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環


香港-四環

英國殖民時期,香港島北岸維多利亞城有“四環九約”的行政區劃。四環,即西環、上環、中環和灣仔(舊稱下環),他們組成了香港不同時期最繁華的地區之一,見證香江市井文化和現代發展的更迭。廣州人Joanna,在香港求學、工作多年,從讀書到打工到生活,她始終沒有離開這片區:用雙腳丈量這裡的寸金尺土,用眼睛觀察這裡的人情味道,用身體感知這裡的都市脈搏……她說,“四環”就是香港的萬花筒,折射出東方之珠的千媚百態。


Joanna

自由撰稿人


西環的唐樓

Joanna畢業後選擇在西環落腳(定居),一來是靠近母校,二來是在人口密度如此大的香港,西環能覓到難得的清幽。

她的住所是西環隨處可見、五顏六色的唐樓。唐樓,就是19世紀中後期在香港出現而仍保留至今的舊樓。

唐樓只有樓梯,雜亂的管線暴露在外,狹窄的樓道只夠一個人通過,梯間充斥著屋內打麻將、看電視、吵架的聲音。

“樓梯窄,隔音差,反而顯得唐樓夠溫馨。遇到迎面而來的人,側側身打個招呼;經過二樓,聽到樓下的阿姨還在追《倚天屠龍記》電視劇,你會覺得生活如常。”

香港-四環

香港人講究鄰里守望相助,唐樓的街坊一般都已認識二三十年,通常一句“早晨”或“吃飯了嗎”就已蘊含了多年的情誼。

即使是到埠僅幾個月的租客,大家也樂於幫忙不會顯得陌生,人情味縈繞。

因為租金便宜,所以唐樓裡也住著形形色色的人。有像Joanna一樣的新來港人士,有開計程車的夜班司機,有落入風塵的中年女子,有遊手好閒的失業人士……

每個住客有各自的故事,但互相都有默契般從不打聽。因為這裡的人不想回憶過去,只看重“現在”。

香港-四環

就像唐樓本身,它曾經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當下就要面臨時代的變革。

2010年1月,紅磡馬頭圍道一個唐樓單位倒塌,造成4死2傷,揭開了唐樓作為舊建築存在安全隱患這一最大瘡疤。

事件發生後,Joanna看到了社會各界對唐樓的報道和討論,圍繞的核心自然是唐樓應否需要清拆。

香港市區的土地難能可貴,城市發展的需求高,地產商希望回收清拆唐樓興建新區,無可厚非。只是樓房可以推倒,裡面的人呢?

香港-四環

土瓜灣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件

Joanna的樓下住著一個70歲的獨居婆婆,房子是老伴離世後留給她的。如果屋子要拆,她可以拿到一大筆搬遷費,但要住進老人院。

婆婆對Joanna說,她又花不了這麼多錢,還不如老死在房子裡。

Joanna曾被髮展商上門洽談搬離事宜,但她和大部分住在唐樓的人一樣只是租客,樓房的資產和“生死”,始終還掌握在屋主和地產商手中。一旦唐樓要拆,真正生存在裡面的人,什麼都沒有。

“或許很多人都不記得了,香港現在的特首就是從唐樓走出來的。”

上環的碼頭

西環也有碼頭,但遠不及上環的碼頭出名,因為後者是通往珠三角和澳門最重要的通道之一。

上環港澳碼頭每天都川流不息,遠走的人,方向或許一致,但目的地不盡相同。這裡更重要的,是到達的人。

十年前到香港求學,Joanna便是在港澳碼頭入境踏足這片土地。當時的她對香港並無具體印象,人多、快節奏是她的認知。

“港澳碼頭外的人行天橋,充斥著快步疾走的人群。這種快,讓人感覺他們目的性極強。如果你走在中間,不知不覺就跟上了節奏。”

香港-四環

來港的前兩年,Joanna經歷著困惑,雖然與港人語言相通,卻總是話不投機。廣州和香港相隔不過200公里,文化差異和生活習慣則相差千里之外。

但就像行走在上環的人行天橋,當你願意邁出第一步與這裡的人一同前行,便自然能融入其中。

那時候Joanna嘗試比較“廣州文化”和“香港文化”,發現當廣州人熱衷於挖掘傳統“廣東文化”之時,香港則是進入了討論“國際化”的年代。

“‘包容’這個元素在香港的‘國際化’中體現得尤其明顯。不管你從哪裡來,既然來了,就會有人歡迎你、接納你。這種包容的核心,是人,是其中一種香港精神。”

香港-四環

幾年前,龍應臺在Joanna的母校進行過一次演講,當中提到:“在香港這個島上生活過的人,很少人覺得自己是天生的主人,因為所有人都是移民,只不過在不同時段移民而來。”

正是這種“開放的、開闊的、包容的力量”,讓很多像Joanna一樣的“新香港人”找到了紮根的土壤。

不過,有安穩的新人,自然有不安的旅人。

香港-四環

三個月前,Joanna送別了一位共事過兩年的朋友,對方是新加坡人,來香港是為了尋找新聞和文化自由。

可惜,這位朋友在香港工作了7年,於三家報館任職過記者,始終未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最後經過一番思量,決定回家。

朋友對Joanna說,香港很好,只是再包容的地方,也容不下真相。

其實上環不止有碼頭,它同時是機場快線終點。所以無論你是坐船到達還是空港落地,很有可能都會來到這裡。

交通網發達,意味著出行的便捷和多樣,不過也代表著道路選擇的困惑和迷茫。

在上環,或許會見到最多分不清方向的過客。

中環的食肆

香港自開埠以來,多少人物、財富、貨物進進出出,其中輝煌的地標,一定是銀行林立、黃金遍地的中環。

Joanna認為,中環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富麗堂皇的外表,而是紙醉金迷、訴說風流韻事的內裡。

在中環,如果你錯過了《胭脂扣》裡如花和十二少的生死之戀,那一定也聽說過春嬌與志明的感情瓜葛。

而食色性也,通常飲食和情感又是那麼的密不可分。

香港-四環

電影《志明與春嬌》劇照

每天中午一點,一大群“西裝骨骨”的辦公室人士從摩天大樓內走出覓食,在英國殖民時期便已開拓的主幹道上人車分流,有秩序得如維持機器運作的零件。

也曾是白領精英一員的Joanna,喜歡在飯點和大家一起鑽進大大小小的食肆,一邊就餐一邊觀察最真實的中環生態。

“中環食肆能反映這個地方本身,有太多可能性。你會見到一個小職員為了工作,花半個月薪水陪客戶到人均幾千元的日料店吃飯,也有可能在三十元快餐店裡碰到一個帶著勞力士名錶的銀行高層。”

還有一群人,他們的“食”並不在食物,而在精神。這些人更願意在一個半小時的時光裡躲進附近的書店,通過閱讀和文化來實現大滿足。

香港-四環

威靈頓街位於中環寫字樓區南面,有多家著名食肆,例如屹立這裡20多年的翠華餐廳。

中環的哲學是階級、金錢、地位,只有在“食”面前,這裡芸芸眾生才彷彿脫去了身份和外表,人人平等。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條件坐在店裡就餐,快節奏和高強度的工作使有些人只能以塞滿肚子為目的,所以方便快捷的三文治也成了中環飲食最具代表性的食物之一。

“如果你問中環白領為什麼這麼拼,多數會回答你‘搵食(混口飯吃),為兩餐’。但偏偏,他們經常因為工作而忽略了這兩餐。”

香港-四環

當夜色降臨,中環的喧囂便從日常餐飲店轉至小徑蘭桂坊。有些疲憊的人們三三兩兩圍著小桌子聊天喝酒,把一天工作的情緒通過抱怨和調侃發洩。

兩巡酒水過後,已經是晚上9點,你以為他們就這樣玩樂直至通宵達旦或歸家休息,其實當中大部分人還要回去公司繼續搏殺。

有人形容過中環寫字樓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就算是數次金融風暴侵襲也吹不散這裡的內核:該賺錢的還在賺錢,該求名利的還在求名利,該回家的人還在加班。

灣仔的衣裝

Joanna也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有上環中環,卻沒有下環?其實下環便是如今的灣仔。

正如名字已經更改,今日的灣仔也與舊時大不相同。因為填海,這裡昔日的小海灣早已不復存在。

沒有改變的,是灣仔獨有的市井一面。所以與擁有各種奢侈品和潮流指標的銅鑼灣相比,Joanna更喜歡在灣仔的街角遊蕩,看看本土風味。

香港-四環

灣仔舊貌

如果說銅鑼灣能買到最高級的服飾,那灣仔的小街巷弄則是這片區最佳的衣裝。

例如沿著莊士敦道走,就能看到“和昌大押”。它是香港最古老的當鋪之一,擁有100多年曆史,原先由香港當鋪大王羅肇唐創立,名噪一時。

之後,灣仔的港口開放,銀行、金融企業紛紛進入,當鋪這一行業很難維持生計,和昌大押開始沒落,甚至一度面臨被拆卸,最後是政府出資千萬進行修復,才得以保存下來。

“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和昌大押這棟樓被保存下來了,這個行業卻式微了。現在和昌大押是一家網紅餐廳,舊社會窮苦人家才會去的地方,在新時代成了大家絡繹不絕的打卡點。”

香港-四環

和昌大押

建築被保留,文化隨變遷消散,Joanna在灣仔發掘到的市井味道讓她有喜有憂。喜的是每次光臨老區總能發現驚喜,憂的是不知道這些風景會不會始終被新浪潮淹沒。

《囍帖街》是歌手謝安琪的代表歌曲之一,其中唱到“當初的喜帖金箔印著那位他,裱起婚紗照那道牆及一切美麗舊年華,明日同步拆下”。

這首歌唱的不是人,而是真正的“喜帖街”利東街。

以前的利東街聚集了很多印刷店,專門製作和印刷各類信封、利是封、揮春等,尤其以喜帖出名。不過,2005年政府宣佈街道的業權需要被收回,然後重建改造,發展為名店名品區。

於是,利東街還在,喜帖街不在了。

香港-四環

“喜帖街”的搬遷前夕

“城市發展是必然的,我也像很多香港人一樣,希望傳統不會改變,但這是不現實的。就像我們這一代看到的利東街是老產業式的喜帖街,新一代也有權利看到利東街是多姿多彩的人氣小街,這就是屬於他們的回憶。”

不知道脫下老舊衣裝的灣仔,會不斷演變成什麼樣子呢?

香港-四環

Joanna花了十年,才算剛剛認識這香港四環,她覺得自己開始融入,試著去思考這裡的人和事。

幾個月前朋友離港,問她打算什麼時候回家。

Joanna想了一下,“這裡應該就是我的家了吧。”

為何#同事同時#

我們認識的香港,要麼太宏觀,要麼太具體,而Joanna走過香港四環,是帶著很強個人情感的。她嘗試用理性的角度去理解這個社會,畢竟這才是國際都市需要的素質。但香港的人情味、本土文化、市井特色,又讓她抽離不了對這個地方感性的關切。Joanna說,香港之美,在於矛盾和兩極化,在於包容和接納,在於小小的漁村能迸發出這麼多能量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