“豪爽”了,慌忙擺手說:“不方便,不方便!”王陽明說:“有何不方便?你死都不怕,還在乎一條內褲嗎?看來你還是有廉恥之心的,是有良知的,你並非一無是處呀!”

8、“你看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故事背景:

有一天,那個個性極強的王艮出遊歸來,王陽明問他:“都見到了什麼?”

王艮以一副異常驚訝的聲調說:“我看到滿街都是聖人。”

我們應該注意,王艮這句話別有深意。王艮來拜王陽明為師前就是狂傲不羈的人,拜王陽明為師後,也未改變“傲”的氣質,王陽明多次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王艮不相信。他始終認為聖人是遙不可及的,所以他說的“我看滿街都是聖人”這句話,是在譏笑王陽明的言論:“你瞧,那些在大街上的凡夫俗子都是聖人,我怎麼就不相信,天下會有這樣多聖人啊。”

王陽明大概是猜透了王艮的心意,於是就借力打力:“你看到滿大街都是聖人,滿大街的人看你也是聖人。”

王艮尷尬的一笑:都是聖人。

王陽明點頭說:對!人人都是聖人,誰也不比任何人差。

9、他一疑,事就成了。

故事背景:

王陽明的這個計謀用兩個字就可以概括:造假。他偽造了各種迎接正規軍南昌的公文,在這些公文中最耀眼的就是正規軍的人數,粗算一下,大概有十萬人。公文中還聲稱,約定在本年六月二十日合圍南昌城,二十一日發動拂曉總攻。在另外的公文中,王陽明“回覆”說,不要太急躁,為了避免重大傷亡,攻城是下策,應該等朱宸濠出城後打殲滅戰。

他還偽造了答覆李士實和劉養正投誠的書信,在信中,他對兩人棄暗投明的態度表示深深的欣賞,並且答應兩人,在平定朱宸濠後會給兩人升官發財的機會。他再偽造朱宸濠手下指揮官們的投降密狀,讓人去和平時與朱宸濠結交的人相談,在會談結束後故意把這些公文遺落。自然,這些偽造的公文統統都到了朱宸濠手裡。

有地方官員對王陽明這些造假計謀不以為然,他們問王陽明:“這有用嗎?”

王陽明不答反問:“先不說是否有用,只說朱宸濠疑不疑。”

有官員不假思索的回答:“肯定會疑。”

王陽明笑道:“他一疑,事就成了。”

10、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故事背景:

有弟子問王陽明,用兵是不是有特定的技巧(用兵有術否)?王陽明回答:哪裡有什麼技巧,只是努力做學問,養的此心不動,如果你非要說有技巧,那此心不動就是唯一的技巧。大家的智慧都相差無幾,勝負之決只在此心動與不動。

王陽明舉個例子說,當時和朱宸濠對戰時,我們處於劣勢,我向身邊的人發佈準備火攻的命令,那人無動於衷,我說了四次,他才從茫然中回過神來。這種人就是平時學問不到位,一臨事,就慌亂失措。那些急中生智的人的智慧可不是天外飛來的,而是平時學問純篤的功勞。


一往文學


作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聖人,王陽明是很多人崇拜的對象,越來越多的人對他的思想感興趣。那麼,作為一代大儒,王陽明思想究竟有何神秘之處,其精髓又是什麼呢?


其實,作為心學的創始人,王陽明思想的精髓處恰好就在心學上。你知道“心即理”嗎?知道“知行合一”嗎?瞭解“致良知”嗎?如果都知道,說明你已經接觸到心學思想的精髓。

先來講講“心即理”。心即理是陽明心學三大主要內容中的第一內容,也是陽明心學的根本觀點,其目的就是教人用本心去看待世界,去感受世界。首先必須認識到一點,王陽明所認為的“心”,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心臟器官,而是指人精神意識和行為方式的主宰。王陽明認為,沒有必要將天理與人心分開,因為天理就在心上,故尋求事物的理,只需在自己的本心上求,無需多此一舉去外界尋求。


第二點就是“知行合一”,也是陽明心學的第二內容。所謂的知行合一,簡單來講就是對內心想法的實踐。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王陽明在這裡的所說的“知”並不是普遍意義上的“知識”,而是指良知良能,也就是良知。王陽明希望世人都能夠做到,心理合一,言行合一,按本心的想法來做事,按心中的道德標準來做事。


最後一個就是“致良知”,這是陽明心學的第三內容。王陽明將良知定義為天理,是最善、最光明的需求。他認為,人人都有慾望,但選擇去實現什麼樣的慾望卻是很講究技巧的。一個有良知的人,他必定會摒棄私慾,去實現大家都想實現的“公欲”。所以說,“致良知”的真正目的其實就是,不斷地向至善的道德本體迴歸。要想 “致良知”,我們就要學會切切實實地依循良知,用良知去為人處世,並將其推廣擴充到世間萬物。


因為最近在聽關於陽明心學的音頻,所以我主要談的還是心學方面的內容。但王陽明畢竟是大儒,他的思想不只是有自己創立的心學,還涉及了儒學,國學多方面的內容,所以要想全面理解陽明思想,一定不能忽略掉這兩個部分。之前在xi ma la ya FM上聽過一個叫“王陽明心學、儒學、國學三重奏”的音頻,就涉及了心學、儒學、國學三個方面的內容,大家可以去搜來聽聽。


以上就是我對王陽明思想一些見解,在你心中王陽明思想的精髓又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下方留言一起交流。


NiYiJie


我告訴你,個人淺見,王陽明思想最大特點,就是教你做成功的人,做成功的事,千言萬語歸為一句話:知行合一。

一個人要成功,無論是打工的,還是做老闆的,做老師的或做領導人的,必定要從做事這一項下工夫的,這就是行,而行不是無頭緒無目的無方向的,知就是我們的行動指南,是我們行事的動力,是我們行事的理論基礎,無頭緒無目的無方向的行是不會成功的,下面我將系統為您講述。

l、心學只是代名詞,是很廣泛的概念。王陽明的心學與儒家、道家及其它學說皆有關係,不過比他們主動積極,比較入世講究行的功用。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將一些精神類型的思想類型的學說姑且歸類為心學範疇,代名詞:心學。

2、以物質為基礎的所有學說為科學,也是我們生產生活的基礎和手段。

3、一切以人與人之間產生的各種形式姑且代名詞為人學。比如老闆與員工,上級與下級,家長與孩子,老師與學生,同事與同事等等,這人與人的問題是最難處理的,老闆對企業人員的安排人員的調配,員工對老闆的認可及服從等等,也就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學問,簡稱:人學。

而企業的管理,或一項工程的開工、施工過程,從原材料到產品,從平地變成高樓,凡此種種離不開有效的組織規劃,產品或工程的生產施工預案方案等等,凡是以實際生產為手段的我們把它簡稱為:事學。

心學、科學、人學、事學。這四門學問幾乎貫穿每一個人,只是古人對科學這一門有缺乏,我們的工業革命比西方晚,所以才造成落後捱打的局面。在實際生活中一定要堅持科學發展觀。

現在開始推理:

首先你必須是有科學知識或科學立場的,並且你也有相對的心學上面的修養,哪怕是宗教信仰,這並不矛盾,這樣的你首先俱備了相應的理論基礎或思想基礎,這是你行動前的有力的武裝支持,接下來,現在的你的角色無論是員工、老闆、領導者乃至一般的人,肯定要從事某一工種,某一項事業,一項工程,你是實施當中的一員,第一個面臨的就是人際關係處理,人員安排使用,員工與員工之間協調等等問題,你與同事你與上級之間的關係處理,這裡要講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處理是要講手段的、權謀的,不光是企業規章制度的問題,你必須有足夠的能力會組織會管理有人緣,要儘可能讓上級信任你,同事認可你,下級服從你,也就是你能鎮得住場拿得了勢,上下都能玩的轉,否則你拿不人還怎麼行事,這是行事的必備條件,你做老闆老總也好,做皇帝也好,是必須要有心機權謀,變通方法,剋制手段,這個是人學當中的利害並共生的方法,當然這是內術,是個人的內家功夫,不可明言的,當然心學或道德等學說是可以外用裝門面的,但內用也行,修身養性嘛,

下面要講的就是做事了,也就是行,知行合一的行,這做事是最主要的,只有把事做好了並且成功了,才能夠體現你的價值,無論從事哪一行,教書育人的把教育事業搞好了,像孔子不光是思想家也是大教育家,袁隆平搞水稻成了糧食方面科學家,馬偉明國防軍工方面的科學家,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等等他們成為大企業家,他們都是從做事這一項入手下工夫做成功的,如果你一事無成,怎麼體現你的成功,哪有一事無成卻成功的人?

當然也有做事成功的老闆,會說我就是做事認真,並沒有你所說的那麼多的理論武裝,是的,其實在你做事的時候,你所堅持的內在動力你不怕失敗不怕艱苦就是你的思想武器,只是你不覺得而已,所以有的老闆在成功後反而去尋找一些思想方面或心學方面的東西,其實這些東西你一直就有的。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各自獨特的經驗,但無論你多麼的有思想有理論有學問,都必須用行動通過做成事情來證明你的價值,成功不一定是戰功、政績,你創辦了企業、開了家飯店、修車行,都是一項事業,就是在家裡寫文章也能成為作家,成功不光是建功,立業也是成功,立言也是成功,但一定是把你所從事做的這件事做成功了,你也就成功了。

對不起大家,我沒有從書本上或王陽明的書本去解釋他的精髓,我只是從我個人自身的感受寫出這此,雖然我不能算非常成功,但是也算是小小成功吧,只要認真做事,不怕吃苦,多動腦筋,大家都能成功的,讓思想和知識武裝我們的大腦,用實防行動去做事,親愛的兄弟姐姐們,向我們成功的方向前進吧!


風平浪靜143070189


看了不少精彩的回答,很贊。

說一下個人的理解。

首先認為,王陽明對當時儒釋道三家都進行了深入地學習研究,甚至實踐,比如打坐修禪等。性格如此,比較較真。(對兵法也進行了學習實踐),因為不滿當時儒釋道三家亂象,才獨創心學一家。

個人認為非常偉大,對比過《阿毗達摩論》,覺得心學表達很接近原始佛教的意思,超讚!

中文文字的概念的是模糊容易引起誤會的。

討論之前,先必須定或說明理解。

“知”本來是從儒家的“格物致知”引出的,但概念不同。

這個知,是心學的基礎,是需要修練的,就是對自己念頭時時反觀。很少人能做到知,或者說偶爾做到。這是整個心學的基礎,也是最不容易的。

有了知的基礎,才有良知。良知是對反觀念頭之後的善惡判斷,知道好壞。良知是知的進一步。

(致良知,這個致,我猜測是要達到的意思)

良心,是良知的下一步。內心知道好壞之後,從善去惡,那麼就是良的心,否則就是不良的心。比如:你想抽菸,沒發現抽菸不好,習慣了,這叫“無知”,覺得抽菸不好,這叫良知。“不好又如何,照抽”,這叫“沒良心”,“哦,抽菸不好,不抽了”,這叫有良心,有良心的表現是行為與良知一致,這叫“知行合一”,知行合一,這個“合一”是指時間的一致性,行為是按良知來遵循的,同一時間發生的,行為的時有良知在反觀在判斷,在道家,這叫有德,在心學這裡叫有良心或知行合一。

~~~~~~~~~

王陽明四句教是:

無善無噁心之體——心本身沒善惡之分

有善有惡意之動——但知之後,有善惡意之別

知善知惡是良知——觀分善惡的是好的知,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連接儒家的起點

以上否定了儒家的性本善或性本惡的理論之爭。

有知到良知,這是佛家思想重要理論(詳見《阿毗達摩論》),同時也與老子的《德經》對上。然後又從儒家當是最大的概念之爭“啥是格物,怎麼樣格”,當時好多大儒都無法回答。

心學,是很了不起的成就,應該發場光大。


帶你一路玩


對於任何一種思想性東西,其實不同的經歷閱歷會有不同的理解,王陽明思想也是一個體系,也包括了怎麼認識事物,怎麼看待事物,怎麼對待事物,怎麼處理事物。

一下則完全個人見識下的個人理解:

心學主要關鍵詞:心即理,立志,致良知,知行合一。

四句教是另一方面對心即理方面的另一角度闡述。

心即理:

這其中就包含著怎麼去認識事物的思想。事物雖然客觀存在,事物本身也具備事物本本質的存在,但是人怎麼去看待事物呢,由我心決定,我心所對事物的認知不一定是事物的絕對本質,但是自己將事物融入生活,則是受自己心裡對事物的那種認知決定。當然往高境界裡理解心即理可以認為這是人心對事物本能的認知,可是現代社會節奏變快,對於實用來說,可以簡化理解更容易更實用。

立志:

缺乏方向的努力純屬白費力氣,沒有目標就無所謂成就了。

致良知:

良知是什麼呢?很難解釋,本能反應麼?還是一種善良?可是什麼才是善良?在今天制度化社會里,個人覺得可以寬泛地理解,良知的底線是不違背法律。當然底線不是全部,作為追求修身養性之人,應該追求更高的良知境界,要更懂得舍而非取。

為什麼要這麼理解致良知,因為現在社會制度下,各種關係牽扯一起非常複雜,追求自我實現的成就感是值得尊重的,而人性對物質的貪婪也是本質之一,即使自己能控制也許身邊朋友不能,那是要同流合汙還是去舉報還是可以把認清現實只要自己不貪婪保持沉默,而把眼光放到自己更長遠的目標上?王先生經過龍場悟道後,也跟權奸們合作過,為了實現更務實的目標,有些東西只能暫時放下,保證此心光明為第一要點。

知行合一:

對於實用學問角度,這點比較好理解,確立志向,有了目標,那就為實現目標去行動,行動裡學習所需要的知識,有了知識則要立即投入到行動裡運用,而運用過程一定會積累到相應經驗,也就是知識之一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