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代蒙古大汗-妥懽貼睦爾

元惠宗妥懽貼睦爾(蒙西裡爾字母:Тогоонтөмөр;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7日),清刊《元史》、清修《續資治通鑑》改譯

託歡特穆爾,元朝廟號為惠宗,蒙古語稱號烏哈噶圖汗),明朝諡號為順皇帝,又稱至正帝庚申帝庚申君,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逃前的最後一位皇帝,之後以他為首的北元繼續與明朝對峙。在位時間是從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7日,在位37年。

第15代蒙古大汗-妥懽貼睦爾

延祐七年四月十七日(1320年5月25日),生於北方草原,生父是元明宗,生母是邁來迪。

至順元年(1330年)四月,元明宗皇后八不沙被殺,妥懽帖睦爾被驅逐,首先被驅逐到高麗大青島,後來到湖廣等處行中書省靜江(今桂林)。

至順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332年12月14日),元寧宗逝世,太后弘吉剌·卜答失裡堅持棄子立侄,下令立妥懽帖睦爾為皇帝,受到左丞相欽察人燕帖木兒反對,在燕帖阻攔下,一直未能回大都即位。

  • 至順四年(1333年)五月左丞相燕帖木兒病死。
  • 至順四年農曆六月初八(1333年7月19日)妥懽帖睦爾最終得以繼位。
  • 1333年六月,惠宗登基後不久,任命伯顏為太師、中書右丞相。
  • 元統三年(1335年)六月,欽察人燕帖木兒的兒子唐其勢陰謀推翻元惠宗,另立文宗義子答剌海。右丞相伯顏粉碎唐其勢叛亂。粉碎唐其勢叛亂後,伯顏的勢力大增,把持著朝政,史稱伯顏專權
  • 1335年七月,惠宗被迫下詔罷除左丞相,專命伯顏為中書右丞相,伯顏開始專權,他甚至一度不把元惠宗放在眼裡。伯顏採取排擠漢人的政策,如禁止漢人參政、取消科舉、不許漢人學蒙古語等,這些做法加深了漢蒙兩族之間的不和,也使得元惠宗更加不滿。
  •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在伯顏之侄脫脫的幫助下,元惠宗罷免並流放伯顏。
  • 至元六年(1340年)六月,廢黜文宗子燕帖古思的太子地位並將之流放。
  • 至元六年(1340年)七月,燕帖古思在放逐途中被殺,從而消除了奪權隱患,控制了政局。伯顏的一系列排擠漢人的政策也全部被廢除。
  • 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初四日,詔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充總治河防使。徵發民工15萬,軍士2萬,興役治黃河。賈魯回朝,向順帝上《河平圖》。
  • 至正十三年(1353年)五月,身為中書左丞的賈魯,突然病卒,享年57歲。
  • 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壽輝起兵,建天完朝,陳友諒投效其將領倪文俊麾下。
  • 至正十五年(1355年)2月,劉福通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皇帝,稱小明王,國號宋,定都亳州,建元龍鳳。他為樞密院平章,旋改任丞相。
  • 至正十七年(1357年)二月,龍鳳將領毛貴浮海破膠州;三月,陷萊州,據益都。龍鳳將領李武、崔德繞過潼關,奪七盤,進據藍田,直趨奉元。六月,劉福通自帥一軍攻汴梁,餘軍分三路北伐:關鐸、潘誠、沙劉二等攻懷慶,深入晉冀,白不信、大刀敖等西取關中;毛貴自山東北上。
  • 至正十七年九月,陳友諒襲殺反徐壽輝的倪文俊,自稱勤王,自稱宣慰使,起兵攻下江西諸路,連克江西、安徽、福建等地。
  • 至正十八年(1358年)二月,毛貴攻佔濟南。三月,毛貴北攻薊州、漷州,進逼棗林,距大都一百二十里,戰失利,退回濟南。五月,劉福通攻破汴梁,自安豐(今安徽壽縣)迎韓林兒,定為國都。龍鳳政權中央分設六部、御史等諸官屬;在山東、江南等地分設行省。
  • 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關鐸、潘誠、沙劉二東攻全寧,焚魯王府宮闕。再破元上都,焚之。進破遼陽,入高麗境。八月,汴梁被察罕帖木兒攻破,劉福通與韓林兒退據安豐(今安徽壽縣)。
  • 至正十九年,陳友諒殺天完將領趙普勝,挾徐壽輝,遷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為漢王。
  •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攻陷太平路,命死士刺殺徐壽輝於至太平路採石(今安徽省馬鞍山市)五通廟,隨即登基稱帝,國號漢,改元大義,以鄒普勝為太師,張必先為丞相。隨即與張士誠合攻朱元璋。朱元璋金陵應天府被圍,只好遣胡大海進攻信州,迫陳友諒回師救援,朱元璋一面離間張士誠,張按兵不動。陳朱雙方在金陵城西北的龍灣展開惡戰,不巧江水退潮,百艘鉅艦擱淺,陳友諒大敗,敗走江州(今九江)。
  •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張士誠遣呂珍圍攻安豐,殺劉福通。朱元璋前往救援,打敗呂珍,迎韓林兒到滁州。
  • 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率六十萬水軍進攻朱元璋,朱以水軍二十萬親征,是為“鄱陽湖之戰”。陳友諒自恃鉅艦出戰,採用炮攻,差點捕獲朱元璋。隨後,朱元璋採納郭興的建議,利用東北風而改用火攻,致使陳友諒部隊大量受損。之後朱元璋利用鄱陽湖水位降低便於小舟活動,改為分兵水路圍攻陳友諒。陳友諒突圍時起霧,陳從船艙中探頭出看,竟中流箭而死,漢軍潰敗。隨後朱元璋圍攻武昌,並盡佔湖北各地。陳友諒死後,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登基為帝,改元德壽。
  •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西吳軍廖永忠部兵臨武昌城下,陳理出降。
  •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9月14日),明朝軍隊從元大都齊化門外攻城而入,蒙古退出中原,元朝對長城以南的區域統治結束。

至正二十八年閏七月二十八日(1368年9月10日),徐達率領的軍隊逼近大都,元惠宗夜半開大都的健德門北奔,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后妃、臣僚等逃離大都。八月初二日(1368年9月14日),明朝軍隊從大都的齊化門攻城而入,元朝正式退出中原,回到北方草原。八月初四日(1368年9月16日),元惠宗到達上都。

至正二十九年六月十三日(1369年7月16日),明軍逼近上都,元惠宗離開上都,當天到達應昌。六月十七日(1369年7月20日),明軍將領常遇春攻克上都。

元惠宗在上都和應昌那裡曾兩次組織兵力試圖收復大都,但都被明朝軍隊擊敗。

1370年5月27日(庚戌狗年五月二日,即元惠宗至正三十年、明太祖洪武三年),惠宗因痢疾崩於應昌,享年50歲。死後得廟號惠宗

,蒙古語稱“烏哈噶圖汗”。明太祖認為他“順天應人”,上諡號順皇帝

皇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在應昌繼承了皇位,史稱元昭宗,並於1371年改元宣光。至正三十年五月十六日(1370年6月10日),明軍將領李文忠攻克應昌,元昭宗逃往和林延續北元,繼續和明朝對抗。

  • 答納失裡皇后,欽察氏,元惠宗第一任皇后,1333年被冊立為皇后,1335年被趕出皇宮,在開平民舍被丞相伯顏用毒酒毒死。
  • 伯顏忽都皇后,弘吉剌氏,元惠宗第二任皇后,1337年三月被冊立為皇后,1365年八月去世
  • 奇皇后,蒙古名字完者忽都,高麗人,元惠宗第三任皇后,1337年伯顏忽都被冊立為皇后,1340年奇氏被冊立為第二皇后,1365年被冊立為皇后,1368年隨元惠宗一起逃離大都,回到北方草原,1369年去世。
  • 木納失裡皇后,弘吉剌氏,元惠宗第四任皇后,1372年去世
  • 淑妃龍瑞嬌
  • 淑妃程一寧
  • 淑妃戈小娥
  • 麗嬪張阿元
  • 麗嬪支祁氏
  • 才人凝香兒
  • 才人英英
  • 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1353年被立為皇太子,1370年即位稱帝,北元皇帝,生母是奇皇后
  • 元天元帝脫古思帖木兒,1378年即位稱帝,北元皇帝
  • 真金,生母是伯顏忽都皇后,二歲夭折
  • 雪山,生母是伯顏忽都皇后,1364年,孛羅帖木兒率兵入京,趕走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試圖擁立雪山為皇太子,1365年,孛羅帖木兒被刺身亡,愛猷識理達臘與擴廓帖木兒(王保保)率兵入京,伯顏忽都皇后以憂死,幼子雪山,其母家取歸直北海都田地。
  • 失禿兒太子,又寫作實逗太子,1351年奉命前往高麗,並娶高麗女為妃。
  • 巒巒太子,1353年奉命前往高麗,並娶高麗女為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