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完善公共服務體系 助力營商環境上“一流”

讓市場環境更寬鬆平等、規範有序;讓政務環境更廉潔透明、便捷高效;讓社會環境更和諧穩定、溫馨包容;讓開放環境更自由便利、高效安全;讓法治環境更公平公正、成熟完善;讓要素環境更集聚充分、配置高效;讓人居環境更完善便捷、美麗宜居……連日來,記者走訪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稅務局、市金融監管局等部門單位,發現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各級各部門主動尋找自己業務與營商環境的結合點,發揮強烈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積極行動起來,加大改革力度,持續提升公共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激發市場活力,共同匯聚起一股優化廈門營商環境的強大力量。

推進學位擴充工程 營造拴心留人環境

9日下午,在環島幹道與佐世保路交叉口附近的工地上,施工正如火如荼,隨處可見工人忙碌的身影。一棟高大的建築已經全面封頂,被密密匝匝的腳手架和防護網包裹。這是廈門五緣實驗學校擴建項目新建的綜合教學樓,和老校區隔著一條馬路。

“現在大樓已經進入內裝修的階段,再有半個多月就可以落架了,9月1日就會正式投入使用。連接新老校區的地下人行通道很快也要開工了。”廈門五緣實驗學校副校長王俊斌告訴記者,這棟新大樓未來將作為學校初中部的綜合教學樓,可以為學校新增36個班,使學校規模達到90個班。屆時,學校教學設施超負荷使用的局面可以得到有效改善。

五緣灣片區的開發建設日新月異,與之相應的是,片區內適齡兒童的就學需求也快速增長。“很多高端人才選擇在五緣灣片區落戶,他們孩子的就學就成政府部門必須要認真解決的問題”。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張宙介紹,教育部門從加快推進“教育六個工程”入手,全力以赴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公平優質的教育服務。而大力推進學位擴充工程,營造拴心留人的公共服務環境,正是“教育六個工程”之首。為此,市教育局建立了“特事特辦、難題會商、進度約談、問題督辦、專項通報、工作點評”等6項提速增效推進機制,加快補齊民生教育事業短板,到2020年,全市要建設279個補短板教育項目,計劃新增26萬個學位。

記者還了解到,市教育局加快實施名校跨島發展戰略,雙十中學、外國語學校、同安一中、實驗小學等四個島外校區正快馬加鞭建設。解決產業人才和外籍人員子女入學之憂也是教育部門高度重視的工作,目前,一所新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已經進入施工建設階段,建成後將使廈門市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增加到3所;此外,島內、島外還計劃各建一所產業人才子弟學校,目前也已經進入規劃建設階段。

“一企一策”用工培訓 精準服務企業需求

9日上午,市人社局就業創業促進處負責人來到位於同安的協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瞭解企業“一企一策”培訓的開展情況。

協成公司曾參與港珠澳大橋等重點工程建設,公司不少崗位屬於知識驅動型,需要不斷更新技能緊跟新技術發展。從去年底開始,協成科技針對生產需求,通過請高校教師進來和送技術骨幹廠外受訓的方式,全面展開“一企一策”培訓。按照廈門市規定,學員培訓通過考核後,企業可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獲得政府培訓補貼,目前協成公司共有180人參加了培訓。

像這樣精準服務企業需求,並可以由企業按需定製的“一企一策”培訓,正是市人社局為服務企業用工,充分做好企業的“後勤保障”工作的縮影。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如何才能更多地聚集產業人才,吸引“人才登鷺”?市人社局想了不少法子:開展廈門市30萬院校畢業生招聘行動、紮實推進招才引智平臺建設、實施博士後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擴大職稱改革試點工作,在重點行業、企業開展職稱評審改革試點……此外,市人社局還建立協同機制,加強服務產業工作能力建設,並建設起廈門市重點產業人力資源服務平臺,服務企業用工,促進人崗信息對接。

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近年來,市人社局還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推進“15分鐘便民服務圈”和全程網辦等建設,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堵點難點問題。與此同時,市人社局通過規範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完善市場監管的手段方式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促進人力資源協同發展。據介紹,《廈門市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事中事後監管評價辦法》等7個評價辦法擬於近期推出,實現人社對企業服務領域事中事後監管全覆蓋。

首創便利發票申領 打通企業辦稅“堵點”

“機構改革後,稅務人員的辦事效率更高,稅務行政審批時限也大大縮短,國家的減稅降費政策一出臺,企業很快就領到減稅紅包!”羅普特(廈門)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財務陳英明近日接受採訪時坦言。

為了讓納稅人辦稅不再受時間、地點限制,進一步節約辦稅成本,提高辦稅效率,從這個月開始,廈門稅務又在全國率先推出“掌上辦稅廳”微信小程序,納稅人掃一掃、拍一拍,即可輕鬆完成涉稅事項辦理,實現“一趟都不用跑”。記者瞭解到,去年9月,廈門市稅務局被國家稅務總局列為全國第二批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試點單位。借力機構改革,近期,廈門稅務整合資源、凝聚合力,充分釋放“事合、人合、心合、力合”能量,首創3項便利發票申領舉措,大力推行辦稅事項“最多跑一趟”,打通辦稅“堵點”,減少辦稅“關卡”,最大限度釋放“放管服”紅利,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創新舉措。

“廈門的營商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說起在廈門辦理涉稅事項的便捷,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劉美美也連連點贊。她告訴記者,“就拿發票領用來說,廈門率先全國推出網上發票申領,現在我們都已經習慣在網上稅務局操作,不到24小時,快遞員就將發票送到我們手上。”

據瞭解,廈門稅務目前已在全國率先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全程線上辦理、線下快遞配送,被國務院作為改革試點經驗在全國範圍內複製推廣,是全國稅務系統唯一入選項目。

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網上辦稅和掌上辦稅業務覆蓋面已超過98%,企業網上辦稅比例達95%,辦稅時間縮短26.57%,納稅人滿意度排名三年位居全國前十。

創新融資模式 優化小微企業融資結構

“真沒想到,企業擁有的專利權也能用於質押擔保,為我們這類輕資產科技企業解決了融資難題!”廈門佳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近日向記者感嘆道。今年以來,市金融監管局會同相關部門以“增量、擴面、提質、降費”為目標,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千方百計做好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市金融監管局金融機構管理處主任科員鄭政蓉告訴記者,為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市金融監管局會同相關部門通過組織政銀企對接會、搭建“產融雲”平臺、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等,疏通信息不對稱堵點;通過業務補助、費率補貼、風險補償等多種方式,激勵金融機構加大民營和小微企業信貸投放,降低融資成本;通過規範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等地方類金融機構,拓寬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渠道,創新融資模式,優化小微企業融資結構。

在招商服務保障中,市金融監管局會同兩岸金融中心指揮部、相關區政府及商務部門,組建了專門對接團隊,實現招商信息互通、項目靠前服務。市金融監管局行業發展處主任科員林曉龍介紹,他們還在保障機制上主動創新,在金融企業註冊落戶方面簡化流程,壓縮時限,組織金融機構對各類招商企業加強融資保障。除此之外,還在特色上求突破,去年來組建了首家兩岸合資的消費金融公司,堅持招大商、招強商,成功引進京東、中金資本等知名企業來廈投資落戶。

優化營商環境沒有“二線部門”

人人都是發展載體,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並付之於實際行動。這是近期採訪中記者的深刻感受。

營商環境的優化提升帶來的發展是實實在在的。投資多了、項目多了、創業者多了、企業成長了、市場更活躍了,城市自然也就發展了,最終將惠及城市中的每一個人。這是一個完整的邏輯閉環。因此,爭創一流營商環境,沒有哪一個部門是“二線部門”,沒有哪個人可以做旁觀者,需要每個部門、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身的能量,形成強大合力。

過去,可以拼土地、拼資源、拼政策換得投資者的青睞。但今天,我們需要拼服務、拼信用、拼獨一無二的營商環境,才能為廈門贏來更多、更大的發展機遇,才能確保實現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宏偉目標。

從教育部門的學位擴充發展規劃,到人社部門的人力資源開發新政,到稅務部門的網上發票申領創新舉措,再到金融監管部門為小微企業量身定製的融資渠道,我們欣喜地看到,各級各部門都放下了身段,在眼睛亮、腦子活、反應快、手腳勤上下功夫,服務意識不斷強化,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升,爭創一流營商環境的行動正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實化細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