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把員工當兄弟 現如今取消兄弟底薪 這樣的東哥你們要不要?

無底薪奔跑的京東物流,勢必是一場眾人圍觀的孤單旅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前兩天凌晨發佈的內部信中再次透露出對京東物流的焦慮感,焦慮一方面來自於取消快遞員的底薪,另一方面則來自於京東物流自身長達13年的虧損。毫無疑問,京東對重金投入搭建起來的物流網絡寄予厚望,但在京東物流的接連虧損之下,薪酬改革、降低成本、物流變現自然顯得迫不及待。

曾把員工當兄弟 現如今取消兄弟底薪 這樣的東哥你們要不要?

一加一減能者多勞

對於公司取消配送員底薪的問題,劉強東強調,取消配遞員底薪的同時大幅提高了攬件提成,不是為了降低大家的工資,而是通過這種薪資結構的調整,讓企業和員工都能活得更好,讓優秀的配送員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曾把員工當兄弟 現如今取消兄弟底薪 這樣的東哥你們要不要?

實際上,取消底薪,大幅提高攬件提成,讓收入更多地體現在績效上,是行業內的普遍做法。簡單來說,此次京東物流的薪資調整,相當於先做了一次減法,再做一次加法。取消一線配送員的底薪,小幅降低公積金的繳存比例,會暫時性地影響到員工的收入水平,尤其是那些主觀能動性不足、缺少拼勁、工作量沒有飽和的員工影響尤甚,這是無法迴避的改革陣痛。但長遠來看,由於大幅提高了攬件提成,加之第三方快件業務的迅猛增長,能力強、素質過硬的配送員的業務範圍和薪資空間,都將得到很大的拓展和提升。

讓一線員工成為老闆

快遞業務開放,特別是個人快遞業務上線的意義,還不僅僅是進一步激發京東配送體系的活力,充分發揮京東物流體系的運營效率,更重要的是將京東多年來打造的核心能力向社會開放,為更多用戶提供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務。2019年初,京東明確了"小集團、大業務"的治理結構,即集團總部的職能從管理型轉變為戰略型,將運營職能下沉,決策前置,總部只是作為一個支持平臺,更加關注協同發展、提供各種數字化管理。與"小集團、大業務"相配套的管理新模式則是Big Boss,簡言之就是將決策權下沉,讓一線管理人員成為真正的"老闆",擁有決策權,可以根據業務一線瞬息萬變的競爭態勢,快速做出反應,並擁有與決策權相匹配的資源支持與業績考核。

曾把員工當兄弟 現如今取消兄弟底薪 這樣的東哥你們要不要?

2018年,Big Boss組織變革首先在京東物流進行試點,並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變革過程中,京東將繼續梳理支撐公司戰略和經營目標的關鍵經營節點,並對這些關鍵經營節點充分授權,從而實現開源節流、盤活資源、充分發揮組織活力,集合眾人之力共同提升經營業績,實現有質量的增長。作為京東集團旗下的核心業務板塊,京東物流自2017年開始獨立運營,全面對社會開放。2018年初京東物流第一輪獲得了來自紅杉資本、騰訊等機構的25億美元融資。隨著向獨立運營、自負盈虧的轉型,京東物流正逐步改變完全依賴京東商城訂單配送需求的狀況,開始承接來自外部合作伙伴的業務需求。在這個過程中,薪酬績效的變革自然是重要的環節。

京東物流能否殺出重圍?

這半年來,無論是開放個人寄遞業務、推出同城配送業務,還是在無人駕駛等物流黑科技上的持續發力,京東物流似乎一直在嘗試突破舒適區。趙小敏認為,京東物流和順豐、通達系、百世等快遞公司最大的不同是其長期的重資產運營和京東商城的巨大資源,對於京東物流來說,最佳的成長方法在於對京東商城的上下游資源的整合,這樣會速度最快、成本最高。近幾年,隨著電商巨頭和資本的介入,中國快遞物流業三分天下的態勢已然形成:阿里在先後投資四通之後,在物流領域盤踞一方;老大哥順豐亦擁有自建物流優勢,同時向供應鏈行業邁進;剛剛對外界開放的京東物流則需要擴大訂單量,加大投資倉儲、車輛、人員,這都需要資金和時間。

曾把員工當兄弟 現如今取消兄弟底薪 這樣的東哥你們要不要?

在這樣的格局下,京東的進一步開放必然會搶食順豐、阿里和通達系的市場,未來或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在趙小敏看來,快遞行業發展的最佳時機已經過去,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快遞行業增速已經不是上升階段,在這種結構內,京東採用這種"複製通達系、順豐"的模式,有點走彎道的感覺、不過他也指出,未來京東物流能否"彎道超車"依然是最大的看點。同時,趙小敏表示,京東物流最大的優勢在於京東集團、騰訊、沃爾瑪、永輝超市等重要核心資源,這些資源如果可以解決到位,京東物流的市場份額和流量都會至少翻倍,無論對京東、騰訊、沃爾瑪都是雙贏。

快遞業整合淘汰將愈演愈烈

剛剛起步的京東快遞新業務已在加快佈局。今年3月,京東快遞新增一批寄件城市,個人快遞服務拓展至31個城市。京東物流還在今年入局自營智能快遞櫃領域,其首批快遞櫃已經完成了投放。根據京東披露的數據,京東快遞服務推出後便保持高速增長,月環比平均增速超過100%。

曾把員工當兄弟 現如今取消兄弟底薪 這樣的東哥你們要不要?

但對京東物流而言,發力快遞業務恰好趕上了整個快遞行業增速下滑、利潤收縮的大背景。中國已連續五年穩居全球第一大快遞市場,去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到507.1億件,比上年增長26.6%。不過,相對於幾年前超過50%的高速增長來說,26.6%的增速已放緩不少。快遞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也走上了價格戰道路。2018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單件收入為11.9元,相比2017年的12.37元繼續下降。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億達律師事務所律師董毅智分析,隨著快遞行業人口紅利消失,勞動力成本不斷加大,公積金等企業責任不斷提升,快遞行業的利潤可能會趨於稀薄,如果不能夠真正創新和自我變革,行業大背景下的整合淘汰將愈演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