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的蘇炳溪先生走了,對茶的執著造就了他的一生

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蘇炳溪先生,

於2月15日去世,享年94歲。

蘇老先生逝世當日,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第二批傳承人,蘇老先生的長子蘇德發先生飲“蘇老先生與長子蘇德發共同製作的極品大紅袍”愐懷;

在緬懷儀式中,我們痛惜中國茶界失去一位善良的,低調的,深藏不露的,真正的大師。

痛惜 | 94歲的蘇炳溪先生走了,對茶的執著造就了他的一生

武夷巖茶,是製作工藝最為繁複的茶類之一,一個“傳承人”的名號也來之不易,他們肩負著文化傳承的責任,將武夷巖茶的製作工藝代代相傳。

作為在茶界縱橫70多年,將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打造成世界級遺產的他,去世的消息一公佈,便震驚了整個茶界。

然而,對於他自己的成就,蘇炳溪自己卻只是覺得,他不過是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罷了。

痛惜 | 94歲的蘇炳溪先生走了,對茶的執著造就了他的一生

·對選擇堅定不移的決心·

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蘇炳溪先生能有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77年前,他毅然決然“走福建,不回頭”的決心。

蘇老先生祖藉在江西上饒縣風墩村,7歲喪母,15歲亡父,兄弟三人各自為人打工,悽苦度日。也就是喪父的那年,他隨村人“走福建”來到武夷山。

先是給人做工、挖山、種田。誰知破船又遇頂風浪,“打擺子”(虐疾)這種嚴重摧殘身體的惡魔纏住了他。發冷發燒輪番而至,每天下午背部一發涼,後就是大冷,全身發抖,人軟得像洩了氣的皮球。包頭認為他快死了,私下交代人說:“死了就埋到後面茶山邊去。”朦朧中聽到此後,他絕望了。後來吃了“苦株糕”,“打擺子”意外斷根了,他又撿了一條命。

痛惜 | 94歲的蘇炳溪先生走了,對茶的執著造就了他的一生

病好後,他回到老家。只見鏽鎖掛在門上,雜草長滿臺階,一片淒涼。原來是二哥被抓去當了壯丁,大哥遠離家門去賣苦力。他爬窗而入,住了兩天,只好再“走福建”了。

在武夷山中又磨鍊了一年。第二年回家,雖然大哥在家,但新娶的嫂子怕他來分“家產”,而冷眼相待。手足情涼,使他沮喪。此時,可惡的保長又想派他當壯丁,還是族中老人說了公道話,才免了此劫。

從此,他下決心“走福建”,不回頭了。那年他才17歲,時在民國三十三年。

·對“頭籌”執著的追求·

在武夷山,他先後在挑花茶廠(現品石巖下)給姓廖的包頭做工,後轉到馬頭茶廠弄茶。

經歷過兩年的採茶、走水焙磨鍊後,這時他已算入門了,不但茶採得好、採得快,而且還能上灶臺炒青,那是很多采茶工不敢“下手”的難活;

他揉茶時揉出的條索緊緻、均勻,因而經常得到帶山、包頭的誇獎,連著拿了二三年的頭等工錢,同行們開始刮目相看。

痛惜 | 94歲的蘇炳溪先生走了,對茶的執著造就了他的一生

大約在1947年採春茶時,開的幾次明暗秤,他都是領先。

但有一次開暗秤時,他的茶青數量卻落在後面了,原因是他那天採茶時粘了毛毛蟲,癢得無可奈何,到小溝裡去搓洗,包頭、帶山沒注意這點,開了“暗秤”,年輕的小蘇自不是服氣,和帶山吵了一番。

他執意要與那個茶青數量最多的人比炒茶(那個人不會炒茶)、揉茶,後來包頭看他平時做事肯出力,加上那次開“暗秤”的疏忽,那年破例開了兩個頭等,這也是很罕見的事情。這件事在鄰廠中產生了影響。

·對茶簡單真摯的愛·

2011年,蘇氏成立“武夷山市大坑口巖茶有限公司”,現在“大坑口”已經成為無數茶人的口碑品牌,但若是沒有蘇老先生對茶的堅持,恐怕這個品牌早已不復存在。

痛惜 | 94歲的蘇炳溪先生走了,對茶的執著造就了他的一生

1983年,“大坑口巖茶廠”成立,隨之,“大坑口”品牌誕生。當時整個天心村辦廠的不到五家,註冊商標的更是寥寥無幾。

半個多世紀以來,蘇氏一家輾轉多次,

1976年,從山上搬到水簾洞口,桂林一帶居住;

1979年,包產到戶,蘇氏分得大坑口、水簾洞一帶的茶山;

1983年,辦廠並註冊“大坑口”商標;

1998年,天心村搬遷到桂林新村;

……

回憶蘇氏逐步走來的歷程,期間也遇到了武夷巖茶的低谷期。每天有專門的班車將武夷山的水運往福州,水都喝完了,茶葉還是無人問津。

但能夠堅持下來,全是因為對茶那份簡單真摯的愛。

這些年,廣誠行的員工們也有幸接觸過幾次蘇老,與他交流過一些製茶的心得,每次見到他,他總是會邀請我們喝點小酒。

痛惜 | 94歲的蘇炳溪先生走了,對茶的執著造就了他的一生

前些年的他,中午、晚上兩餐必有小酒,煙不離手,生活悠閒,身體健康。

天氣好時,還上山看看茶山。興致來了,還能親手製作手工茶。

說到茶總是神采奕奕。這位滿頭銀髮、臉上爬滿了皺紋的老人,讓人覺得他總有用不完的精力。兒子蘇德發有個形象的說法:老爹做茶,就像小孩子過年一樣興奮。

痛惜 | 94歲的蘇炳溪先生走了,對茶的執著造就了他的一生


現在蘇炳溪先生雖然離開了,可是他卻用一生傳承了武夷巖茶的製茶工藝,為我們守下了老祖宗的茶文化。

同時,他也用他的人生經歷,警示著下一代的手藝人:一位善良的,低調的,深藏不露的,真正的大師,一定是對自己的事業愛到了極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