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德國那麼窮,希特勒哪來的資金髮展軍隊和發動戰爭?

gzye


打仗打的就是錢,但是希特勒重新武裝德國靠的還真不是“錢”,希特勒依靠的是德國在上世紀20年代快速復甦的工業實力,以及經濟大蕭條背景下的勞動力過剩、產能過剩和新經濟政策,可以說希特勒只是將過剩的人力、工業實力轉化為軍事力量而已。

二戰爆發之前的經濟危機沉重打擊德國,使德國的經濟能力下降到1896年的水平!有將近6萬家企業倒閉!有600百萬工人失業。這其實都為德國重整軍備提供了便利!因為生產力和勞動力都變得相當廉價,只要政府分配一定的資源,軍工企業就會快速膨脹起來。

根據統計,德國航空業在1932年的飛機產量只有32架,到了1935年已經上升到3183架,到二戰爆發的1939年已經達到8295架之多,幾乎超過了英法的總和!原本已經破產的政府和企業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時間裡,將生產力提高到如此水平的呢?很簡單,就是政府的一紙命令而已。

因為30年代的經濟危機實際上是“生產力過剩”造成的,比如說美國的鋼產量已經接近一億噸,但是當時全美國的鋼鐵需求也才2000萬噸而已!整個大英帝國的水面戰艦也就300多萬噸而已,在一個沒有普及汽車、高樓大廈、鐵路橋樑等等吞鋼基礎設施和交通工具的時代裡,年產上億噸的鋼鐵是相當可怕的!美國如此德國更是如此!因此說希特勒只是將過剩的工業產品以廉價的價格,應用到了軍事建設上而已。今天的東亞某國亦是如此,軍艦下餃子、坦克遍地走、飛機滿天飛、高鐵到處跑!其實就和當年的德國一樣“生產力過剩”。

可能很多人要問了,希特勒憑什麼讓那些工業企業提供廉價產品、讓那些工人勞動者提供廉價甚至免費的勞動呢?其實這更簡單了,因為除了政府提供的工作之外,600多萬失業工人呆在家裡只能等死!德國在當時組建了取代工會的“帝國勞工陣線”,這其實就是一群免費勞動力,政府只要低價收購過剩的農產品保證工作者的簡單衣食住行,就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勞動力!降低了企業的用人成本有能提供訂單,那些卡特爾們自認心甘情願的為帝國服務。

的幹活的新經濟政策其實就是撇開貨幣的分配製,勞動者只要完成政府制定工程就能獲得除了馬克之外的一切補償,當時的口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而當時德國人的口號就是元首提供了“工作”和“麵包”,為甚不說成“工作”和“馬克”呢?這就反映了當時德國政府利用權力疏導資源分配的新經濟政策!在資本主義世界生產力過剩的大背景下,想要重整軍備是很簡單的事情。


利刃軍事


一戰後德國不僅割讓了重要煤礦產區,還承擔了沉重的戰爭賠款,使德國經濟恢復舉步維艱。而1929年-1933年的全球經濟大蕭條又讓極度依賴美國援助的德國陷入崩潰。德國人窮到什麼地步呢?失業人口長期維持在600萬左右,一塊麵包一萬億馬克,社會十分動盪。

這時,希特勒的納粹黨便利用了民眾的不滿情緒。希特勒宣稱執政後將大力解決失業問題,並把大量失業青年編入納粹黨的準軍事組織——衝鋒隊。同時,希特勒積極尋求容克資產階級的支持,許諾上臺後將極大維護他們的壟斷地位。另外,希特勒為了獲取軍方的支持,還許諾他們要擴軍備戰,一洗前恥。

1933年,希特勒在暗箱操作下如願出任德國總理。不過擴軍備戰需要很大的一筆經費,而當時德國經濟瀕於崩潰,希特勒的錢到底是從哪兒來的?

第一,洗劫猶太人。

當時德國有大約50萬猶太人,他們善於經商,掌握著大筆財富。希特勒為了拿猶太人開刀,便利用民眾的“仇富心態”並大肆鼓吹種族理論,將民眾對失業和破產的怨氣遷移到猶太人身上。

1938年11月9日夜晚至10日凌晨,許多納粹份子裝扮成平民有組織地對全國猶太人商鋪、教堂等機構進行了大規模的打砸搶,在他們的帶領下,其他民眾也加入其中。大約7000多家猶太商鋪和百貨商場受到洗劫。由於街頭小巷到處都是打碎的玻璃,當晚被稱為“水晶之夜”。

此後希特勒開始有組織地清洗國內的猶太人,把他們投進集中營,掠奪了鉅額財富。

第二,國家干預經濟,大力興建民用軍用工程,解決失業問題

為了解決國內嚴重的失業問題,納粹政府大力干預國家經濟。通過修建高速公路、架設橋樑、興建機場、兵營以及開墾土地、整治水利等工程,基本解決了德國的失業問題。

而這些工程很多都是軍用的,為德國下一步擴軍備戰做好了準備。同時在工程的興建中,德國資本進一步完成壟斷化。

第三,獲取美國大量貸款

德國財政部長沙赫特上臺後,前往美國尋求經濟援助。沙赫特的理由很簡單,美國給德國貸款,德國用一部分錢購買美國的軍火和技術,用一部分錢發展國內的軍工企業,然後向美國提供軍火訂單,這樣大家都有錢賺。

美國人一聽很有道理,於是許多美國銀行家向德國提供了大量貸款。

第四,發展對外貿易

德國除了煤礦之外,橡膠、錫礦、石油等其他戰略物資非常短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德國大力發展對外貿易,尤其是和中國的經貿往來。

當時的中國雖然是資源大國,但工業落後,尤其是軍工業,急需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而德國軍工產能過剩,又需要大量的礦產資源和農牧產品,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在二戰爆發前,中國和德國的關係曾十分密切。

雖然希特勒通過以上幾點極大解決了德國的資金問題,但這樣卻把德國拖入了經濟軍事化道路。軍工產能過剩、外債高築、資源短缺等問題促使德國儘早發動侵略戰爭。


石頭說歷史


阿道夫·希特勒是世界歷史上可怕的人物之一,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他就將作為德國曆史上的偉大而載入史冊。即如果希特勒在實現重振德國經濟、消除災難性的失業、突破《凡爾賽和約》的約束奪回軍事權以及把奧地利、蘇臺德等地區納入德國等眾多計劃後,在發動對波蘭的侵略行動之前能夠壽終正寢,他留給德國曆史的便只有令人稱頌的輝煌成就。

一戰後,德國作為戰爭的罪魁禍首,受到了協約國的嚴厲制裁。德國不僅損失了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733萬人口,還有鉅額的戰爭賠款需。德國軍隊數量減少到10萬人,軍工廠設備都被拆除。德國還受到了英法的嚴密監視,經濟幾乎處於停頓狀態,失業人數高達600萬,在不到7000萬的人口中,幾乎有一半在貧困線上掙扎。

那麼,希特勒怎樣讓德國經濟、軍事重振,發展成正常國家?

希特勒解決失業問題鑄造德國經濟的輝煌

希特勒上臺前,德國的保守黨、社民黨等政黨均對失業顯得無能為力。而希特勒的民族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納粹黨)則通過工會、民間組織把貧民組織起來進行自救,只要是加入自救行動中的人們均能獲得除馬克外的一些實物補助,因為此時的馬克就跟廢紙差不多。就這樣,成千上萬的工人群眾將希特勒推上了總理寶座。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的第3天,他通過廣播宣揚“要拯救德國的農民,維持給養和生存基礎!拯救德國的工人,向失業展開全面進攻!”希特勒從社會福利政策入手,他認為用警察、機關槍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單獨維持統治。希特勒大力的推行社會保障制度,增加國民社會福利,擴大工人的帶薪休假權利,為此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建造了很多旅遊船。在1937年內,德國約有千萬人獲得了休假旅遊權力,希特勒通過電臺和報刊宣傳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高級生活,現在德國的工人也成實現。

希特勒還大力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1938年,希特勒聲稱,德國要實現人均一輛汽車的夢想。希特勒上臺前,德國政府就制定了許多高速公路的修建計劃,但都因缺乏資金而作罷。希特勒覺得必須先有路,然後才能有汽車。於是他決定勒緊褲腰帶來支持高速公路的修建,而且可以創造大批就業機會,高失業導致勞動力很廉價,從而降低了工程成本。隨後1000多公里的高速公路建成(至今叫希特勒路),相應的各種汽車公司、修車廠及加油站應運而生,其中大眾汽車公司便是1938年建立的。

1934年8月,希特勒集元首與總理為一身,他給自己起了一個自己認為更貼近群眾的稱呼“元首”。在他上任後的前4年裡,誰也不能否認,他的政府在經濟方面表現得異常出色,國民經濟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多。僅僅3年,希特勒就把德國這個全世界赤字和失業率最高的、接近破產的國家改造成了世界經濟強國,得到了廣大下層民眾也對他在政治上的擁護和支持。

希特勒通過奧運會掃除德國戰敗國陰影

1936年,柏林奧運會成為德國的宣傳工具。希特勒親自擔任柏林奧委會總裁,他用16噸銅鑄造了一座高達70米的希特勒鍾,建了一座容納10萬人的體育場和一個容納2萬名觀眾的游泳池,還有比洛杉磯奧運會更豪華的奧運村。1936年8月1日,希特勒在德國柏林宣佈第11屆奧運會開幕,德國運動員行納粹禮,高呼“萬歲,希特勒!”體育政治和體育民族主義的狂熱,被希特勒發揮得淋漓盡致。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已經令德國人民對本民族和希特勒的信心空前高漲,“讚美你,希特勒”的聲音在全德國各地響起。

希特勒突破凡爾賽和約使德國重整軍備

凡爾賽和約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不準有任何空軍武器。此時,德國是一個地位低下的戰敗國,而非一般意義上的正常國家。希特勒上臺後就秘密重整軍備。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徵兵制,併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而國際聯盟對德國破壞凡爾賽和約只是口頭上進行抗議,沒有武力制止的意圖。1936年,希特勒佔領了萊茵蘭西岸地區。1938年3月,奧地利重新被德國納入版圖。隨後希特勒又使蘇臺德地區迴歸。

1939年3月,德軍佔領布拉格。4月,希特勒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典禮,一併慶祝自己50大壽。此時的德國,已擁有強有力的世界地位。這是的希特勒對於任何國際問題,他根本不想考慮使用外交手段和平解決,而此時的德國確實是世界強國。全國人民包括希特勒總想一雪一戰後的恥辱,一戰使德國人民吃盡了苦頭。這時的德國自己已經不能遏制希特勒的瘋狂,希特勒和他的納粹黨,已經擁有了德國所有人民的支持。就這樣,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正如題主所說,當年德國那麼窮,希特勒哪來的資金髮展軍隊和發動戰爭?以上只是希特勒使德國振興的一部分內容,實際上的手段遠比這些複雜。因此,二戰爆發之前的希特勒無疑是德國曆史上的最有成就的元首。


野史也是史


希特勒不僅創造了德國的“軍事奇蹟”,也創造了德國的“經濟奇蹟”。

1933年希特勒擔任德國總理時,德國經濟接近崩潰,德國有六百萬失業人口,失業率高達33%。到1938年,德國失業率僅為1.3%。另外,國民生產總值從1932年到1937年,翻了一倍,國民收入也增加一倍。

希特勒創造的“經濟奇蹟”背後是大量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軍工產業,另外還有掠奪猶太人的資產。希特勒的“經濟奇蹟”最終把德國綁上了戰爭的戰車。

但很多關鍵性的武器並沒有在決定性時刻排上用場,比如虎式坦克在“庫爾斯克坦克大決戰”之後,V1飛彈在諾曼底登陸之後,隆美爾曾說,如果V1飛彈提早研製成功一個月,那麼歐洲的歷史將改寫。

其實,不管是基礎設施還是軍工業,都無法為德國帶來附加的經濟增值。據悉,如果德國不發動戰爭,到1943年德國經濟將停滯,到時候德國連發動戰爭的資本都沒有。


五味社


在人類史上,日耳曼民族同斯拉夫民族一樣,都是也勇武強悍著稱於世,上陣廝殺向來都是男人的事。自從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軍隊的人數更是被限制在了十萬之內,因此,德國女性似乎與戰爭無緣了。

但是這種情況在希特勒執政德國後被改寫了,參加過"一戰"並且有戰爭經驗的希特勒,深知以德國現有男人的規模,根本不可能完成他稱霸歐洲和東擴疆土的夢想。一旦開戰,德國即使是傾全國男丁之力,必定會出現在兵源上入不敷出的局面,因此,尋找更多的兵源已是他迫在眉睫的難題。

1935年5月,希特勒頒佈了德國"國防法",在重新修訂的"國防法"第一條第一款中規定:"每個德國的男人都有義務服兵役。",同時在第二款裡又增加了:"每個德國男人和女人在戰時均有超越兵役為國服務的義務。"。這就是說,德國的女性從此也有了義不容辭的服兵役義務,凡女性勝任的非作戰類軍中崗位,應由女性佔據,希特勒之所以這樣做,目的就是能夠從中解放出更多的德軍男兵,用於前線作戰。

雖是如此,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的女性並不存在於德軍的編制之中,女人在軍中的身份只是協助者,沒有軍職和軍銜,也不佩帶武器,而且基本上只在自願者中間徵召。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過程中,德國共計徵召了德國婦女達多50萬人,而這些應徵的德國女性,也有一個非常神氣稱呼"國防軍女助手"。

希特勒為了解決兵源的不足,他一方面是徵召女兵,而在另一方面則是鼓勵德國人多生孩子,而且是多生多獎。

在當時的德國,生4個孩子的母親能得到一枚銅牌的獎勵,生6個孩子得銀牌,生8個就將得到最高榮譽金牌,那將是精神與物質上的雙豐收。一位二戰時期的德國“國防軍女助手”,她曾介紹過她的從軍經歷,她們家就是二戰時期德國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他的父親於1889年生人,1917年應召入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傷退伍。

1944年,德軍在東線的蘇德戰場上節節敗退,已經55歲的父親再一次穿上了軍裝,但是時間不長,他就在守衛但澤(現屬波蘭)時被蘇軍俘虜了,後來父親死在了蘇軍的戰俘營裡。一個從蘇軍戰俘營回來的人,對我母親說“你先生是在戰俘營裡餓死的,在死之前他已經沒有了飢餓的感覺,只是一遍一遍地說他非常非常的想家。”這就是戰爭,殘酷的戰爭。

1943年2月18日,隨著德國宣佈進入了全面戰爭,德國的民眾全部被動員了起來,一切人力物力都投向了一個目標,那就是為了戰爭!為了填補前線的兵源損失。

德國本土的防空部隊,大多都被調去加強前線的步兵師,而這些空出的崗位則由婦女和學生替代,我和弟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走上防空陣地的。我弟弟是1929年出生的,參戰時還不到15歲,為了使這群中學生在作戰期間仍然能夠學習,而老師們也隨從童子軍進入了軍隊,以便在戰鬥的間隙為他們上課。

1943年,我被徵入國防軍的海軍助手,任務是海岸放空高炮部隊,當時剛18歲。我們的制服是灰色的,而真正的海軍制服則是深藍色,這是海軍的陸地支援人員和海上作戰部隊的區別。我操作過3種防空器材:探照燈、防空監聽器和導向儀,主要任務是為高射炮指引敵機目標。操縱這些沉重設備的工作,以前這都是男兵乾的活兒,但現在必須由女人來承擔。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和蘇聯都曾大規模地徵召女兵加入軍隊,蘇軍共徵召了80多萬名女兵,德國也徵召了近50萬女性。

但蘇軍參戰的女兵是真正的軍人,除了常規的醫療和通訊工作之外,她們中有很多人和男兵一樣,當狙擊手、偵察員、坦克兵、飛行員甚至面對面的於德軍作戰。而德國的女兵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軍人,直到戰爭的最後關頭,德國也沒有派女性去前線廝殺,這應該就是日耳曼人的底線。


刀墓手札


行軍打仗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個是錢,第二個是錢,第三個還是錢.希特勒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但是他的資金來源一直都是一個迷.希特勒從一個屌絲一下子逆襲成為德國的最高統帥,其過程相當戲劇!如果沒有高人暗箱操作,這樣的事情不可能發生.

到底是誰利用了希特勒?在那個時候,最有可能支持希特勒的就是美國,美國那時雖然不是世界霸主,但是在資金和技術上,有很大的優勢.那時候的美國經濟,實際上也不怎麼好,需要用戰爭的方式來拉動國內經濟的上漲,所以美國選中了希特勒,選中了德國.<strong>

由於美國財團的資金和技術的支持,德國開始挑起了戰爭,第一戰便搞垮了波蘭,把波蘭的黃金都運回德國,讓希特勒的本錢逐漸增大.這個時候的希特勒信心十足,對法國開戰,圍困了英法聯軍三十萬,可是希特勒並沒有下令將其殲滅,反而讓他們撤退了,不過還是讓法國徹底淪陷了,卻放過英國.希特勒再次將矛頭對準前蘇聯,還打到了莫斯科.

<strong>

可以發現,希特勒在面對敵人的時候,是有選擇性的,希特勒並不想打英國,也不想打美國,反而去打遙遠的莫斯科,這裡面肯定有貓膩,美國想接德國的手打垮前蘇聯或者是消滅前蘇聯也可以,德國確實讓前蘇聯命懸一線,差點都沒有挺過來.就是最終,德國還是戰敗了,這時候的希特勒肯定發現,他中計了,但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所以他選擇向美國開戰,最後美國聯合起來擊垮了德國!<strong>

二戰之後,美國成功的拖垮了前蘇聯,成為了世界軍事第一,經濟第一.如果不是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大量從美國購買坦克、飛機、槍支彈藥、大炮等軍用物資,德國把從法國、波蘭等過繳獲的黃金支付給了美國,美國的經濟根本帶動不起來,美國更不可能擁有那麼多的黃金.

在二戰中,美國是最大的受益國,美國財團是幕後操縱者是嫌疑最大.也許希特勒現在還在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殺光猶太人!


老鱷魚觀天下


在一戰過後納粹德國經過改革迅速崛起,但也不至於強大到有多餘的資金來購買多餘戰備資源那麼希特勒到底是從哪是找到這些閒錢來推動二戰的。接下來請聽小編詳細為您解符號。

1939年希特勒發佈了一篇演講,他說:“1933年之前德國是怎麼樣的國家?那是一個被國外的政客和國內的政治制度搞得瀕臨崩潰的國家,但是我來了。我執政的短短六年期間,我讓這個國家的公路運河得以修建,並且修建了大量的工廠,我讓700萬事業的德國人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我讓這個民族的教育和文化水平大幅度地提高,我讓德國在政治上重新團結起來,我讓它在軍事上被重新武裝起來,我把1919年被分割出去的那些土地把它們重回祖國的懷抱,我把幾百萬流散在歐洲各地,被外國政府欺凌的德意志民族的人領回到了祖國。”

如果1939年你是一個德國人,你不知道後來發生的事情,你面對這樣的演講,你作何感想?因為他講的全是實話,希特勒就是那個時代的偶像。

1933年,希特勒跟羅斯福幾乎同時上臺,他跟羅斯福用的手段也幾乎是差不多的,尤其是前半段。只不過羅斯福那個叫新政,希特勒這個叫新計劃,但實際上它們的內容差不多。比如通過修建大量的新建設施讓失業工人迅速的回到工作崗位上解決失業問題。但是因為納粹德國是一個極權國家,所以在這些方面走得遠比羅斯福新政要遠的多,成效自然也見效的快。比如說1933年希特勒,到年底的時候,就解決了1/3的失業,到1935的時候羅斯福剛剛解決近一半的失業問題,而希特勒已經沒有失業問題了。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德國甚至已經出現過分就業,滿大街都找不著勞動力。而這時候英法還有大量的失業人口在街上舉著牌子找工作。至此希特勒的執政能力凸顯無疑,我們看到的就是一個經濟動亂之後,跌落谷底之後,一個基本的回升態勢。到這個時候希特勒跟羅斯福其實做的都是一樣的。

但是後面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就不得不說希特勒的人才儲備當中有一個叫沙赫特的,他是德意志民族的金融天才,希特勒一上任馬上任命他為國家中央銀行的行長和經濟部的部長。這個沙赫特不愧為金融天才的稱號,他有兩手絕活,第一是賴賬,賴的是協約國的帳。第二就是借錢,他把手伸過了大西洋,找美國人借錢。當然你會覺得美國這時候也是經濟危機,他哪有錢借給德國人?這個我們就要先了解什麼叫經濟危機?經濟危機恰恰是資本它沒有辦法擴張,沒有投資機會的一個現象。這個時候德國人來借錢,它無疑是乾柴烈火一點就著。

亞爾馬·賀拉斯·格里萊·沙赫特

中間還有個小插曲,1933年沙赫特跑到美國借錢的時候,其實這兩個國家的意識形態是相沖突的。美國一向標榜我是自由主義,而德國人一直在迫害猶太人。所以1933年5月沙赫特的輪船一到紐約,大群記者就在船上把沙赫特圍住,不談借錢的事就穩你們怎麼迫害猶太人,沙赫特惱羞成怒,把報紙團成一團扔在甲板上,但是他也不得不解釋,因為我們德國人現在窮成這個樣子,所以才會出現一些情緒很激烈的人去迫害猶太人,如果我們富有了,你們借給我們錢,倉稟實而知禮節,我們對猶太人就會好。沙赫特就是通過這種搖唇鼓舌,遊說之術在美國借到了錢。當然美國和納粹德國在意識形態上從來也沒有和諧過。羅斯福後來甚至為了噁心希特勒,還專門派了一個猶太人去當美國駐德國大使。

但是華爾街可不吃這一套,華爾街一切以經濟為考量,我們的資金往哪兒流會有收益?所以沙赫特在美國和德國之間,就打通了這樣一次資本的通道。他的做法也很簡單,就是從美國華爾街借到錢,然後在美國買很多比如軍事裝備、軍火甚至是技術,結果美國人的就業問題,然後在德國大量興辦軍火工廠,辦這樣的實業解決解決德國的就業問題,打通了這個循環。所以當時美國很多大資本家和納粹德國親的跟一家子似的。

當然你憑什麼說希特勒在這麼爛的基礎上用六年時間的準備,就能夠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如果僅從國際金融的角度你似乎能得出一個特別讓人洩氣的結論,就是1939年德國發動大戰的時候,實際上用的是美國人的錢、英法的裝備和技術,甚至是在蘇聯培訓的他的軍官和坦克部隊,海納百川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回憶還是要忘記


1933年希特勒成為帝國總理,他提出了旨在改善經濟的政策,包括國有工業私有化,自給自足和進口關稅等等。

希特勒上臺正趕上大蕭條時期。當時的失業率接近30%。起初,新納粹政府繼續執行Kurt von Schleicher“施萊歇爾”(魏瑪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政府1932年制定的經濟政策,以對抗大蕭條的影響。1933年,希特勒任命前德國民主黨成員Hjalmar Schacht“沙赫特”任德意志銀行行長,1934年任經濟部長。


戰前納粹採取的經濟政策(手段)

一、MEFO法案(MEFO債券)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認識到,想要加強國防光靠通過稅收或公共貸款產生的資金是不可能的。因此,制定了一項赤字融資計劃,其中資本項目通過發行稱為MEFO法案(MEFO債券)的期票來支付,這些期票可以在公司間相互交易。這對德國重整軍備特別有用,因為MEFO法案(MEFO債券)不是Reichsmarks(德國馬克)而不在德國聯邦預算中。這就相當於秘密籌措的軍費。

為此,經濟部長沙赫特成立了MEFO公司(實際是空殼公司)。其中四家德國武器製造商Krupp(克虜伯家族)、Siemens(西門子),Gutehofnungshütte(MAN集團)和Rheinmetall(萊茵金屬公司)就超過1,000萬帝國馬克,納粹政府同意用五年期票據償還這筆錢。

(納粹德國經濟部長Hjalmar Schacht“沙赫特”)

二、國家政權和企業私有化之間的關係

大蕭條刺激了大多數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收回市場所有權。但納粹政府恰恰相反,納粹掌權後德國各行各業都被私有化。多家銀行、造船廠、鐵路線、航運公司、社會福利等都被私有化。然而,私有化“是在政府監管和政治干預的情況下,加強對國家整體經濟控制的框架內實施的。”也就是說,納粹政府採取的立場是,企業應儘可能在私人手中,但前提是“必須對重整軍備或對戰爭有利”。

這其中就包括了德國四家主要商業銀行、德國鐵路公司、聯合鋼鐵廠(當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公共企業)、德國第二大股份公司。以犧牲市政公用事業公司為代價增加私人公用事業,比如出售許多造船公司。

納粹還將以前由政府提供的一些公共服務私有化,特別是社會和勞動相關服務,這些服務主要由附屬於忠於納粹種族政策的以及納粹黨的組織接管。通過這種方式,最後這些所謂的私營企業實際控制在納粹手中,為戰爭提供急需的資金。

1937年10月,希特勒政府頒佈了一項法令,“解散所有資本低於4萬美元的公司,禁止成立註冊資本少於20萬美元的新公司。”這一下使德國近五分之一的小公司破產倒閉。

1933年7月15日頒佈了一項強制加入“卡特爾”的法律,到了1934年,第三帝國要求重組所有公司和行業協會,並與納粹政權結盟。

同時,關閉大部分德國證券交易所,將其1935年的21個減少到9個,並將股息分配限制在6%。 到1936年,德國頒佈法令嚴厲禁止德國公民進行外國股票交易。因為股票市場全部是由猶太人經營的。

只要德國私營公司支持政府經濟(主要是通過參與政府軍事合同),就會享受特權和受到保護。但如果他們反對的話,可能面臨嚴厲的懲罰。

(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GNP)和GNP平減指數,從1926年到1939年的百分比同比變化)

三、在社會政策方面

納粹原則上對社會公共福利持反感態度,堅持社會達爾文主義者的觀點,即弱者應該滅亡。他們譴責魏瑪共和國的福利制度以及私人慈善機構,指責他們支持被視為劣等種族的人,納粹認為這些劣等人應該被淘汰。然而,面對大蕭條造成的大規模失業和貧困,納粹認為此刻有必要重建慈善機構,幫助種族純粹的德國人,以贏得民眾的支持,認為這代表“種族自助”而不是“無差別的慈善或社會福利”。

具體如“冬季救濟”和NSV(國家社會主義人民福利)。NSV的分配援助有明確的種族意識,它只為那些“種族健全,有能力並願意工作,政治上可靠,願意並能忠心”的人提供支持。非雅利安人被排除在外。

納粹黨取消了在上臺之前存在的所有工會,取而代之的是由納粹黨控制的DAF(德國工黨陣線)。他們禁止罷工和停工。德國勞工陣線的既定目標不是為了保護工人,而是為了提供勞動力以此增加產量。

納粹依據凱恩斯主義制定政策。依靠赤字支出支持大型公共工程項目,如高速公路的建設等等來刺激經濟減少失業率(1933年初為30%)。隨後幾年失業率大幅下降,而價格控制則防止了通貨膨脹的再次發生。

(希特勒在Reichsautobahn高速公路系統部分的奠基儀式上)

四、對外貿易關係方面

在20世紀30年代,世界原材料價格(佔德國進口的大部分)呈上升趨勢。與此同時,製成品的世界價格(德國的主要出口)正在下降。結果是德國現維持國際收支越來越困難。鉅額貿易逆差幾乎不可避免。希特勒發現這種現象是不可接受的。德國開始在經濟自給自足的方面擺脫部分自由貿易。然而,德國缺乏原材料儲備的事實和完全自給自足是不可能的,因此,納粹政府限制其貿易伙伴的數量,只要情況允許,就只跟德國勢力範圍內的國家進行貿易。在20世紀30年代,德國與其他歐洲國家(主要是位於南歐和東南歐的國家)簽署了一系列雙邊貿易協定。德國政府鼓勵與這些國家進行貿易,強烈反對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

為此,德國壟斷企業和寡頭企業都受到納粹政府的保護。

五、美國財團對德國的大量投資

一戰後,美國根據自身利益出發,希望在歐洲扶持自己的利益,權衡英法後,美國認為只有德國符合條件,一方面可以很好的和德國開展貿易,另一方面讓德國作為美國在歐洲的代言人!所以,美國政府給予德國大量的低息貸款,這些無疑對德國軍事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戰爭開始後,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納粹德軍,跟美國的無私援助無不關聯。因此,戰後大部分德國科學家被美軍接到美國,他們為美國的科技發展貢獻極大。

(希特勒於1941年12月11日在國會大廈宣佈向美國宣戰)

六、德蘇信貸協議(也被稱為德蘇貿易和信貸協議)

德蘇信貸協議是納粹德國和當時的蘇聯之間簽訂的聯盟協議。蘇聯從德國拿到利率為4.5%的200萬德國馬克的承兌信用。該信用額度規定,蘇聯在未來兩年內用來購買德國的資本貨物(工廠設備,裝置,機械和機床,船舶,車輛和其他交通工具),蘇聯用原材料償還貸款。到1940年8月,蘇聯從德國的進口占海外進口總量的50%以上。

1939年到1941年,當納粹德國與蘇聯之間的貿易關係《莫洛托夫-裡賓特洛甫條約》生效時。蘇聯提供原材料,德國提供成品工業品。第一年,納粹德國獲得100萬噸穀物,50萬噸小麥,90萬噸石油,10萬噸棉花,50萬噸磷酸鹽和至少100萬噸大豆。

隨著“巴巴羅薩行動”的日期越來越近,德國對蘇聯的運輸變得遲緩,未能履行所有承諾。蘇聯卻在入侵之前履行了他們義務,希望避免德國的挑釁。

(斯大林和裡賓特洛甫在1939年8月23日簽署協議後握手)

七、採用強迫勞動的奴隸制度

戰爭之前,納粹德國就維持著奴隸勞動力的供應。這種做法始於勞教所早期的“不良分子”(德語:unzuverlässigeElemente),如無家可歸者,同性戀者,罪犯,持不同政見者,猶太人,以及政權想要的任何人。

戰爭開始後就更不用說,這些大家基本都知道,在此不贅述!通過剝削這些免費勞動力給納粹省下大筆資金。

(隨意在街頭圍捕平民抓去勞動)


以上是關於希特勒發展軍隊和發動戰爭資金的具體來源,有不完善之處請大家補充!


血色黃昏的黃昏


希特勒登上權力之巔的時候,德國經濟狀況並不好。他要獲得德國人的支持,不但不能提高稅收,反而承諾降低失業率,給德國人更好的生活,如家家戶戶的早餐桌上都有牛奶、每個家庭都有付得起汽油費的轎車,等等。同時,他要大規模地備戰,那麼,他的錢從哪裡來?

在希特勒當上德國國家元首之前,他就已經在謀劃戰爭,以及戰爭所需要的大量軍費。關於納粹財富的來源,多年來,人們談得最多的,是納粹如何霸佔猶太人的財產,將他們的金錢、財富一律充公;開發和利用所佔領國家的資源;拒絕支付一戰賠款;等等。這誠然也是事實,但人們往往忽略了另一面,即二戰真正爆發前,希特勒是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支持的。比如斯大林個人和蘇聯政府,都在經濟上支持過希特勒。

英法等國,不但沒有堅持讓德國支付一戰賠款,反而向其貸款。從1930年代初開始,希特勒就收到一些跨國公司的援助,如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華爾街的金融家,羅斯柴德家族等等。美國通用公司和福特公司,為了確保其在德國的市場份額,曾著力與納粹政府搞好關係,為德國採購了大量軍工生產的原材料。

美國銀行在德國工業界投下巨資,其中投入最多的是美國聯合銀行。老布什總統的父親、小布什總統的祖父普雷斯科特·布什,正是這家銀行的發起人之一,並曾任銀行總裁。因此有一種說法,希特勒登上權力之巔並毫無顧忌地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老老布什功不可沒。

位於瑞士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是最早的國際金融機構。它建於1930年,目的是處理一戰德國的戰爭賠款問題。1939年至1946年間任銀行主席的美國人托馬斯·麥基特里克,以及他手下的幾位主任,都是納粹的同情者。而麥基特里克更是在國際金融界對希特勒的支持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他遊說歐洲各大銀行支持希特勒,向德國發放了許多無息或低息貸款。

納粹搶來的大量黃金不僅存放在該銀行裡,其國際匯兌業務,也由銀行操辦。不僅如此,銀行使納粹從猶太人、從佔領國搶來的所有財富合法化,以致人們諷刺國際清算銀行是德國唯一的國外分支機構。甚至在二戰結束前的幾個月,盟軍正跨過歐洲打掃最後的戰場,麥基特里克還頻繁地與德國實業家們見面,確保他們在盟軍佔領德國後仍有好的收益。


世界真的很大


德國自從一戰戰敗以後,經濟實力大打折扣,稱得上是“舉步維艱”。當時英法等國合計德國共需賠款1320億馬克,以德國所有資產做擔保,德國人算了一下大概要花66年才能還清。然而僅僅幾十年以後,德國人便又捲土重來,這是為什麼呢?德國從哪裡又有了錢呢?

希特勒得到了國外勢力的支持。希特勒上臺以後,很多國外政權都對他提供了幫助,比如蘇聯,英國,法國都積極貸款給希特勒政權。美國的富商——汽車大王福特更是無條件支持希特勒,捐助了大批資產給德國。


慕尼黑保守的天主教上層階級。這些人和希特勒一樣,憎恨猶太人,憎恨民主和魏瑪共和國政權。這些人在當時不僅富有而且在德國甚至整個世界上都比較有聲望。比如鋼琴製造商的妻子貝希斯坦,非常看重希特勒,一度稱希特勒是“自己的小兒子”。他們送給了希特勒很多資金,這些支持是希特勒最主要的動力。


戰爭打響以後,希特勒更加無所顧忌了,首先就停了一戰賠款並直接搶佔猶太人資產充歸德國國庫。他每佔領一個國家就會立刻派人開採資源,搜刮財產以支撐接下來更大規模的戰鬥,典的“以戰養戰”策略。

我是頭條作者圍知歷史,每天帶你瞭解不一樣的歷史,希望大家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路轉粉,不迷路,謝謝各位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