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婦年過半百突患白血病 無錢移植欲放棄 丈夫:“不行!”


在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一個老小區的牆根下,天氣好的時候總放著一個板凳。經常坐在板凳上曬太陽的是張桂蘭夫婦,他們有著飽經風霜卻安詳的面孔,憨厚是他們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他們是從1500公里外來天津求醫的異鄉人吧,在遙遠的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他們勤勤懇懇的種了一輩子地,用30畝地的收成養大了兩個兒子,供他們上學、成家,就在以為生活開始對他們好一點時,卻沒想到災難突然降臨。

這對夫妻年齡都50多歲了,丈夫叫吳德元,妻子叫張桂蘭。2018年8月,張桂蘭開始覺得全身沒有力氣,以為是為小兒子結婚操勞累的,但是突然連走路都非常吃力,同時高燒不退,到當地醫院,確診為白血病。這個消息對這個貧苦的農村家庭來說無疑是噩耗。隨著病情的惡化,在當地醫院治療三個月後,因為需要移植,隨後他們轉到醫療條件更好的天津。

來到天津後,大城市的車水馬龍、高額的移植費、不確定的成功率讓他們的神經時時刻刻處於緊繃狀態,尤其是第一次張桂蘭與她弟弟骨髓配型失敗,白白花了兩萬多查體和配型的錢。張桂蘭跟丈夫吳德元說:“要不別治了,我不怕死,留下錢給孩子們吧”。聽到這,吳德元再也抑制不住感情,一起生活將近半輩子的人,怎能忍心看著離去?“不行!必須治!就算砸鍋賣鐵也要治好!”


“2018年本應該是我們家最幸福的一年,小兒子結婚,大兒子的孩子,也就是我們的孫子也開始上小學了”。當時誰都沒想到幾個月後張桂蘭竟患上了最嚴重的一種白血病。“孩子們都很孝順,為了他們母親治病到處借錢,欠了很多債”,丈夫吳德元說。兒子兒媳都在老家打工,即使在工地上做最苦最累的活,一天才掙100多塊錢。從生病到現在花了40多萬,其中將近30萬都是兩個兒子想辦法借來的。

醫院根據檢查結果,最終決定讓大兒子為張桂蘭做移植。之前,為了配型找遍了她所有的直系親屬,配型成功的時候全家人都很高興,這意味著張桂蘭的病終於有希望了。在家人的關懷和疏導下,張桂蘭的心態也越來越好,她現在強烈的想要活下去,這樣和睦團結的家庭她不忍心放下,她還想陪著老伴走下去,看著孫子長大,上大學。

他們來天津後,為了便宜,租的房子是醫院附近老小區裡唯一的平房。整個房子沒有窗戶,裡面用PVC板糊了整個牆面,只有一張床和一個桌子,即使在天氣好的時候,不透光又不透氣的屋子裡也有一股黴味,更何況陰雨天會滲水。即便這樣,高達2600的月租也讓他們吃不消。醫生說這樣的居住條件不利於患者恢復,建議他們趕緊換房,但是對他們來說,找房子哪有那麼容易。


張桂蘭的日常起居都由丈夫來照顧,這個種了大半輩子地的男人也開始變得細緻,學習怎麼高壓消毒、營養搭配。租的房子附近就有一家大型超市,無奈菜價太貴,為了買到10塊錢一斤的五花肉和每天新鮮的蔬菜,吳德元要來回步行一個多小時到三公里外的平價菜市場買菜。

談到未來的醫藥費,吳德元感到一籌莫展。新農合異地報銷有限,再加上張桂蘭用的很多藥都是進口藥,不在報銷範圍。進移植倉就在眼前,還有30萬的治療費沒有著落。預計4月下旬給母親移植的大兒子,現在還在家打工,能多掙一點是一點,想早日湊夠母親進移植倉的錢。

這是他們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甘南縣農村的家,本來一貧如洗的家由於將近一年沒住人更加破敗不堪。來看病之前,他們把家裡能換錢的東西都變賣了,地也都賣了,什麼時候能回家還是未知數。

每天兩口子的樂趣就是跟孫子視頻。孫子從小由張桂蘭看大,跟奶奶感情很好,7歲的孫子知道奶奶生病了,也知道這個病需要花很多錢,非常懂事的他現在看到喜歡的玩具不再吵著要了,“要攢錢給奶奶治病,這樣奶奶才能早點回來跟我玩兒”。

跟吳德元夫婦每次接觸,都會被他們骨子裡的淳樸善良打動,他們沒受過什麼教育,也不善言辭,只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好人。然而命運給了他們太多磨難,他們的眼神裡有著對抗這種不幸的倔強和強烈的“求生欲”。面對30萬的治療費,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願意幫他們一把,給患者多一些活下去的機會。

919發起項目+水滴公益募款固定圖說: 如果您願意幫助這個家庭,可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項目詳情,進行捐助。如不能識別,可將二維碼保存到手機相冊,打開掃一掃,從相冊中選取二維碼進行掃描識別。該項目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919大病救助工程發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聯網募捐信息平臺“水滴公益”發起募捐,並負責項目的審核、執行及信息反饋。該項目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所有。詳情請關注“水滴公益”平臺動態。監


“感光計劃”為公益攝影師、慈善組織、募捐平臺搭橋,發佈困境家庭的圖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該計劃是由今日頭條攜手中國攝影家協會與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具有公募資格的慈善組織聯合發起的圖片公益項目。如有困難,可私信“感光計劃”官方頭條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