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展霆:聽見“996.ICU”呼叫

林展霆:聽見“996.ICU”呼叫

林展霆:聽見“996.ICU”呼叫

在中國當外國駐華記者的工作時間雖然長,但我時常感覺,在許多中國同行、朋友或普通民眾面前,我其實沒什麼好抱怨的。曾聽一名記者同行說,連續工作14天再補假的工作安排不足為奇,而即使要休假充電,假期也要“省省用”,因為每年年假只有七天。

許多服務業領域工作時間之長就更不用說了,每週只有一天休假日是常態,碰到的好些足療師和理髮師,甚至一年到頭期待的就是那幾天春節假期。我向來欽佩他們的勤奮與韌性,也曾以為這或多或少就是被普遍接受的工作常態,但中國一批互聯網企業員工兩週前發起的“996.ICU”倡議,卻釋放出很不一樣的信號。

朝九晚九,每週六天——這樣的工作時長究竟合理嗎?隨著“996.ICU”(ICU即“加護病房”)在代碼共享平臺GitHub上獲得關注,關於抵制中國加班文化的呼聲近日達到沸點。加班文化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關於996的抱怨聲也並非新鮮事,但成千上萬人集體通過網上倡議表達訴求,產生一定群眾聲勢和規模,不免讓外界意識到此次事態更重大,也引起資方與官方更高度的重視。

毋庸置疑,996工作制是“磨人”的。這在互聯網與科技公司尤為普遍,但即便996被一些輿論形容為“吸血文化”,願意加入這行的人依然不少。不久前,一名北大學生告訴我,她畢業後希望到互聯網企業工作,雖然深知在經濟不景之時加入這行不會過得輕鬆,但和當個公務員相比,那是實現自我價值更有意義的途徑。

這一方面體現積極向上的決心,另一方面也讓人看到了,要實現理想目標與生活,必須接受並克服的現實壓力是巨大的。

房子、生活費、未來成家立業的種種現實考量下,即便投身一份996工作也要咬緊牙根,能換來回報當然是最好,只怕如“996.ICU”倡議者所擔憂的,還沒來得及檢驗成就,就被推入加護病房了。

尤其是在日新月異的中國互聯網和科技行業,從多年前從低端做起的處境,這些年來力求趕超他國的壓力,到更近期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甚至打壓,再加上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下的裁員風聲,996的壓力看似只會變得更大,多數人心中料想也知道,955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依然是天方夜譚。

而在壓力驟增的時代,新生代員工對人生的追求與價值觀也與前一代不同。

在相對富裕環境中長大的他們,渴望更高的生活品質,勤勞吃苦雖然有其必要,但事業中肯定還有更多大於勤勞的信念與追求。對不少人而言,996已並非他們願意靠“咬緊牙根”撐過去的生活處境。

再加上80後和90後個人權利意識更強、吐槽文化更盛行,此時出現一個像GitHub這樣較偏門卻傳播力不小的網絡平臺,一時更讓關於996的抱怨與不滿集中爆發,被形容為一場對加班文化的控訴,以及科技業勞動者對自身權益的維護。

有輿論認為,“996.ICU”倡議將社會矛盾更集中地凸出,甚至可能成為新的社會衝突點。

誠然,這樣的不滿情緒目前雖然更多侷限於互聯網和科技等領域,但如果持續蔓延,也不排除往政治方向發展的可能性。

要企業廢除加班制度是不可能,做過頭反而還可能對生產力和創業精神帶來消極影響,但官方對“996.ICU”想必還是不得不正視。除了目前勞動法如同虛設等就業法律問題待解,或許還需要更健全的社會與生活保障體系,給予人們更大的安全感,不必覺得必須受制於996的不合理制度,在職場上能有更大的選擇權和發聲權; “996.ICU”發出了呼叫,這樣的一天不知何時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