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軍愛好拼刺刀,為何不願意用衝鋒槍呢?和一奇葩觀念有關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戰爭武器及戰術的分水嶺,在冷兵器為主的時代,作戰時的主要戰術是以大規模方陣為主的衝鋒戰。而一戰後,大規模的人海戰術已經不適合戰爭的節奏了。隨著科技的進步,尤其是戰爭武器的更新換代,各國也相應的調整了戰術和戰略。在飛機大炮等重武器的地毯式轟炸下,如果你仍然帶著成群結隊的部隊向敵人發起衝鋒,恐怕還沒接觸到敵軍,你的部隊就已經死傷殆盡了。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以一個排甚至一個班為單位的小規模戰術就應運而生了,各國也相繼推出了類似的戰術。火力支持是以班為進攻單位戰術的核心,但是問題來了。重機槍雖然威力大,火力足,但是對於步兵來說,靈活性是至關重要的。

二戰時日軍愛好拼刺刀,為何不願意用衝鋒槍呢?和一奇葩觀念有關

尤其是在衝鋒中,然而重機槍由於太過沉重,顯然不利於步兵作戰。在這種情況下,衝鋒槍憑藉著輕巧和射速快的優點,得到了部隊的親睞,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得到了普及。日本作為二戰中法西斯聯盟的一員,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災難。但不可否認的是,日本的軍事能力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然而日本軍隊在作戰中經常拿刺刀作戰,很少用到衝鋒槍。雖然衝鋒槍有很多缺點,比如射程短、彈藥消耗量大、射擊精確度小等。但是相對於作戰時,衝鋒槍提供的強大火力壓制而言,這些缺陷都是可以忽略的。

二戰時日軍愛好拼刺刀,為何不願意用衝鋒槍呢?和一奇葩觀念有關

那麼問題來了,日本士兵不喜歡用衝鋒槍的原因。是因為日本造不出衝鋒槍嗎?還是因為資源有限無法大規模生產衝鋒槍?顯然這都不是主要原因。日本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前,就開始投入大量資源來研發衝鋒槍了,並且經過短短的七年時間就成功的研製出了第一把衝鋒槍,在世界範圍內也算是相當早的了。並且衝鋒槍的造價也不算很高,甚至相對於一些性能優秀的步槍而言,還要便宜。比如德國造的MP38/40系衝鋒槍,就要比kar98k步槍便宜得多。蘇聯和英國大規模生產衝鋒槍的原因,也是因為衝鋒槍的生產程序簡單,生產速度快,以及生產成本少。

二戰時日軍愛好拼刺刀,為何不願意用衝鋒槍呢?和一奇葩觀念有關

甚至英國生產的斯登衝鋒槍,也就是俗稱的管子槍,實際造價只有九美元。因其簡陋無比,全槍最值錢的部分就是一根槍管,才被起了個“管子工”的綽號。二戰後期,衝鋒槍幾乎成為了各國士兵的標配。各式各樣的衝鋒槍全都出現在了戰場之上,因為就性價比來說,衝鋒槍確實要高於同期其它的武器。就這樣看來,雖然日本資源有限,但畢竟也是軍事強國,盟友眾多,想要大規模生產衝鋒槍還是輕而易舉的。二戰時日軍愛好拼刺刀,為何不願意用衝鋒槍呢?和一奇葩觀念有關,最主要的原因是受到根深蒂固的武士道精神的影響。為推行侵略擴張的政策,日本當權者用武士道去激勵士兵,鞏固軍隊,甚至禁錮和統一國民的思想。

二戰時日軍愛好拼刺刀,為何不願意用衝鋒槍呢?和一奇葩觀念有關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強調“死”和“狂”,認為精神因素才是決定戰爭的關鍵。甚至日本軍隊自上至下都堅信,只有和敵人近身肉搏,拼刺刀才是一個武士的榮譽所在,才能在精神和肉體上戰勝對方。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日本士兵在戰場上更熱衷於拼刺刀,而且刺刀訓練,也是日本士兵日常訓練的主要內容。這種思想導致的另一個後果,就是日本在發展射速武器,尤其是衝鋒槍的事業上顯得漫不經心。設計出了許多具有日本特色的奇葩衝鋒槍型號,這些槍不僅威力小,而且極容易出現炸膛等情況,還不如燒火棍。在二戰初期,由於衝鋒槍還未普及,日本士兵憑藉其一流的拼刺技術確實佔便宜。但是隨著各國相繼配備衝鋒槍,尤其是在財大氣粗、武器先進的美國面前,就相當於自尋死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