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下長城”:深埋地下700年重見天日,價值遠超一座古城池


長城作為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意志、勇氣和力量的標誌,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在安徽亳州市老城內主要街道下,有一條專門修築的地下軍事戰道------曹操運兵道,目前已發現8000餘米,是迄今發現歷史最早,規模最大的地下軍事戰道。整個地道縱橫交錯,結構複雜,工程浩大,被譽為“地下長城”,

運兵道始建於東漢末年,是魏武帝曹操為其軍事需要,專門修築的地下軍事戰道。據史書記載:曹操在討伐董卓失敗時,曾率軍返回家鄉,以圖再起。因其兵少將寡,曹操為能出奇制勝,在家鄉修築地下軍事防禦戰道,他把數量不多的士兵從地道內暗暗送出城外,再從城外開進城內,反覆多次,迷惑敵人。兵道出口一塊石碑上刻有“袞雪”二字,是至今發現的曹操留下的唯一書跡。

曹操地下運兵道以市內大隅首為中心,向四門延伸,總長度8000多米。有單行道、平行雙道、上下兩層道、立體交叉道四種形式。四種形式的地道,縱橫交錯,互相通連。有貓兒洞、掩體、障礙券、障礙牆、絆腿板、陷阱等軍事設施,還有通氣孔、傳話孔、燈龕等附屬設施。


在運兵道內清理出土的文物相當豐富,主要有東漢、三國、唐、宋各時代的遺物,有直接用於作戰的鐵刀、鐵劍、彈丸、鐵釘、銜枚等軍事器械,也有用於生活的銅鏡、鐵燈、瓷盞、陶瓷等器物,還有用於娛樂消閒的圍棋子以及用於購物的流通貨幣銅錢等遺物。

地下長城作為軍事戰道從東漢末年到唐宋一直都在使用,並且多次修葺,由於涉及軍事機密,很少有人無人知曉。南宋時期,黃河決堤亳州城被淹,運兵道因此被灌淤塞,自此深埋地下700餘年未被發現,直到1938年年,曹操地下運兵道才得以重見天日。

50年前,為響應“深挖洞,廣積糧”的號召,亳州市群眾廣泛參與挖地下防空洞,先後在老城區地下大範圍發現古地下道,目前已查明近8千米長。曹操運兵道遠遠超過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價值,被譽為“地下長城”,如今,曹操運兵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