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衡山有好茶 唐代為貢品宋代遠銷海外 探祕湖南南嶽雲霧茶


南方的春天,最香莫過於茶香。一杯春茶泡下去,無與倫比的縷縷清香進入五臟六腑。嫩芽漸漸沉入杯底,猶如把春天縮微在眼前。

南嶽衡山,中華五嶽中唯一地處南方的敕封之嶽,也是五嶽中唯一產茶的山嶽,以雲霧茶享譽世界。南嶽衡山,逶迤綿延800餘華里,主峰祝融峰,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境內,海拔1300.25米。南嶽衡山林壑幽深,古木參天,氣候溫和溫潤,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山上一年有280天雲霧繚繞,最適宜茶樹生長,因此故名南嶽雲霧茶。南嶽衡山的雲霧茶,與貴州貴定、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和普陀所產雲霧茶齊名,被列入中國五大雲霧茶。

據說,南嶽雲霧茶與炎帝神農氏有關。相傳在遠古時期,有一天作為部落首領的炎帝神農氏看到一隻長著紅色羽毛的朱鳥,嘴裡叼著一根九個穗子的禾草,在天上不停地搖動著稻穗,剎那間,群鳥上下翻飛爭食穗粒。神農心想,要是人間有這樣的穗粒,百姓就不會餓肚子了。於是他朝著朱鳥追了過去,一直從北方追到了南方。


在浩瀚的洞庭湖邊,炎帝將隨身帶著的神鞭揮向朱鳥,鞭及鳥落,穗粒撒滿大地,江南由此長出了綠油油的禾苗。朱鳥則化成了一座大山,綿延八百里,植被豐茂。這就是今天的八百里南嶽衡山。從此,炎帝的足跡遍佈衡山一百零八峰,他“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被後人視為茶祖。因此,南嶽衡山又被稱為茶的故鄉。

南嶽雲霧茶,約始於西漢末年,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南嶽雲霧茶古稱嶽山茶,唐代茶聖陸羽在《茶經》中赫然寫道:“茶出山南者,生衡山縣山谷。”這11個字,便堅實地奠定了南嶽雲霧茶在中國名茶中的霸主地位。在唐朝,南嶽雲霧茶還作為“貢茶”享譽海內外。每到春茶採摘季節,販茶的商人接踵而至,在南嶽衡山進進出出,好不熱鬧。毗盧洞的山民剛唱過採茶曲,家裡就只剩下幾兩茶葉的塵末了。

宋朝時期,南嶽雲霧茶遠銷至越南。宋代的《膳夫經手錄》一書中寫道:“衡山茶,團餅而巨串,歲取十萬,自瀟湘達於五嶺,遠自交趾之人,亦常食之。”古代人考慮到茶葉不好運輸,所以都是做成茶餅,用繩子穿在一起,一吊為一串,大概為八十斤左右。按這個標準計算,當時南嶽衡山每年產茶數量應在百萬斤左右,可見當時衡山茶的產量和規模已經相當大了。


明末清初,南嶽衡山出現了最早的茶葉廣告《雨前嶽茗》。偉大思想家王船山先生留下了《南嶽採茶詩》:"山下秧爭韭葉長,山中茶賽馬蘭香﹔逐隊上山收晚茗,奈何布穀為人忙。

南嶽雲霧茶在南嶽衡山有毗盧洞、煙霞茶院、十里茶鄉三大產茶區,一般種植在海拔800-1100米的深山中。其間,最有名氣的莫過於毗盧洞。

毗盧洞茶園位於祝融峰與紫蓋峰之間的“毗盧洞”,是一道長約10公里的幽深峽谷,是南嶽最古老的茶園,也是歷史上生產貢茶的聖地。由西邊祝融峰流下的龍溪和東邊紫蓋峰流下的鳳溪匯流而成的龍鳳溪,在毗盧洞的原始森林裡穿流而過,把一座座茶山渲染得靈動萬分。

毗盧洞茶園的一畦畦的護坡都是用山上的巨石堆壘而成的,以便把腐植的泥土攔住。我無法估算這裡的護坡究竟需要幾十萬到幾百萬噸岩石築成,更無法估算修建茶園那些歲月裡,灑在茶園裡的僧侶們和茶農們的汗水有多重。

煙霞茶院位於鐵佛寺附近的山坳中。煙霞茶院是湖南省歷史最為久遠的茶室,可春採茶,夏避暑,秋賞葉,冬觀雪。煙霞茶院煮茶的泉水來自聞名遐邇的鐵佛泉,這可是堪比法國依雲礦泉水的“神泉”。在煙霞茶院,喝上一杯茶園自產的南嶽雲霧茶,近觀參天古木,遠眺南天柱石,雲霧瀰漫,還能在風中聆聽翠竹搖曳、蒼松鳴濤、楓葉翻飛之聲,舒適宜人。仙境茶鄉,樂不思歸。


十里茶鄉在南嶽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華蓋峰和觀音峰之間綿延數十里,由南嶽雲霧茶業公司的知青茶場、杉灣茶葉基地等組成,是南嶽最大的產茶區。十里茶鄉以景區公路為界分為前山的南坡和後山的北坡,海拔約900-1100米。公路兩旁茶樹連綿不斷,沿山皆茶。每年四月至五月上旬,茶在花海中,花在茶園裡,十里茶鄉,十里花香,美不勝收!

據瞭解,南嶽雲霧茶一般於清明至穀雨節氣採摘鮮葉,鮮葉標準為芽芯、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加工分為攤放、殺青、清風、初揉、初幹、理條、緊條、提毫、攤晾、整形、烘焙等十餘道工序。南嶽雲霧茶造型非常優美,又尖又長,宛如槍尖,泡沏後尖子朝上,兩片葉瓣,斜展如旗,綠得鮮潤,沉在水裡,香氣濃郁,喝一口沁人心脾。經多次泡飲後,仍然湯色清澈、回味無窮品。

春風十里,一盞春茶。這個四月,讓我們一同來到南嶽衡山,開啟一段尋香之旅,留住一片茶香浸潤的春光! 文/圖 納蘭小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