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當年的麥城而今在何處?有哪些故事?

華一居士1


麥城在今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境內,在當陽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關羽北伐,孫權偷襲,派出呂蒙陸遜白衣過江,呂蒙先圍公安,守將傅士仕不戰而降,再到南郡治所江陵,太守麋芳見敵軍勢大,又想到關羽臨走撂下的狠話,不得已也棄守投降,呂蒙進城,安撫百姓善待士兵家屬,陸遜繼續進軍,攻破宜都,據守秭歸、枝江、夷道,大軍回師駐紮在夷陵,守住峽口以防備蜀漢援兵。北面的關羽軍正與徐晃對陣,得知消息,軍心大亂,接戰不利退走到當陽,吳軍立即四面圍城,當年曹操南征荊州,當陽長坂劉備傾危,生死一線之間,幸得關羽到江夏要來劉琦援兵,方救眾人出險境 ,如今關羽被圍,四顧盡是吳國軍隊。


關羽退軍,一路打探消息,又派人與呂蒙交涉,呂蒙笑臉相對,並請使者和士兵入城與家屬見面,互訴衷情,又有家人託書給士兵,告知家中平安,軍心至此崩潰,關羽見荊州盡失,只得率軍一路向西,意欲逃回四川,一路衝殺,來到當陽麥城,停腳暫息,吳軍追兵甚急,馬上四面圍住。(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孫權派人勸降關羽,關羽假裝同意,令人在城牆上立起降旗,而自己連夜出城,帶著十幾名騎兵,與兒子關平衝開包圍圈,衝殺到距益州不過一二十里的臨沮,被吳將潘璋馬忠設伏,父子中計被擒,同時身死。


春秋時,楚平王寵信奸人費無極,無故殺害忠良太子太傅伍奢及其子伍尚,二子伍員伍子胥逃走,隻身入吳,為報父仇扶助吳國公子光當上吳王,經過多年的準備籌劃,先以騷擾疲兵,攻敵必救,斷其盟友等方式對付楚國,楚國疲於奔命,國力漸衰,前506年,吳軍大舉伐楚,路經堅城麥城,久攻不下,伍子胥便在城的左右,設立二座高臺稱驢城磨城,可能採取俯攻和輪攻等戰術,終於攻破麥城,故有“東驢西磨,麥城自破”的諺語。(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戰國時,楚頃襄王時期,秦昭襄王命白起率軍伐楚,先以漢北上庸之軍奪取鄢、鄧等五座城池,秦軍越過秦楚邊境山區,切斷楚軍後退之路,大軍全面推進,攻破楚國郢都,楚頃襄王遷都到陳地,仍稱為郢。前278年,秦國在郢都設立南郡,下設各縣,當陽縣在此時設立,其境東臨漢水,西抵沮河,北達今荊門中部,麥城在其境內南邊,三國時孫曹劉三家瓜分荊州,當陽原屬劉備方轄區。


南方鵬


麥城在歷史上原本是一座微不足道的小城,但因“關羽敗走麥城”的歷史典故而在中國家喻戶曉。三國時期的麥城,現在僅剩下一片遺蹟,三國時的古城早已消失不見。其遺址在今天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境內,距市區玉陽鎮20餘公里。

麥城最早是由楚昭王所建,是楚國的一座重要城邑。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伍子胥伐楚時,為攻該城,在其左右建驢、磨兩城,因而留下了“東驢西磨,麥城自破”的諺語,麥城也以此得名。

後來因關羽敗走麥城,使得這個地方名聲大噪,但實際上真正知道該地的人非常少。到了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3年),麥城成為昭丘縣治所在地。清同治《當陽縣誌》記載:“麥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沮漳二水之間,傳楚昭王所築。三國時,關羽為孫權所襲,西走麥城即此”。

不過現在的麥城如果順路可以去看看,憑弔歷史,但專門前往旅遊完全沒有必要。當年的古城早已是斷壁殘垣,只剩下一片南北長600米,寬100米,高30米的土丘小山,完全看不出當年跡象,與一般農村沒有區別。

如果是三國迷要去看看的話,根據實地去過網友介紹,真實位置在現在麥城村外背面不遠處,麥城壩附近。或者從當陽市出發,約二十多里,周倉墓往東,麥城村四組的位置。


潘不安講究史


感覺關羽走麥城和曹操走華容道如出一轍。有兵士報:前方有兩條路。大路平坦,多走數十公里;小路艱險難行,卻近幾十公里。"走小路"!---大家今天想一想,如果你開著車,你會選高速公路還是羊腸小道。軍隊也一樣,如果你是特種兵,翻山越嶺尚可理解;你是正戰軍隊,肯定是大路最快啊。從這兩個兩個事件可以看出,曹操和關羽的大腦在生死關頭鏽了。他們的計謀在敵方的計謀之內。所以結局天已註定。


淡以明志3


當年的戰略要地,如今只是一座遺址了。具體在當今湖北當陽兩河鎮境內。距離玉陽鎮的20多公里!


遊戲知識分子


麥城在湖北省當陽市兩河鎮境內,距市區玉陽鎮20餘公里。


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吳人伐楚,伍子胥為攻此城,於其左右築驢、磨兩城,故有“東驢西磨,麥城自破”的諺語。


淡然最著名的故事莫過於關雲長敗走麥城的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