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年內平均收益近28% 有150多隻收益率超過30%

得益於A股市場指數持續強勁的表現,今年以來偏股基金業績大幅回升,使用量化策略的權益基金期間也表現突出,年內平均收益率達到27.85%。不過,採用多空對沖策略的量化基金表現一般,個別產品年內收益為負。

截至4月4日,有數據統計的近270只量化基金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達到27.85%。其中,有150多隻收益率超過30%,佔比近六成,收益率超過40%的有15只。中海量化策略年內收益率最高,超過50%,大成互聯網+大數據期內收益率次之,為47.34%,長信電子信息行業量化的收益率也超過了45%,達46.74%。此外,景順長城量化小盤、中融量化多因子、富國中證1000指數增強等的收益率都在4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行情中,以指數增強和量化選股為主策略的量化基金多數取得了理想收益,但以股票多空為主的中性策略表現集體墊底,收益率基本都在5%以下,更有個別幾隻的收益率為負。

不過,A股市場今年以來的持續上漲行情,並未有效改善量化基金在新發市場上的表現。

據記者粗略統計,截至上週五,今年以來量化基金新發產品11只,發行規模合計52.54億元,不過基金規模普遍不大,只有兩隻規模超過了10億元;其中景順長城中證500指數增強基金、農銀匯理穩進多因子、華泰柏瑞量化明選新發規模居前,發行份額分別為15.1億、10億和9.7億。而在去年同期量化基金成立產品數量達到26只。

在基金公司內部人士看來,量化選股更注重風險和收益的均衡以及策略的穩定性,通過風險管理把比較優勢放大,在風險、收益和交易成本之間取得平衡,爭取在各種行情轉化中取得相對穩定的業績,因此,在急速上漲的行情中,量化基金往往並不具備顯著獲取超額阿爾法的優勢。

在中信證券看來,不少量化基金一季度超額收益出現回撤,主要來自兩方面原因:一是市場急漲,指數增強基金倉位普遍不足;二是2月份市場結構集中於部分概念和題材股,導致多數選股因子暫時失效。“從歷史來看,也曾出現市場極端行情表現導致超額收益普遍回撤的情況,例如2017年二季度、2018年3月份,但隨著市場結構從極端行情迴歸到常態,超額收益也隨之恢復。”

一位量化基金經理表示,由於市場風險偏好明顯降低,投資者尋求更高的安全邊際,諸如高股息策略表現相對更好,而量價類的策略在年內呈現較高波動性,未來需要增強模型對極端行情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對2019年A股保持謹慎樂觀,將利用涵蓋宏觀、流動性、市場結構、交易特徵等多個層面的模型,捕捉市場中的有效機會。”

量化基金年内平均收益近28% 有150多只收益率超过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