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為何要殺鴻門宴上的救命恩人樊噲?

siriusdjenny


剪除外戚勢力

大家都知道樊噲不僅是劉邦的得力干將,早在沛縣就是一起喝酒一起吃肉的酒肉朋友,除此之外,樊噲還是劉邦的連襟(俗語中的連橋兒),因為樊噲娶的是呂雉的妹妹。有了這層關係,好處是和劉邦成了親戚,壞處是樊噲從此就被打上了外戚的標籤。

劉邦好色是出了明的,年輕的時候就偷寡婦,這才有了後來的劉肥。年老的做了皇帝,老毛病沒收斂,反而愈演愈烈,對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寵愛有加,越看越喜歡,與此相對應的,再看當年覺得還如花似玉,如今卻年老色衰的呂雉,心裡就越發厭煩,於是劉邦就動了廢長立幼的心思。

但幾次三番的與呂雉掰手腕,明爭暗鬥下發現沒有必勝的把握,要是瘋婆子真的和自己玉石俱焚,太不值當了,怎麼說劉盈也是自己的親骨肉,索性性福到老,不想那些煩心事了。至於很多人說劉邦不廢劉盈,是因為什麼四個老頭,那都是糊弄外人的說辭罷了,是劉邦心態變了。

劉邦之所以覺得不一定鬥得過呂后,樊噲無疑是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雖然是屠戶出身,但此時已經是大將軍,左丞相,在軍隊中擁有極高的人脈和威望,如果樊噲被枕頭風一吹,倒向了太子集團,那天下可就精彩了。

所以正是考慮到以上幾點,劉邦才動了要殺這位夥伴的心思。



瓦爾登的船伕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樊噲(公元前242-公元前189),沛縣人,早年曾以屠狗為業。西漢開國元勳,大將軍,左丞相,著名軍事統帥。為呂后妹夫,深得漢高祖劉邦和呂后信任。後隨劉邦平定臧荼、盧綰、陳豨、韓信等,為劉邦麾下最勇猛的戰將。曾在鴻門宴時出面營救漢高祖劉邦。封舞陽侯,諡武侯。

在劉邦手下的沛縣集團中,樊噲可以說是和劉備走的最近的一個。

如此親密的關係,為何在後期劉邦想要殺掉他呢?

主要還是因為樊噲的另一個身份:呂后的妹夫

因此樊噲不但劉邦關係最親密,和呂后的關係也最親密,這種姻親關係,假如劉邦和呂后關係和睦的話,是非常好的,可惜,晚年的劉邦,和呂后的關係有點不和。

公元前195年,高祖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歸來,創傷發作病倒了。剛回到長安,又聽說燕王盧綰叛變,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伐。樊噲走後,有人對高祖說:“樊噲跟呂后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高祖對呂后干預朝政,早已不滿,聽說呂后又跟她妹夫樊噲串通一氣,立時覺得情況嚴重了,他決意臨陣換將,與陳平計議此事,最後,採用陳平的計謀,以陳平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傳詔,在車中暗載大將周勃,等到了軍營裡,才宣佈立斬樊噲,由周勃奪印代替。 高祖要陳平儘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讓他檢驗。 陳平、周勃當即動身,在途中邊走邊細心合計。陳平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況且他又是呂后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我們怎麼辦?再說皇帝病得這麼厲害,再加上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她們姐妹二人必然會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難免會歸罪於咱們兩人。”周勃一時沒有了主張,便問:“難道把樊噲放了?”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

故事發展到這裡,各位朋友也能看出來,劉邦要殺樊噲一大部分是因為在氣頭上(盧綰也是劉邦的密友,這時居然反叛,劉備氣頭上自然不相信同樣是密友的樊噲,再加上呂后的因素),並不是真打定主意要殺了樊噲。

然而樊噲也是個福將,運氣真的非常的好:

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築起一座高臺,作為傳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持節(一種信符)去叫樊噲。樊噲得知只有文官陳平一個人前來,認為只是傳達平常的敕令,也沒多想,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不料,臺後忽然轉出武將周勃,當即將樊噲拿下,釘入囚車。周勃又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

當走到半路,陳平忽然聽說劉邦病故。他想:朝中必然由呂后主持政事,這可糟了。唯一可喜的是,幸虧先前未斬樊噲,還好向呂后交待。可即便如此,也怕夜長夢多,會有人在呂后面前說他的壞話,一定要先趕到長安,把自己的事解釋清楚。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於是,他又生一計,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這明明是說給活人聽的,是在向呂后表功。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都鬆了一口氣。遂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總算虛驚一場,化險為夷。

孝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噲去世,諡為武侯。

這就是高祖劉邦要殺樊噲的原委。

原創作品,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年,劉邦在項羽的鴻門宴上時,生命危在旦夕,屢遭要挾,是大將軍樊噲闖入帳營,力排眾議,將劉邦救出並護送回營,這是救命之恩,是大恩大德。可是,為何劉邦在臨死之時,卻要賜死他的救命恩人呢?這又是為那般?樊噲只是一介武夫,膽大無比,但性情直率,並且在史書中並沒有記載過樊噲對劉邦有不臣之心,可以說是忠心耿耿,沒有二心。為什麼劉邦到了晚年還一心想除掉他呢?

原因只有一個:為了保住劉家的江山。

劉邦快死的時候,樊噲還在外面平叛呢。這事就有人對劉邦說:“樊噲跟呂后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劉邦本就對呂后干政不滿,加上有人告發他和呂后串通,本來就有疑心病,這會更堅定了要殺樊噲的決心。

劉邦殺樊噲的原因如下:

首先,劉邦和樊噲還是親戚。

因為樊噲的老婆是呂后的親姐姐,所以,從呂雉論起,劉邦還要叫樊噲妹夫的。而樊噲和呂后集團親近也是非常明顯的,劉邦又是最痛恨外戚干政了,特別是到了晚年,猶如驚弓之鳥,盧綰的造反已經讓劉邦沒有可以相信的人了。

其次,樊噲要處死戚夫人,劉邦自然不同意,而且晚年的劉邦和呂后的關係不和。

殺樊噲一方面可以威懾呂后,另一方面也可以除去呂后的一個臂膀,以此來確保劉家的江山不變。

既然決議要處死樊噲,於是和陳平商議此事,有陳平暗中載周勃前往樊噲軍中傳詔,由周勃代替樊噲,並立斬樊噲。但陳平、周勃二人覺得樊噲是大功臣,又是皇親國戚,怕皇帝后悔殺了他,於是覺得決定將樊噲綁上囚車,送回長安,由皇上決定或殺或免。萬萬沒想到,在半路上就聽到了劉邦駕崩的消息,等回到長安,呂后聽說樊噲沒死,一聲令下,無罪釋放樊噲,還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樊噲可謂是死裡逃生,躲過一劫,但他覺得自己沒有了主公,最後抑鬱而終。


悟空八卦歷史


樊噲不僅在鴻門宴上了對劉邦有幫助,同時又被項羽讚許,樊噲不僅作戰勇敢,而且他很早就追隨劉邦,是劉邦的心腹之人,不僅如此,劉邦和樊噲還是連襟的關係,樊噲是呂雉的妹夫。

那為什麼劉邦在將駕崩之時,還要讓人殺了樊噲呢?

樊噲很早就跟隨劉邦,並且樊噲作戰勇敢,所以在劉邦建立大漢的過程中,立了很多的功勞。劉邦在封功臣的時候,樊噲被封為候。

因為樊噲是將軍,所以樊噲手裡還是有兵權的,只是不像韓信、彭越等異姓王那樣有自己的封地,同時又是劉邦的心腹,所以樊噲那時並沒有被劉邦所殺。

同時樊噲的夫人又是呂后的親妹妹,所以樊噲當時的地位還是非常高的。

到劉邦後期,發現太子劉盈過於仁厚,而呂雉又太強勢,劉邦覺得呂雉有可能後來會專政,而樊噲是呂雉的妹夫,所以就更擔心樊噲和呂家之人勾結,那樣就會威脅到大漢天下。

在這種情況下,劉邦於是決定除去樊噲,他讓陳平去殺樊噲,這時的劉邦已經時日不多,而陳平又是精明之人,他去了樊噲那裡,並沒有直接殺了,而是把樊噲帶回京城,他們還沒到京城,就接到劉邦駕崩的消息。於是陳平就立馬把樊噲放了,呂雉和她的妹妹看到樊噲無事,也放心了。

陳平知道劉邦時日不多,劉邦駕崩後,呂雉一定專權,如果自己殺了樊噲,呂雉是不會放過自己的,所以陳平的這個做法,不僅讓樊噲得以活下,也救了自己。


中孚鑑


鴻門宴上,最有特色最搶眼的人,就是這個看似莽莽撞撞猛如張飛的樊噲。


你看他,聽說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楚項要對劉邦下手,他二話沒說,持劍擁盾而入,守衛阻擋,他持盾猛撞,擋都擋不住。進去後不作一聲,站在劉邦身邊,頭髮上指,眼珠子瞪得老大,怒視項羽,如同金剛,把天不怕地不怕的項羽都嚇了一大跳,趕快按劍而問:來者何人?!

當聽說他是劉邦的車伕後,項羽考驗式的要求樊噲大斗喝酒,生吃肘子,以超越常人的難度挑戰樊噲,樊噲一一輕鬆應對。樊噲的膽識,在鴻門宴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其實,鴻門宴上,樊噲也展現了非常智慧的一面,你看他分析劉邦在推翻秦朝過程中的功勞,分析項羽對付劉邦是如何不義,由遠至近,有理有據,說得項羽啞口無言,說到了點子上,項羽無言以對。

所以說,鴻門宴上,樊噲是劉邦的救命恩人,倘無樊噲以死去拼,不說劉邦一定會被殺,但至少不可能這麼輕鬆就能全身而退。 樊噲不單是劉邦的救命恩人,而且是劉邦統一天下、當上皇帝的大功臣。劉邦打到咸陽,進入秦宮,被滿庫的金銀和後宮的美女迷亂了眼睛,是樊噲第一個到深宮裡去勸說劉邦清醒,勸不動,又拉來張良一起勸,終於讓劉邦封閉府庫,還軍霸上,這也是項羽未對劉邦下手的原因之一,也才有了劉邦後來與項羽爭天下的基礎。



所以,劉邦得天下,樊噲功不可沒。 至於劉邦後來要殺樊噲,一是劉邦恩將仇報,二是擔心樊噲與呂后聯手,對劉氏不利。


帝國的臉譜


樊噲一開始不過是一個殺豬屠狗的人,而劉邦呢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亭長,一個地痞無賴,但是就是這樣的兩個人最後一個當了皇帝,一個成了開國的功臣,大將軍。

樊噲和劉邦之間的關係越說越複雜,樊噲一開始在沛縣的時候,當時劉邦就經常去他那裡吃狗肉,也是從來不給錢,這兩個人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要好的,而且之後劉邦娶了呂雉,而樊噲娶了呂雉的妹妹,劉邦和樊噲也就成了兄弟了。而且我們都知道樊噲從劉邦起事的時候就一直追隨劉邦,從芒碭山開始樊噲就一直是劉邦的心腹,一直到了大漢的建立,後來又跟隨劉邦平定了臧荼、盧綰、陳豨等,所以說樊噲對於劉邦來說不光是在鴻門宴上救的一次。

當然劉邦對於樊噲也是一直都是非常相信的,是劉邦最信任的一個人。劉邦在建立大漢之後也是封了樊噲為左丞相,舞陽侯。但是為什麼劉邦臨死之前一定要殺了樊噲呢?

燕王盧綰叛變的時候,劉邦就是派樊噲去征討的,這個時候劉邦已經是病入膏肓了,就是這個時候劉邦派陳平,周勃等人去抓樊噲,但是當兩個人走到半路的時候劉邦就死了,後來他們也就把樊噲給呂雉了,樊噲是呂雉的妹夫自然不會對他怎麼樣。

其實劉邦要殺樊噲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她和呂雉的關係,呂雉作為劉邦死後大漢的實際掌權者,對於大漢的建立又有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且最關鍵的是呂雉的野心。樊噲屬於外戚,我們都知道大漢四百年的天下外戚是最重要的一個威脅。從劉邦就開始。而且樊噲是大將軍,左丞相。有著絕對的權利,還有軍權。如果一旦和呂雉聯合起來,那麼大漢的天下最後姓什麼都不知道了。這個時候劉邦不得不想殺了樊噲,來穩住自己死後的大漢天下。

雖然說樊噲沒有被殺,但是樊噲在劉邦死後也沒有做什麼過分的事,孝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噲去世,諡為武侯。


中國歷史研究所


這個問題之前回答過,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劉呂爭權”,而樊噲又恰好娶了呂雉的妹妹呂嬃,作為劉邦晚年中親呂集團裡仍然掌握軍權的將領,為了避免劉氏江山落入呂氏手中,劉邦必須處死他。

劉邦彌留之際派陳平和周勃處死樊噲

樊噲從豐沛起事以來,一直跟隨在劉邦左右,是劉邦的愛將。然而到了劉邦晚年,尤其是平定英布叛亂歸來,舊傷發作生命垂危之際,樊噲卻又成了劉邦不得不處死的對象。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平定英布叛亂歸來,因舊傷發作而病倒。恰在此時,又聽說燕王盧綰叛亂,於是派樊噲以相國的分身率軍前去討伐。

就在樊噲走後不久,有人對劉邦說,“樊噲跟呂后串通一氣,相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加以提防。”(《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劉邦決意換將,於是找來陳平和周勃,對他說道,“樊噲見我病了,想要我早點去死。”(《史記·陳丞相世家》)

(周勃)

劉邦和陳平、周勃商議後,決定以陳平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傳詔。在車中暗藏大將周勃,到軍營後再宣佈立斬樊噲,由周勃奪印代替。

然而陳平卻留了個心眼,他對周勃表示說“皇帝只是在氣頭上,樊噲畢竟是皇親國戚,我們如果殺了他,將來皇上又後悔了怎麼辦?”

在陳平的勸說下,兩人來到軍營之後,並沒有殺死樊噲,只是按照原計劃將樊噲綁縛之後交由陳平押回長安,周勃則率軍繼續前往燕地平叛。然而就在陳平載著樊噲返回途中,漢高祖劉邦就已經去世了。

(陳平)

陳平連忙趕回長安,跪倒在劉邦靈前,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

這明顯是在向呂后表功,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都鬆了一口氣,隨即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而陳平也逃過一難。

劉邦為何一定要殺死樊噲,劉邦和呂后之間的血腥博弈

我認為這和劉呂爭權有關,要分析透這個事情,甚至要從呂太公將呂雉嫁給劉邦說起。我試著將整個過程捋一遍,大家看看有沒有道理。(以下為本人根據史料的推斷)

(劉邦和呂后)

呂太公一家原本為齊國貴族後裔,在齊國被秦國滅亡後,一直暗中從事著反秦活動。因此結識了反秦義士張耳,並通過張耳結識了同為反秦人士的劉邦。(“高祖為布衣時,嘗數從張耳遊,客數月”《張耳陳餘列傳》)

此後,呂太公在齊地的所作所為被官府發現,於是逃離齊國,投奔了遠在豐沛的劉邦(此時張耳也已經逃亡)。因此,縣令想要為兒子求娶呂雉,但被呂太公拒絕,呂太公轉而將呂雉嫁給了劉邦,所謂的“相面說”不過是託詞而已,真正的目的是呂家和劉家聯盟,共謀反秦大計,呂氏出錢、劉氏出力,從而在奪取天下後共享天下。

(劉邦起事)

之後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豐沛起事,而呂太公的兒子呂澤便在山東單父縣起事,“發兵佐高祖定天下”。(注意,這裡用的是“佐”,說明呂澤的軍隊是相對獨立的《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此後歷經秦末混戰和楚漢爭霸,劉邦最終奪取了天下,然而此時的劉邦還會兌現“劉呂共天下”的承諾嗎?我想是不會的,但是呂氏集團在朝中的實力仍然很強,陳豨、靳歙、丁復、傅寬、蠱逢、郭亭、郭蒙、朱軫等都是呂氏集團的人。

漢高祖八年(前199年),呂氏集團的領頭羊呂澤,在隨同劉邦平定韓王信的叛亂中陣亡。

呂澤的死讓呂氏集團實力大損,於是劉邦開始想辦法奪取呂氏集團的權力,他的第一步便是想方設法的要廢掉劉盈的太子之位,然而不曾想呂雉依靠呂氏集團的力量,迅速拉攏了大批朝臣,形成了龐大的反對力量,劉邦的廢除太子的計劃始終未能成功。

(劉邦)

在發覺呂氏集團力量仍然很強的情況下,劉邦只得按下性子,想辦法先削除呂氏的力量,尤其是軍權。於是乎,漢九年(前198年),便有了周昌舉報陳豨的事件。次年,陳豨造反。

陳豨造反之後,呂氏集團在軍隊方面實力大降,於是呂后想要拉攏已經被降為淮陰侯的韓信,利用其在軍隊的威信,重新將觸角深入軍隊。不過,這一建議卻遭到了韓信的拒絕,於是韓信被呂后聯合蕭何處死。

(韓信被殺)

在平定陳豨叛亂過程中,劉邦曾要求彭越率軍支援,但被彭越因患病為由拒絕。在陳豨叛亂初步平定後,梁王彭越被劉邦廢除王爵,遷往蜀地。彭越在遷往蜀地途中碰到了呂后,彭越向呂后訴苦,呂后要求彭越協助自己,同樣被彭越所拒絕。這導致了彭越被殺,並被呂后命人剁成肉醬,分發給各地諸侯,最終又釀成了英布的反叛。

劉邦平定英布叛亂時中了箭傷,回到長安後病情加重。病勢愈加沉重的劉邦越來越憂心,他甚至不敢讓呂后請來的名醫為自己醫治。害怕自己死後天下落入呂氏手中的劉邦,不得不加快了步伐。

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劉邦曾殺白馬為盟,訂下誓約:“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這就是歷史上的“白馬之盟”。

(劉邦)

同時,劉邦對與呂后走的過近的蕭何同樣產生了懷疑,導致蕭何不得不通過自汙來保命。

此時,燕地的盧綰又發生了叛亂,劉邦派樊噲前去平亂,但就在樊噲走後不久,劉邦發現自己可能命不久矣,在朝政大權已經落入呂氏手中的情況下,他不能容許兵權在落入呂氏手中,於是便有了派遣陳平和周勃處死樊噲這件事。


香茗史館


外戚這個原因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