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撾、柬埔寨、尼泊爾水稻種植情況

在“一帶一路”沿線中,以農業作為主要支柱的國家眾多,而這其中以水稻種植作為農業生產的重要內容,或者與水稻進出口數量較大的國家更是不在少數,今天,農財君給大家盤點老撾、柬埔寨、尼泊爾這三個國家的水稻種植情況。

老撾:水稻年產量受氣候變化影響大

老撾位於中南半島北部,國土面積23.68萬平方公里。農業是老撾經濟的支柱產業,佔老撾國內生產總值的51%。老撾地廣人稀,潛在耕地面積800萬公頃,實際耕地面積80萬公頃,農業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90%。

水稻、玉米、木薯、咖啡、花生等是老撾的主要農作物。其中,水稻種植面積超過老撾農作物種植面積的80%。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2017年老撾水稻收穫面積為95.6萬公頃,單產約為4.2噸/公頃,總產達404萬噸。2016年老撾出口水稻6.51萬噸,出口金額達2836.8萬美元;進口水稻22.81萬噸,進口金額8538.6萬美元;自2016年以來,老撾共向中國出口稻米2萬噸。

老撾水稻85%為低地水稻(雨養區佔88%,灌溉區佔12%),15%為旱稻。所以,稻穀也主要分為雨季稻和旱季稻兩類。

由於老撾地勢北高南低,雨季稻中又分為低地雨季稻和丘陵雨季稻,2015—2016年,低地雨季稻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當前,在老撾的18個省市中,分為北部、中部、南部三個地區,其中南部的沙灣拿吉省是老撾最大的稻米生產基地,稻穀種植面積23.61萬公頃,稻穀產量佔到全國產量的25%。

老撾大多數的水稻種植區是在雨養生態區,所以水稻的年產量受氣候變化的影響很大。在雨養低地生態區,嚴重的洪水會導致整個國家的水稻大幅度減產,特別是降雨引發的洪水更會導致減產和失收。據記錄,乾旱和洪水經常發生在老撾水稻種植季節,特別是在種植季節的早期和晚期。

除此之外,落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交通條件,人才資源的稀缺,以及匱乏的生產技術和資料,使老撾水稻發展受到一定製約。另一方面,老撾稻米加工技術相對也必將落後,碎米多,易受潮、發黃。譬如,老撾很多地區的水稻類型為糯稻,價值高,但是受制於落後的加工技術,出口量並不大。

柬埔寨:水稻種植廣種薄收

柬埔寨,位於中南半島南部,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帶。農業是柬埔寨經濟第一大支柱產業,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3左右。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85%。全國有可耕地面積670萬公頃,實際耕種面積約280萬公頃。

水稻種植面積佔柬埔寨總耕地的90%以上。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2017年柬埔寨水稻收穫面積為295.1萬公頃,單產約為3.5噸/公頃,總產達1035萬噸。據統計,2016年柬埔寨出口水稻52.99萬噸,出口金額達3.06億美元;同時進口水稻2.66萬噸,進口金額967.7萬美元;淨進出口水稻50.33萬噸。

柬埔寨的氣候雖然只簡單的分為雨季和旱季,但為適應降雨的時期和河水的消長動態,仍然形成了多樣化的水稻種植制度,即雨季稻、旱季稻和前雨季稻。目前,柬埔寨種植的水稻仍以常規稻為主。1999年,柬埔寨農業研究與發展研究所(CARDI)成立後,開始水稻品種改良研究,截止至2015年,已審定了地方農家種和改良品種50多個,對該國水稻產量的提高和品質的改進起到了重要作用。

柬埔寨水稻生產的最大特點是廣種薄收,且密直播、插“老秧”現象普遍,也很少使用化肥與農藥。柬埔寨的稻田地勢平坦、田塊面積大,很適合大型機械作業。當前,柬埔寨水稻土地耕整和收割基本實現機械化,但播種插秧還依靠人工。

整體而言,柬埔寨是一個十分適合種植水稻的國家,但由於農田基礎設施落後,技術服務跟不上,生產性投入不足,種稻經濟效益較低,生產水平落後。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踐行,越來越多的國外投資者看到了柬埔寨水稻生產的巨大潛力。近年來,中國先後有多家大型企業對柬埔寨水稻種植、加工、貿易進行了全面考察論證,並有企業已在當地建成大米加工廠,也有種糧大戶開始在柬埔寨租地進行規模化種植且取得初步成功。

尼泊爾:推廣中國雜交水稻頗有成效

尼泊爾為南亞山區內陸國家,也是典型的農業國家。農業是其經濟命脈,是第一大產業,其產值佔全國GDP的40%左右。尼泊爾耕地面積309.1萬公頃,佔總面積的18%,人均耕地面積2.5畝。

尼泊爾糧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麥、大麥和小米,大米是尼泊爾人最重要的主食。尼泊爾水稻產地集中在特萊平原地區,一年可達三熟。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統計,2017年尼泊爾水稻收穫面積為155.2萬公頃,單產約為3.4噸/公頃,總產達523萬噸。2016年尼泊爾出口了水稻241噸,出口金額20.8萬美元。

據瞭解,由於缺乏高產的優質水稻種子,尼泊爾的糧食生產還無法實現滿足國內需求。2016年,尼泊爾從印度等國家進口水稻53.77萬噸,進口金額達2.32億美元。

2015年4月中國與尼泊爾簽署換文,中國承擔援助尼泊爾農業技術合作項目,該項目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引進中國的雜交水稻和玉米,在尼泊爾的田間進行試驗和栽培示範,從中篩選出最優質的的雜交水稻和玉米品種在當地進行推廣試種。二是培訓尼泊爾當地的農業管理人員,或者說技術員。

第一期合作項目從2016年2月開始,為期3年,由袁隆平農業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尼泊爾農業研究院合作完成。當前,該項目已引進了67個雜交水稻品種,在尼泊爾多個地區進行試驗。還有1個品種通過了尼泊爾農業發展部種子質量管理中心的審定。

中國雜交水稻品種憑藉產量高、品質優等特點,深受尼泊爾當地居民的喜歡。2018年,中國的雜交水稻在尼泊爾的5個省推廣種植面積達到4500畝,稻田增產從4成到翻倍不等;並有累計1000多人在推廣過程中獲得了知識培訓。

作者:XXX;來源:農財網;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農產品集購網16988-全國大宗農產品電商交易平臺;【白糖、油脂、玉米、大豆、小麥、棉花、豆粕】 免費資源發佈、採購對接;報價-下單看行情;靈活、便捷更省心; 點擊前往報價,查看大宗農產品行情 http://www.16988.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