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匾額上的“門”字的寫法明明是錯的,幾百年來為何沒人改?

李禕濛


▲如今的正陽門

正陽門是京城九門之首,它北鄰故宮,南接天橋,樓高33米,通高42米,比天安門還高8.7米,曾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築。在明、清兩朝,皇帝無論是率百官祭天還是前往先農壇演耕,都會從正陽門經過,其地位不比任何故宮內的城門差。然而細心的朋友卻能發現——正陽門城樓牌匾上的“門”字缺了一筆。

▲弘治演耕蠟像

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的夏天,北方地區爆發大面積旱災和蝗災。在中國古代,百姓們都是靠天吃飯,災害之下自然收成銳減,老百姓苦不堪言。加上蝗災不斷蔓延,大有波及京城之勢,京郊農民人心惶惶。為安撫民心,同時也為了調查蝗災的實際情況,弘治皇帝決心出宮進行考察。

▲弘治皇帝朱祐樘

故宮附近倒還太平,但一出了正陽門,蝗蟲就烏雲似的壓了下來。隨從大臣趕緊護駕,一邊用衣袖遮擋撲面而來的蝗蟲,一邊拉著弘治皇帝往回退。弘治一開始並不想輕易回頭,但抵不住大臣的勸說和黑壓壓一片的蝗蟲,最終跑著回了宮。

▲肆虐的蝗蟲

回宮之後,弘治皇帝覺得心裡堵得慌。想想也是,作為一國之君,非但沒能按計劃體察民情,還在眾多大臣面前灰溜溜地回宮,真是沒面子。為了給自己打圓場,弘治皇帝對眾大臣說“朕本來決心要出城的,可剛剛踏出正陽門,就突然感覺有東西勾住了朕的龍袍,朕不得已被拉了回來。”

▲明朝大臣劇照

眾大臣聽罷,都心知肚明,這是皇帝在給自己找臺階下呢。可他們不敢說破,彼此心照不宣地默不作聲,等著皇帝說後面的話。果然過了一會兒,弘治皇帝繼續說道:“朕也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想了半天,才想出個所以然來。你們看城門門匾上那‘正陽門’三個字,‘門’字有鉤,這才鉤住了朕的龍袍。這一鉤太不吉利了,門就應該暢通無阻才好。”

▲正陽門門匾

聽完弘治皇帝的解釋,大臣們連連點頭稱是。看到大臣們順從的樣子,弘治皇帝心裡暢快了許多。於是他當即下了一道聖旨,命人重寫“正陽門”門匾,去掉“門”字上的鉤。從此,正陽門匾額上的“門”字就少了這麼一筆,百姓們也沒人敢提出異議。500多年過去了,這個“錯字”已成為北京的一道獨特風景。


趣觀歷史


如果我們在正常的書法作品裡面寫一個門子,不帶“鉤畫”其實也不算是錯誤,在書法裡面並沒有嚴格的要求一定要帶“鉤”,無論是在甲骨文、隸書還是篆書裡面,門字本來都是沒有鉤的,門子帶鉤是在楷書裡面才出現的。書法講究五體的融合,要是一個書法家寫一個門子不帶“鉤”也並不算是錯誤。


但是,故宮匾額上的“門”子不帶鉤則是有很多的歷史典故的,據清末民初的趙汝珍回憶,清朝的時候大部分門上的匾額的題字,門字都是不帶鉤的,包括故宮和民間的匾額都不帶。現在很多的古建築匾額也開始帶鉤了,主要是這些建築都是後來重建的,字也是現代人寫的,當時一般是不帶鉤的,這個可能是當時的一個習俗。


當然也是有傳說的,據說南宋時期,皇宮失火,經過對方的調查,也沒有找到失火的原因,當時的皇帝趙構審問當時值班的太監,太監怕擔上罪責,就隨口說失火的原因是門上的字帶“火鉤”,而門上題字的“豎鉤”還真像柱子地下點了一把火,趙構也很迷信,就下令把門上帶的鉤畫全部去掉。

這個說法一直延續到了明代,明代的朱元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門上帶鉤不吉利,而且鉤畫很鋒利,容易絆腳,阻礙優秀的人才登門入室,也把皇宮上的鉤畫都去掉了。

清朝的時候,乾隆皇帝認為門上帶鉤容易刮到自己的龍鱗,覺得自己是真龍天子,也不允許題字上的門字帶鉤。

就這樣,這些皇宮裡的傳說逐漸流傳到了民間,民間的題字也慢慢的開始把鉤去掉,而我們現在大部分人不信這個,又把門字的鉤安了回去。



其實,無論門字帶不帶鉤,在當時都不是錯字,我們不能以現在漢字的標準去衡量歷史上的產物。

你覺得呢?


不二齋


一定有故事!漢字大多是象形字,門字就是。最早的甲骨文,金文,小篆中,都沒有右下角那個勾的,左右對稱。從楷書開始,〈門〉字開始有勾。文記:宋都臨安玉諜殿災,延及殿門,宰臣以(門)字有腳鉤帶火筆,故招火災。遂撤額投入火中乃熄。後書(門)額者,不鉤腳。……到清朝,滿人吸取漢文化開始紫禁城上的門匾上的(門)無勾。追源甲骨文(門)字不帶勾。


用戶60357895143


天子門下,誰敢亂筆,皇上高興就對,皇上不高興~∽五門去?


勇士微笑


故宮門額上門字無勾,是指帝王宅有坎。


老李1431094


從來就沒有錯。書法中有很多字體。同樣也有很多寫法。古代人不像現代人一樣用教科書來規範古人。


黃河隱士1


這樣提問的人,先去讀讀書,一點常識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