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雲農村故事:東辛店鎮坊子村

村莊概況

坊子村,位於慶雲縣西北部,距縣城10公里,東鄰姚家,南鄰付興宇,西北接樂陵市窪李村。全村280戶,960人。共有李姓、張姓、劉姓、楊姓、鄭姓、徐姓、商姓、馬姓8姓,皆為漢族。耕地1100畝,人均1.1畝,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庆云农村故事:东辛店镇坊子村

村莊流變

明永樂二年,李、龐二姓由即墨縣遷至此處,因村內街道呈“井”形方格狀,猶如古代嫁娶所用的轎子,因此取名“坊子”。

坊子村原屬樂陵,抗戰期間日本鬼子在村內修有崗樓,1940年劃歸慶雲縣;

1953年,劃屬解集區史家閣鄉;

1958年8月,建立人民公社,屬解集人民公社張貨郎管理區;

1965年,由河北省劃歸山東省,屬大丁廟公社;

1984年社改鄉,仍屬大丁廟鄉;

1993年8月,大丁廟鄉併入東辛店鄉,村隨屬之;

2009年,與姚家村合併為金豐社區;

2010年6月,東辛店撤鄉設鎮,村仍屬之。

村莊往事

抗戰時期,八路軍在坊子村附近打了一個伏擊戰,待到敵人反擊,部隊早已轉移,戰士王關勤受傷被敵人尾追不放,跑到坊子村,被楊婷珍看見,立刻把他藏了起來。敵人進村搜查,一無所獲,火燒了劉書來的四間房子,搶了些東西走了。王關勤在楊婷珍家養好傷,重新回到部隊。

庆云农村故事:东辛店镇坊子村

村莊經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因受自然條件限制,農業生產相對落後,糧食畝產不足200斤。1976年開挖大型排澇溝渠“坊子溝”,使全村有效灌溉率達到100%,實現了旱澇保收。該村自古即為金絲小棗的重點產區,村內有30多個品種,所產金絲小棗皮薄、核小、肉厚、營養豐富,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39年至1940年,日寇在大徐和東辛店周圍修建據點,從大徐通往東辛店,修了一條長10裡、寬10米、深7米的封鎖溝,半里以內的大小樹木全部被伐光,僅坊子村就伐掉棗樹八千餘株,今村內倖存數百年樹齡的老棗樹近百株。改革開放以來,村內種棗之風復盛,小棗生產成為村民重要的經濟來源之一。(2013年數據)

社會文化

1958年成立村小學,1985年改稱教學點。1988年恢復坊子小學,2002年被撤併,現村內適齡兒童多就讀於北趙小學。目前,全村共有大中專以上畢業生21名。1995年,村民李德龍考取曲阜師範大學,成為本村第一位大學生1970年建立村衛生室,醫護人員2名。村民自發組建有秧歌隊、踩高蹺隊等。(2013數據)

村莊古蹟

娘娘廟:所供主神為送子娘娘,民間傳說能保佑農耕、經商、旅行、婚姻,能療病救人,尤其能使婦女生子,兒童無恙。拜娘娘廟的大多是本村婦女,廟內數棵大樹,參天聳立,枝繁葉茂,大躍進時期因大鍊鋼鐵而被砍伐,廟宇於“文革”中被毀。

鄭焞(tun)墓:1860年前後(清咸豐年間),東辛店鄉連年大旱,幾乎顆粒無收,群眾飢寒交迫,無力完稅。但官府不恤百姓,橫徵暴斂,地方豪紳也加緊勒索。樂陵城西北靳家大地主李吉與官府勾結,包攬全縣糧米地稅,利用私抬米價和大斗勒索農民血汗,群眾紛紛到縣衙喊冤,知縣任天洪置之不理。1861年秋,樂陵縣鄭家廟同村鄭焞樹起抗漕起義大旗,提出了“免糧減稅、嚴懲貪官汙吏”的口號,在東辛店村鳴鑼聚眾當即有百餘村的兩千餘人響應。鄭焞被尊為團首,李文奎為軍師。鄭首先宣佈抗漕不交,繼而翻,率眾劫持李吉家糧車,後又率300餘人,進攻縣城,迫使知縣任天洪答應免糧免稅,佈告全縣,並打敗當地兵團。知縣任天洪上報告急,清政府派兵鎮壓,1862年春,雙方激戰於鄭廟、閻集一帶,義軍因寡不敵眾而失敗。鄭突圍出走後,不久在牛郎山被捕,押往濟南後遇害,傳首樂陵,後葬於坊子村。群眾感鄭公德,勒碑以示紀念。其碑文寫著:“感君德義古今垂,不捨甘棠愛自遺,人到盤河應垂淚,海隅也有峴山碑。”。

基層組織

村黨支部建於1958年6月,現有23名黨員。歷任村支部書記有:李洪軒、孔德法、徐之俊、李式弟、李式慶等,現任支部書記李洪星。

革命烈士

馬鴻春,1941年加入縣大隊,1942年在三安務同日寇的戰鬥中壯烈犧牲,年僅14歲。

村莊人物

李和田:全國人大辦公廳處長。

慶雲廣播電視臺新媒體中心

總監製:王洪亮

監製:高紅星

中心主任:劉志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