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他的靈魂在教育的大愛公益中昇華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1、5.12地震後,他來了甘肅

每每回想到我們平素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享受著迪廳、咖啡館、酒吧的奢靡豪華時,偶爾午夜夢迴,想起譚國惠和他的那群隱蔽在緬北大山深處的孩子們,我的心就痛到極致,甚至從惡夢中驚醒。

每當看見都市的孩子們節假日隨著大人去水族館、大型遊樂場玩耍,或者去麥當勞、肯德基等高檔飲食餐館享受美味佳餚時…想到譚國惠那些在緬甸佤邦貧困山區學校的孩子們,每個週末,卻因為路途遙遠不能回家。他們當中年齡最小隻有六歲,最大的只有十五六歲,他們在學校裡每個人都得自己做飯、洗衣、種菜…高年級學生給低年級的學生幫助理發,他們生活在極為艱苦環境下,貧困、飢餓、甚至血腥戰亂時時包圍著他們,生命安全時時受到威脅。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自己打掃衛生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學生們自己打柴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這麼小孩子上山撿柴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大一點的學生幫小學生理發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這麼小孩子自己做飯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這麼小孩子自己做飯

認識譚國惠是2008年夏季,汶川5.12大地震發生之後,天水的街頭巷尾更多的人在議論著地震死人的事,到處是五顏六色的帳篷,人心惶惶。

某一天我在一位親戚的裁縫店聊天,突然進來了一位三十多歲個子矮小,和善慈悅的外地人。他是要找我的親戚給他縫褲邊。我親戚一邊給他幹活,我們三人一邊聊了起來。

我說:“聽你的口音好像是廣東人,你來天水這邊是出差還是做生意?”

他說:“您說得沒錯,我是廣東人。目前我在你們這邊十里鋪的一個叫元柳樹的學校當志願老師,也就是支教。”

我說:“我在教育局工作,怎麼沒聽說過這件事,就你一個人過來嗎?”

他說:“與我一起來天水做志願老師的總共有10個人,還有香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大學生、研究生,其中有一個是從德國訪問回來的博士。我們是一個北京的志願者組織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聯繫過來的。”

臨走時,他給我們留下了他的電話和QQ號碼,才知道他叫譚國惠。

他走了以後,我的那位親戚也是有點文藝範的女人和我一道感嘆:世界上竟然有這樣放棄優渥繁華的都市生活,只追求精神境界的人,這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吧。

晚上回家後,出於對他背後故事的好奇我加了這個叫譚國惠的廣東人的QQ。順便瀏覽了他空間大部分日誌和照片,大多是他和天水支教學校的師生在一起搞教育教學活動的照片,還有他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感悟、教學心得等。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天水支教學校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天水支教學校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天水譚國惠帶著孩子們去慰問孤寡老人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天水譚國惠給孩子們分發捐贈物品

夜靜時QQ上的不斷地交流、溝通,促使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對他之前的生活脈絡也有了一些瞭解。

1995年譚國惠大專畢業後,分配在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的一所小學做語文教師。十多年的教育教學歷練,他已成長為一位非常優秀的小學語文高級教師,由於他對工作刻苦鑽研,競競業業,獲得過部、省、市的多項大獎。曾多次被評為市、縣、鎮教育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特別是由他牽頭研創並後來在全國推廣的實踐性課題“激趣愉快作文教學法”被評為“中國教育創新成就獎”暨全國教育調研重點課題SSIC020060號階段性研究成果二等獎;同年,他撰寫的論文《淺談激趣愉快的作文教學》經教育部、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刊社以及《人民日報》出版社教育理論部的專家、學者共同組成的評委會評比審核,榮獲“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論壇”大賽一等獎,併入選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國家大型教育文獻----《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指導全書》第一卷第三篇。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證書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哇,這麼多證書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證書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哇,這麼多證書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證書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證書

正當譚國惠及他的事業像一顆耀眼的新星冉冉升空的時候,也許是為了實現心中久已儲藏的關注山區孩子的夢想,在別人不甚理解甚至駭異的目光中他突然辭職做了一名志願者,那是2006年下半年,這一干就是十五年。做志願者的頭兩年他是在他們老家廣西山區的一所學校做教育公益活動。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譚國惠聯繫有關單位準備申請到四川災區做志願老師,但由於當時四川災區沒有校舍,學生也分流到全國各地就讀。後來他又申請到我們甘肅地震災區支教,也就是天水、成縣一帶。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地震過後譚國惠來到天水學校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地震過後天水學校災後重建

在甘肅支教期間,他在教育教學中踐行著多年他研究課題“激趣愉快作文教學法”的教學模式,向我們習慣了的標準式教育模式進行了猛烈挑戰。他的實踐旨在培養學生創造力、想象力、興趣性、快樂性的新型教學。甚至他把“遊戲教學法”也滲透期間。他通過QQ給我發來了許多他學生寫的作文,那個想象力、生活情趣,在我們常規的教室裡是看不到的。貧困山區的留守孩子,這一特殊群體的生存狀態,成為他教育研究的一個重點,他所表現出來的愛心和對教育事業的赤誠,會讓我們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汗顏。作為一名不拿工資,沒把報酬的志願老師,授課之餘,他還不斷地家訪、找同學談心,給準備輟學的學生及家長做思想工作,他在學校及學區做公開觀摩課,一步步實現著他的教育理想和抱負,又讓那些利慾薰心,沒有職業道德的教育工作者感到慚愧。山區的家長,多少年沒見到老師家訪,當看到冒著寒風及冰雪出現在他們家的支教老師時,心中的那份感動無以言表。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家訪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家訪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天水譚國惠和孩子們愉快地在一起


譚國惠的行為,象一柄前行的火炬,驅逐著我們前行路上的黑暗與煩惱,更像一柄拂塵器,拂去了我們心中厚厚的蒙塵,撥亮了我們的心燈。

我決定為譚國惠及他們一塊來自大都市的幾位支教教師做點什麼。我首先聯繫到我們教育局工會的周主席談到譚國惠及他們幾名志願老師在元柳樹支教的事,周主席又找張局長彙報了這件事,他們都很驚訝,說不知道這件事。後來才知道因為北京的那個志願者團體是和學區直接聯繫的。於是周主席和我多次帶米、油、麵粉、麵條等到山上看望他們。這其間譚國惠還聯繫他們廣東佛山、北京等地的一些企業家及社會公益組織給他們支教的花牛學區及我們教育局的好幾個扶貧點捐贈過幾批衣物、書籍等東西。譚國惠和另一位支教教師馬濤還利用節假日組織學生到各個村中看望“五保戶”和“孤寡老人”,通過帶領學生幫助這些老人打柴、送衣、送菜、給他們捐錢等教育公益活動,提高了學生對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等中華傳統美德的認識。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天水譚國惠帶著孩子們去慰問孤寡老人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天水譚國惠帶著孩子們去慰問孤寡老人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天水譚國惠帶著錢物去資助一位孤寡老人

2010年端午節前夕,周主席聽我說譚國惠他們在甘肅兩年之教生涯快結束了,他又抽時間親自組織譚國惠他們幾個志願老師策劃了天水名勝古蹟一日遊活動。回到飯店吃完飯後,他又到附近的大超市,買了天水特產——綠豆糕等送給他們作為節日禮物。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天水麥積山譚國惠和另一支教老師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天水麥積山


譚國惠他們和學生的分別註定是一場催人淚下、感天動地的場面。學生們及家長提著雞蛋、饅頭等東西早早來到學校,有學生自制了卡片、買了筆記本等禮品來給老師送行。學生及家長們淚眼婆娑,老師們更是泣不成聲,一步三回頭。

和譚國惠同在一所學校做志願老師的馬濤博士在他臨別贈給譚國惠老師照片的背後是這樣留言的:“贈譚老師:在元柳四年級您創造著神話;在我眼中,這是您每天點滴勤勞中的回報。我希望自己今後能成為您這樣的專家型教師。望您多指教!”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天水,週末譚國惠帶孩子們踏青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天水老師組織學生們和譚國惠等支教老師做最後合影留念

2、他去了玉樹、西沙群島,最後去了緬北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國再次回到廣東遊覽公園

譚國惠從天水很快回了一趟佛山後,像一名衝鋒在火線的戰士,又急急趕往下一個戰場。

2010年7月,譚國惠和悅慈善的身影又出現在雪域高原的玉樹,我們都知道,當時那裡4月份也發生了幾次大的地震,許多藏民在地震中喪生。當他打來電話說他現在玉樹地震災區的孤兒福利學校做志願老師時,我一點不感到意外,但我仍被他的無私無畏的大愛所深深震憾。他說在那所藏族學校,他除了給學生每天上課以外,還要培訓、指導當地藏族老師。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學生們上學要過一條大河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和學生們在帳篷裡休息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讓孩子們自己當老師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給當地老師搞培訓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給當地老師搞培訓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和學生參加一個活動。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給當地老師搞培訓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給當地老師搞培訓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指導藏族孩子寫毛筆字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指導藏族孩子寫毛筆字


他發給我許多他們那個學校他和藏族孩子在一起的合影照片。

2011年元旦前夕,在第三屆北京“首都善行天下慈善公益明星”評選中,譚國惠獲得“彩虹杯優秀個人獎”。當他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千里之外的我時,我為他多年的善行感動,我把那個新聞視頻狠不得一夜分享給我所有的朋友。也為他取得如此的殊榮感到自豪、驕傲,他應該是當之無愧的,他是中華民族的好男兒。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首都善行天下慈善公益明星”“彩虹杯優秀個人獎”獎盃和證書。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首都善行天下慈善公益明星”“彩虹杯優秀個人獎”獎盃和證書

2013年9月,在玉樹地震孤兒學校做了三年志願老師後,譚國惠又回到廣東佛山,在佛山順德福慧國學堂教孩子讀國學經典,這其間,他先後在廣州、佛山、順德、南海共四次參加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人生修為。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廣州夜景多迷人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佛山順德國學館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佛山順德國學館

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他遠赴海南省三沙市西沙群島做環保與教育公益志願者。是西沙群島上有史以來第一個在島上教孩子與青年漁民學習的志願老師。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西沙島譚國惠和學生們在一起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西沙島譚國惠帶領學生做環保志願者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西沙島譚國惠做環保志願者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西沙島譚國惠做環保志願者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西沙島譚國惠和學生們在一起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西沙島譚國惠做環保志願者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西沙島譚國惠做環保志願者

2016年9月譚國惠冒著生命危險隻身去了與我國雲南交界的緬甸北部佤邦地區作慈善公益的華文(漢語)志願老師。

我和譚國惠一直有聯絡,因為知道了譚國惠在那裡做志願老師,我特地在網上查閱了一些緬北地區目前的情況介紹和歷史源淵。誰也想象不到世界上竟有這樣一個地方,也就是緬甸北部的佤邦、果敢、小勐拉等地區,屬於四不管的地方。住著這樣一大群人,由於歷史與政治等各種原因造成這些地區的廣大民眾到現在都沒有取得國際認可的身份與戶籍、國籍。緬甸北部與中國雲南、西藏接壤,生活在這裡的克欽人、果敢人、佤邦人大多是佤族、傣族、拉祜族、漢族,與中國的佤族、傣族、拉祜族、漢族同根同源,應該是一個華人聚居區。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譚國惠和學生參加一個少數民族的慶典活動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譚國惠和學生參加一個少數民族的慶典活動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譚國惠在給當地老師搞培訓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在接受我國一些公益組織的捐贈


這些民眾身份相當複雜。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不同的歷史時期在從我國國內遷移(或被迫遷移)的漢族同胞,其中果敢地區大部分是漢族人。據說,這些漢族同胞最早的第一批是在明末清初時候,被吳三桂從雲南追趕而投到果敢的;第二批是抗日戰爭時候,國民黨的遠征軍在緬甸抗日時留下來的;第三批是解放戰爭時候,國民黨殘餘部隊逃亡到這些地區的;第四批是文革時期,在雲南的一部分知青參加緬共時留下來的,或逃避文革批鬥而跑到緬北的;第五批是改革開放後,從內地到緬北地區做生意的;第六批是超生游擊隊,為了躲避計劃生育的處罰而跑到緬北的;當然也有大家共知的還有一部分是常年盤居到這裡(金三角地帶)的國際販毒團伙、武裝恐怖分子等。這些華人同胞不管是為了理想的,還是為了躲避的戰亂的,還是為了生計的…他們離鄉背井後就丟了中國身份與戶籍,成為了沒有國際認可的身份與戶籍的黑人。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課餘參加學校的勞動,打掃衛生。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玩一種很樸素的遊戲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玩一種很樸素的遊戲

緬北華人聚居區基本是由原緬共武裝力量所控制地區構成。1989年緬共分裂前,緬共控制的地區大致為撣邦北部靠近中國邊境一側的長條地帶,包括果敢、貴概、棒賽、北佤、勐固等縣。緬共分裂後形成四個部分,分別為撣邦的第一至四特區,其中第一特區果敢、第二特區佤邦、第四特區勐拉都是華僑華人佔大多數的地區,最終隨著經濟建設的開展,逐步發展成各自獨立、疆域相連、關係友好密切的緬北華人聚居區。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我們都是華人,同根同源,血脈相連

正因為有緬共武裝力量的存在,於是以克欽獨立軍、果敢同盟軍為代表的地方民間武裝與緬甸政府軍多年來衝突不斷,戰火不斷。這個地區的廣大民眾多年來一直處於沒有最低層次的教育資源、貧困、飢餓、戰爭的血雨腥風包圍之中,他們的財產及生命安全時時受到威脅。也有內地去緬北的志願者老師慘死在這種內鬥戰火中的事情發生。事實上這裡早已淪為華人的難民營,無休止戰火曾造成大批邊民湧入中國境內的情況。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學校要舉辦一個慶典活動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很多孩子都成了孤兒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玩一種很樸素的遊戲

最最可憐的是這個四不管地區的孩子們,這些孩子都很想讀書,雖然這些地區都是以華文(中文漢語)教育為主,但這裡的教育太落後了,城區只辦到初中,山裡很多地方根本沒有學校,有學校的也很簡陋(是用籬笆圍起來),而這些學校的當地老師多數是小學文化,有的只讀過小學三四年級。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們自己洗菜做飯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大一點學生幫小學生理發

同時緬北地區也是國家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合作發展區域,又是沒有得到國際認可身份的我國海外華人生活的地方。雖然這兩三年雲南省根據國家的有關指示精神,每年都在這些地區免費招收一批初中畢業師範生到雲南的一些邊境城市的職業技術專科學校進修學習,但還是遠遠不夠這些地區的師資需求。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在給學生上課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玩一種很樸素的遊戲

譚國惠是通過香港鳳凰臺的記者瞭解到緬北的教育狀況的,並且也是通過鳳凰臺的記者牽線搭橋來到緬北佤邦做志願老師的。

聽到這些可憐的同胞孩子的情況他就心痛到極點。

至此,他已從一名愛國者成長為一名具有無私奉獻精神的國際主義戰士。去緬北前,他也受到佤邦教委領導的一致邀請。可他去過緬甸駐華大使館,說那裡是不被國際承認的黑人黑戶地方,辦不了簽證。他只好在緬北佤邦政府的幫助下冒著極大的風險“偷渡”過去做志願者。

這兩三年在緬甸佤邦華人學校,他一邊給學生上課,一邊為當地教委編本地華文教材。此外,還向當地學生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他說他也是響應國家領導人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偉大構想與“文化自信”的有關號召,把我們的華文教育與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海外、在“一帶一路”區域推廣、宣傳出去,為樹立我國文化教育的自信心做點有意義的事。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給孩子們指導作業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在教孩子們弟子規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教孩子們弟子規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在帶學生幫孤寡老人幹活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去一個單親家庭做資助

在他的博文中,視頻裡、照片中我每每看到:多年來他用質樸的行為,最終贏得了孩子們信任。孩子們與他親密無間的場景,讓人驚訝,他是如何做到的?我當過教師,懂得這裡面的份量。特別是那些,父母出外打工或者因某種原因失去親人的留守孩子們、孤兒,更把他當作自己的親人、親爸爸。

在佤邦華人學校每個週末他不管是和學生們一起上山打柴,還是燒火煮飯,又或是讀書學習,處處都能看見他與那些小夥伴們相融相諧、快樂無比的身影。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在帶學生幫孤寡老人撿柴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在帶學生幫孤寡老人撿柴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在帶學生幫孤寡老人撿柴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在帶學生幫孤寡老人撿柴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在帶學生幫孤寡老人幹活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幫孤寡老人幹活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的這麼小的孩子在砍柴

他不抽菸、不喝酒、不談戀愛,一月花100來塊錢,完全的苦行僧生活,把愛和精力全給了自己的學生。問他的目的,很樸素,他們需要他,他也需要他們。這個時代,還有比這更酷的目的性嗎?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譚國惠帶孩子搞遊戲

在談及將來時,他打算一直沿著公益事業的這條路走下去,還說自己做的事有價值,即使現在死去也值得。

他所從事的教育教學研究,在我國極具價值,我這麼認為。他選擇農村教育及緬北海外華人聚居區、難民區作為對象,因為這裡可以藉助的力量較少,從學生身上更能夠看到教育的實際作用,親近自然的孩子比在鋼筋水泥森林裡的孩子更富想象力。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西沙島譚國惠帶著學生搞環保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玩一種很樸素的遊戲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譚國惠週末帶孩子們爬山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玉樹,孩子們上學相互幫助過一條很大的河

我忽然想到柴靜兩次採訪過的一個外國志願者老師、國際主義戰士盧克安和他所教的六年級學生一起編寫的歌曲裡有著這樣的歌詞作為本文的結束語:

“我孤獨躲在黑暗,在世上有何用?傷心的我無奈站在冰冷的窗外。

你卻告訴我英雄會孤獨,好漢不需要有面子。

你依然保管著我的靈魂,而你也會永遠地留在我的心中。但到什麼時候才能回來?

你可要知道誰在乎你。你心裡的美永不會絕跡。

當我最落迫的時候,還有誰在乎我?為什麼我不是超人?我都沒有。

我卻沒珍惜你找我時候,你走時我又捨不得。

到我走時你還會在乎我嗎?我們都不完美。但為了你,我願意做出來不可能的改善

為了回來,為了在乎你,我不怕失去自己的一切。

我心中的願望已經滿足了,而我激動留下的淚也停了。”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六一兒童節佤邦孩子們化妝演出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在佤邦大學生幫助小學生理發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佤邦孩子自己做飯幹家務

3、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玉樹指導孩子作業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玉樹指導藏族學生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天水給孩子們拍照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天水和一起的幾位志願老師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西沙島上做環保志願者

他“偷渡”去了一個充滿飢餓、貧困、戰爭的地方,他是誰?

譚國惠在天水和學校領導在一起

心懷善念能利人,心懷感恩能利己;學會換位思考,社會才有和諧;懂得感恩,歲月才有溫暖。尊敬各位愛心大德,轉眼間,我所認識的譚國惠老師做慈善公益志願老師已十多年了。他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繁華的大都市到西北偏僻貧窮的小山村,從高寒、高輻射、氧氣稀少的的雪域高原地震災區到高溫、高溼、高鹽、高輻射的大海海島,再從國內到國外緬北貧窮落後的山區進行遊教遊學做志願老師已經十多年了,他是一位身體力行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我們至聖先師孔聖人周遊列國進行教育之道的一位聖徒。多年來,為了人間大愛,他沒有工資,沒有經濟來源,不計名利,花光了自己所有積蓄。在此,我呼籲世界上所有關心緬北華人教育事業的有識之士,真誠地懇求你們伸出援助之手,想辦法資助這位愛心公益事業的聖徒和他的學生們,能讓他繼續留到緬甸華人難民區學校做支教老師。這些難民區既是我們各族華人同胞生活居住的地方,又是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區域。這樣我們既可以為這些華人同胞的教育服務,又可以配合我國這個遠大的戰略構想,把我們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播到海外去。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功德無量啊!人活著,就是一場修心中的修行。真正的修行,不是在一張能言善辯的嘴上,而是在一顆向善的心裡面 !厚德載物,善行天下 !感恩的人總是富有的!讓我們帶著一顆感恩與善良的心,不忘初心,溫暖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