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社交領域已經到終局了嗎?未來,社交領域可能會有哪些發展和創新?

陳林陳林


感謝您的閱讀!

都說地球村,什麼是地球村?人和人之間距離變小,社交方式多樣化,世界人民似乎融合在一個村中。可事實上,在我國社交領域的App大部分只是在中國一隅;偏安一隅,就有了心的侷限和眼界的限制。這樣的社交領域能算髮展了終局,恐怕還遠遠不夠吧!


現在社交軟件都將目光牢牢鎖定中國用戶,但是卻沒有更廣的想法——世界領域。我們確實有微信國際版;也有QQ國際版;但是我們能否真正將社交擴散到更廣的地方呢?非洲人可以和我們溝通,南美洲人可以和我們跳舞。這是我所設想的第一步——真正的無礙溝通,打破語言限制,和空間限制。當然這可能是多方面的科技發展。

這是世界的溝通。我們在說國內,我以我母親為例。她是普通的農民,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我們的省城,她也不喜歡使用社交軟件,除了偶爾使用微信之外;她們這樣的人並不少數,在偏遠的山區,更多人可能有手機,卻很少去利用上社交平臺,這裡面既有文化所限,也有運營商所限,而App的功能性看似簡單,卻並不能解決一些不識字人的使用障礙。

未來的社交領域應該普及更偏遠的地方,讓他們接觸到外界,感受到外界的暖意;世界再大,卻不能見到,這是悲傷的事情。我設想,我們應該更加註重偏遠山區的覆蓋,也更注重我們身邊我們父母這一輩人的覆蓋,操作更簡單,更智能的操作方式,打破溝通障礙的社交App,需要去研發,創新。


LeoGo科技


剛看完張小龍在微信公開課的演講,回來再看這個問題,有些新的想法。

大概在三年前,那時的張小龍已封神,微信打消了一切覬覦社交領域的創業者的念想。當時業內有兩個共識:

  • 社交必須基於通訊,社交平臺的新機會來自於通訊技術的換代。
  • 社交和社區產品不同,前者以人為中心,後者以內容為中心。

換言之,在微信的陰影之下,當時沒人認為社交領域有機會破局。事實也是如此,在移動互聯網啟動的2010年後至今,陌生人社交賽道只跑出了陌陌和探探兩個體量還可以的產品,並且還合併了;熟人社交賽道,除了微信,全軍覆沒。

但,站在2019年初再看社交這個話題,事情正在起變化。

當然,這並不是說自2018年中開始,拿到融資的一波新的社交產品,會有什麼像樣的表現。這一波社交產品的回暖,還是源於資本寒冬背景下,O2O新零售之類燒錢賽道投不起了,社交產品比較便宜罷了。事實上,除了音遇,這波產品一個能打的都沒有,而包括音遇在內的這一波產品,共同問題其實和三年前那批是一樣的:只是在玩法上做了微創新,並沒有切入什麼新的高頻用戶場景。

三年前業內的共識仍然成立。而起變化的事情,對應這兩點共識,在於:

  • 通訊技術升級使得信息傳遞與表達的手段,不再侷限於IM。短視頻與直播,正在成為不亞於IM的高頻存在。也就是說,基於短視頻與直播,同樣可以承載起社交的場景。
  • 社交和社區產品的界限正在模糊。同樣是短視頻和直播類社區產品,人與內容已經渾然一體,視頻成為人的表達工具。也就是說,社區產品正在入侵社交產品的用戶場景。

基於以上兩點變化,加上人工智能的運用,會帶來一種新的用戶場景:社交關係的發現與建立,在線上不再依賴於現有社交網絡的分發與重構,而是可以由算法和人工智能,將一體化之後的內容與人,一併分發出去。

現在你告訴我,以上幾點新變化,與微信甚至騰訊,有一毛錢關係?

所以,問題的答案自然出來了:現在我們正處於一個技術量變到質變的時間點,這種質變足夠大到顛覆相當一部分用戶的社交行為。

當然,你可以認為用戶的社交關係最終會沉澱到微信上,所以微信自身的江湖地位是安全的。

這樣理解也對,但不全對。

我在2015、2016年都指出過微信的侷限性,是需要承載過於龐大的用戶群體。這些用戶需求的最大公約數,是微信需要考慮的。而中規中矩的結果,就是在功能視頻化的路上落後。在前一個時代有多成功,在後一個時代就有多落後。

另一個顯性的問題,是張小龍今年已經50歲了。做社交產品需要懂人性,人生閱歷不夠固然不可以,但歲數太大,帶來的問題也同樣多。微信的基礎表情包至今仍在使用2007版的手Q表情,而在觀感和功能方面,離年輕用戶表達自我的要求,顯然是差的太多。我最近發現95後的小姑娘,會像當年我們交換微博一樣交換抖音號,讓我意識到,事情真的是在起變化。

當然,張小龍所堅持的一些產品理念,包括對微信的整體把控、對人工智能之類技術的警惕,同樣也是一種情懷和產品理念的體現。他在最近的演講中,diss了很多當下的智能推薦類產品。遺憾的是,他的產品理念即使正確,也不能說明其他產品的理念就是錯誤的。大家只是代表不同的邏輯、角度和年代而已。

說“天下苦微信久矣”可能有點矯情,但我確實有很強烈的、持續已久的逃離微信的衝動。所以,哪怕只是一部分年輕用戶的揭竿而起,僅將微信作為一個IM工具而暴走他處,這還不夠有趣嗎?

未來已來。年輕人並不喜歡把人設強加給別人。年輕人只是享受和人們在一起的感覺而已,有痛苦,有快樂。


判官


1.社交永遠沒有終局,沒有產品有可能滿足所有需求。關鍵看如何定義產品核心核心指標,如果還是關係密度✖️IM消息數量微信不可撼動。

2.微信剛披露月活10.85億,每天消息數450億條,我將微信的月活約等於日活,那用戶使用微信每天發送的消息數是50條左右。

3.如果你去寧夏調研,會發現很多農民都是不怎麼用微信的。這些農牧民兄弟他們將快手作為社交工具,一人每天發超過70條消息。所以宿華有段時間裡的整個思路在於怎麼去加強熟人關係,怎麼加強社交關係、溝通頻次。

4.QQ看點,主要是在手Q聊天窗口強插信息流通知和加上獨立tab強化短視頻,在快報做沒了的同時,悄悄導出一億DAU的信息流產品。快手和QQ看點都證明了一件事,IM與信息流是可以融合共存的。

5.兩三年前QQ空間用戶一天刷feed30條左右,內容多是心情、自拍和不具備消費屬性的無病呻吟。當時另外一款新興青少年社區產品用戶每天刷屏160條,且產品發展有用戶越多發佈越多消費越多時長越高的正向網絡效應,用戶每天主動使用該產品的時長遠超只在後臺運行等通知的QQ。

6.人有很多欲望,記錄欲和分享欲,以及期望得到正面反饋,但用戶的分享很難在一個大眾產品裡面全部滿足,比如來自圈層的慰藉,我舉個例子,當一箇中學女生髮現她媽出軌了,她該去哪找人聊?

7.算法分配真愛這件事的震撼性和可行性,可以去看下黑鏡第四季第四集。但就像花開花敗都需要時間,花不能在一天內長出來。

8.生命的長河中,我們永遠孤獨,甚至沒有自己作伴,因為我們對自己一無所知。只要還存在孤獨這件事,不管是肉體層面還是精神層面的,只要還有人覺得相見恨晚一見如故,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永遠值得期待有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潘亂


社交到終局了嗎?先看這7個思考

每年都會有一群人問:社交還有機會嗎?

有的人天天哄抬00後社交,搞出一堆你看不懂的產品,然而數據總不會說謊、結果並沒有卵用。有人唯微信馬首是瞻,哀嘆有了騰訊爸爸,做什麼都白做!



這一次,提出這個問題的是頭條的新任ceo陳林,恰好這段時間,坊間風聞頭條要推出新的im產品飛聊。這就頗為耐人尋味,您這敢情是故意挖個坑等著我們跳呢,還是為即將推出的產品做鋪墊呢,還是自己做著做著也糊塗了,看來社交是不好做呀?

社交已經到了終局?在下這個結論之前,請看看本文提出的七個思考,就知道結論了——社交才開始,只可惜你看不到,因為更牛逼的社交形態,可能在你的想象力之外。

一、你的社交需求很滿足?

問一個問題,你平常會寂寞嗎?

不要小看,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用一個很正常的理解,如果現有的社交產品已經很好地滿足了人們的社交需求,如果人們的社交已經充分飽和了,那麼按道理說也就不該有人會非常寂寞空虛冷,對不對?

這就好像,蘋果手機已經充分滿足了人們日常上網的需求。你問他,你缺網嗎,他肯定說:不好意思,我現在需要的是離開網絡、一個人靜靜。

但是很明顯現實不是這樣,放眼周圍都市圈的年輕人,寂寞空虛冷的越來越多,人們的關係漸漸碎片和速食化,這是一個趨勢。

那麼問題來了,那麼多社交app,人們為何卻依然非常寂寞呢?是不是現有的方案都不夠好,無非聊天、群、論壇、匹配、遊戲……那些東西,換了身ui,本質並沒有多少區別。

這時候我想起了金葉宸老師的那句話,在座各位社交軟件,都是垃圾……

二、陌生社交:現代人的矛盾體?

你身邊有沒有優質的妹子,你覺得無論長相和條件她都不該單身,但是其實她卻早就成了剩女?

在北上廣,這樣的女生大有人在。明明各方面都很不錯,於是眼光也就很挑,圍攏過來的男生又常常是pua或者渣男,一個個操著騙炮的心,說著長相廝守的謊話。而這些女生又往往因為繁忙的工作、固定的圈子,根本沒辦法去認識想要的那種男生。

於是她們會哀嘆,有沒有什麼靠譜點的認識異性的渠道,不要陌陌探探約炮那種!難道我真的淪落到只能靠相親嗎?

這樣條件不錯、卻社交稀缺的人很多,但是真有空餘時間,他們也往往宅在家裡、一個人放鬆放鬆、打打遊戲。於是大家會說,年輕人的社交需求正在萎縮,他們越來越不愛和陌生人打交道,越來越宅腐喪了!

真的是這樣嗎?只能說現有的社交app太不能滿足需求,讓上面的社交變成了一個投資回報非常低的事情。你打開app,不是滿屏尬聊,就是微商酒託機器人特殊職業工作者。

你終於失望了,你滿懷戒備了,於是你不社交了。

這樣的人,內心社交需求的強大與解決方案的落後,構成了一組深刻矛盾,我們要不要去拯救呢?

當然也有走心的社交產品,像一週cp、soul之類,結果最後你驚喜地發現:上面都是女生,男生到哪兒去了?

男生們紛紛表示,別給我整那些情懷啊虛的,爺簡單粗暴,不然不如玩遊戲。

這樣的兩性矛盾,我們要不要拯救?

三、短視頻真的終局了?

最近這段時間,短視頻熱得發紫。從抖音到vlog,每個人都想從上面分一杯羹。

很多人認為,目前的抖音就是短視頻的最終形態,可是我想讓大家回憶一下10年左右的微博,

那時候微博也是如日中天,是傳播最快的地方,李開復不是專門寫到微博改變中國嗎?當時很多人也認為,微博是移動互聯網的終極殺手。

可是你記不記得,你在微博上可以發自己的想法,但是要想得到超級傳播、成為輿論焦點呢?恐怕要麼是靠天收、運氣好,要麼就是玩轉水軍做號的高手了。

接著呢,就出現了微信,出現了朋友圈,你發一個動態,終於會受到很多朋友的反饋了。這就是從中心化到去中心化,內容從純媒體屬性走向了點對點的社交介質。

這是不是很像目前這個階段的抖音呢,你眼紅上面暴富的網紅,可是自己要想成為一員、路徑並不清晰,因為智能推薦的規則太不明朗,你完全摸不著脾氣。往往認認真真做的一條,卻被限流了。

那麼,會不會像微博到微信那樣,出現去中心化、點對點ugc的短視頻平臺呢?或者抖音本身會進化向哪個方向呢?

本來微信做時刻視頻,看起來是想用story模式,堵住抖音從媒體向關係鏈侵蝕的步伐。但是沒過幾天,就沒幾個人發時刻視頻了,微信顯然沒有想清楚。一開始群作為短視頻入口或許還有想象空間,但是很快,張小龍讓你只能在群入口中看到好友的視頻了,非好友統統屏蔽……

四、為什麼社群訓練營模式火了?

知識付費沒那麼火了,訓練營卻漸漸起來了,建群打卡成為一種新的風尚,從薄荷閱讀到流利說,從樊登讀書會到喜馬拉雅。

說到這,筆者想起前段時間參加過頭馬的線下俱樂部,那現場氣氛太熱烈,以至於簡直像是傳銷大會。

由於筆者先天對“洗腦”、“群體壓力”之類心存戒備,只能冷眼旁觀,完全是當作一個產品在看,為什麼這些參與者會這麼熱烈積極、融入其中呢?

最後只有一個結論:我們太缺乏“集體生活體驗”了。從大學以來,我們其實就是完全打散的,人高度地原子化,也就逐步一盤散沙。現代社會讓每個人可以充分自由地做自己,但代價也就是會“只有你自己”。

而西方人,是有ngo、社區自治這種事的。你看美劇裡,親人離世或者戒毒戒酒,會專門有一個自治的組織,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感受。這在中國都是沒有的。

我們只有一個個微信群,可是群機制太脆弱了,就是一個變相聊天室,一會就冷掉了。

所以,集體、社群體驗的缺失,是不是一種機會。

五、狼人殺和音遇代表什麼?

2017年狼人殺很火,2018年則是音遇。本質上,他們都非常相似,都是“遊戲化的社交”,是將社交的過程加上規則、引入心流機制。

如果說,傳統社交是一群人一起聊天、討論話題,那麼這種社交就是一群人一起玩一個社交遊戲。

這其實在陌生人的管理培訓中很常見,我們一般叫“破冰”、“沙盤”。

這樣的模式有三好:

1、解決了尬聊的問題,匹配上了有明確的目標要完成,有明確的事情要做,有明確的話題要聊。

2、利用遊戲的心流機制,容易上癮,同時可以用遊戲的盈利模式,來錢快。

3、品類不是遊戲而是社交,不需要向監管部門申請牌照。

但是無論狼人殺還是音遇,給人的感覺都更像是現象級,有沒有更厲害的存在呢?

每一次提到微信的強大,大家都會拿關係鏈說事。畢竟,關係鏈的網絡效應太強了,你要想換一個社交產品,還得把所有好友都遷移過去,這個轉移成本太高了。

但是轉念一想,微信的這種狀態像不像通信運營商、特別是中國移動呢?

想當年,筆者在電信那會,也是深深領教了“關係鏈”的強大。每一次給客戶營銷,前面都說的好好的,一提到要換手機號他就慫了,我通信錄那麼多朋友,通知不過來怎麼辦?

這樣看起來,中移動的手機號也是牢不可破的吧?可是後面的故事我們知道了,互聯網公司輕而易舉地ott,碾壓了他們。

擁有關係鏈確實厲害,但是微信的情況很像當年的通信運營商,那就是逐步“管道化”。我是用你作為溝通工具,可你上面附加的其他服務,我漸漸不想用了。

群那麼多,還一個個死了,垃圾。

朋友圈裡都是同事,都是轉發,算了我不用了,我設置三天可見!

越來越多的人三天可見,也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逃離微信,結果我們看到了,用戶的使用時長開始漸漸向遊戲和抖音們傾斜。

所以,不要怕微信有日常維護關係的關係鏈,一來你可以不打“維護關係鏈”,只打“高質量地發現新關係”,二來你可以打微信維護不了的關係鏈,三來你可以“用不同的模式”維護關係鏈。

七、騰訊爸爸的軟肋是什麼?

很多人都認為,騰訊是社交強,也許成立吧?

可是我想問一下:

1、除了微信和qq,你還能說出騰訊有某個特別強的社交產品嗎?

2、微信這幾年的迭代,有幾次是真正成功了?有多少是不了了之廢掉了?

3、qq每年加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新功能,有幾個是真厲害,還是純粹就是吃qq的巨大流量?

所以,騰訊不應該神化,以結果論英雄、只要成功了怎麼粉飾都不為過——這樣的思維真的對嗎?

騰訊最大的問題是路徑依賴,簡言之就是“鉅額遊戲收入+鉅額流量導入+鉅額投資”三個巨組成了營收的基本面,所以似乎什麼都不要怕,改革也是不急不徐的。

這個路徑依賴導致的是思維僵化,就是認為任何產品都應該去打用戶的通用需求,去打用戶需求的最大公約數,只要這一點做到極致了自然會成功。

他們以成功作為結果反推,更加堅定地認為這個觀點是“無敵”的,卻完全忽略了以上三巨的巨大作用。沒有這三個巨,你就是再通用極致,恐怕也是起不來。

更大的問題在於,今天的用戶已經越來越分裂和碎片,五環內外、不同行業已經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類,而需求也隨著經濟形勢不停波動,呈現某種週期變化……

所以你想一直做通用需求、做公約數,這個盤子一定越做越小。以後的趨勢一定是千人千面、算法匹配,才能逐步做大。

人家都是豐富粘性的產品當前臺,數據加算法當中臺,結果越養越聰明。騰訊把著那麼多流量,數據分發的能力卻幾乎看不見,真是睡在金山上卻毫無作為。

當然,他可以裝逼,我這叫不打擾用戶、不侵犯隱私。

最後,讓我們做一個總結:

1、當代社會人們的社交需求其實很強,只不過解決方案的app們太垃圾了,導致需求被壓抑和掩蓋。

2、短視頻很火,但基於視頻的沉浸社交一直只是概念,沒有真正做起來,做起來的都還是“pgc媒體”。

3、人們需要群體的遊戲,需要重新過上“有組織了”的日子。

4、微信會越來越管道化,能穩住基本面但是用戶時間逐步被分流,騰訊最大的問題是隻做最大公約數的話,一定會在千人千面的時代越做越小。

所以別怕,幹吧!有了以上7個思考,你是不是還覺得社交終局了呢?當然這些具體怎麼去做、用什麼方案實現,我已經測試了4年、差不多了,你要繼續,我們賽賽跑。

本名張俊,上海帥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聯繫請加13385698365。


辯手李慕陽


我覺得終局在技術足夠好之前談不上

從社區氛圍出發簡單談談:

好的社區氛圍是如何形成的了?從個人需求出發:兩點

1.獲取/認識更多的優質個體/內容(這個比較個性化,優質本身就是個體認為有價值的)

2.與更多優質的個體建立信任

那麼一個社區對個體是否有吸引,有以下幾點:

1.能夠持續有優質個體/內容 活躍

2.自己產出的內容能得到不斷反饋/互動

正向的反饋能使內容創作者有更多的產出動力,而更多的產出帶來更多的人潛在品牌/信任建立,更多的品牌/信任建立帶來更多的信息源與關係鏈~

就如同滾雪球般不斷向前,個體和社區本身都得以成長。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正反饋這件事,如果交由算法,那麼在社區人群數量大眾化的情況下,得到最多正反饋的會變成最大眾化的內容,比如三俗~

這樣優質人群很可能由於無法持續獲得正反饋而逃離,重新尋找更符合需求的社區。

社區的大眾化與垂直化不斷循環,能夠打破優質小眾-社區變大-逃離至新的優質小眾社區的循環,是大家需要思考的問題~當然有可能技術化的千人千面+人工干預是一種解決方案,不過效果的話還有待驗證


褚自航


關於是否是終局的事情,我覺得是一個偽命題。

當年MSN一度非常火熱,即便QQ出來很多年,依然無法撼動MSN在社交白領領域的地位,但微信、米聊的出現直接顛覆了MSN的地位,如今,MSN已經消失。

實際上,即便微信除了,很多人覺得會威脅到微博的地位,但微信和微博其實是發展在兩條不同的軌道上。

如今,微信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社交平臺,但陌陌、探探的出現,實際上,又是在陌生人社交領域走出了一條路。

即便是這兩年,看起來社交固化,但抖音、快手一樣在微信的固有地盤上動出很大一塊,展現出勃勃生機。誰也不能否認抖音會成為一個社交,甚至賣貨的平臺。

從趨勢看,短視頻領域依然孕育著很多新的機會。另外,無論是微信,還是當前其他產品,都是服務80後,90後的產品,這些產品都在老化,固化,未來在服務00後,甚至更年輕的人群方面,必然又會有很多新的社交機會。


雷帝觸網


肯定沒到終局,社交產品有越來越細分化的趨勢,同時它的更迭取決於人群代際躍遷,以及新技術突破產生新的產品終端。

細分化的維度很多元。熟人vs 陌生人興趣社交,比如Soul這種內心共鳴類的社交等;代際躍遷,比如圍繞00後群體的社交產品(美國有snapchat);技術驅動,比如5G與IoT時代來臨,前者可能產生以視頻社交為主的平臺,也可能會出現Google Glass這種全新的使用終端,就像當年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智能手機上微信橫空出世一般。


錢皓


1.關於所謂「終局」,以目前的網絡來說,微信在五年內,其網絡肯定是總體上無法撼動的,網絡最終會隨著新平臺的出現或者原本的網絡結構的老化得不到充足新的樞紐節點的補充而衰亡(自然的核心用戶層的生命週期的終結,樞紐節點的衰亡)。如果這個「終局」是指五年內是否有對最大社交網絡的撼動導致格局的變化,我認為可以說是「終局」。但如果把時間線拉長,我們知道有很多種其他可能,比如2007年前,也沒有多少人相信未來Smart Phone有一天會成為主導互聯網的平臺,有一天最強大的QQ會被微信替代,平臺的出現和遷移是最大的變數,這個點上有人預測過嗎?2029年,我們在用什麼平臺?2024年會不會有一種新的平臺出現徹底威脅到Smart Phone?從這意味上講,只要把時間線拉到10年,「終局」自然就不存在了。


2.關於未來社交領域會有哪些發展,我試著在不同定義下的「未來」來闡述一下我不成熟的小猜測:


10年後——2029的未來:我們在一種全新的數字化平臺上生活,我的看法是MR/VR/AR(總之是Reality平臺),我們會採用更自然的交互形態,不僅是基於“touch”的——顯然touch只是針對我們和二維的玻璃板發明的一種交互;語音、四肢、十指、動作、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溫度、觸覺……我們會沉浸在更多元豐富的交互體驗中,我們會重新定義交互與互動,因為5G乃至6G技術的發展,支持我們的「分身」會忽然出現在世界的另一端,基於機器學習與自然語義的科技的進步,我們能打破語言的隔閡,與任何文化與背景的人「社交」。


5年後——2024年的未來:當年無法忍受微信這種中老年人(主要是自己家長會用的)社交產品的年輕人已經長大,他們成為了社會主流,就一如當年QQ的時代一樣,這些用著看起來有些“非主流”的社交產品的年輕人步入了25-30歲的年紀,成為社會人的他們也把這些非主流產品中的一些帶到了他們的工作生活中去,儘管,還是有很多人會用微信這個產品,微信也加入了許多新功能,比如無比流暢的語音電話——這年頭已經沒人發“消息”了,但這個產品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說,微信更像當年的短信一樣,只是用來收發一些驗證信息的工具,畢竟,除了電話號碼,微信的ID就是移動互聯網的身份證;


3年後——2022年的未來:30歲以上的中年人——曾經的90後,普遍看不懂現在的年輕人,這些「年輕的怪胎」整天喜歡玩一些令人難以捉摸的「社交」產品,說是社交,但其實也不能那樣說,這些產品更多的是連麥和奇怪的興趣社群,總之充斥了各種小眾興趣,一不留神就不知道什麼東西忽然火了又忽然過氣了。當然現在網上的互動玩法也實在是太多了,年輕人在網上玩互動的遊戲、看互動的綜藝、或者泡在連麥的聊天室裡,整天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似乎挺無聊的,反正網上的東西什麼都不能信,不管是臉還是聲音;


1年後——2020年的未來:從2019年-2020年,忽然滿地冒出了一大堆各種連麥聊天室、QQmix貼吧的社群、互動綜藝玩法的社交產品、短視頻化的社交媒體大行其道,人們在追求富媒體交互的路上根本停不下來,媒體鼓吹各種風口,資本在互動、富媒體(語音)這件事上不斷增加投入,有人高奏凱歌、有人不停唱衰,說這又是一次瞎搞的資本盛宴。


↑上面的東西我完全瞎JB猜的,如果我猜中了,我就不再掩蓋我穿越者的身份了。


金葉宸


很顯然是沒有到終局的,之前備受資本追捧和大眾關注的“子彈短信”,還有中國版facebook,背後揭示的是用戶對新的熟人社交產品的渴望。不管其眼下的形態是否適合承載,用戶們都迫切想要嘗試一番。

而在陌生人社交領域,根據 Questmobile 的數據,陌陌和探探仍舊佔據前二的霸主地位,但長久以來,這類產品的同質化卻也使其慢慢顯露出增長疲態。因此,社交賽道的新窗口期似乎就在眼前。


氪君認為,地圖社交則是新窗口期中的一個焦點。


簡單來說,地圖社交就是將好友的位置、動態在地圖上直觀展示出來,在此基礎上搭建社交場景。但這類形態的產品從 2014 年開始就陸續出現了,最後卻都銷聲匿跡。除了產品體驗不佳外,也與用戶的使用習慣有關,那時地圖對於用戶而言僅是導航工具。但從 2017 年開始,地圖的應用場景變多了。


滴滴打車可以看到實時距離,美團外賣可以看到外賣小哥的位置,我們也在地圖上找小黃車和摩拜。這些應用都在無形中教育著用戶的使用習慣 —— 在其他 APP 中使用地圖。通常基於 LBS 的社交軟件,會優先展示附近的人並顯示距離,但數字給人的感覺卻不如直接顯示他所在學校、小區或者街道來的直觀,而視覺上的直觀一定程度上可以帶來心理上的親近感。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最近新出的幾款地圖社交產品。


三款產品,三種場景

<strong>

Spot ,它基於地圖切入了熟人好友互動的場景

用戶可以邀請微信、QQ和通訊錄好友加入,實時查看好友位置,並且可以在 APP 內跟好友互動,比如猜他在幹嘛、用音樂對話、發送短視頻和表情等。用戶也可以公開發送自己的動態並實時顯示在地圖上。這款產品 UI 設計相當可愛,並且地圖放大後是 3D 實景地圖。


Alice 則基於地圖搭建了即時信息交互的場景

用戶註冊只需填寫性別和暱稱,之後便可以在地圖上的任意位置建立自己的聊天室,或者通過點擊“Now”隨機匹配到一個聊天室(根據最近、最熱、最新三個維度考量)。聊天室用於發佈求助、活動、話題等信息,並且只存在100秒,避免延時信息的堆積。產品在人大進行內測後,目前還未開放公測。


“大茄來”基於地圖搭建了鄰里社交的場景

用戶可以設置自己所在的小區以及常去地點,之後可以進入小區專屬頻道,查看鄰居發佈的所有信息並進行互動,類似小區專屬論壇。用戶只能基於自身所在位置發佈鄰里需求,目前包括求助、相約、心情、閒置四大主題。此外,“大茄來”多出了用戶頭像及興趣標籤設置,用戶在地圖上發佈的信息會顯示在頭像下方,點進頭像則可以看到興趣標籤。


熟人地圖社交走不通?

Spot 的類似玩法早在 2015 年就在歐洲出現了,一款叫 Zenly 的軟件當時迅速在歐洲躥紅,並於 2016 年被 Snapchat 以 2.13 億美元收購。之後 Snapchat 在自己的 APP 中推出 Snapmap,玩法也如出一轍。

據啟信寶顯示,Spot 開發團隊名叫“深圳那個什麼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 2015 年,並在當年獲得來自騰訊投資、梅花天使和多個個人的 15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並於 2018 年 3 月正式上線 APP Store。

但為什麼不管是騰訊之前投資的“活點地圖”還是現在的 Spot,都沒有獲得像 Zenly 一樣的用戶量呢(2017 年 6 月 Zenly 下載量達 400 萬次)?作者認為,單純複製國外模式在中國走不通。

  • 國外沒有一款像微信集成度如此高的產品,微信裡可以滿足發送位置、實時共享位置、發送音樂動畫等各種需求。

  • 國內的年輕人沒有歐美的“派對文化”,而更偏向於“宅文化”,對於地圖社交產品可以提供的“偷窺我的好友們聚在哪裡”這個功能並沒有很強烈的需求。閱後即焚的 Snapchat 正是從歐美國家派對文化、酒精文化衍生的需求中產生的,與 Snapmap 可以說“相得映彰”。

  • 另外,雖然 Zenly 的用戶量遠超國內同類 APP,但與 Snapchat 等熟人社交產品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地圖玩法作為成熟社交產品裡的一個功能出現,顯然更符合用戶使用習慣。

不過目前來看,國內所有的熟人社交軟件都難以跨越微信這座大山,因為微信沉澱了我們太多關係鏈。要讓一定規模的用戶遷移其熟人關係鏈,首先需要有一個不可替代的切入點,比如微信當時的對講功能,這一功能當時在一個月內為微信帶來 60 多倍的指數增長。

但顯然地圖不會是這個切入點,微信裡可以完成的互動,用戶為什麼要遷移到另一個 APP 中?相同功能的花邊玩法不足以成為引爆點,也難以產生用戶粘性。其次,微信的泛關係鏈和商業化,導致用戶展示、分享自我的社交需求逐漸無法被滿足一直是個痛點,但地圖只適合分享實時動態,不能留存內容,所以無法建立個人 profile。

陌生人地圖社交或許有機會?

陌生人社交首先吸引用戶的通常是新鮮的玩法,能夠直觀展示的地圖,在現在的市場中是個特別的形態,但如何產生用戶粘性則是關鍵。

36氪認為,這類產品想要產生粘性,需要在底層依靠簡單信息傳遞搭建的弱關係網上建立強關係。

但想要形成網,就需要有連接的內容。而在關係網形成的基礎上,能否達成持續的一對一交流是社交關係沉澱的前提。下面我們分別來看這兩款產品是否能夠做到這兩點。

Alice的產品邏輯是幫助用戶突破現有關係鏈解決需求,強調的是信息交互的即時性,聊天室的短暫存在、可在任意位置發佈需求都體現了這一點;交友驅動力弱,因此用戶不需要設置頭像或展示更多個人信息。我們可以看出,Alice目前的產品形態能夠建立的只是點對點的弱關係,沒有內容不足以構成網,而這種關係能夠支撐產品達到怎樣的活躍度就取決於用戶的需求頻次以及用戶密度。

用戶想要向外界求助的需求頻次有多高?而如果這種需求沒有被即時解決,用戶的流失率有多高?想要做到即時信息交互,用戶密度要多高?這三個問題或許是 Alice 需要去考慮的。如果無法做到極高的用戶需求頻次以及建立極高的用戶密度,那麼將很難產生用戶粘性。


大茄來的產品邏輯是把用戶按照社區聚集起來產生互動。首先,信息可以留存,構成了社區存在的內容基礎,弱關係網可以被搭建,網的中心點就是位置。其次,存在交友驅動,從用戶需要設置頭像和興趣標籤就可以看出。存在交友驅動,弱關係就極易轉變成強關係,特別是約飯、約電影、借東西等都是必須轉移到線下一對一的需求。

雖然一旦轉移到線下,社交關係極可能遷移到微信,但是社區的魅力就在於,用戶會對社區的內容產生持續的好奇,並且這是個基於生活需求的社區,一旦有新的需求,用戶還是會回到平臺上來,之後再去搭建強關係,這是一個閉環的過程。

比起探探這種零交集的陌生人社交產品,即使只有位置這一個交集點,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用戶的信任感。特別是對於女性用戶來說,通過這種社區互動,比在交友平臺上直接尬聊更容易突破心理障礙,而社交產品“得女性用戶者得天下”。

除了社區互動外,用戶也可以直接在地圖上選擇附近活躍的用戶進行互動。對標美國的鄰里社區獨角獸 Nextdoor 來看,大茄來的交友屬性是大於生活服務屬性的。Nextdoor 只限於同社區內的交流,需求多與生活有關,比如 babysitting,在保障社區安全上也做的非常謹慎。

用戶首先要在地圖上選出自己家,然後需要等待收到 Nextdoor 按此地址發送的明信片作為身份確認,或者需要提供自己的電話號碼,讓 Nextdoor 反向查找來驗證,或者用跟地址關聯的信用卡支付 1 美分驗證。

這類社交產品想要運作起來,必須用地推的方式攻下一個個較為封閉的、年輕人的“圈子”,不管是小區、學校還是辦公區。大茄來的創始人告訴作者,目前產品的地推轉化率在 6%-12%,按照目前的轉化率和地推速度,本輪融資完成後可在 1 個月內轉化 80 萬北京地區用戶(2400 多個年輕人過半的小區)。但地推面臨的情況複雜,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特別是向其他城市擴張時,這個問題將會更明顯。

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變現模式。

地圖社交產品非常適合承載 B 端的廣告,因為它可以用生動形象地用立體動畫展示出來,比如商場有打折活動,地圖上可以跳出立體的小人舉牌展示;有新開業的店鋪可以放鞭炮等(可參照pokemon go)。特別對於小 B 商戶來說,它們通常會被大平臺忽略,而附近用戶又是它的主要目標用戶。

總結一下,地圖是一種相對新鮮的產品形態,給人的感受更直觀立體。但社交產品要想留住用戶,必須能夠持續解決用戶的需求。基於地理位置,利用圈子的信息重疊性進行交互,從而建立弱關係網解決用戶淺需求,並在弱關係網上建立強關係解決用戶交友深需求,是作者認為這類產品的正確邏輯。另外,這類產品攻下的“圈子”,用戶密度需要很好地建設起來產品才能運作,所以對團隊的運營能力要求很高。


36氪


以頭條CEO身份來問這個問題,目的很明確,只是為了告訴大家,社交未到終局,而且頭條要涉足社交領域。

如果頭條這次能開創新的社交形態,那麼頭條將來必將超越BAT,如果無法得到大眾認同,那說明,目前頭條對社交的理解還遠遠不夠。

個人判斷,頭條的社交產品,不太可能有革命性創新。

社交無非幾個維度,熟人還是陌生人社交,隱私還是開放社交,再加垂直維度如職業社交、自媒體社交,只能在這幾個維度裡組合。

微信是熟人+隱私社交,而且微信護城河太深,除非你先準備砸1000億美金,因為微信會拼死保護自己的領地。

微博最初設計是生熟通吃+開放+內容社交,也曾如日中天,但微信朋友圈一出,幾個月就被打敗,原因就是國人更喜歡隱私的社交,這也是中西社交本質的區別,也是西式社交在中國行不通的原因。微博的熟人社交蛋糕被微信搶走,本以為要完蛋,但微博的自媒體屬性最終又救了微博,可憐的是,自媒體這塊,又被頭條盯上,算法打敗了時間流,把微博的市值從300億打到了130億,逼迫微博也做出了重大調整。抖音也同樣更偏向自媒體屬性,並不適合社交方向。

熟人社交既然難撼動微信,就只能選陌生人社交了,純陌生人如陌陌加探探,都半死不活,僅靠直播來盈利。話說當年陌陌的群是非常活躍的,但最終劣幣驅逐良貨,自己做死了,如果能解決劣幣問題,此方向應該可行。半熟人尚有空間,但離微信太近,只能為微信做嫁衣。

所以,微頭條和抖音都無法挑戰騰訊,然後,就只剩下一條路了,佔領年輕人,特別是18-,因為年輕人喜歡接受新事物,對個人隱私也不是那麼看重,有開放社交的需求和衝動,如果能佔領年輕人,再等著年輕人變老,只有這一個辦法能打敗微信,但18-的人目前基本用QQ,還是要和騰訊火拼。

再說說頭條傳說中的飛聊,既然有個聊字,感覺只是和易信、米聊一樣,做為暫時的儲備產品,等待時機,坐等微信犯錯,或者捆綁新的產品形態,還有個飛字,估計會突出快和人工智能,但這對微信來說,沒什麼防火牆和技術難點。

看到陳林最新微頭條又提到了微信朋友圈,也許新的社交產品是一個新形態的朋友圈加飛聊,或者說是用算法推送的朋友圈,例如按照興趣美妝、婚戀、寵物等興趣圈,按維度屬於陌生人+半開放社交,算法是頭條和抖音的基因,你喜歡看什麼就推送什麼,短視頻肯定還是重要組成部分,這個邏輯的難點和微頭條及抖音一樣,是誰來產生優質內容,普通人是無法產生優質內容的,如果不能讓普通人參與進來,也就不能算是社交產品,這考驗頭條的創新能力和對人性的把握。

子彈短信據說要改名聊天寶,趣頭條+拼多多+聊天軟件的奇葩組合,如果飛聊也玩這個邏輯,那我就要鄙視一下頭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