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吃什麼? 被美軍嫌棄的“K”口糧

K口糧和前幾天說的德軍鐵配給一樣,是作為美軍吃不到熱食或者補給困難時期用來應急的一種臨時單兵口糧。這玩意是1941年,一個美國生理學教授Ancel Keys發明的,而K口糧這個“K”字就是取自這個教授名~

一開始這種口糧是專門為空降兵準備的,畢竟這種深入敵後的兵種想吃到A/B這種需要廚子的美味軍糧是發夢。而且考慮到空降兵的重量限制,K口糧也不能做的像C口糧這種含水比較多的罐頭一樣,而作為一種應急口糧,能夠長期儲存也是基本素質。早期的K口糧也被美軍稱之為傘兵口糧。

K口糧一整箱12人份,一人份分成早中晚飯三個盒子,拆開來差不多就這麼個模樣。所以,接下來把每個盒子都打開,看看為啥美軍吃K口糧的時候整天叫苦連天的。

二戰吃什麼? 被美軍嫌棄的“K”口糧

早餐盒裡邊是有1個火腿雞蛋罐頭,8片餅乾,1包果醬,1袋咖啡,4支香菸,1包廁紙,口香糖,4份糖,淨化片水,1把開罐器(其實各個時期的版本略有不同,所以不一定要參考下面圖片)

二戰吃什麼? 被美軍嫌棄的“K”口糧

午餐裡裡邊有1罐奶酪(或者火腿),8塊餅乾,15份巧克力/牛奶咀嚼片,4份糖,4支香菸,一包鹽,火柴,果珍粉,開罐器。

二戰吃什麼? 被美軍嫌棄的“K”口糧

晚餐同樣1罐蛋白質豐富的罐頭(可能是雞肉派,豬肉燉胡蘿蔔蘋果、牛肉/豬肉條),4片餅乾,1塊巧克力,1條巧克力能量棒, 衛生紙,4支香菸,3條糖,口香糖,濃縮湯粉,開罐器。

二戰吃什麼? 被美軍嫌棄的“K”口糧

至少看起來比德國人的“鐵配給”豐富多了,而且美國人真是嗜糖如命,三餐的白糖包都少不了。但在高強度作戰環境中,糖帶來的熱量是提供能量的一個基礎保證。不過當時營養學方面可能不如現代,因為大量糖分只能提供果糖而非葡萄糖,而葡萄糖才能迅速被細胞吸收,提供有效能量。所以說,美軍當時雖然吃的糖多...但實際能量供應還是不足。

K口糧中的衛生紙、火柴、香菸和其他國家的應急口糧不同。這種日用品一般都是通過其他後勤渠道供應,而美軍將其整合在口糧包中,也能一定程度上減少後勤壓力。儘管早期的K口糧確實是為空降兵準備,但到戰時,這種保存方便,重量又比較輕的應急口糧作為普遍的軍需補給供應給前線部隊,很多時候還都是飛機直接空投。然後幾乎天天K口糧的美軍開始火大。

二戰吃什麼? 被美軍嫌棄的“K”口糧

有人說,吃完K餐之後,腦子是告訴你飽了,但是胃還是告訴你它餓;有人說這玩意只是比沒得吃好一點;K口糧缺乏必要的維生素,當長期食用之後會出現各種疾病;K口糧中的果珍、巧克力棒、豬肉罐頭味道極差,很多士兵都把這幾樣玩意扔了不吃,結果就是能量更供應不上。戰後,1948年美軍將C口糧改進為C2口糧之後,K口糧被當做軍剩物資廢物處理(比如送給窮國平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