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開國皇帝-李淵

唐高祖李淵(566年4月7日-635年6月25日),字

叔德,隴西成紀人,唐朝開國皇帝及奠基者,在位8年,由618年6月18日-626年9月4日 ,玄武門之變後不久禪位於唐太宗,稱號“太上皇”。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

據《舊唐書》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於長安,太宗在貞觀八年三月甲戌(初二)上壽,推其應為天和元年三月初二(566年4月7日)生。據《冊府元龜》記載,李淵以北周天和元年十一月丁酉(566年12月21日)生於長安,似有誤。父親李昞,北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唐國公。李淵七歲,父親去世,李淵世襲為唐國公。

581年,隋文帝逼迫北周靜帝禪讓,李淵任千牛備身(皇帝的禁衛武官),因與皇室的姻親關係,589年隨隋文帝滅陳,後累任譙、隴、岐三州刺史,滎陽郡太守。604年,隋文帝駕崩,遷樓煩太守,隋煬帝大業元年(605年)遷殿內少監;大業二年,除鄭州刺史[3];大業九年(613年),遷衛尉少卿。是年隋煬帝徵高句麗,李淵在懷遠鎮(今遼寧朝陽附近)負責督運。楊玄感之亂,煬帝詔李淵為弘化留守,知關右諸軍事。可見李淵與隋朝宗室關係密切,參與了朝廷的眾多大事,他也趁此機會招納人才,引起煬帝猜忌,李淵懼而以酗酒、受賄等行為“自汙”。

大業十一年(615年)李淵任山西河東郡慰撫大使。大業十二年(616年)升為右驍衛將軍。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遷太原郡留守,7月殺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打著勤王定亂,迎回隋天子的旗號正式開始於晉陽縣起兵。晉陽起兵即得到李氏宗族及姻親的響應。他一邊招降叛軍、流寇,一邊派親族迅速進兵,並且藉助突厥始畢可汗的500騎兵進攻隋大興城,於12月攻克。

他擁代王楊侑做傀儡皇帝,遙尊隋煬帝為太上皇,受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大丞相,進封唐王,不久進位相國,加九錫。

義寧二年(公元618年6月18日),隋煬帝在四月被叛軍所弒後,李淵逼迫隋恭帝禪讓稱帝,建立唐朝,隋朝滅亡。李淵開始著手消滅其他原隋朝領土上的諸侯、軍閥,開展唐朝統一戰爭,他的兒女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和平陽昭公主的征討下,用了七年時間,先後消滅薛仁果、薛舉、李軌、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蕭銑、杜伏威和梁師都等割據勢力。

最後一個梁師都是在貞觀二年(628年)被平定的,此時他早已經將皇帝位讓給兒子李世民了。同時他又利用東突厥和西突厥之間的分裂,維持了北部的邊界,這是他有力量能夠奪取中原的主要條件(參見唐與突厥的戰爭)。

在官制上李淵於武德七年(624年)頒佈了唐的官僚制度,基本使用了隋的制度。在農業方面他於武德七年(624年)頒佈均田制;對稅捐他也做了調節,減輕了受田農民的負擔。在法律上他廢棄了隋煬帝的許多苛政,頒佈了武德律。李淵對唐朝的措施,為唐太宗“貞觀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高祖在位期間,沒有能儘早確立及處理好繼承人問題,雖然他一早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他眼見皇太子李建成與各兒子明爭暗鬥,他卻一再縱容,圖讓眾子互相制衡並未加以控制,同時李世民擁護者眾多,導致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間的矛盾激化。

最終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殺,李世民的軍隊控制了長安,聲稱二人系作亂伏誅,加上群臣的支持和擁戴,李淵被迫將軍國大事交由李世民處理,而李建成、李元吉不但被追廢為庶人,諸子也遭誅殺,皆除宗籍。

三天後,高祖立已掌握實權的李世民為皇太子,三個月後更將帝位內禪給李世民,自己退位為太上皇,貞觀三年,移居弘義宮。

貞觀九年五月初六(635年),李淵去世,享年六十九歲。死後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諡號為神堯皇帝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根據《舊唐書》和《新唐書》,兩者都聲稱李淵是受到兒子李世民的唆擺才起兵反隋。根據這兩部史書的記載,李世民通過裴寂把李淵引進隋煬帝的晉陽行官,灌醉了李淵,使得李淵酒後與宮女發生關係,迫使李淵起兵。

反隋應該是李淵本人的意思。孟憲實認為無論從政治影響、軍事經驗、經濟實力還是從社會地位來比較,李世民都無法與李淵相提並論。即便是有人願意結交李世民,也是因為看重了李世民背後的李淵。李世民要結交那些非法的豪傑大俠,沒有背後李淵的政治經濟資源幾乎是不可能的。晉陽起兵的歷史真相是,以李淵為首的軍事政治集團,看到隋朝大勢已去,於是開始謀劃奪取最高權力。這個集團的核心人物當然是李淵,作為李淵的次子,李世民不過是李淵手下的一員得力干將而已。因為父子關係,李淵信任李世民,李世民很早就參與了晉陽起兵的謀劃,並且承擔某些具體任務。但是,只有李淵才是主謀,這個地位任何人都無法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