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認可父母的價值觀,也拒絕兒子繼續成為“老好人”。

我不再認可父母的價值觀,也拒絕兒子繼續成為“老好人”。

01

我爸媽總是強調讓我做個好人,不隨便麻煩別人但卻要樂於幫助別人的好人,我一直端端正正地生活在複雜人間,把以上準則牢牢套在我的言行舉止中。

所以,走到哪裡,我都是被稱讚“老好人”的那一個。

永遠都接住聚會時的最後一塊蛋糕,永遠不會搶KTV裡的麥克風除非沒人要,永遠不會在別人請求幫助的時候第一時間開口說不。

曾經一度,在我的價值觀裡,別人——任何人都莫名其妙地凌駕在本我之上,我謙遜、讓步、禮貌、友好、熱情……可是,誰特麼的在乎我吃到的蛋糕其實很小,那首歌我唱得比她好,我也是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去幫別人的。

沒有人在乎,甚至沒有人記得住。

他們,你的朋友們能夠記住的只有,有事了喊你,有問題找你解決,他們都默認為你是不會拒絕的,至少不好意思拒絕,當然你真的會竭盡全力的,因為你怕那些和你張口的人不開心。

有一次,一個朋友託我寫專業性特別強的文案,都知道我什麼文章都能寫,小到我小侄子的四年級作文,大到專業性很強的陌生領域畢業論文,給我時間,我都可以通過時間加以學習而搞定。

但是那次,我給朋友交了三稿,因為他被老闆打回來三次,初稿是我寫的,她自然改不了,我改了三次之後,當然還是被老闆PASS了,朋友很是失望。

她覺得我沒有用盡全力,她覺得她的寥寥幾句大方向告訴我,以我的能力加以發揮撰寫,一定可以從部門脫穎而出的,怎麼會被淹沒在文海,導致無人問津。

一定是我沒有認真!一定是我在敷衍!一定是我沒盡全力!

那位朋友不再熱情地同我聊微信約咖啡,而是無形中與我漸行漸遠。我當然也知道那個文案事故就是壓倒親密關係的最後稻草。

從頭至尾她都沒有指責過我,可是從頭到尾她的每一句每一行又都在指責我。

但我心裡委屈啊。

我是個寫文章幾乎不回頭改的人,讓我一篇文案細細地從頭捋了三遍,對我來說有多痛苦她根本不知道,最後一遍的時候,面對她想出風頭的壓力,我愣是放緩了自己的書稿進度,專門拿出一天來百度查資料,同她一遍遍打電話溝通交流。

我太在乎她的友情,太顧及她的感受,生怕做的不好。最後也還是沒做好。

我很失敗,也經常這樣,顧全了所有人的感受,把自己的慾望和想法一再打擊變形才成全了自己心中那個偏執地想要做所有人心裡“她很好”的那個人。

呵呵。

我不再認可父母的價值觀,也拒絕兒子繼續成為“老好人”。


02


這樣的事有很多,這樣的人也有很多。

比如,當時拼命維護的在別人眼裡的第一印象,只需做壞過、或者做不到位過那麼一點點小事,你就成了壞人,一點翻身的餘地都沒有。

這種付出感強的人,都沒有發現,自己的社交能量逐漸演變成靠幫助別人來維持友誼和人脈。

他們,只有在受過傷之後,才肯承認自己內心的脆弱,才肯明白,自己社交能力很差、太差、特別差。

幫別人的忙比幫自己的還熱心謹慎仔細,生怕有一點點閃失而使得對方不滿意,總是忘了你才是幫忙的那一個,對方才是開口省三分力的那一個。

真正的高情商是,幫助別人這種事,無論你做到十分還是八分,對方都應該感謝你,你何來愧疚。

假如你沒有做到以上,並且通常情況是,你做了很多別人也沒有很感恩,那問題肯定是出在自己身上了,不是社交能力差是什麼。

為什麼有的人處處表現得自私還矯情,卻偏偏有很多人喜歡照顧他、偏愛他,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他一定有他的過人之處。

我有這樣一個同學,吃火鍋的第一口永遠是他的,兩個人剩下一口肉也一定是他的,他女朋友來了一定要接風的,蘋果一定吃大的,這些,都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都成了約定俗成的。

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了。

他拐著彎告訴了別人,我對自己很好,我的事比你們的事都重要,這種思想和觀念不知不覺就深入到身邊人的心裡,大家都知道,有好吃的先給他,且要分給他最大的最好的。

我知道,你們雖然都不說,但心裡或多或少都討厭這種人,但也得都下意識地害怕這種人,他們的地界範圍內,大家都自覺遵守起他給別人制定的規則。

其實,我的要求不高,既然不肯做吃最大塊蛋糕的人,但也不要去最後一個拿蛋糕的人,我們就做折中派,不被別人討厭就好,在適度範圍內,學會拒絕,同時學會維護自己的利益,至少讓別人知道,你不是那個從骨子裡“我為人人”的人。

這沒什麼對錯之分,只是覺得這樣做,會更對得起自己一些。

我不再認可父母的價值觀,也拒絕兒子繼續成為“老好人”。



03


我不能說從小爸媽給我的價值觀輸出的有錯,因為我親眼看到他們兩個人因為行為端正和熱情助人,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歡。

可是原諒我,並沒有學習到他們對外人熱情交往、樂於助人的真髓,也或許我能力不夠,總是在維護別人利益的時候,無意中傷害到自己,總之,這些年,我因為學不會拒絕,因為多多少少的情商低,而把自己弄得非常累,且辛苦。

我的兒子正在逐漸成長,我想我應該不會再沿著我的外在形象去教育他了。

至少,他和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搶奪一個玩具時,我應該不會告訴他“先讓別人玩”,當他被別的小朋友推了一把憤怒還擊時,我應該也不會拉住他告訴他“忍一忍風平浪靜”,當他上學要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我也不會叮囑他,收起自己鋒芒,小心地對待每個人,周到的顧全每個人的感受,來獲得別人對你的認同。

他成人以後的內心規則來源於他小時候的規則收集。

他那麼小,我不想從小就給他的內心種下“別人都比我重要”的思想,儘管小小的他已經無形中受到了我的影響。

比如,他玩得好好的玩具,別人推他一把搶過去繼續玩,他就傻愣得站在旁邊繼續玩,有時候還會跑去別的地方搬來新的玩具送給剛剛那個粗魯對他的人。

我站在旁邊看著膽小謹慎的他,特別心酸。

你能說他這種第一時間放棄自我需求和樂趣,而去討好那個不那麼友好的人,這種舉動,沒有收到他的媽媽我多年來總是拿最後一塊蛋糕的影響麼。

經過這麼多年的成長和歷練,我才漸漸明白了一些道理:

別人的認同,根本不會來源於你的付出,而是來源於你的實力;即使你給予別人非常一般的第一印象,別人也會在驚豔你過人的智慧和成績時,高看你一眼。沒必要受累於那些想要獲得別人認同的人際交往,更不要因為別人的事耽誤了自己的工作和事業。

雖然我們買得起一整個大蛋糕,但我也想自己有本事在人多時爭著吃第一塊大蛋糕,我不爭就罷了,但我不許別人都以為我爭不到、我兒子爭不到。

作者錢飯飯(微信個人號FFYMN2),自媒體【錢飯飯】,【第一次當媽哦】創始人,20萬閨蜜聯盟陪你共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